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代是全球铅生产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时,古罗马对铅的应用也达到了顶峰。罗马文化直接继承了古希腊文化和伊特鲁里亚文化,其建筑成就达到了欧洲奴隶制时代建筑的最高峰。工程奇迹之一是输水道工程,这是古罗马为供应城市生活用水而建造的送水渡槽。公元前3 1 2年建造了一条长1 6公里的地下输水道,公元前2世纪时又开始架设地上引水道,第一条地上引水道全长达86 6公里。至公元2 2 6年,罗马先后修建了1 1条大型输水道,有些水道高达49米,这些输水道都修建得十分豪华,有些输水道由铅管或陶器和隧道组成。据报道,仅建造里昂的一…  相似文献   

2.
罗马人铅暴露的最主要食品是酒和葡萄糖浆。在罗马共和时代早期直至布匿战争结束前(公元前2世纪以前) ,罗马的酒是很稀少和极珍贵的,但在征服希腊(公元前1 47年) ,并引进希腊的烹调术后,酒就变得非常丰富,此时酒已不再是稀有的奢侈品而成了有钱人的日常饮料,同时也放宽了对女人禁酒的规定。古罗马时代还没有糖,希腊人和罗马人在制酒时都用葡萄糖浆作为香料和增甜剂,当含铅的美味糖浆加入酒中时,酒就变得更加芳香、浓郁和经久。古代希腊和罗马人使用的葡萄糖浆由葡萄汁制成。未发酵的葡萄汁称为新葡萄酒,根据这种鲜葡萄汁煮干浓缩的程度,他们…  相似文献   

3.
公元1世纪到公元3世纪是古罗马的最繁荣时期,也是古罗马衰亡的最关键时期,粗略看一下这一时期罗马皇帝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就可想象出当时痛风病及与其相关的铅中毒的流行情景。据加拿大学者恩呈亚哥( 1 983 )的研究,从公元1 4年克劳狄王朝开始到公元2 2 2年安东尼王朝结束的2 0 0年间,3 0位统治罗马帝国的皇帝中就有1 9位(占三分之二)皇帝嗜好严重铅污染的罗马美食家菜肴和科罗梅拉酒精混合物。泰比里厄斯(公元1 4~3 7年在位) ,是一位积重难返的嗜酒者,也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极度爱酒而得到“毕皮里厄斯·卡尔迪厄斯·梅禄”的绰…  相似文献   

4.
关于古罗马人的铅中毒,人们还可以举出下列证据:( 1 )罗马贵族的铅摄入量。据加拿大国立水资源研究所恩里亚哥( 1 983 )估计,罗马贵族每人每日所吸收的铅平均为2 5 0微克,而平民和奴隶则分别为3 5微克和1 5微克,后者与2 0世纪80年代美、欧城市居民的铅摄入量( 3 0~5 0微克/天)相当,也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大允许摄入量( 4 5微克/天)一致,可见,罗马贵族每日摄入的铅至少要比平民和奴隶高出7~1 7倍,这样的量势必使大多数有钱人处于铅中毒危险之中。( 2 )考古学证据。1 90 6年,罗森布莱特分析了2 2名古代人的骨骼,结果发现2名罗马迦太基人…  相似文献   

5.
公元2世纪时,古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随着铅的大规模开采和广泛使用、妇女饮酒禁令的取消、贵族生活的腐败,铅中毒在古罗马广泛流行。婴儿出生率的降低和死亡率的增加,使贵族人数不断减少,文化素质和传统精神全面衰落。但古罗马富人几乎没有铅中毒的观念,医生们也仅知道铅的急性中毒,在当时的文献中也找不到任何有关由水或食物引起铅中毒的报道。一千五百年后,科学家终于认识到铅中毒是古罗马迅速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铅中毒——古罗马迅速衰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罗马人用铅盖屋顶,还用铅保护船的龙骨。在2 0世纪60年代打捞出海的一艘约于公元前1 5 0年建造的希腊酒船上,船底板上就堆放着2 0 0吨铸铅护套,在船仓里还有1 2 0 0吨铅。随着对基督教信仰的扩大,铅还被用来制造棺材。在古罗马,铅还被大量用以制作各种玩具、铸像、纪念品、佛珠、戒指、钱币、筛子、焊剂、盒子、标记物、书板、油漆、化妆品、药品和各种颜料。各种餐具、厨具或器皿也大量使用铅质材料。大部分镀料则用铅和锡两种金属的混合物制成。罗马人以铅为荣,铅质水管、含铅食物以及与食品和水接触的各种餐具、厨具和容器就成为古罗马人…  相似文献   

7.
交河故城古车师人的线粒体DN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距今2000~2500年左右的交河故城古代人骨中提取古DNA,用4对重叠引物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调控区(363bp)进行了扩增及测序.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的扩增片段用于限制性片段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4个个体中具有3个DNA序列,其中来自不同墓穴的两个个体的序列相同,说明这两者间有密切的母系遗传关系.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古车师的这4个个体分散分布在现代新疆维吾尔人的序列之中.从这些结果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即古车师人群并不是一个同源群体,在早期铁器时代,欧亚人群的混合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8.
钛基导电氧化物电极上氧的阳极析出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在碱溶液中Ti/RuO_2+TiO_2(A)和Ti/SnO_2+CuCo_2O_4(B)电极上氧阳极析出动力学的对比研究, 表明这两类电极上氧的极化曲线均有两Tafel区。低极化区的Tafel斜率为0.039V(简称b_1区); 高极化区为0.120V(简称b_2区)。在A电极上b_1区i~a_W·a_(OH~-); b_2区i~a_W(浓碱溶液)或i~a_(OH)~(0.1~0.5)(稀碱溶液),在B电极上b_1区i~a_(OH~-); b_2区i~a_(OH~-)~(0.39)(浓碱溶液);或i~a_(OH~-)(稀碱溶液), 实验结果表明, 虽然这两类电极上氧阳极析出过程都由第二电子转移步骤控制, 但其机理不同, 前者是由水分子参加, 控制步骤为RuO_2·OH_(ads)+H_2O ~(rds)→ RuO(OH)~+_3+e后者则为 (SOH)~(n+)_(ads) ~(rds)→ (SOH)~((n+1)+)_(ads)+e它们与PbO_2、Pt和低碳钢上机理有些不同~[1,2]。  相似文献   

9.
农药与农药污染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消除杂草、促进或控制植物生长的各种药剂的统称。正确使用农药可使粮食、棉花、水果增产[1] ;对控制农作物病、虫、草、鼠危害 ,促进产品高产优质 ,保证农业丰产丰收具有重要的作用[2 ] 。据估计 ,全国的粮食作物从生产到储藏过程中 ,因病、虫、草、鼠的危害 ,损失至少 2 0 %~ 30 % ;棉花损失约 1 5% ;水果、蔬菜则高达2 0 %~ 30 %。显然 ,2 1世纪的农业仍离不开农药 ,对农药的研究、生产和使用将继续发展[3 ] 。1 农药发展的简要历史  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古…  相似文献   

10.
交河矿城古车师人的线粒体D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距今2000-2500年左右的交河故城古代中提取古DNA,用4对重叠引物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调控区(363bp)进行了扩增及测序,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的扩增片段用于限制性片段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4个个体中具有3个DNA序列,其中来自不同墓穴的两个个体的序列相同,说明这两者间有密切的母系遗传关系。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古车师的4个个体分散分布在现代新疆维吾尔人的序列之中。从这些结果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即古车师人群并不是一个同源群体,在早期铁器时代,欧亚人群的混合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11.
1957年5月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发现了一座随葬有文物的西汉(公元前206—8年)古墓,考古工作者会同当地群众从该墓中发掘出一些古纸残片,从而完成了一件考古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经过近年来的一系列专门研究,确认灞桥出土的古纸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本文拟补充论证一下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计三百余篇。它收集了主要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六世纪)的诗歌作品。据《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五百四十四年)记载:吴公子季札过鲁国观乐,鲁国的乐师们为他表演《风》、《雅》、《颂》,其内容和今天传下来的《诗经》基本相同。可见这部诗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炼丹家最先发现元素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的化学史家们几乎一致认为:最早从化合物中分离出单质砷并发现了这种元素的是十三世纪德国罗马教修道会学者,炼金术士大阿尔伯特(AlbertusMagnus,1193或1206或1207—1280)。他曾用一份雌黄与两份肥皂共热,游离出了所谓“金属雌黄”(arsenicum metallinum),但他对这种物质没有更多的描述,那时的炼金术士们都把它当做是一种水银;及至十六世纪,瑞士的医药学家帕拉塞斯(P.A.Paracelsus,1493—1541)“将古代砷(硫化砷)与蛋壳共热”而得到  相似文献   

14.
罗马上层贵族和有钱人的妻子或主妇大量饮用混合酒、葡萄糖浆、密饯和各种饮料 ,这些妇女所摄入的铅足以导致她们不育、流产、死产或早产 ,早产儿往往精神发育迟滞 ,其他婴儿也极易在出生后不久死亡。幸存的幼儿对铅毒特别敏感 ,早年的铅暴露总会造成永久性的生理或精神损伤。相反 ,古罗马的贫苦人没有受到严重的铅污染 ,他们既没有太多的酒、葡萄糖浆、密饯或蜂蜜制品 ,也没有奢侈的化妆品和含铅颜料或油漆。他们饮用的水也与贵族或富人不同 ,因为在农村很少使用铅质水管。平民的饮食主要是大麦和其他谷类 ,烹调比富人少 ,而且使用的炊具和…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二茂钛含氟长链有机酸衍生物(1~3)和具有环状结构的新型二茂钛全氟有机酸(4~7)的电子轰击质谱(EIMS)和负离子化学电离质谱(NICIMS)。在EI谱中出现弱的或不出现M~+,1~7均以CpTiF_2离子为基峰。高质量区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有[M-·cp]~+、[M-R]~+(1~3)和氟重排离子。在低质量区出现一系列二茂钛及茂钛氟重排离子。 1、4~7的NICI(CH_4)质谱中,4、5出现强的M~-离子峰,1出现[M-1]-离子峰,有两个钛的环状结构化合物6和7出现双电荷M~=离子峰,而不出现M~-。  相似文献   

16.
张清建 《化学通报》2001,64(7):460-462,438
18 74年 ,两位年轻的化学家范特荷夫 (J.H .Van′tHoff,1 85 2~1 91 1 )和勒贝尔 (J.A .LeBel,1 847~1 93 0 )同时独立提出了不对称碳原子概念 ,这标志着有机立体化学的建立。他们的理论有何区别 ?目前的化学史教科书和有关专著大多语焉不详。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 ,希望能对这方面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1 9世纪 5 0年代 ,德国化学家威利森努斯 (J.Wislicenus)试图根据凯库勒的化合价理论 ,确定分子式为C3H6 O3的三种一元羧酸的结构式。第一种是无旋光活性的发酵乳酸 ;第二种是右旋的肌乳酸 ,与发酵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冷冻蚀刻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北京鸭精子发生的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和Franke(1970年)和Roberts等(1970年)所分别提出的模型相一致。但是,中央颗粒可能有(1—3个)或可能没有,它可能是运输的物质。在各种生殖细胞中,核孔复合体的大小和密度是不同的,这显然和细胞的生理功能有关。核孔复合体集中在靠初级精母细胞的高尔基区一侧和靠精细胞的前顶体区一侧的核上,这表明了细胞核局部的功能差异。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以炼丹术的原始形态出现的。公元前二世纪炼丹术就在我国产生了,从汉朝到唐、宋各代一直盛行着。我国炼丹家留下很多出色著作,其中公元二世纪时魏伯阳所写的“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的炼丹著作。所以,从近代科学来看“周易参同契”,无论对于我国化学史或世界化学史,都有很大意义。在欧洲,古老的炼金术书籍或手稿早已送进了博物馆,或是被图书馆珍藏起来。但是“周易参同契”却有所不同,它在中国有着极广泛的流传,“周易参同契”的各种版本和注解本相当多,它是受到正统的儒家的推  相似文献   

19.
黄敬坚  鲍建绍 《有机化学》1985,5(6):502-507
在天然产物,工业副产物以及各种降解反应中都存在着脂肪酸的鉴定问题,本文报道以纸上层析法对C_1~C_(10)正构饱和脂肪酸和C_4~C_6饱和脂肪酸结构异构体的定性鉴定与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在聚乙二醇存在下,用乙酸丁酯萃取镓(Ⅲ)与丁基罗丹明B的粉红色化合物,静置分层后用光度法直接测定上层萃取液中有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8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2.79×105L.mol-1.cm-1。镓(Ⅲ)质量浓度在0.018~0.52m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3S/N)为0.018mg·mL-1。回收率在93.0%~98.2%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