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反应的平衡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反应的平衡移动张世民(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长沙410012)本文对一般恒温恒压反应的平衡移动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清晰的讨论,把温度、压力、反应组分的初始摩尔数和惰性组分的初始摩尔数对平衡的影响概括到了一个公式中,并指出,当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反应组分或惰...  相似文献   

2.
王颖霞 《大学化学》2009,24(5):75-80
勒夏特列原理是处理条件变化时化学平衡移动方向问题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勒夏特列原理的定性特点出发,针对合成氨体系中“奇怪的平衡移动”问题,采用热力学基本方程和简明的数学分析方法,给以回答和讨论。此外,简要介绍勒夏特列的生平。  相似文献   

3.
陈晓娜  闫春更  周礼  周青 《化学教育》2018,39(19):41-46
采用二段式测试与半结构化访谈法对学生关于“盐类水解”内容的学习进行探查,了解学生盐类水解的定义与本质、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盐类水解中3大守恒定律的应用、盐类水解的应用等6个主题的心智模型,包括样例依存模型、概念混淆模型、思维定式模型、宏-微-符认知偏差模型等,并给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杰  姜建文  曾承辉 《化学教育》2023,44(3):104-110
针对教材中“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主要因素”部分的实验进行改进。确定室温下滴加了石蕊的酸性溶液在pH=5.0时发生颜色突变,根据此条件下水、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定量计算并配制0.09 mol·L-1的硫酸铵溶液,添加石蕊后初始颜色为紫色,通过对比加热、降温时溶液的显色变化,将铵根离子水解平衡移动的过程可视化。通过在“颜色溶液”中加入强碱弱酸盐探究双水解反应的本质,进一步验证温度、浓度对盐类水解造成的影响。实验简便快捷、效果明显,以可视化的思维过程助益学生建构完整的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教学处理进行盐类水解教学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久华  支瑶  陈欣 《化学教育》2006,27(12):23-25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以不同教学处理为核心变量,探讨了采用“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的教学处理对高中生建构盐类水解认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观-本质”的教学处理,利于学生建构盐类水解概念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从“微观-本质”层面上分析溶液问题,形成分析溶液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杨  郭晓丽  王澜  魏锐 《化学教育》2016,(23):68-72
在对实验中选取的FeCl3、指示剂和pH传感器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验说明的基础上,明确应选择仅存在单纯水解平衡的溶液体系,且将水解平衡自身现象的变化应作为实验的判断依据。进而从生成气体、沉淀和溶液颜色变化3个角度对反应物的选取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选取常用的盐类代表物进行实验验证,提出Fe(NO3)3、Fe2(SO4)3、CuSO4及酸化后的SnCl2溶液适合作为高中探究"温度对盐类水解影响"的反应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研究Fe3 在水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和配位平衡,探讨温度的改变对上述平衡移动的影响,并澄清了中学教学对Fe3 颜色、水解平衡移动等问题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8.
靳福全 《大学化学》2012,27(2):72-75
针对天津大学编《物理化学》(第5版,上册)给出的化学平衡移动的解释,用微分法导出了恒温恒压下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平衡系统中反应物或产物物质的量改变时的平衡移动规律:用导出的普遍性结论对投料比等于系数比的一般反应进行了分析,指明教材中对化学平衡移动的解释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9.
列举勒夏特列原理使用中易产生的迷思概念并进行深入分析,对质疑勒夏特列原理的一些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加深了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再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尝试对化学平衡移动规律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详细综述了土壤环境中铝的形态及三大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络合平衡。  相似文献   

11.
熊绍良 《化学教育》2014,35(11):91-94
指出在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中存在的错误认识,提出了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进行判断的2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阐述了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指出了勒夏特列原理在判断平衡移动中隐含的应用条件。分析了平衡移动是一过程变量,它与平衡时的状态参数无必然关系,不能用等效平衡原理作为平衡移动的判据。  相似文献   

12.
唐永波 《化学教育》2004,25(9):44-46
化学教育2003年第7~8合期刊登的《它们违背勒夏特列原理吗》一文,笔者认为有多处错误:原文中问题1的解释(2)错误;问题2两种解释均错误;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条件中"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只能'单一因素'发生改变"说法及举例均不恰当";"···平衡就发生移动,当反应后反应物的'含量'变小时,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说法不正确;图象解释法中,对问题1的分析方法错误;"用电离度解释:当把水抽掉时,醋酸的浓度增大,电离度减小,平衡向逆方向移动"说法错误.归结其错误原因是概念不清,思维混乱,把转化率作为判断平衡移动的绝对标准.  相似文献   

13.
李心爱 《化学教育》2017,38(10):20-21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可以定性判断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在改变除电对以外离子的浓度、改变电对其中1种离子的浓度、同时改变电对本身2种离子的浓度的3种情况下,能斯特方程和该法均可得到相同的结论,但后者更简单。  相似文献   

14.
以Fe3+与I-的反应为例,将具象的原电池与抽象的化学平衡概念相结合,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及其移动、原电池等多个知识点同时呈现,有助于学生建构系统化、结构化的综合知识网络。改进了实验装置和试剂用量,确定了该实验课堂演示的最佳条件,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帆  陈璐  姚建萍 《化学教育》2013,34(5):44-46
对中学阶段所学的阿仑尼乌斯电离理论和大学阶段所学的酸碱质子理论在解释盐类的水解问题上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为大学化学教师尤其是高师院校的教师处理大、中学知识点的衔接提供参考,旨在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中学到大学学习的过渡,并为高校师范生毕业从教后尽快适应中学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模型建构的角度对“盐类水解程度大小的内因分析”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同周期、同主族以及相同元素不同组成的物质3个维度出发,选用Na2CO3,Na2SiO3,Na2GeO3,NaHCO3,FeCl3,ZnCl2,CuCl2为基本物质,利用精密pH试纸结合浊度计为检测手段,设计相关的教学实验,为学生有效建构“盐类水解程度大小与盐的组成和结构有关”这一核心观念提供实验事实支撑。该组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建构科学观念。  相似文献   

17.
论证了中学教材为什么要引入化学平衡常数,讨论了中学教材中的化学平衡常数是经验平衡常数还是标准平衡常数,指出了应用平衡常数表达式进行计算时须遵循的规则。重现了人教版、鲁科版和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与化学平衡常数有关的几道例题及其解题过程,分析了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邵正亮  王磊 《化学教育》2016,37(11):17-23
以"盐类的水解"同课异构实证研究为例,阐述了不同的素材选择和运用对学生核心概念建构不同阶段的实际影响,对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学素材库的确立、变量设计和控制等基本研究过程进行了论述。通过对没有显著差异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同课异构活动,对同一个概念的建构选择不同的实验素材,课后对学生进行抽样访谈测评,获得不同的素材选择和运用对化学核心概念建构不同阶段的具体影响:"生活型""工业型"素材最能引起认知驱力;"生活型""探究型""单一型"实验更有利于概念的形成与建立;"对照型""单一型"实验更有利于概念的理解与变式;"生活型""工业型""复杂型"实验更有利于概念的迁移与应用及评价。  相似文献   

19.
陆军 《化学教育》2010,31(1):29-31,43
重构教材内容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起点。通过对"盐类的水解"从课标到教材再到教学的分析可知,重构教材内容通常有减少、增加和改变等几种策略,而教材内容重构的缘由主要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取向、"一纲多本"的教材政策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周昌林 《化学教育》2019,40(3):75-79
利用虚拟化学实验软件IrYdium Chemistry Lab为基本工具,探讨其在“盐类的水解”一节进行可视化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教学应用价值。说明基于虚拟化学实验的可视化教学设计,能兼顾表达思维可视化过程和结果,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科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