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研究现状及发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是城市森林研究的基础,是由不同植物种类及其在空间分布的不同格局决定的.笔者从群落的多样性、群落的动态、群落树种的选择及人工群落配置模式3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对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城市森林结构对空气负离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王洪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5):96-98
选择在吉林市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结构类型城市森林中的空气正负离子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对观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结构城市森林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极显,以乔灌草结构的复层林中空气负离子水平最高,空气质量最佳,空气清洁度等级最高,而草坪的各项指标最低,说明高大乔木对提高空气质量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广场通过铺装,被高密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连通。他应具有可以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本文以双流广场为例论述了广场设计几个要素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6.
7.
8.
9.
银川市城市广场旅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为依据,参阅相关广场建设与讨论文献,对银川市现有广场体系及广场旅游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今后发展广场旅游的构想和措施。即完善广场功能分区,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广场活动,加强广场旅游与城市其他景点旅游的协调,设置合理的旅游路线等. 相似文献
10.
11.
为研究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认知特点和关系,在以往空间认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用认知地图、问卷调查和跟踪观察结合的方法,组织被试者参加了南京河西中央公园的地上地下空间认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对地上空间的认知普遍好于地下,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们对空间环境的印象。地上地下空间的位置、主次、功能、特色节点等,都对使用者的空间认知产生影响。这些为理清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之间的认知关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中的防灾广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地下商业空间中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对防灾疏散因素进行研究,定量分析防灾广场的面积、位置等属性。在现行的建筑防火规范的基础上,针对火灾等灾害的特点,采用归纳、拟合、非线性规划等方法,确定防灾疏散各因素的量值或模型。结果表明,防灾广场的合理设计能保证地下商业空间中灾时人员的有效疏散。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城市森林的发展、概念及范围,并对城市森林的功能与价值评估作了概括,探讨了我国城市森林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城市体系结构探微与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录仓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2):70-76
城市体系结构是等级规模、职能和网络的综合反映。甘肃省城市体系结构具有极端首位分布;“综合型”、“个性型”和“普通型”的职能组合以及“十字型”的网络结构特征。因而,城市体系的发展方向是:一方面要完善等级扩散机制;另一方面要优化职能,按“团块-轴状”的地域特色组织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月至2008年5月,对沈阳市三处城市森林(辽大校园、中国科学院沈阳树木园、北陵公园)中鸟类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全部林地中共记录到25种鸟类,其中有留鸟12种,夏候鸟6种,冬候鸟3种,繁殖鸟5种,旅鸟3种.对三处样地鸟类居留型、群落相似性、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植被结构、林地面积、人为干扰等栖息地因素对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丰富度、人为干扰、林地的面积等多种因素影响城市鸟类群落结构,城市森林的面积并不是决定城市鸟类群落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针对寒地城市因其特殊的气候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使寒地城市公共空间吸引力下降这一问题,阐述了广场作为城市室外公共空间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合理科学的设计有助于寒地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寒地城市广场绿化设计为出发点,分析了寒地城市广场绿化设计的特质及人们在广场中的活动规律和行为需求,提出了对于寒地广场绿化设计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栅格间伐模型,以期获得高效、便捷的间伐方案.[方法]在随机间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林地栅格化处理的栅格间伐法,并使用随机间伐法对栅格间伐法进行检验,最后以金盆山次生林为例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间伐模拟前,次生林空间结构整体表现不够理想,在角尺度、开敞度和竞争指数方面有待提高;恢复年限33... 相似文献
18.
徐州市区丘陵荒山生态风景林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区丘陵荒山生态风景林规划实践,介绍了徐州市区丘陵荒山生态风景林规划的4种类型和7个典型模式。研究表明:城市丘陵山地生态风景林规划应围绕生态性、文化性、社会经济性3大目标,遵循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充分发挥市域土地资源特点、注重与城市文脉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位置和主导功能,按照立地调查—造林技术规划、典型森林植被调查—造林树种规划、城市规划分析—群落结构规划3条主线,统筹考虑,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交通发展是区域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分析了交通因素对陕西省城镇体系的影响。结果陕西省各城市间吸引力大幅度提升,尤其是西安市对其余地级市的辐射。结论①交通的发展对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提升和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②交通对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表现为第二产业在中心城市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上升,同时第二产业沿交通线向次中心城市转移,毗邻中心城市的次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受中心城市的影响有所下降;③交通改变了区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推动了城市群的出现和发展,进而带动了区域整体上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