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溶剂热合成了一例Mg-MOF化合物[Mg4(1,4-NDC)4(DMA)2(CH3OH)2(H2O)2]·DMA·CH3OH(1,1,4-H2NDC=1,4-萘二酸,DMA=N,N'-二甲基乙酰胺),并对其结构表征及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单晶X射线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结晶于P21/c空间群,其晶体学数据为a=2.06090(12) nm, b=2.21014(13) nm, c=1.50385(10) nm, β=111.399(3)°, V=6.3776(7) nm3, Z=4, Dc=1.403 g/cm3, F(000)=2824, R=0.0596, wR=0.1225(I>2σ(I))。 化合物1中,二核的镁作为次级构筑单元通过桥连配体1,4-NDC连接形成沿c轴方向拓展的一维链。 一维链间进一步通过配体连接形成3D框架的化合物。 荧光性能研究表明,化合物1对CS2具有灵敏的荧光传感性能,在0.4%的体积分数条件下可引起CS2荧光的完全淬灭。 此外,化合物1的热稳定性也通过热重分析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可稳定到140 ℃左右。  相似文献   

2.
金属-有机框架(MOFs)化合物由于其特定的孔道/孔洞结构以及在气体吸附/存储与分离、化学传感、光学、磁学以及荧光检测等方面的良好性能及潜在应用而成为当前人们关心和研究的热点。本文聚焦MOFs在溶剂分子和有机小分子荧光识别及传感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介绍该领域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属-有机框架(MOFs)化合物由于其特定的孔道/孔洞结构以及在气体吸附/存储与分离、化学传感、光学、磁学以及荧光检测等方面的良好性能及潜在应用而成为当前人们关心和研究的热点。本文聚焦MOFs在溶剂分子和有机小分子荧光识别及传感方面的研究工作,着重介绍该领域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例具有两重互穿qtz(quartz,石英)拓扑结构的离子型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dL_2·2(Me_2NH_2)~+·6H_2O]_n(1),其中L为去质子化的H_2L配体(2-羟基对苯二甲酸)。荧光识别实验表明,配合物1可选择性的检测Fe~(3+)和硝基化合物(其中2,4,6–三硝基苯酚的猝灭常数为1.86×10~4/M,4-硝基甲苯的猝灭常数为8.61×10~3/M,Fe~(3+)的猝灭常数为2.52×10~4/M)。此外,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讨论了硝基化合物的传感机制。  相似文献   

5.
三维微孔沸石咪唑基骨架(ZIF-8)纳米晶通过超声-气相联合扩散法快速合成.对该纳米晶进行荧光研究表明,纳米晶对硝基芳香化合物炸药具有良好的荧光淬灭能力.通过建立的Stern-Volmer方程,在1×10-4~8×10-4 mol/L范围内,每种炸药的浓度与纳米晶的荧光淬灭程度呈线性关系.对于2,4,6-三硝基苯酚(T...  相似文献   

6.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一类由无机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自组装而成的新型多孔材料,因其具有可定制的结构和功能、大的比表面积及多功能化位点等诸多优点,在生物医学、生物传感等领域应用广泛.此外,核酸分子以其特有的分子识别和灵活的可编辑性,近年来在靶标识别、分子检测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MOFs与核酸的有机整合能够有效扩展两种单体的功能及应用范围,目前已成为化学及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OFs-核酸复合材料荧光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MOFs-核酸复合材料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其次,根据MOFs所发挥功能的不同,分别从基于荧光淬灭、发光以及刺激响应三大方面对MOFs-核酸复合材料在荧光生物医学传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类概述;最后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目前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无机材料,不仅具有非常高的表面积和孔隙率,而且材料的框架结构丰富、可控,可用于气体吸附、生物医学以及磁性材料等,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MOFs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更是吸引了大批学者的注意,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已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了MOFs作为催化剂所具有的独特优点,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基于MOFs的三个结构要素系统总结了目前MOFs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的探索和应用;最后讨论了MOFs在非均相催化研究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以期为MOFs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谢波  杨青  钱旭红 《化学通报》2007,70(10):734-740
大量人工合成的芳香硝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燃料、染料、精细化工中间体、农药和军事等领域,由于其水溶性差、毒性大而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自然界中许多微生物具有降解这些化合物的功能。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微生物降解芳香硝基化合物的进展情况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草灵  吴康兵  牛利 《分析化学》2023,51(4):463-471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由金属离子/簇与有机连接体自组装而形成的一类新型多孔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电催化活性高、孔径可调和结构丰富多样等优势,在电化学分析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众多的MOFs中,铜基金属有机框架(Cu-MOFs)因其电催化活性高而备受关注,关于不同配体和不同方法制备的Cu-MOFs的性能和应用研究日益增多。目前Cu-MOFs在生命电化学传感、环境电化学检测以及食品安全电化学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不同方法制备的Cu-MOFs及其复合物在电化学测定生物小分子、环境污染物和抗菌药物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2种硝基羧酸配体EBNB(1,2-二(3-硝基苯甲酸)-乙烯)和NPA(3-硝基邻苯二甲酸)与BPY(4,4’-联吡啶)及金属锌反应,配位溶剂热法合成了2种具有硝基基团修饰的二核金属簇为基本构筑单元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Zn2(EBNB)2(BPY)2·2H2O]n1)和[Zn2(NPA)2(BPY)2·H2O]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2种配合物的结构,其中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81862(9)nm,b=1.14220(14)nm,c=1.42863(17)nm,α=96.8030(10)°,β=93.0450(10)°,γ=102.472(2)°,V=1.2908(3)nm3,Z=2,Mr=595.81,Dc=1.533g·cm-3,μ=1.01mm-1,F(000)=608,T=293(2)K;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15406(14)nm,b=1.19086(16)nm,c=1.45952(19)nm,α=98.029(1)°,β=98.749(1)°,γ=113.579(2)°,V=1.7719(4)nm3,Z=2,Mr=879.35,Dc=1.648g·cm-3,μ=1.43mm-1,F(000)=892,T=293(2)K。同时也对2种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2种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2种硝基羧酸配体EBNB(1,2-二(3-硝基苯甲酸)-乙烯)和NPA(3-硝基邻苯二甲酸)与BPY(4,4′-联吡啶)及金属锌反应,配位溶剂热法合成了2种具有硝基基团修饰的二核金属簇为基本构筑单元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Zn2(EBNB)2(BPY)2·2H2O]n(1)和[Zn2(NPA)2(BPY)2·H2O]n(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2种配合物的结构,其中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818 62(9)nm,b=1.142 20(14)nm,c=1.428 63(17)nm,α=96.803 0(10)°,β=93.045 0(10)°,γ=102.472(2)°,V=1.290 8(3)nm3,Z=2,Mr=595.81,Dc=1.533 g·cm-3,μ=1.01 mm-1,F(000)=608,T=293(2)K;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154 06(14)nm,b=1.190 86(16)nm,c=1.459 52(19)nm,α=98.029(1)°,β=98.749(1)°,γ=113.579(2)°,V=1.771 9(4)nm3,Z=2,Mr=879.35,Dc=1.648 g·cm-3,μ=1.43 mm-1,F(000)=892,T=293(2)K。同时也对2种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2种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氯化镁与3-(吡啶-3-甲氧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成功合成了一个镁和甲酸根构筑的三维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通过对所合成的配合物高温煅烧,得到了氧化镁微粒,应用红外光谱、粉末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氧化镁纯度高,晶型完整,颗粒分布较为均匀,粒径约为50μm.  相似文献   

13.
金属有机框架(MOF),一类由金属节点和有连接体连接而成的多孔结晶材料,具有孔径可调、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因其纳米级尺寸和可控性结构,形成的类酶催化活性的MOF材料逐渐引起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传统的天然酶相比,该类具有拟酶活性的纳米材料拥有许多优点,如产量高、价格低廉、稳定性好等.为了对这一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2个镉(Ⅱ)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Cd(L)(fma)]·0.5H2O}n1)和{[Cd(L)0.5(sdb)]·DMF}n2)(L=E,E-2,5-二己氧基-1,4-双(2-乙烯-吡啶基)苯,H2fma=延胡酸,H2sdb=4,4''-磺酰基二苯甲酸),研究了它们在金属离子和有机分子的发光传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Fe3+对配位聚合物12的发光强度有明显的猝灭作用。此外,聚合物12还对水杨醛具有明显的猝灭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用MS/MS技术的一种重要实验方法——能量分辨质谱(ERMS)来鉴别质谱分析中的同分异构体化合物。系统探讨了同分异构的硝基芳香化合物2,3-DNT和3,5-DNT(相对分子质量为182)在电子轰击(EI)方式下,裂分途径与其分子内能的相互关系以及离子的结构和裂分途径相对于碰撞能量(CE)的依赖关系(裂分曲线)。结果表明,利用同分异构化合物在能量分辨中的显著差异可以辨别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纳米酶是一类具有类酶活性的纳米材料,在分析化学和疾病诊疗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是由金属节点和有机配体形成的多孔晶体材料,其结构与天然酶有一定的相似性。目前,研究者已经开发了多种基于MOFs的纳米酶,包括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类氧化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类水解酶活性的纳米酶等,并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材料的结构特点,将基于MOFs的纳米酶分为原始MOFs、化学修饰MOFs、MOFs复合材料和MOFs衍生物4类,介绍了这4类纳米酶制备的基本原理与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根据比色传感、荧光传感和电化学传感等分析策略,综述了MOFs基纳米酶在生物分析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讨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是一类新颖的纳米孔结晶材料,其由金属离子或簇以强的配位键形式连接多种多样的有机配体构成.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均一孔径、高比表面积和吸附亲和力等独特的结构特点使其在组装成具有优异性能的膜方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金属有机框架膜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关于金属有机框架膜的制备及其在分离、化学传感、催化和电化学中的应用等研究,同时指出了目前需要克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有机荧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对三类主要的有机荧光材料--具刚性结构的芳香稠环化合物,具共轭结构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及某些金属配合物尤其是稀土金属配合物近二十年来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48篇。  相似文献   

19.
两个具有强双光子荧光的有机硼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笃霞  刘志强  王东  方奇 《化学学报》2005,63(15):1415-1420
以二米基硼为电子受体, 苯乙烯基噻吩为共轭桥, 合成了两个新的稳定的有机硼化合物: 反式,反式-2-二米基 硼-5-{2-[4-(2-噻吩乙烯基)苯基]乙烯基}噻吩(1)和反式,反式-1,4-二-[2-(5-二米基硼噻吩)乙烯基]苯(2). 前者为不对称结构的偶极分子, 后者为对称的A-π-A型四极分子. 对称性不同的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双光子吸收性质. 对于偶极分子1, 单双光子吸收达到的激发态能级接近, 而对于四极分子2, 双光子吸收达到的激发态则比单光子吸收所达到的激发态高出0.35 eV. 在波长为710到 900 nm范围的飞秒脉冲激光激发下, 化合物12在THF溶液中都可以发出很强的绿色上转换荧光 (1, λmax=505 nm; 2, λmax=513 nm). 用双光子荧光法测得A-π-A型化合物2在775 nm处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达1340 GM.  相似文献   

20.
以1,2,4,5-四甲基苯为起始原料,通过四步反应合成了刚性的三角形配体三(3-吡啶-2,3,5,6-四甲基苯)硼烷(L),并以该配体在温和的条件下构建了两个多孔的镉配合物Cd(L)X2.G(X=Cl,Br;G=客体分子),1(Cd(L)Cl2.EtOH.iPrOH.3H2O)和2(Cd(L)Br2.MeOH.C7H8.3H2O).1和2是同构的,其特点是具有金红石拓扑(rtl)的三维有机硼的框架材料,其中配体L和双核镉单元分别作为三连接的节点和六连接的节点.化合物1和2在可见光区有很强的荧光,且1在273K和20bar条件下能够吸附一定量CO2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