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配体N,N'-双(3-吡啶)丙二酰胺(3-bpma)、1,4-对苯二乙酸(H2pda)和硝酸锌在水热条件下,自组装制备了一个基于双螺旋链的三维超分子锌配合物[Zn(3-bpma)(pda)]n(1),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晶体结构表征。 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锌配合物是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晶胞参数a=1.62512(11) nm,b=1.15947(8) nm,c=1.19282(8) nm,α=90°,β=90°,γ=90°,V=2.2476(3) nm3,Mr=513.80,Dc=1.518 g/cm3,Z=4,F(000)=1056,R1=0.0381,wR2=0.0669。 金属锌离子被两种桥连配体3-bpma和pda连接形成一种一维双螺旋链状结构,相邻的链间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拓展成为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标题锌配合物具有强荧光发射特性,而且其对不同的有机溶剂分子和金属离子有显著的荧光传感特性,可以作为检测硝基苯的高灵敏性荧光传感材料。 CCDC:1811967 相似文献
2.
Schiff碱类锌(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合成了2个新的Schiff碱锌配合物Zn(C13H10NO)2(1)和Zn(C14H12NO)2(2),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495(2)nm,b=1.0758(2)nm,c=1.2343(3)nm,α=68.318(2)°,β=67.882(3)°,γ=78.316(3)°,V=1.0824(4)nm3,Z=2,Dc=1.405Mg·m-3,F(000)=472,μ=1.160mm-1;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2.1845(5)nm,b=0.87905(19)nm,c=1.1988(3)nm,β=96.563(3)°,V=2.2870(9)nm3,Z=4,Dc=1.411Mg·m-3,F(400)=1008,μ=1.102mm-1。研究了它们在甲醇、乙醇溶液中的发光行为,结果表明这两个配合物在溶液中发光为金属离子微扰下配体的n-π*的发光。 相似文献
3.
以玛卡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荧光碳点。碳点水溶液在激发波长为315 nm时,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425 nm。在玛卡荧光碳点的磷酸盐缓冲液(0.2 mol/L,pH 5.8)中,加入苦味酸,其荧光被猝灭,基于此建立了以玛卡荧光碳点为荧光探针测定苦味酸的方法。本方法检测苦味酸的线性范围为0.4~80 mmol/L,相关系数为0.9978,检出限为110 nmol/L(S/N=3),本方法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响应快(2 min内),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良好。用于实际水样中苦味酸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2.0%~110.0%,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热的方法合成得到2个由萘氧乙酸及咪唑配体构筑的配合物Zn(2-naph)2(imi)2 (1)和2Cu(2-naph)2(imi)2(H2O)·Cu(2-naph)2(imi)2(H2O) (2)(2-naph=2-naphthoxyacetate,imi=imidazole),它们的结构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得到确定。在配合物1中,锌原子与来自不同2-萘氧乙酸配体中的2个羧酸氧原子和不同的咪唑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形成了变形的四面体的几何构型。单个分子通过N-H…O氢键连接形成了一维链,然后在C-H…π弱作用下形成了三维结构。配合物2有2个独立的铜中心,它们有几乎相同的配位环境。每个铜中心都是变形的四方锥的配位构型。来自不同的2-萘氧乙酸配体中的2个羧酸氧原子和不同的咪唑分子中的2个氮原子形成了一个相对规则的四方锥赤道平面,配位水分子位于平面上方。配合物2的分子通过N-H…O和O-H…O氢键连接形成了二维结构。2个配合物的热稳定和固体荧光性质在本文中也得到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6.
A zinc(Ⅱ) complex [(5-(4-nitrophenyl)tetrazolato)2Zn]n was obtained by the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 ZnBr2 and NaN3 with 4-nitrobenzonitril in water at 120 ℃ in Pyrex tube. The crystal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bcn, and a=1.040 7(5) nm, b=1.382 1(7) nm, c=2.435 1(13) nm, V=3.503(3) nm3, Z=8. This complex is a good blue fluorescent material in solid state at room temperature. CCDC: 684226. 相似文献
7.
4,4′-联吡啶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苦味酸锌与4,4'-联吡啶反应,得到一种新型配合物[Zn(4,4′-bpy)2(H2O)2](pic)2@2H2O(4,4′-bpy4,4′-联吡啶,pic-苦昧酸根),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问群Cc,晶胞参数a=1.4390(2),b=1.1418(1),c=2.2908(3)nm,β=95.08(1)°,V=3.749(1)nm3,Z=4该配合物由4,4′-联吡啶与金属配位形成多孔的二维网,二维网再由未配位的水分子及苦味酸根离子通过氢键作用沿a轴方向堆积得三维网状结构,且未配位的水分子、苦味酸根离子被包合在网络之中,展示出一定的包合现象. 相似文献
8.
A new metal-organic complex Pb(cbba)2(phen)2 (1, H2cbba=2-(4′-chlorine-benzoyl)benzoic acid, phen= 1,10-phenanthroline)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fluorescence spectrum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bcn with a=1.474 49(7) nm, b=0.953 90(4) nm, c=3.031 65(14) nm, V=4.264 1(3) nm3, C52H32Cl2N4O6Pb, Mr=1 086.91, Dc=1.693 g·cm-3, μ(Mo Kα)=4.141 mm-1, F(000)=2 144, Z=4, the final R=0.018 3 and wR=0.045 7 for 3 582 observed reflections (I2σ(I)).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the lead atom is six-coordinated with two carboxylate oxygen atoms from different cbba ligands and four nitrogen atoms from different phen ligands, showing a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Furthermore, 1 shows yellow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y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热法,以大茴香酸(Hmba=methoxybenzoic acid)、2,2′-联吡啶(bipy)为配体,合成了2个配合物:[Zn(mba)(bipy)(HCOO)]n(1)和[Cu(mba)(bipy)2]·2Hmba(2),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分析。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Zn(Ⅱ)离子处在五配位的变形三角双锥环境中。每个HCOO-桥联2个相邻Zn(Ⅱ)离子,形成一维链,然后通过氢键作用和芳环间的π-π堆积延伸一维链为三维网络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Cu(Ⅱ)离子与配位原子构成五配位的变形三角双锥结构。其配合物单元通过芳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连接为一维超分子链,一维链通过氢键、芳环间的π-π堆积和C-H…π相互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327 nm(λmax)处具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热法,以大茴香酸(Hmba=methoxybenzoic acid)、2,2’-联吡啶(bipy)为配体,合成了2个配合物:[Zn(mba)(bipy)(HCOO)]n(1)和[Cu(mba)(bipy)2]·2Hmba(2),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分析。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Zn(Ⅱ)离子处在五配位的变形三角双锥环境中。每个HCOO-桥联2个相邻Zn(Ⅱ)离子,形成一维链,然后通过氢键作用和芳环间的π-π堆积延伸一维链为三维网络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Cu(Ⅱ)离子与配位原子构成五配位的变形三角双锥结构。其配合物单元通过芳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连接为一维超分子链,一维链通过氢键、芳环间的π-π堆积和C-H…π相互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327 nm(λmax)处具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4,4'-二咪唑基二苯醚(BIDPE)和庚二酸(H2pim)为配体,溶剂热合成了一个互锁的二维配位聚合物{[Zn(BIDPE)(pim)]·(H2O)}n(1)。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粉晶衍射、单晶衍射等表征,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相邻的Zn(Ⅱ)离子通过连接BIDPE和pim2-形成手性二维波浪形面,两个相邻的面相互互锁仍然形成2Dchiral的结构。相邻互锁的2Dchiral结构的螺旋方向相反,通过ABAB堆积最终形成了2Dachiral超分子框架。此外,本文也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3,5-二甲基吡唑(HL)与锌(Ⅱ)进行配位作用得到双核配合物[Zn_2(HL)_2(L)_2Cl_2](1)和四核配合物[Zn_4(HL)_4(L)_4(OH)_2](BF4)_2(2)。通过元素分析、UV-Vis、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热分析等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两个配合物结构中,每个中心金属锌(Ⅱ)均具有扭曲的四面体配位构型。双核配合物1中2个金属锌(Ⅱ)由2个双齿配体(L)桥连,以双核配合物1作为次级配位单元,类似的2个次级配位单元中的金属锌(Ⅱ)进一步通过μ-O配位桥连形成四核配合物2。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4,4′-二咪唑基二苯醚(BIDPE)和庚二酸(H2pim)为配体,溶剂热合成了一个互锁的二维配位聚合物{[Zn(BIDPE)(pim)]·(H2O)}n(1)。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粉晶衍射、单晶衍射等表征,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相邻的Zn髤离子通过连接BIDPE和pim2-形成手性二维波浪形面,两个相邻的面相互互锁仍然形成2Dchiral的结构。相邻互锁的2Dchiral结构的螺旋方向相反,通过ABAB堆积最终形成了2Dachiral超分子框架。此外,本文也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3,5-二甲基吡唑(HL)与锌(Ⅱ)进行配位作用得到双核配合物[Zn2(HL)2(L)2Cl2](1)和四核配合物[Zn4(HL)4(L)4(OH)2](BF4)2(2)。通过元素分析、UV-Vis、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热分析等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解析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两个配合物结构中,每个中心金属锌(Ⅱ)均具有扭曲的四面体配位构型。双核配合物1中2个金属锌(Ⅱ)由2个双齿配体(L)桥连,以双核配合物1作为次级配位单元,类似的2个次级配位单元中的金属锌(Ⅱ)进一步通过μ-O配位桥连形成四核配合物2。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Zn(C2O4)(1,3-bix)]n(1,H2C2O4=草酸,1,3-bix=1,3-双(咪唑基-1-甲基)-苯)。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晶体结构中,锌原子为六配位与来自2个不同的C2O42-配体上的4个羧基氧原子和来自2个不同的1,3-bix配体上的2个氮原子配位,呈现畸变的八面体几何构型。而且该配合物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扩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此外还研究了它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6.
利用4-吡啶-3-苯甲酸(4,3-pybz)和醋酸铅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金属配合物[Pb(4,3-pybz)2]n(1),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表征、X 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为正交晶系,Pccn空间群,a=1.070 74(7) nm,b=2.138 03(13) nm, c=0.865 65(5) nm,V=1.981 7(2) nm3,Z=4,Dc=2.023 Mg·m-3,F(000)=1 152,GOF=1.050,μ=8.549 mm-1,残差因子R1=0.013 9,wR2=0.032 4。该配合物展现了一个具有(4,4)拓扑二维波浪状网络结构,进而通过弱的π-π相互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体系。此外,室温下配合物1展现了弱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在水热条件下,以2个异构体5-((3-羧基苯氧基)亚甲基)间苯二甲酸(3-H3CIA)、5-((4-羧基苯氧基)亚甲基)间苯二甲酸(4-H3CIA)和3-双(咪唑-1-甲基)苯(3-bibz)为原料,合成了2种二维锌(Ⅱ)配位聚合物(CPs):[Zn4(3-CIA)2(OH)2(3-bibz)2](1)和[Zn2(4-CIA)(OH)(3-bibz)]·H2O (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由于2个异构体的配位方式不同,CP 1为基于四核单元的二维网结构,而2则为基于三核单元的二维网络结构。CP 1和2对有机溶剂的荧光传感测试表明,其荧光对水中的硝基苯都表现为完全猝灭现象,检出限分别为0.248和0.309 μmol·L-1。理论计算表明,1和2对硝基苯传感机理主要可归因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效应。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3-吲哚乙酸(IAA)、邻菲啰啉(o-phen)和氯化锌在水-乙醇体系合成了一种金属配合物[Zn(IAA)2(o-phen)](1),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中,锌离子处于四配位的四面体构型中,分别与2个IAA阴离子的羧基氧原子及1个邻菲啰啉的2个氮原子配位。通过超分子作用力:氢键和面对面式的π…π堆积作用力的自组装作用使这些分子形成二维的超分子层结构,继而这些层层间通过边对面式的π…π堆积作用力进一步的组装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热重分析显示,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配合物的液态及固体荧光性质研究表明,此配合物具有一定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一个新型的镉配合物{[Cd(BDC)(L)]·1.5H2O}n(1)(L=N,N''-双(3-吡啶)-5-羟基苯-1,3-二甲酰胺、H2BDC=对苯二甲酸),并且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a=2.171 45(8),b=1.605 34(6),c=1.678 04(6)nm,Z=8,V=5.116 8(3)nm3,Dc=1.656 g·cm-3,F(000)=2 568,μ=0.914 mm-1,R=0.026 5,wR=0.067 6。结构分析表明每个Cd(Ⅱ)与2个配体上的吡啶N原子以及来自2个不同BDC上的4个氧原子形成六配位模式。BDC阴离子与Cd(Ⅱ)交替连接成(Cd-BDC)n链,该链通过成对的L拓展成具有平行互穿模式的二维63网络。研究了配合物1的相纯度、热稳定性、固态荧光性质以及对Fe3+和二氯甲烷的传感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