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更强调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2014年10月31日,在广州市玉岩中学,笔者为全区七年级数学教师上了一节"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的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本文在听课、评课、课例研讨的基础上反思而形成,期待探寻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导学型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殷艳 《数学通报》2013,52(5):50-5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图形的旋转"是一节许多人都曾作为公开课开设过的课题.在第七届全国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多名选手展示了对这节课的理解,笔者观摩学习之后,在赞叹教者对内容研究之深入、教学功底之深厚之余,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在校内开设了一节公开课,在此与读者进一步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3.
<正>3月14日是国际数学节,去年,学校举办了第一届数学节.今年,我们虽然各自在家,但是第二届云端数学节依然精彩.在为期一周的数学节里,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数学主题活动,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青蛙跳棋游戏.1"青蛙跳棋""青蛙跳棋"是一个人玩的数学游戏,游戏目标是让左右两侧的青蛙互换位置.青蛙跳棋至少要有连续五个直线格子,构成两两对垒的形势,如图1所示为开始时的初始局势和通关局势.  相似文献   

4.
臧洪君 《数学通报》2007,46(8):9-10
1每节课引入都要有创设情境,才是新课程的教学吗部分数学教师认为:每节数学课都要创设情境,不是情境导入的课就不新颖,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毕竟是一门思维和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虽然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数学思想又高于生活,我们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学习前人积累的现成知识,这样有的知识内容不一定适合创设情境,而宜直接引入.比如:在学习孤度制这节课时,有的教师在开始上课时,拿出一段绳子,问同学们如何度量.其实,也可以直接引入,像“我们知道,各种度量制不是唯一的,比如长度、质量,既有国际公制,又有中国市制,同样度量角的制度也不是只有一…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与文学"是上海二期课改高三年级文科教材第五单元"数学与文化艺术"中的一节拓展内容.这个内容充分体现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文科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多年前,我参加区教学比赛,课题是"数学归纳法",写了文[1].最近又有机会进行公开教学展示,课题是"归纳一猜想一证明",这是上海市高中数学二期课改新教材第八章<数学归纳法>中的第一节内容,其学习重点包括数学归纳法.翻阅过去的有关资料,查阅了文[2]、文[3],发现自己的认识与先前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故再谈数学归纳法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阅读自学是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阅读而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1].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在贯彻落实课程基本理念过程中,"阅读自学"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值得警惕的是,一方面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强,教师心存芥蒂,感到学生、前面学段的老师,没有重视数学阅读自学;另一方面,教师又缺乏整体策划和足够耐心,去着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力.其实,高中学生可以开展数学阅读自学,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8.
张霞 《中学数学》2016,(4):52-53
合作学习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很多地方的数学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合作学习的重要补充,分层导学对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分层导学被很多老师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中.为了将"分层导学"的教学应用进一步推进,我市近期举行了"分层导学"专题研讨活动,笔者有幸开设了一节公开课.现结合这节公开课上的一则教学片断谈谈笔者的感悟,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数学课堂教学的素材主要有"教材知识"和"各类题目"两部分构成,而题目又直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和应用,可以这样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成长主要是通过解题水平来体现的.因此,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必须具有研题的能力.所谓研题,一般指教师在题目教学前、题目教学中、题目教学后对题  相似文献   

10.
邵文武 《数学通报》2012,51(12):54-57,17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而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做中学",力图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于课堂,深入钻研教材,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本节课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依托于教材,但是不局限于教材,通过对其进行深层次挖掘,达到上述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同学们在应用题方面会遇到很多困难.而事实上,应用题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也是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在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位"应用题大师",他能把数学知识很好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整个数学始终是围绕着‘数’与‘形’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抽象、提炼发展而成."这两句话明确阐述数学的本质及数学是研究什么的一门学科.同时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应当有足够的实践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  相似文献   

13.
必须承认,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依据,但数学教学又忌讳照本宣科,而应十分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个性与创造,所以我们提出"既要忠于教材,又不能囿于教材"的原则.这里的"忠于"是指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精髓、精神实质、整体结构和基本素材,当然决不等于照搬.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新课程必修数学1增加了函数的应用一章,其中的一个单元是"函数与方程",它又分两节,第一节是"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二节是"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老师们普遍感到这个内容难教.  相似文献   

15.
1 商榷背景与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③(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第一章1.3节"算法案例",这一节依次介绍了以下几个算法案例: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法、秦九韶算法、排序法和进位制.这一节内容的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的思想,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中国古代数学蕴涵着丰富的算法思想,以算法为主要特征,让学生了解、体会中国古代数学优秀的算法思想.  相似文献   

16.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在中学数学学习中有重要的位置.当然,由于分类讨论,也难免使得问题的解决过程变得繁杂冗长.因此,我们又希望避免解题过程中的分类讨论.事实上,解决某些数学问题,之所以要分类讨论,常常是囿于我们所选择的解题视角,而不是问题本身的缘故.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数学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神圣责任.同时,也是目前数学教学最难突破、最为纠结的课题.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知识获得、技能训练、数学思想方法提炼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经验写成数学小论文),来唤醒学生对自己已有学习方式的反思和探索科学学习方法,淡化数学知识的神秘感,迎合学生好动、好胜、好奇的个性特征,真正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树立必胜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产生美好情感,这正是对创造式课堂必须开发的资源所在.现以自己在"江苏省中学教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颁奖大会"上,被邀请去南京上的一节《立体几何初步》(苏教科版高中必修2)"章头课"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基本概念是基本技能的生成之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更离不开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重视数学基本概念的学习.1多角度理解数学概念,创新设问规避模式化我们常常感觉的概念题"难",往往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弄清楚概念而匆匆去落实技能.没有落实好数学概念,往往就难以应付灵活多变的创新设问.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题目的不同设问,来促进对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函数的概念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个概念.本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在充分的实例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函数概念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自主学习和微课感知函数模型的构建过程.这节课是苏科版八上6.1函数的第一课时,它是笔者到邵店中学用"学讲方式"上的一节公开课.  相似文献   

20.
程薇 《中学数学》2012,(14):53-54
数学作业就是指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在数学课堂内外完成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一种活动,它是数学教师完成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实现课堂教学任务高效达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学记》中早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教育主张,所谓"正业"即正式的课程,指的是课堂内的学习;"居学"即课外的作业,指的是课堂学习的一种延续.当下,抓高效课堂的建设已成为一种共识,但是,无论是教学管理者还是我们的数学教师本身,有时仅仅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施,而忽视了数学作业的设计.本文结合我对目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