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葵  刘文贞 《化学教育》2023,44(5):111-114
开设校本化学实验选修课是对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与拓展,真正发挥校本选修课程的作用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素材,坚持不做知识下放性实验、不做单纯趣味性实验、不做简单重复性实验,构建成体系的系列内容。尤其在高中化学选修课内容设置上宜在知识运用、实验技术和科学方法等3个方向进行发掘,加大学生的思维容量,提升实验技能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开设综合化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0  
1 开设综合化学实验的必要性  化学是 1门实验科学 ,实验课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化学系的学生在低年级做各基础课实验 ,高年级做专门化实验和毕业论文。各基础课具有自身的基础理论、实验操作技能 ,学生在这些实验课中是分别学习的 ,各门课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分别学习和掌握的 ,学生缺乏大量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 ,缺乏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而高年级的专门化实验又由于专业划分过细 ,知识分割过窄 ,使学生学得的知识过窄 ,实验方法和技能也较单一 ,尽管基础扎实 ,但缺少创新意识和能力。所以 …  相似文献   

3.
曹玉民 《化学教育》2006,27(3):50-51
化学开放性实验探究教学是学生设计并实施的自主性探究活动。教学设计主要涉及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驱动性问题,为学生提供社会和知识的背景信息,让学生理解实验探究的任务,对实验进行说明,为设计实验有困难的学生制定应急方案,提出实验后应思考的问题,使实验探究的价值进一步体现。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高一年级开设的化学实验选修课,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验课题,让学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达到强化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培养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能力、提高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与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特别是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综合能力。1教学程序该课程是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试验教材中"家庭小实验"的组织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旺 《化学教育》2001,22(9):14-15
高中化学教材 (试验本 )中共安排了 19个“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化学整体教学任务的一部分 ,是化学课堂实验的延伸。 3年来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组织指导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了所有的“家庭小实验” ,效果良好 ,并从中获得了一些体会。1 组织实施1 1 布置布置就是在让学生操作每个“家庭小实验”之前 ,由教师向学生明确实验课题 ,讲清实验目的、实验要求以及实验完成时间等 ,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实验完成到什么程度 ,做到心中有数。1 2 准备实验的准备分为知识准备和物品准备。知识准备 :就是要求学…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准确地了解国内中学化学实验学习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为今后中学化学实验学习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与支撑,利用bicomb1.0软件与IBM SPSS20.0软件,对从中国知网中查询到的2001-2013年的518篇关于实验与化学学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知识谱图的绘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学化学实验学习的研究主要涉及4大领域,分别是: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素质教育,创新、观察等能力的培养等相关领域研究热点;中学化学实验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课外活动作为化学教学的一种方法途径的研究热点;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与多媒教学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的研究热点;采用化学实验微型化、绿色化等策略来强化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面向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实验课程,经过几代教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建设成为一门教学形式新颖多样、教学内容层次丰富的创新性化学实验课程,有效帮助学生整合实验理论和方法,锻炼和提升化学相关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深度分析和解决化学相关科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习惯的形成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对综合化学实验课程近年来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进行总结,并对课程未来的建设思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8.
《大学化学》2021,36(9)
定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对于分析化学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样也对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训练影响深远。本文从一名兼具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的助教视角入手,着重关注影响定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几大因素,试图寻找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案,为广大定量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制臭氧制取与性质的实验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第六章中,有关臭氧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若无法制得臭氧来给学生演示性质实验,就会使该知识内容的传授显得苍白无力。而实验室又无现成的臭氧来供课堂教学使用。  相似文献   

10.
陈鹤 《化学教育》2019,40(7):80-84
化学实验课堂以微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展开,具体实施环节包括背景知识调研、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探究、答辩交流等。实践过程特别强调学习目标的落实及评价方式多元化。经过一学期的实施,课堂微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新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好的贯彻,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知识获取的主动性增强,小组合作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