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弹性-粘塑性模型用于分析I型动态扩展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场。给出了适当的位移模式,推导了渐近方程并且给出了数值解。分析和计算表明:对于低粘性情况,裂纹尖端场具有对数奇异性;对于高粘性情况,渐近方程无解。分析比较表明该结果具有高压臣提出的单参数解的所有优点,并且消除了粘性区随裂纹扩展而移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的弹性-粘塑性模型用于分析Ⅰ型动态扩展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场.给出了适当的位移模式,推导了渐近方程并且给出了数值解.分析和计算表明:对于低粘性情况,裂纹尖端场具有对数奇异性;对于高粘性情况,渐近方程无解.分析比较表明该结果具有高玉臣提出的单参数解的所有优点,并且消除了粘性区随裂纹扩展而移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采用Bingham弹性-粘塑性模型对反平面剪切动态扩展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场进行了渐近分析.给出了适当的位移模式、推导了渐近方程并且给出了数值解.分析和计算表明对于低粘性情况,裂纹尖端场具有对数奇异性.对于高粘性情况,裂纹尖场具有幂奇异性A·D2对于临界情况,两种奇异性可以相互转换.揭示了粘性在裂纹尖端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动态裂纹尖端的单参数粘塑性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给出一种弹性-粘塑性本构模型代替了通常的弹塑性模型,假定在趋向裂纹尖端时粘性系数趋向于零,即η=η0r,对动态裂纹的尖端场进行了渐近分析.文中给出了适当的位移模式并得到了单参数解.对不同的Mach数和粘性系数作丁数值计算。基于这种渐近解提出一种断裂准则并讨论了裂纹扩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材料在扩展裂纹尖端的粘性效应的存在,考虑粘性效应并假设粘性系数与塑性等效应变率的幂次成反比,对理想塑性材料中平面应变扩展裂纹尖端场进行了弹粘塑性渐近分析,得到了不含间断的连续解,并讨论了Ⅰ型裂纹数值解的性质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应力和应变均具有幂奇异性,通过分析使尖端场的弹、粘、塑性可以合理匹配.对于Ⅰ型裂纹,裂尖场不含弹性卸载区.趋于极限情况时,裂纹尖端处于一种超粘性状态,并积聚了大量的能量,在各个受压应力状态下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6.
在理想弹塑性材料中,高速扩展裂纹尖端的应力分量都只是θ的函数.利用这个条件以及定常运动方程,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和含有泊松比的Mises屈服条件,本文导出了高速扩展平面应变裂纹尖端的理想塑性场的一般表达式.将这些含有泊松比的一般表达式用于Ⅰ型裂纹,我们就得到高速扩展平面应变Ⅰ型裂纹尖端的理想塑性场.这个理想塑性场含有泊松比,所以,我们能知道泊松比对高速扩展平面应变Ⅰ型裂纹尖端的理想塑性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弹牯塑性力学模型,对弹粘塑性材料中Ⅲ型动态扩展裂纹尖端场进行了渐近分析.在线性硬化条件下,裂纹尖端的应力和应变场具有相同的幂奇异性,奇异性指数由材料的粘性系数唯一确定.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运动参量裂纹扩展速度本身对裂尖场的分区构造影响很小.材料的硬化系数主导裂尖场的分区构造,但二次塑性区对裂尖场的影响较小.材料的粘性主导裂纹尖端应力和应变场的强度.同时对裂尖场的构造有一定影响.当裂纹扩展速度为0时,动态解退化为相应的准静态解;当硬化系数为0时,线性硬化解还原为相应的理想塑性解.  相似文献   

8.
罗学富  黄克智 《中国科学A辑》1988,31(12):1274-1282
在Drugan等人所作的可压缩平面应变扩展裂纹尖端场的五区解中,中心扇形区与弹性卸载区之间的塑性区(Rice称为非奇异塑性区)中塑性流动法则被破坏了。本文在Rice的理论框架内,补充了在文献[6,7]中证明的“卸载边界定理”(见(14)式),给出了问题的正确提法,得到了裂纹尖端场的正确渐近解。  相似文献   

9.
线性硬化材料中稳恒扩展裂纹尖端场的粘塑性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弹粘塑性力学模型,对线性硬化材料中平面应变扩展裂纹尖端场进行了渐近分析.假设人工粘性系数与等效塑性应变率的幂次成反比,通过量级匹配表明应力和应变均具有幂奇异性,奇异性指数由粘性系数中等效塑性应变率的幂指数唯一确定.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Ⅱ型动态扩展裂纹尖端场的分区构造随各材料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裂尖场构造由硬化系数所控制而与粘性系数基本无关.弱硬化材料的二次塑性区可以忽略,而较强硬化材料的二次塑性区和二次弹性区对裂尖场均有重要影响.当裂纹扩展速度趋于零时,动态解趋于相应的准静态解;当硬化系数为零时便退化为HR(Hui-Riedel)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一种考虑相变剪切变形的陶瓷材料本构关系,对平面应I型定常扩展裂纹尖端场进行渐近分析。给出了裂纹尖端附近环形域内的应力,速率分布以及应力奇异性指数,对不同材料参数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对于弹性杆受刚性块轴向撞击的动力屈曲问题而言,由于轴向载荷形式较为复杂,问题将归结为关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解的讨论,至今仍未能得到一个理论上的解析解,为此,讨论了有限长理想弹性直杆的此类动力屈曲问题,采用小参数的摄动展开和变分法,成功地得到了这一问题的一个理论上的近似解,并给出了相应的算例,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Journal of Applied and Industrial Mathematics - The equilibrium problem for an elastic body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inclusion with curvilinear boundaries is consider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Applied and Industrial Mathematics - An Erratum to this paper has been published: https://doi.org/10.1134/S1990478921030170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平面应变情况下不可压缩橡胶类材料裂纹尖端弹性场进行了有限变形分析.裂纹尖端场被分为收缩区和扩张区.借助于新的应变能函数和变形模式,推出了尖端场各区的渐近方程,得到了尖端场的完整描述.本文对奇异性作了讨论,得到了不可压缩橡胶类材料裂纹尖端应力及应变分布曲线,揭示了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完全非线性弹性理论,研究了一类不可压缩橡皮类材料[1]在Ⅰ型荷载作用下的平面应力问题.指出裂尖变形由两个收缩区和一个扩张区三部分组成.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分别具有R-1、R-1/n的奇异性,当趋近裂尖时,厚度以R1/4n的方式趋于零,n为材料常数.  相似文献   

16.
动力点圆力偶作用于弹性全空间的解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给出动力点圆力偶作用于弹性全空间原点的解,并讨论它的性质.将脉冲荷载沿以原点为心、α半径,在z=0平面上的圆周切向均匀分布,当a→0时经积分运算即得问题的解.当此动力点圆力偶的强度按sinωt变化时,在弹性全空间中以z轴为轴,原点为顶点的锥面在任何时刻均为零应力面.以这些锥面为边界的回转体受按sinωt而变化的扭矩作用的动力扭转问题的解可由本文的解得出.  相似文献   

17.
压电陶瓷板中非电渗透型反平面裂纹的电弹性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受4种机电载荷的内含裂纹的压电陶瓷板的电弹性行为进行了分析。利用积分变换方法将非电渗透型反平面裂纹问题化为对偶积分方程组,求解这些方程组可以获得裂纹线上电弹性场的明显解析表达式,及裂尖处一些量的强度因子和机械应变能释放率。当板的厚度趋近于无穷大时,所得结果还原为熟知结果。  相似文献   

18.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tical solution describing forced harmonic vibrations of prestressed laminated plates is found for the case of a hinged support. The solution is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eparation of variables. It is assumed that the prestressed state is homogeneous, subcritical, linear, and momentless and that the vibration amplitudes are small. A solution based on a model with a polynomial approximation of the required displacement functions across the plate thickness is also considered. These functions are found on the front surfaces of the structure. This allows us to solve the problem both in the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structural approaches. In the continuous structural approach, the order of the resolving system of equations is independent of the number of layers. In the discrete structural approach, for rigid contact of layers with similar boundary conditions at the plate end face, an algorithm can be introduced which reduces significantly the number of operations required for realization of the model proposed. In the numerical examples presented, both rigid and sliding contacts of layers and various prestressed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Both approaches give results that agree w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