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测得了315 ̄330nm超声射流冷却下SO2^1A2-^1A1激光诱导荧光(LIF)激发谱,获得了7个有明显K结构的C型跃迁的转动子带分辨谱,并将70个转动子带归属为(1,m,1)-(0,0,0)和(0,n,1)-(0,0,0)(4≤m≤7,8≤n≤10)的跃迁带系。光谱分析得到SO2^1A2-^1A1跃迁的带源v00、^1A2态弯曲振动频率v′2,非谐性常数X22′分别为(27950±5)、(2  相似文献   

2.
LaH2分子基态(C2V,A1)的势能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QCISD水平上基于相对论紧致有效势(RCEP:Relativistic Compact Effective Poten-tial)方法优化出LaH2分子的基态为C2v(X^2A1)构型,其〈HLaH-1244°、平衡核间距Re=2.1945A和离子解能De=5.599eV,并计算出谐振频率:v1=1216.521cm^-1、v2=1087.417cm^-1和v3=2156.9572cm^-1。  相似文献   

3.
自由基分子CN(A^2Пi—X^2Σ^+)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塞曼调制磁旋转光谱技术对自由基分子CN(A^2ΠI-x^2Σ^+)(12,6)带、(7,2)带进行了测量,标识了光谱并拟合了A^2Πi太分子常数,从而得到V=7T V=12振转谱带的Tv、Av、Bv、Dv等参数,还获得A双分裂参数Pv和qv,两个带的总拟合方差分别为0.039和0.046cm^-1。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复合物o-C6H4F2.Ar的电子S1态内van der Waals(vdw)振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在超声束中,利用双光子共振电离光谱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揭示了S1←S0电子态跃迁涉及内vdW振动的3个谱带。光谱分析表明,一+16.1cm^-1是Ar沿o-C6H4F2分子对称面内的振动模的基频跃迁。  相似文献   

5.
He(2^3S),Ne(^3P0,2)与CS2(X↑ ̄)碰撞的Penning电离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束和化学发光技术,在单次碰撞条件下测量了亚稳态原子He(2^3S)与CS2分子碰撞的Penning电离光学光谱。实验得到的CS2^+(A↑ ̄),CS2^+(B↑ ̄)态发光光谱分辨率比目前文献所报到的要好得多,因而我们首次给出了Penning电离反应中CS2^+(A↑ ̄,B↑ ̄)态的初生态相对振动布居,其结果与光电子能谱得到的布居明显不同,对这种非Franck-Condon跃迁过程本文给予了  相似文献   

6.
林岳明  何慧娟 《光学学报》1997,17(6):17-722
用RKR(Rydberg-Kleinn-Rees)方法计算了Cs2分子的X^1∑g和A^1∑u的势能曲线,求解了Cs2分子核运动的径向薛定谔方程,获得X态与A态间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和1.06μm附近区域的吸收光谱,并与实验测得的吸收光谱作了比较,两者相当符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种类型十个有机族合物在十种有机溶剂中紫外-可见光谱的测试及计算机辅助处理,得到了族合物在一些溶剂中UV-VIS谱CT带的vmax/cm^-1和溶剂极性参数(n^2-1)/(2n^2+1),Z值之间存在着好的性关系,其相关系分别到了0.984-0.990。本文还对CT带的v/cm^-1和(n^2-1)/(2n^2+),Et(30)进行了二元线性回归处理,得到了更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  相似文献   

8.
Br2分子里德堡态的高分辨转动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雷  王亚非 《光学学报》1994,14(7):00-704
用窄线宽(0.08cm^-^1)脉冲可调谐紫外激光和(2+1)多光子电离方法测量了Br2的里德堡(Rydberg)态光谱,在70000-71500cm^-^1范围内,获得了溴分子[П3/2]4d振动系列,测量(v',v”)=(1,0),(2,0)的高分辨振转谱,得到其转动常数B’79-81分别为0.08832和0.08805cm^-^1,并提出此系列的角动量量子数Ω应为1。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束-气条件下研究了亚稳态原子He(2^3S)与CH2Cl2间的传能反应,测得了由该反应产生的CH(A^2△-X^2П),CH(B^2∑^-X^2П)CH(C^2∑^+-X^2П)和H原子(Balmer系)的化学发光光谱。通过对CH(A,B)的光谱进行计算机模拟,推测出初手的CH(A^2△,v^1=0-2)态振动分布为No:N1:N2=100:40±5:19±2,CH(A^2△,v^1=0-0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Bi2-xPbxSr2CaCu2Qδ(x=0 ̄0.5)系列样吕以及在真空下不同温度退火的Bi1.6Pb0.4Sr2CaCU2Oδ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Raman谱实验研究。测量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a,b,c轴晶格常数增加,与O(1)CuBg模式相关的294cm^-1的峰强减少,峰位红移。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464cm^-1和630cm^-1峰分别与O(3)BiA1g和O(2)SrA1g  相似文献   

11.
利用差分速度调制分子郭激光光谱技术,首次测量了CO^+彗尾带系(A^2П-X^2Σ^+)(2,3)弱带转动吸收光谱,通过对测量谱线的标识,获得了两态的分子常数,其中下态v″的常数未见有文献报导,在锁相放大器1s积分时间下,实验系统的吸收测量灵敏度实测为1.56×10^-6。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六亚甲基桥连的希夫碱及其锰(Ⅲ)络合物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对一些主要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配体的分子内氢键谱带出现在~3438cm-1(以LH为例),νC=N谱带在~1630cm-1(以CH为例,下同),苯的特征谱带在~1598,~1469和~755cm-1,νMn—N为主的复合振动在~369cm-1,δMn—N为主的复合振动在~247cm-1,νMn—O为主的复合振动在~329cm-1,δMn—O为主的复合振动在~275cm-1,νMn—Cl特征谱带在~303cm-1。与苯基锰(Ⅲ)卟啉络合物相比,νMn—N特征谱带向高波数位移,νMn—Cl特征谱带则向低波数有较大位移。  相似文献   

13.
利用ANN-BP算法,采用逐步改变训练步长和两个惯性项的权重系数惯性调整策略,分别以单目标和双目标的三层网络对八面体六卤化物MX^n-6的八面体v1和v2模振动频率进行了预测,发现单,双目标下预测的结果相差不大,双目标时权重系数调整科较快,(MoF6)^2-(BiF6)^-和(AuF6)^2-的振动频率文献值与网络的计算值或预测值相差偏大。  相似文献   

14.
用JASCO J-20C自动记录旋光仪测定了β-cyclodextrindien,β-cyclodextrindien-Cu^2+配合物,β-cyclodextrindien-苯甲酸配合物及β-cyclodextrindien-Cu^2+-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园二色谱,并利用Cu^2+配合物及苯甲酸的轨道能级顺序对谱带进行了归属。并根据Cu^2+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及KAJART扇形规则确定了配合物的结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BTMPPA)及其稀土配合物Ln(BTMPP)3在4000~50cm^-1光谱区内的FT-IR光谱和部分配合物的激光拉曼光谱,对其谱带进行了经验归属。发现稀土氧键具有较高的离子键特性。由Ln-O伸缩振动频率值算出其近似力常数约8m dyn/nm。  相似文献   

16.
邓宏贵  林榕 《光学学报》1998,18(10):464-1466
用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技术,检测钠分子X^1∑^+g→2′Пg在16574.5cm^-1~16590.5cm^-1之间的共振电离信号激发谱,根据有关分子常数和德哈姆展开式,标识了其中三条谱线,借助于电流时间衰减曲线,测量得出上述三条谱线对应的振动能级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280nm脉冲激光光解被Ar和Xe基体隔离的Fe(CO)5以产生配位不饱和的Fe(CO)3。用傅里衰变换红外光谱仪实时监察光解停止后Fe(CO)3和CD的复合,并以Smoluchowski扩散控制反应动力学理论模型求得Fe(CO)3与CO的反应半径为4.0×10^-10m,CO在10K的Ar和Xe基体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2.2×10^-23m^2/s和4.5×±∩^-23m^2/s。  相似文献   

18.
纳米材料ZrO2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方新  刘方平 《光学学报》1994,14(7):92-695
首次报道单斜ZrO2纳米材料在各种微晶粒度下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FT-IR-PAS),发现随着粒度的减小,波数低于1048cm^-^1的谱线强度减弱,而波数高于1048CM^-^1的谱线强度增加,一些谱线位置有红移,并观察了压力效应。对上述量效应进行 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9.
含R2dtc配体和V=O基的金属簇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两类含R2dtc配体的金属簇的红外光谱特点及某些规律,含R2dtc的立方簇合物在400-500cm^-1有较宽而弱的吸收,可归结于M-μ3S振动。M-Sdtc在330-380cm^-1,C-N振动在1470-1510cm^-1。二甲基dtc配体立方的v(C-N)与v(C=S)比值他二烷基dtc立方烷的相应振动分别蓝移和红移,可归结于甲基超共轭效应所致。「V2Cu2S4(R2dtc)2(PhS)2」^2-和「VCu4S4(R2dtc)n(PhS)4-n」^3-(n=0,1,2)的M-μ3S振动分别出现在480和465cm^-1,可作为区别两类化合物的一个指标。另一类含(R2dtc)2V2O2(μ-S)2单元的金属簇中,V-O伸缩频率在844-970cm^-1范围内,(Et4N)「V2S2O3(Et2dtc  相似文献   

20.
黄志伟  陈金铠 《光学学报》1994,14(10):009-1016
实验获得了Ar^+激光514.5nm线诱导23Na39K分子产生的D1П→X1∑^+跃迁荧光谱,通过测量激光感生荧光光谱强度随泵浦功率,热管炉温度及缓冲气压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其跃迁机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23Na39K分子X1∑^+态振动动常数,理论计算了种跃迁谱支波长值及Franck-Condon因子和光谱强度值,与实验观测值符合得相当好,充分表明本文对激光感生荧光光谱的归属以及对各支谱线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