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用被动调制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分束器存在波长依赖性,窃听者据此攻击分束器,以获取密钥信息并且不被发现,而且光纤中存在瑞利散射导致误码率增大。文中提出波分复用器方案来保障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性,并且通过双波长交叉传递来降低误码率。方案中借助于波分复用器将不同波长的光子进行分离,只对部分波长的光子进行偏振测量,Alice和Bob可以通过公共信道分析误码率和收益,得出是否存在窃听者。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时间和相位混合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 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以BB84协议为基础的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上, 利用了系统中原来舍弃的脉冲进行时间编码, 使成码率提高为原方案的二倍. 系统同时获得时间编码密钥和相位编码密钥, 现在可以将两组密钥组合成新密钥, 提高了成码率和监测窃听灵敏度. 同时在系统的接收端用双FM反射式干涉仪代替传统的光纤M-Z干涉仪,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实验上已实现90km光纤量子密钥分发, 实验表明本系统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的优点. 关键词: 量子保密通信 量子密钥分发 相位编码 时间编码  相似文献   

3.
偏振稳定控制下的量子密钥分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黎遥  吴光  曾和平 《物理学报》2007,56(9):5243-5247
由于长距离单模光纤传输中存在的双折射效应会引起偏振随机抖动,光纤中利用偏振编码进行量子密钥分发一直难以实现.利用光子计数分析光纤中的偏振变化情况,并通过反馈控制的方式补偿偏振变化,从而实现了基于BB84协议的偏振编码长时间稳定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传输距离为100km.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发 偏振反馈控制 单光子探测 偏振随机抖动  相似文献   

4.
光纤信道由于受环境影响产生的随机双折射等物理效应使得在其中传输的光信号具有敏感的偏振变化,严重影响了偏振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单光子计数作为反馈信号的低噪声光纤信道波分复用实时偏振补偿系统,该系统通过探测共轭参考光的光子计数得到光纤信道偏振变化信息,设计补偿算法控制电动偏振控制器实时校准对应偏振基下量子信号光的偏振态,成功实现了稳定的光纤信道偏振补偿.为验证补偿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传输距离为25.2 km的基于BB84协议的量子密钥分发测试,在实验室环境和模拟城域网地埋光纤环境下得到了长达8 h的稳定测试结果,平均量子比特误码率分别为0.52%和1.25%.该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在城域网地埋光纤环境下保障偏振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的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在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上同时实现时间编码和相位编码的混合量子密钥分发方案.提出的方案将原来相位编码方案中丢弃的脉冲进行时间编码,因此成码率是原方案的二倍.系统同时获得时间编码密钥和相位编码密钥,既可以一组用于通信,另一组用于监视窃听,又可以将两组密钥组合成新密钥.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量子保密通信 量子密钥分发 相位编码 时间编码  相似文献   

6.
在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单光子干涉可视度决定了系统的成码率。本文提出一种优化单光子干涉可视度的方法,即利用遗传算法和四通道偏振控制器实时补偿单光子偏振漂移,同时利用时分复用参考光连续无复位地补偿单光子相位漂移,最终在25km光纤中实时优化的单光子干涉可视度达到98.6%,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成码率为2.2kbit/s。  相似文献   

7.
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移除了所有测量设备的漏洞,极大地提高了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实际安全性,然而,该协议的安全密钥率相比于其他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来说仍然是较低的.目前,利用高维编码来提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性能已经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得到证明,最近有人提出了基于高维编码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但是由于所提出的协议对实验设备性能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实际应用上仍然存在许多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偏振和相位两种自由度的混合编码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并且利用四强度诱骗态方法分析该协议在实际条件下的安全性,最后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在实际条件下40 km和50 km处的最优安全码率相比于原MDI-QKD协议分别提升了52.83%和50.55%.而且,相比于其他基于高维编码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来说,本文提出的协议只要求本地用户拥有相位编码装置和偏振编码装置,探测端也只需要四台单光子探测器,这些装置都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实现,说明该协议的实用价值也很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偏振分束器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海强  李亚玲  赵环  吴令安 《物理学报》2005,54(11):5014-5017
提出了利用两个偏振分束器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相位调制器的偏振依赖性问题. 以1310nm波长在通信距离为25km的光纤中实现了高密钥生成率,干涉对比度99.4%. 有效密钥生成率大于0.6kbit/s, 误码率0.5%.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发 偏振分束器 单光子干涉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自动补偿高效实用的改进型差分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方案.在Alice端采用偏振型强度调制器对连续激光进行调制,产生任意个相干脉冲进行差分相位调制编码;在Bob端采用双FM干涉仪代替传统的M-Z干涉仪,自动补偿了环境引起的偏振抖动,提高了系统的干涉稳定度.简化了系统的结构,提高了密钥生成效率,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在实验上实现了稳定的80km量子密钥分配,误码率<4%. 关键词: 量子保密通信 量子密钥分发 差分相位编码 偏振型强度调制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微弱相干脉冲稳定差分相位量子密钥分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差分相位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对微弱相干光脉冲相位差进行编码,在接收端采用Faraday-Michelson系统进行解码.这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具有密钥生成效率高、接收端干涉稳定性好、极限传输距离长等优点,同时还具有光路结构简单、易于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实现等特点,特别适用于远程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在实验系统中利用嵌入式微处理系统来控制量子密钥分发过程,进行了76 km的稳定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其原始密钥的误码率为5.3%. 关键词: 分相位 量子密钥分发 安全性 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采用相位合成偏振态编码的副载波复用量子密钥分发方案,该方案在不增加系统设备的前提下允许多路量子密钥通过并行的边带信道同时进行分发.每一个边带的偏振态可通过控制副载波的相位随机且独立地合成.该方案允许量子密钥系统的成钥率成倍的增加.仿真实验证明,通过调整每个副载波相位能够理想地调整和控制边带的偏振态.  相似文献   

12.
在差分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差分相位编码量子密钥分发(QKD)方案.Alice采用脉冲激光光源,通过两个串联光纤延迟环产生四个均匀的相干脉冲,并对脉冲进行差分调制,补偿了传输过程中环境对偏振的扰动.Bob采用双FM干涉仪,在窄脉冲门控模式下进行单光子探测.单程传输避免了木马攻击,增强了方案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长期稳定运转(大于24h),误码率为3%.改进的系统具有高效、稳定、低成本的优点,实施方便,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量子保密通信 量子密钥分发 差分相位编码  相似文献   

13.
郑力明  王发强  刘颂豪 《物理学报》2007,56(4):2180-2183
运用量子薛定谔方程,通过计算传输光场干涉强度和分析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误码率,研究了光纤色散和损耗对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误码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目前的基于光纤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选择色散位移光纤并以损耗最小波长1.55 μm为工作波长,同时缩短脉冲宽度,可以有效提高量子密钥系统的传输距离. 关键词: 量子保密通信 量子密钥分发 光纤色散 光纤损耗  相似文献   

14.
实际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使用的单光子源主要是由弱激光脉冲经衰减得到。它不是理想单光子源而是服从泊松分布的准单光子源。每个非空光脉冲中包含多光子的概率不为零,强大的窃听者可利用此获得一些关于最终密钥的信息。因此,有必要研究实际QKD系统的安全性。采用对多光子进行分束窃听、单光子最佳攻击相结合的方案,用Shannon信息理论分析了基于弱相干光的实际QKD系统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实际QKD系统对于分束窃听和最佳攻击是安全的,并给出合法通信双方在该攻击方案下所容忍的误码率上限。  相似文献   

15.
吴承峰  杜亚男  王金东  魏正军  秦晓娟  赵峰  张智明 《物理学报》2016,65(10):100302-100302
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能够抵御任何针对单光子探测器边信道的攻击, 进一步结合诱惑态的方案, 可以同时规避准单光子源引起的实际安全漏洞. 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 非对称传输、分束器的不对称以及各个单光子探测器存在实际参数差异等光学系统的具体实现特征会对系统误码率和成码率等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针对采用弱相干光源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引入单光子探测器品质因子的实验参数(暗计数与探测效率的比值), 通过量子化描述, 理论推导并模拟了误码率与单光子探测器品质因子、分束器反射率以及通信双方弱相干光源平均光子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X基偏振编码 和相位编码系统中, 当分束器的反射率趋近于0.5时, 误码率取最小值; 在偏振编码和相位编码系统中, 误码率随着单光子探测器品质因子的增大而增大; 在Z基偏振编码系统中, 误码率随分束器的反射率的变化会呈现较小的波动, 当分束器的反射率为0.5时, 若通信双方采用的平均光子数相差较大, 则误码率取最大值; 分束器的反射率和平均光子数对误码率的影响在Z基情况下不能等同, 但是对于X基编码和相位编码却能等同.  相似文献   

16.
魏正军  万伟  王金东  廖常俊  刘颂豪 《物理学报》2011,60(9):94216-094216
基于相位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需要对信息加载的相位调制器的半波电压进行精确的测定以减小量子密钥的误码率,相位调制器半波电压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了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最终误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确定性量子密钥分发误码率判据的相位调制器半波电压的精确测定方法,所采用相位调制器的半波电压的测量精度达到了2 mV,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用于量子密钥分发实际应用系统中实时获得不同条件下的行波相位调制器的半波电压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由于相位信息不准确加载而带来的系统误码. 关键词: 量子保密通信 相位编码 半波电压 误码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适合光纤传输的量子密钥分配系统和量子密钥分配协议.通过研究适合光纤传输的量子信号的编码和解码,研究了基于光纤的量子密钥分配系统与协议,给出相位调制量子密钥系统的光路图;在计算机上编制相应的程序,验证了相位调制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的分配过程,并就窃听对量子误码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量子密钥分发是量子信息论中发展最快、最接近实用化的领域,偏振分束器是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分束器的经典分析和量子分析得出了完全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实现了一种基于单脉冲多位编码的离散调制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案。该方案利用时分复用和偏振复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远距离光纤传输。实验光源采用脉宽为200ns,重复频率为1 MHz的准连续光。该准连续光的每一个光脉冲在时域上被分为四等份。对每小份都编码两个正交分量,从而增大了密钥率。在25 km光纤传输时,整套系统的安全码率为32.8 kbit/s。  相似文献   

20.
基于Turbo码的量子高斯密钥分发的数据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加密系统中两个合法用户Alice和Bob从量子信道传送的相关的高斯连续变量X和y中获取出密钥,通过一个理想公共授权信道传送部分信息进而从不一致的X和y中得到一致的二进制密钥,这一过程称为协调.本文在样条纠错(Sliced Error Correction,SEC)和多级编码/多路译码(Multi Level coding/Multi Stage Decoding,MLC/MSD)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以Turbo纠错码为基础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反向数据协调方案.提出了以Turbo码的校验比特流为协调信息的Slepian-Wolf编译码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可在信道信噪比7 dB以上实现20000个连续变量序列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