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上一轮高中数学教材改革中,增加了概率内容,主要是概率的定义、等可能性事性、古典概型、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独立重复试验等几种简单概率问题,笔者曾就当时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共5个),写了一篇《几个易错易混的概率问题》发表在本刊2004年第2、4期.本轮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几何概型、条件概率这两个知识点,它们又成了教与学的难点,笔者仍就这两个问题也写一篇文章,算是上一篇文章的续吧.  相似文献   

2.
概率     
概率问题与实际问题联系密切,是排列组合的一个重要应用.本章介绍了四种基本的概率模型: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和事件在九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解概率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事件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1新增条件概率的背景分析 条件概率是概率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的概念,概率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很多问题都涉及条件概率.在普通高中数学“课标教材”中(人教社新课标教材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下同),条件概率属新增内容,从知识形成的顺序结构和逻辑层面上分析,它上联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涉及事件、事件空间、事件条件、事件的关系,下联积事件概率、独立重复试验、二项分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与概率概念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的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5.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此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已学了随机事件的概率,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学生通过掷硬币、骰子的试验,由此归纳出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不是难点,难在没有学习排列组合知识的情况下求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总数,及如何判断一个现实问题是不是古典概型问题,如何将其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  相似文献   

6.
统计和概率     
本单元的重点:通过实际问题掌握随机抽样、样本估计总体、线性回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理解随机现象和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理解古典概型,体会几何概型;会计算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几何概型是高中数学新增内容,苏教版必修3给出了几何概型的定义:对于一个几何型随机试验,我们将每个基本事件理解为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域内随机地取一点,该区域中每一点被取到的机会都一样,而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则理解为恰好取到上述区域内的某个指定区域中的点.这里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Pn(k)=Cnk·Pk(1-P)nk,这就是著名的“贝努里概型”(为方便、简记为“C”型). 概率中涉及贝努里概型的问题很多,关键要确认类型,选用适当符号链接,本文就符号链接方面,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给出了关于古典概型中独立事件计数问题的新结果.  相似文献   

10.
几何概型有两个特点:一是无限性,即在一次试验中,基本事件的个数是无限的;二是等可能性,即每一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几何概型问题求解概率的公式P(A)=d的测度/D的测度(分母不为0),其中“测度”的意义依几何区域D确定,当D分别是线段、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时,相应的“测度”分别是长度、面积和体积.在解题时,  相似文献   

11.
谢绍义 《数学通讯》2003,(23):10-12
概率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 ,涉及面广 ,题型多变 ,解法灵活 ,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要想掌握好概率题的一般解法 ,必须重视多解、多答与慎答 .所谓多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将一个概率问题纳入不同的概率模型 (从事件的等可能性与有限性方面可归入古典概型 ,从试验重复独立方面可归入独立重复试验模型 ) ,或先求它的对立事件的概率 ,或由于选取的基本事件空间 (全体基本事件的集合 )不同 ,便得到不同的解法 ,但最后的结果是一致的 .例 1 甲、乙、丙三个口袋内都装有大小相等的 2个黑球和 3个白球 ,从甲、乙、丙三个口袋中依次各摸出 1个球…  相似文献   

12.
徐庆惠 《数学通讯》2013,(11):105-106
2004年美国数学邀请赛第1卷第10题是一道几何概型的问题.对于几何概型,关键是要构造出随机事件对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图形的几何度量来求随机事件的概率.笔者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求解,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概率统计讲义》第一章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2.事件的运算(和、积、非)与事件间的关系(包含、相等、互不相容、独立)。 3.两个概型:古典概型与独立试验概型。 4.四个概率计算公式: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公式,逆概公式。 这里只就三个难点作些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在学习几何概型时,会遇到下面的两个难点: (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但概率为0的事件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也就是说概率为0的事件却有可能会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从古典概型到几何概型,将等可能性事件从有限延伸到无限,也将概率计算公式中的基本事件从个数延伸到测度.由于完整的测度概念要到实变函数论中建立,高中生对测度的理解仅限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体积),而对于区域和区域测度的选择一知半解.笔者探讨将基本事件(x)经函数变换为测度(y)时,等可能性的变化问题,进一步理解几何概型测度的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几何概型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是新课程高考的一大亮点和热点,是对古典概率的进一步发展,是等可能事件的概念从有限向无限的延伸,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交汇点,已成为联系多项内容的媒介.本文展示几何概型与集合、函数、方程、三角形、解析几何的交汇与整合问题. 一、几何概型与集合的交汇  相似文献   

17.
高考概率试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发生k次的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等内容都进行了考查.  相似文献   

18.
在概率发展的早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只考虑那种仅有有限多个等可能结果的随机试验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几何概型用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时,适用于有无限多个试验结果的情况,每种结果的出现也要求必须是等可能的.而且事件发生在一个明确范围的区域中。  相似文献   

19.
概率     
彭光焰 《数学通讯》2004,(7M):73-77
2 重点、难点、热点分析。本单元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对排列组合的知识的理解,又为学习《数学》第三册(选修Ⅱ)中的第一章概率与统计作准备.本单元的重点是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的概念与求法及其实际应用;难点是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本单元所用的数学思想有化归思想、等价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几何概率问题)、概率的思想(应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和科学实验的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相似文献   

20.
可列无限等可能概型概率场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假设有某试验,对每次试验而言有可列无限个试验结果,由于某种对称性,每个结果的出现又有一定的均匀性.对这种概型本文称之谓可列无限等可能慨型,这种概型的问题其概率场是什么?这是个颇有趣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本文将针对从全体正整数中随机取数的问题的一种特殊的子集类构成事件域,并在其上合理地定义概率,从而建立概率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