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建立了测定1-(5-溴-1H-吲唑-1-基)乙酮纯度的气相色谱法。采用DB–5型色谱柱,程序升温,火焰光度检测器,外标法定量,1-(5-溴-1H-吲唑-1-基)乙酮在100~1 000 mg/L范围内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1m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7%~1.89%(n=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1%~107.9%。用该方法测定了自制的1-(5-溴-1H-吲唑-1-基)乙酮样品的纯度。该测定方法准确度高、专属性较强且灵敏度较高,适用于1-(5-溴-1H-吲唑-1-基)乙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1-苯甲酰基-1-甲硫基甲醇(2)与硫脲(3a)和芳基取代硫脲(3b-3i)在弱酸性条件下回流反应1h,得到5-苯基咪唑啉-2-硫酮-4-酮(4a)和1-芳基-5-苯基咪唑啉-2-硫酮-4-酮(4b-4i),产率72%~89%.而化合物2与芳胺(5a-5f)在弱碱性条件下回流反应3h,则得到2-芳胺基-2-甲硫基苯乙酮(6a-6f),产率为64%~88%.  相似文献   

3.
以3-羟基-1-金刚烷甲醇和乙炔为原料,庚烷为溶剂,叔丁醇钾为催化剂,氧化锌为助催化剂,于140℃/1.0 MPa反应3.0 h合成了3-羟基-1-金刚烷甲基乙烯基醚,收率85%,纯度≥99.5%,其结构经IR确证。  相似文献   

4.
以广西的优势资源松香为原料, 脱氢松香酸与亚硫酰氯、硫氰化钾分别在回流条件下反应6 h和1.5 h, 得到脱氢松香酰异硫氰酸酯, 产率52%; 然后与胺在加热回流条件下反应1.5 h, 得到11种1-脱氢松香酰基-3-取代硫脲4, 产率63%~94%; 4a~4f 分别与水合肼在搅拌下回流反应3~6 h, 得到6种5-(脱羧脱氢松香-4-基)-3-芳氨基-1H-1,2,4-三唑化合物5, 产率70%~94%;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IR, 1H NMR, 13C NMR和元素分析确认.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4e, 4f, 4j, 5b对枯草杆菌抑菌率较高, 特别是4j在浓度为50 mg/L时就达到较好效果; 4b, 4h, 4i, 5e在100 mg/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测定塑料中1-甲基-2-吡咯烷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丙酮为提取剂,于室温下用超声波提取样品中的1-甲基-2-吡咯烷酮,提取液于35℃旋蒸至干,经甲醇溶解后,过0.22μm有机系滤膜。采用Innovation~(TM) C_(18)色谱柱(15 cm×2.1 mm,3.0μm)进行分离,用电喷雾电离(ESI)源、正离子模式进行扫描,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1-甲基-2-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在1~50 n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方法检出限为0.18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5.0%~93.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2.8%(n=6)。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适用于塑料中1-甲基-2-吡咯烷酮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6.
3,3-二甲基-2-(3-甲基薁乙烯基)-3H-吲哚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甲酰基薁-3-甲酸甲酯和2,3,3-三甲基-3H-吲哚衍生物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3,3-二甲基-2-(3-甲基薁乙烯基)-3H-吲哚衍生物,收率48%~64%,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3,3-二甲基-1-(1H-1,2,4-三唑基)-2-丁酮肟为原料,经醚化、肼解及腙化3步反应得到(E)-N'-(取代苯亚甲基)-2-[(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丁基-2-亚甲氨氧基]乙酰肼(3a~3u),化合物3与二乙酸碘苯(IBD)反应,合成了21个(Z)-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2-丁酮肟-(5-芳基-1,3,4-噁二唑-2-基)甲基醚(4a~4u),化合物4的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4c的晶体结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 mg/L浓度下,化合物4k,4f,4j和4n对纹枯病菌的防效率分别为70.9%,60.2%,60.0%和60.6%;在25 mg/L浓度下,化合物4b,4c,4d和4e对菌核病菌的抑制率为71.8%~76.9%.  相似文献   

8.
依据邻羟基二苯醚及三唑类化合物的抗菌特性及生物活性叠加原理, 将邻羟苯基和1,2,4-三唑分子片断有机结合, 设计合成了12个新型3-取代硫基-5-(1-羟基苯基)-4H-1,2,4-三唑类化合物. 首先, 水杨酸甲酯与水合肼反应生成水杨酰肼, 水杨酰肼再与硫氰酸铵和盐酸反应, 生成5-(1-羟基苯基)-4H-1,2,4-三唑-3-硫酮(3), 最后在碱性条件下化合物3与取代苯乙酮、氯苄和碘甲烷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 化合物结构经 1H NMR及IR等表征确认. 抑菌测试结果表明, 当化合物质量分数为0.01%时, 目标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高达90%, 具有强抑菌活性;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高达80%, 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甲基乙烯酮为原料,用乙炔基格氏试剂对其加成,然后水解得到目标物3-甲基-1-戊烯-4-炔-3-醇。研究了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在25℃的反应温度下,目标化合物的气相色谱产率为50%,减压蒸馏纯化后收率为30%。目标产物用1HNMR、I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将邻羟苯基引入1,2,3-三唑结构中, 设计合成了10个1-(4-取代苯基)-4-苯基-5-取代-1,2,3-三唑类衍生物. 首先, 以对位取代的芳胺为原料, 经重氮化、叠氮化、闭环和缩合反应制得1-(4-取代苯基)-4-苯基-5-水杨醛亚胺-1,2,3-三唑类衍生物(3a~3e), 再用硼氢化钠还原制得1-(4-取代苯基)-4-苯基-5-(2-羟基苄基)氨基-1,2,3-三唑类衍生物(4a~4e).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IR及元素分析确认. 抑菌活性测试表明, 当质量浓度为0.1 mg/L时, 除化合物3e和4e外, 所有化合物对白色念球菌的抑菌率均达95%以上, 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85%以上, 具有强抑菌活性, 表明该类化合物在抗菌药物开发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柯  王凯  万春杰 《合成化学》2017,25(3):254-256
报道了一种合成4-巯基-1-丁醇(1)的新方法。以1,4-丁二醇为原料,经磺酰化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制得1,总收率达75%,纯度98%(GC),其结构经1H NMR和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12.
以价廉易得的己二酸二甲酯为原料, 在甲醇钠的催化下, 通过Dieckmann缩合反应得到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 收率82.2%; 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再与丙烯腈在40%(质量比)苄基三甲基氢氧化铵甲醇溶液存在下, 经Michael加成制得1-(2-氰乙基)-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 收率82.5%; 进一步酸性脱羧得到3-(2-氧代环戊基)丙腈, 收率84.0%; 将脱羧产物通入装有Ni-Cu/γ-Al2O3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 催化环合最终得到6,7-二氢-5H-1-氮茚, 反应总收率33.8%.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气相色谱同时测定反应液中的2-甲基萘和2-甲基-1,4-萘醌的方法.该法以萘为内标物,在DB-1色谱柱上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方法的回收率98%~1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4.
顺-3-己烯-1-醇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立新  林种玉 《合成化学》2001,9(2):184-185
己二烯酸经酯化后再在 Zn O/Cd O存在下催化氢化合成顺 -3 -己烯 -1 -醇。在 1 50℃ ,1 .2 1× 1 0 7Pa氢压下获得了 50 .6%的收率。  相似文献   

15.
毛健  苏晻  栾玉静  陈薛钗  邓玉林 《色谱》2009,27(2):216-219
建立了大鼠脑组织中6-羟基-1-甲基-1,2,3,4-四氢-β-咔啉(6-OH-MTHβC)、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库仑阵列电化学检测(HPLC-ECD)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DiscoveryHS F5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缓冲液(40 mmol/L柠檬酸+20 mmol/L磷酸氢二钠+0.3 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pH 4.0)-甲醇(体积比为78∶22)混合液,流速为1 mL/min。6-OH-MTHβC、5-HT、5-HIAA在1.0~5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检出限分别为0.56,0.26,0.53 μ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均低于6.1%,回收率分别为87.1%~98.2%,87.0%~95.3%,90.1%~97.7%。用该方法检测新生7 d的SD胎鼠脑内6-OH-MTHβC及5-HT、5-HIAA的含量,发现SD胎鼠在急性酒精中毒8 h后6-OH-MTHβC显著上升(P<0.05);而5-HT和5-HIAA的含量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该法简便、稳定、灵敏度高,适用于测定鼠脑组织中6-OH-MTHβC和5-HT,5-HIAA含量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氰基丙烯酸酯与5-乙氧基-1,3,4-噻二唑-2-甲氨在乙醇中加热回流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3-(5′-乙氧基-1,3,4-噻二唑-2′-亚甲氨基)-2-氰基-3-取代-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双子叶杂草油菜和苋菜显示出较好的除草活性及良好的选择性,用化合物6j在600g/ha剂量下对油菜和苋菜茎叶进行处理,抑制率仍达100%和95.2%,与对照样B相当;氰基丙烯酸酯3位取代基体积对除草活性影响较大,3位为异丙基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何龙  刘全忠 《合成化学》2006,14(2):190-192
研究了(S)-1,1-二苯基-2-吡咯啶甲醇催化蒽酮与马来酰亚胺的不对称D iels-A lder反应,考察了蒽酮与不同N-取代马来酰亚胺的反应。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化学产率97%,对映选择性44%。  相似文献   

18.
1-(2-吡啶偶氮)-2-萘酚-过氧化氢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痕量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钒(V)与1-(2-吡啶偶氮)-2-萘酚-过氧化氢-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显色反应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1 mol·L-1盐酸介质中,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钒(V)与1-(2-吡啶偶氮)-2-萘酚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红色多元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7 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3.04×104L·mol-1·cm-1,钒(V)的质量浓度在1.0 mg·L-1以内符合比耳定律.络合物的组成比为n钒(V):nPAN:n过氧化氢=1:1:1.方法用于土壤试样中痕量钒的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9%,回收率在97.8%~101.5%之间,测得标准样品(GSS-5)中钒的含量为170.45μg·g-1,与标准值(166±9)μg·g-1之间的相对误差为2.7%.  相似文献   

19.
以乙二醛、甲基肼和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肟化得到中间体肟基甲腙;该中间体不经分离直接加入到硫酸铜-吡啶-水体系中,经缩合环化得到2-甲基三唑-1-氧化物(MTO);随后用混酸(硝酸+硫酸)硝化得到目标产物2-甲基-4,5-二硝基三唑-1-氧化物(DNMTO);初步探讨了环化反应的机理,研究了反应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硝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硝化反应条件.与此同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及元素分析等分析了中间产物和DNMTO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的总收率为16%,纯度为99%;最佳硝化反应温度为100℃,最佳硝化反应时间为0.5h.  相似文献   

20.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4-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正十二烷为溶剂,氯化锌为催化剂,于190℃反应24 h合成了抗癌药物瓦他拉尼的关键中间体——3-羟基-2-(4-吡啶基)-1H-茚-1-酮,收率90.6%,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