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郑厚植 《物理》2019,48(8):507-509
黄昆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4年了!2019年是先生诞辰100周年。黄先生作为中国半导体科技界的一代宗师,立德立言,赤心报国,以身作则,行为典范,使我们这一代学生辈的科技人员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物理》2016,(11)
正黄昆先生是2005年7月6日逝世的,至今已经11周年了。他一直活在我的记忆中。又逢教师节,我赶写几个片段,寄托对导师的思念、感恩之情。1970年,江崎(Leo Esaki)和朱兆祥(Ray Tsu)在寻找具有负微分电阻的新器件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革命性概念——半导体超晶格。两种不同禁带宽度的半导体交替生长组成超晶格时,由于相邻层能带之间的相互作用,电子在生长方向(z  相似文献   

4.
1942-1944年间,黄昆、杨振宁和张守廉三人是西南联大研究院的同班同学,分别师从吴大猷、王竹溪和周培源先生.他们三人都极有物理天赋;每天一起上课,下课后一起泡茶馆讨论各种问题,晚上又住在同一问宿舍,整天形影不离;三人还分享一个中学教师的工作,被称为"三剑客"  相似文献   

5.
6.
黄昆先生(1919—2005)是对固体物理学做出开拓性贡献的理论物理学家,从"黄散射"到"黄方程",从"黄-里斯因子"到"黄-朱模型",黄先生建树了固体理论享誉国际的丰碑.黄先生是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今年(2009年)9月是黄先生诞辰90周年,经同意,我们特转载《物理》杂志发表的这篇文章以表达对先生的思念.希望先生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淡泊明志的高尚情操、拳拳报国的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垂范世人、启迪后学.文章原载《物理》杂志38卷(2009年)第8期575~580页,编者按语有所改动,特对《物理》杂志编辑部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7.
黄昆先生离开我们4年多了,今年9月2日是他九十诞辰的日子.回忆黄先生对我们的言传身教,环视我们身在其中的我国科学和教育界繁花似锦的景象和许多令人"欲言还休"的隐忧,深深地感到黄先生的离开对我国科学和教育界是多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9.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隆重纪念胡刚复先生百岁诞辰,纪念他在中国物理学草创时期所作的巨大贡献。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开始于本世纪初年,是由一批当时在国外学成回来的物理学家辛勤劳动得来的。在这些老一辈的物理学家中,理论物理学家有何育杰、夏元瑮等,实验物理学家有李耀邦、胡刚复、颜任光、丁燮林等。  相似文献   

10.
11.
丁兆君 《物理通报》2015,(3):113-116
本文概述了张文裕先生一生的主要经历与成就,突出了他对于我国高能物理、宇宙线物理等领域以及近代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科研、教学诸方面的贡献,从中可以体会到张文裕先生对科学、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2.
陈小龙  骆军 《物理》2019,48(2):95-103
梁敬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凝聚态物理专业和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物理系物理化学专业。1960年2月在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研究所金属合金热化学和晶体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欧美的Ph. D)。1984—1987年曾任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黄昆教授,出生于1919年9月2日,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44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在布列斯托尔大学当研究生,于47年获博士学位。此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任研究员,潜心于固体理论研究,首次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射线漫散射的理论。由于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直到1967年。该理论才被国外一些科学家所证实,成为研究固体中杂质缺陷的有力手。段,物理学家把它称之为“黄散射”。  相似文献   

14.
夏建白  陈辰嘉  何春藩 《物理》2006,35(12):987-990
今年是中国半导体事业五十周年.其实谁也没有这么规定过,也没有任何文件中提到.事实上,中国的半导体事业从新中国一成立就开始进行,那为什么将1956年作为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开始?主要是因为那一年有几件大事:(1)1956年1月30日到2月4日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全国第一届半导体物理学讨论会在北京召开.(2)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主持下,制定了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在规划中,将半导体技术列为我国新技术的四大紧急措施之一.(3)1956年高等教育部为落实加快发展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事业,尽快培养半导体专门人才的紧急措施,决定在北京大学成立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组成的中国第一个五校联合半导体专门化,由黄昆任教研室主任,谢希德任教研室副主任.(4)这年9月,高等教育部围绕四大紧急措施在成都创办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正式开学招生,设有无线电、计算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及电子真空、有线电等系.从1956年开始,中国的半导体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迈开了强劲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16.
王士清 《物理》2007,36(9):I0001-I0004
吴健雄(1912-1997)是当代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享有"中国居里夫人"的美誉。她全心致力于物理学研究,在她的科学生涯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在β衰变实验研究方面造诣很深,堪称这个领域的第一人;她第一个用实验验证了李政道和杨振宁的理论预言——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她第一个用实验证明了弱矢量流守恒定律。她一生获得过许多荣誉,1975年担任美国物理学会会长,1975年获得美国总统授予的国家科学勋章,1978年获得第一届Wolf奖。吴健雄1936年赴美留学,从此一直旅居国外,但是她身在海外心系中华,非常关心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她多次回国访问讲学,并用自己的积蓄设立基金,对祖国的许多学校、研究所给予了各种的支持和帮助。吴健雄先生淡泊名利、心无杂念、知难而上、坚忍不拔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她的崇高的爱国情怀让我们永远怀念。今年适逢吴健雄先生诞辰95周年,6月,在她的故乡太仓召开了纪念座谈会,本刊在此将会上的部分发言整理刊登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激光惯性约束奠基人——王淦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惯性约束是实现核聚变的方式之一,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在此项研究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期在受控核聚变方面取得突破,从而解决困扰人类的能源问题。我国是最早开展此项研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90年代初就把该项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至2000年我国的激光惯性约束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神光”系列装置和“天光”装置,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一切成就都离不开激光惯性约束的创始人——物理学家王淦昌。王淦昌是国际上最早独立提出激光聚变约束思想的物理学家之一,并在60年代中期领导开展了我国的激光聚变研究,对“神光”“天光”的建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章振乾 《光谱实验室》2008,25(4):726-726
去年6月4日卢嘉锡先生走完了他的生命历程。许多人哀悼、赞颂他;许多人在默默的追忆、怀念他。先生是中外闻名的大学者.是广孚众望的一位国家领导人;又曾经是民主党派的首脑,我的老友和挚友。  相似文献   

19.
章振乾 《光谱实验室》2008,25(5):809-809
去年6月4日卢嘉锡先生走完了他的生命历程。许多人哀悼、赞颂他;许多人在默默的追忆、怀念他。先生是中外闻名的大学者,是广孚众望的一位国家领导人;又曾经是民主党派的首脑,我的老友和挚友。  相似文献   

20.
去年6月4日卢嘉锡先生走完了他的生命历程。许多人哀悼、赞颂他;许多人在默默的追忆、怀念他。先生是中外闻名的大学者。是广孚众望的一位国家领导人;又曾经是民主党派的首脑,我的老友和挚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