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耐腐性、加工性、绿色环保,广泛应用于薄膜、热熔胶、黏合剂、电线电缆等领域。然而,EVA存在粘度低、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因此,制备性能优良的新型改性EVA材料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综述回顾了近年来关于EVA不同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两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势和短板,最后对EVA改性方法及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被公认为是聚丙烯、聚乙烯等传统高分子材料造成"白色污染"的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法之一。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是重要的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之一,因与传统的聚丙烯、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具有相近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从而引起科学与工业界的广泛重视。然而,与大多数脂肪族聚酯一样,PBS材料也存在着加工、种类少、性能应用上的缺点。因此,对其通过改性拓宽用途范围的研究报道也随之增多。本文从化学、物理等改性的手段方法为着眼点,分类阐述了近些年来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改性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3.
淀粉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近5年国内外在淀粉的化学、物理改性及其作为一种材料使用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淀粉的化学改性主要介绍了淀粉的酯化、醚化、氧化、交联、接枝共聚等,而物理改性主要介绍了淀粉分别与黏土、脂肪族聚酯、聚乙烯醇以及纤维素等天然大分子的共混改性,同时还介绍了通过酸化制备淀粉纳米晶.淀粉基材料除了用于制备可生物降解塑料、吸附材...  相似文献   

4.
超支化聚酰亚胺(HBPI)因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优异的理化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其改性研究更是该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本文综述了HBPI近年来的改性研究以及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官能团改性、与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改性、与有机聚合物复合改性、交联改性以及引入其他特殊结构单元的改性方法,并对其表征和应用进行了相关概述。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辐射交联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辐射交联反应的机理;讨论了影响辐射交联反应的因素及有关动力学问题;报道了辐射交联对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应用技术进展;比较了辐射交联与过氧化物交联的技术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6.
石油资源的短缺以及减轻石油基聚合物所产生的环境负担的必要性,推动了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开发和生产。近几十年来天然聚合物由于无毒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正在某些领域取代目前的合成聚合物。淀粉由于其可再生性、可生物降解性、低成本和易获得性已经被广泛研究用于制造可生物降解的复合材料,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和包装行业。但淀粉的多羟基结构赋予其很强的亲水性,这种湿度敏感性限制了它们的机械性能并影响到其应用。本文主要从提高热塑性淀粉耐水性的物理与化学作用机理的角度出发,总结和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以提高热塑性淀粉材料的耐水性能和降低其对环境湿度敏感性为目的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影响耐水性能的相关因素以及改善方法,并指出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淀粉衍生物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淀粉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酶法改性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化学改性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氧化淀粉、醚化淀粉和酯化淀粉的制备及应用,并对淀粉衍生物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认为复合改性淀粉是未来淀粉化学品的发展趋势。淀粉衍生物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医药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改性高分子超滤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超滤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膜材料的性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其中改善膜的亲水性,提高膜的抗污染能力已成为有待解决的迫切问题.由于单一的膜材料很难同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耐酸碱性、耐微生物性侵蚀、耐氧化性和较好的机械强度等优点,因此采用膜材料改性或膜表面改性的方法来提高膜的性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高分子超滤膜材料改性中常用的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方法.其中,化学改性可以通过膜材料和膜表面的化学改性来实现;而物理改性则主要是通过材料改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戊二醛蒸汽交联明胶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戊二醛蒸汽对明胶材料进行交联改性。研究了交联反应时间对明胶材料力学性能、溶出性能和溶胀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交联时间的延长,交联反应从明胶瓣表面至内部逐步进行,由此可获得交联度呈梯度变化的明胶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明胶材料的拉伸强度、模量和冲击强度随交联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溶出速率和溶胀率随交联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蒸汽交联明胶材料的溶胀动力学不能用二次速率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10.
聚苯乙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近年来用普通塑料,工程塑料和弹性体等共混改性聚苯乙烯的进展情况,提出了用纳米材料和反应挤出改性聚苯乙烯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改性高分子材料表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综述了利用等离子体改性高分子材料表面的最新进展,其应用与机理。  相似文献   

12.
马来酸酐溶液法接枝无规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溶液法选用极性单体马来酸酐,在非隔氧条件下,对无规聚丙烯进行接枝改性。考察了不同温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并用正交法指出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确定了控制MAPP接枝率的主要参数,找出了合成马来酸酐接枝无规聚丙烯(MAPP)的方法、体系与条件。采用红外及化学滴定等方法对聚合物的接枝率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实验结果及相关理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用电化学测量和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了钇离子注入对304L奥氏体不锈钢耐水溶液腐蚀改性作用。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注入剂量下,注入试样在0.5mol/LH2SO4、0.6mol/LNaCl水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至原来的1/4~1/6,击穿电位上升30~50mV。通过离于注入方式添加的钇以过饱和固溶形式均匀分布在不锈钢表面。试样表面层内Cr/Fe比值增加,含氧层厚度也增加。钇对不锈钢耐水溶液腐蚀改性主要是通过表面合金化和改变不锈钢表面层成分实现的。研究表明,注入剂量的变化对材料的改性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天然橡胶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橡胶(NR)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医用弹性体等领域。但是,NR是非极性不饱和橡胶,其耐油、耐有机溶剂、耐热氧老化、耐臭氧和抗紫外线性能较差,限制了它在一些特殊场合的应用。近年来,天然橡胶的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化学改性、共混改性和无机纳米改性三个方面介绍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天然橡胶改性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杨娜  马建中  石佳博  郭旭 《化学学报》2023,81(2):207-216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因其化学组成可调、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目前在环境、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广受关注.然而, LDHs在合成过程中由于其分子内作用力易发生团聚而导致其在基体中的分散不均匀,极大地限制了LDHs在实际中的应用.有机改性是改善LDHs分散性的有效方法,从表面改性和插层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LDHs的有机改性方法,并介绍了其在阻燃、吸附、催化、气体阻隔、发光、储能和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改性后LDHs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聚醚醚酮(PEEK)作为一种特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在许多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不同手段改性聚醚醚酮,改善其热学性能、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本文从化学改性和纤维增强、无机填充、表面改性、与有机共混等物理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醚醚酮改性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对其在工业领域、电子电器领域、航空领域、汽车领域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单的概括,最后展望了聚醚醚酮改性研究开发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硅改性密封剂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地回顾了硅改性聚醚和硅改性聚氨酯密封剂的出现和发展 ,对硅改性聚醚和硅改性聚氨酯的制备作了简要的介绍 ,并对硅改性密封剂的配方、性能和应用作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8.
电解二氧化锰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液相表面处理法在电解二氧化锰表面包覆一层化学二氧化锰与铋的氧化物,形成EMD/CMD-Bi复合物.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显示,改性后的二氧化锰仍然保持EMD的γ-MnO2晶型,表面明显包覆了一层絮状物质,表面孔状结构增多.电化学测试表明,以改性后的二氧化锰作电极,其CV扫描第2电子还原峰电流约增大了1.5倍,电极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显著提高,在截止电压为-0.8V(vs.HgO/Hg电极)和电流密度分别为30.8mA/g和102.7mA/g条件下,放电容量较改性前的各提高了40.8%和78.3%.  相似文献   

19.
天然的蚕丝具有独特的优良性能,但同时也存在性能缺陷,如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与韧性)差,使用时间短以及色牢度差等。科学家们发展了蚕丝的改性技术,改良蚕丝的性能以达到更好的应用目的。目前常用的蚕丝改性方法主要分为基因改性方法、物理改性法、化学改性法及添食育蚕法等。概述了蚕丝的结构与改性的原理,介绍了4类改性法及其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总结了目前蚕丝改性研究中的难点,展望了蚕丝改性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环氧树脂水性化改性及其固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系统地介绍了环氧树脂水性化化学改性的方法、环氧树脂水性系统的固化机理的所用的固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