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清洁工艺生产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种新的湿法炼铅方法——碳酸化转化法,铅转化率达90%以上,元素硫生成率为80%以上。PbCO3可电解成金属铅或制成10种铅化工产品。元素硫便于储存和运输。矿石中的FexSy对转化有催化作用。该方法彻底消除了火法炼铅过程中铅蒸气和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2.
电解液中有机添加剂对锌电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恒电位计时电流、恒电位阶跃以及线性扫描等电化学方法考察了电解液中加入有机添加剂对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添加1∶1的NMP TCX型添加剂能有效的抑制锌电极在碱液中枝晶的生长并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癌症病人血液中的锌、镉、铅和铜,以为癌症与这4种微量元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数据;癌症病人血液用硝酸-高氯酸消化,消化后的白色固体加水溶解,以0.100mol/L硫酸铵为底液,在三电极体系中进行测定,以峰电位定性,峰电流定量;用该法测定了3种癌症病人血液中的锌、镉、铅和铜,相对标准偏差为2.9%—3.3%(n=6),加标回收率为98%—110%;该法不用除氧、干扰少、分辨率好、准确度高,适用于临床血液中锌、镉、铅和铜的测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工业硫酸中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湿法炼锌厂所用工业硫酸一般是吸收本厂锌矿焙烧烟气所得的产品.如果锌矿中含有碲,在焙烧后就会随烟气进入硫酸,用该酸溶解锌后电解锌.将对锌电解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采用氢氧化钠中和工业硫酸至微酸性或近中性,然后加入等体积的盐酸,以砷为载体,硫酸铜作催化剂,用次亚磷酸钠还原成单体砷、蹄,以硝酸(1 1)溶解单体沉淀,在硝酸介质中,于波长214.3nm处,FAAS法测定碲的吸光度.通过多次试验.该法加标准回收率大于95%.结果重现性和可靠性均符合工艺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5.
催化极谱法测定锌电解液中微量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湿法炼锌厂 ,锌电解液中杂质钴对析出锌的质量和锌电解的电流效率影响较大。传统工艺用黄药净化除钴 ,对钴的测定要求是 1μg· ml-1,通常采用亚硝基 - R盐比色法测定。自采用锑盐深度净化工艺后 ,对钴的测定要求为 0 .1 μg· ml-1,亚硝基 - R盐比色法的灵敏度达不到这个要求。本文在文献 [1 ,2 ]基础上采用催化极谱法测定钴 ,在柠檬酸铵 -盐酸羟胺底液中 ,Co( )与丁二酮肟形成的络合物在示波极谱仪上产生波形良好的催化极谱波 ,波峰电位为 - 1 .1 V(vs.SCE)。Zn2 +在此底液中的还原极谱波的波峰电位为 - 1 .3V,严重影响 Co2 +的催化…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EDTA滴定法连续测定铅精矿中铅和锌的方法。试样用盐酸、硝酸、硫酸和氯酸钾分解。铅通过硫酸铅沉淀与其他干扰元素分离,沉淀溶解于乙酸-乙酸钠溶液中。在滤液中加入氨水、氟化钾使铁等干扰元素沉淀并与锌溶液分离。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EDTA分别滴定溶液中的铅和锌。研究中测定了能力验证NILPT(2010)-0211铅精矿样品10-1和10-2中铅和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锌电解生产过程中新液、电解液中痕量锗的准确稳定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20%的磷酸溶液中,用标准加入法,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新液、锌电解液中的锗,对同一样品进行8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5.3%,锗的加标回收率为95.6%~102.0%,结果稳定可靠,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杨建锋  周震涛 《合成化学》2007,15(B11):203-204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及燃油汽车对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用电池作动力的电动汽车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锌镍电池以其优异^11的电气性能、原材料丰富、成本低等特点,是未来电动车车辆主要的候选电池。但锌负极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存在枝晶、形变、钝化、自放电(腐蚀析氢)等问题,解决前两者的关键是抑制放电产物锌酸盐在电解液中的溶解。为此,人们提出了两种有效的电解液体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不同电流密度下进行长时间极化后Pb-Ag(0.8%(质量分数,w))平板阳极的阳极电位、腐蚀率及阳极钝化膜.同时,也研究了该阳极在ZnSO4-MnSO4-H2SO4电解液中的阴极电流效率和阴极锌品质.阳极钝化膜的表面形貌用扫描电镜(SEM)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不管电解液中是否存在Mn2+,电流密度对阳极和阴极的电化学行为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阳极电位、腐蚀率、阴极电流效率和阳极泥生成量也增加,而阴极锌中的Pb含量则减少.当电流密度从500A·m-2降到200A·m-2时,阳极在ZnSO4-MnSO4-H2SO4电解液中的稳定电位和腐蚀率分别减少64mV和40%.此外,在比较低的电流密度下,阳极电位更容易稳定,阳极表面生成的钝化膜更加致密并与基体结合牢固,这些都有利于降低阳极腐蚀率.为了降低阳极电位、减小阳极腐蚀率及阳极泥生成量并提高阴极电流效率和阳极锌品质,锌电积的理想工作条件是较低的阳极电流密度和较高的阴极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10.
湿法炼锌厂家偶尔会发生不明原因的“烧板”现象 ,除了常见的能引起“烧板”的杂质元素砷、锑、锗、镍及钴外 ,碲有时也需要了解和掌握。锌电解新液中微量碲的测定国内尚无详细文献报道 ,文献 [1 ]介绍了工业硫酸中微量碲的测定方法 ,但方法流程较长 ,对及时指导生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文献[2 ]的基础上采用 5mol· L-1的盐酸介质中 ,用MIBK萃取微量碲 ,有机相于 2 1 4.3nm波长处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 ,方法的灵敏度和测定结果均符合分析要求。1 试验部分1 .1 仪器、工作条件及试剂WFX- 1 E型原子吸收光谱仪 (北京第二光学…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流动的高浓度锌酸钾溶液中锡酸钾添加剂对锌负极沉积/溶解行为的影响. 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 扫描速度为1 mV/s时, 随着添加锡酸钾浓度的增加, 阴极分支更早出现沉积, 溶解峰的峰值逐渐减小; 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 这种规律变得不明显. 利用SEM观测电沉积500 s的沉积物形貌发现, 向基础溶液中添加锡酸钾有利于晶种的产生和晶粒的生长. EDS测试结果表明含锡酸钾的锌酸钾溶液中沉积层含有锌和锡. 自放电测试结果表明, 基础电解液加入锡酸钾后自放电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充满电静置12 h后加入0.1 mol/L锡酸钾的电池放电库仑效率从基础溶液的60.0%提高到81.1%.  相似文献   

12.
选用HClO_4-EDTA-茜素红-V(Ⅳ)体系,在悬汞电极上采用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湿法炼锌电解液中的微量Ge,实验结果表明:Ge在HClO_4介质下和茜素红-V(Ⅳ)发生络合反应产生灵敏度极高的极谱波,峰电位为-0.424 V。Ge质量浓度在0.13~20μg/L范围内与相应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3 nmol/L,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014%~1.2%,回收率为98.1%~102.4%。方法可应用于湿法炼锌电解液中微量锗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试样在800℃的马弗炉中灼烧除硫,用王水溶解,上清液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于波长324.7,228.8,283.3,213.8nm处,用空气-乙炔火焰分别测量铜、镉、铅、锌的含量。方法适用于直接浸出渣中的硫渣、硫精矿中铜、铅、锌、镉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铜0.025%~0.50%,镉:0.025%~0.50%,铅:0.26%~5%,锌:1.0%~10.00%。  相似文献   

14.
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大规模储能新技术的突破事关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以及智能电网建设。可充锌电池由于其安全性高、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势而成为将来储能系统的重要选择。然而,常规水系电解液的应用通常导致正极活性物质溶解、水溶剂分解、锌负极腐蚀、枝晶等问题。因此,本文对水系电解质(液)体系导致的问题及相应的调控方案进行了讨论与总结。主要从电解质(液)改性角度分析了通过调控组成成分、浓度、添加剂等变量以达到改变自由水含量和锌离子溶剂化结构的目的。另外,对可充电锌电池这一新兴技术实现应用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湿法冶炼产出的析出锌,经过冲床冲压脱模、马弗炉高温熔化、模具浇铸成型、车床切削等过程,于直读光谱仪上测定析出锌中铅、铜、铁、镉、锡、铝含量的方法.通过实验确认了仪器的工作条件、熔样器皿、熔样温度、析出锌取样位置,并对熔样铸锭后铅、铜、铁、镉、锡、铝的偏析情况进行了分析,铅最大偏差达到30%,经玻璃棒搅动后保温,铅...  相似文献   

16.
基于析氢过电位解释了以下问题:Zn(s)|H2SO4(aq)|Cu(s)原电池实验中,如何避免锌表面产生H2?为什么纯锌、纯铁分别与稀硫酸反应速率几乎一样?如何解释铅蓄电池中铅与硫酸难以反应的事实?电解FeCl2溶液其阴极一定得到H2吗?  相似文献   

17.
矿石中铅锌快速络合滴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秦 《分析试验室》2004,23(7):63-65
利用铅锌矿中铅生成复盐沉淀 ,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锌 ,然后溶解复盐沉淀 ,加入过量EDTA标准溶液 ,用硝酸铅标准溶液反滴定。利用本方法测定铅锌矿中铅、锌 ,其铅的检测范围为质量分数 0 .4%~ 2 5 % ,锌的检测范围为质量分数 >1 % ,能满足地质检验中的分析误差要求。  相似文献   

18.
吴玉霜  赵新那 《分析化学》1998,26(8):977-980
选择水杨基荧光酮-乳化剂OP-盐酸为显色体系,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扣除硫酸锌的基体干扰,不分离直接测定了湿法炼锌过程中硫酸锌净化液中的痕量锗。测定范围在0-40mg/L。本法应用于株洲冶炼厂锌净化液中锗的测定,结果与该厂长期的萃取-比色法结果相吻合,而测定速度较萃取-比色法至少提高了一倍。  相似文献   

19.
熔盐电解过程中,常常发现阴极区电解质的颜色变深、透明度降低、粘度增大等现象。这是阴极析出金属又重新在熔盐中溶解所致。金属在电解质中的溶解损失是电流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稀土金属在熔盐中的溶解度较大,要提高稀土熔盐电解的电流效率,就  相似文献   

20.
以Zn-PTFE复合电极电合成频那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秀峰  刘榕芳  朱则善 《化学通报》2001,64(10):651-654
研究以自制的Zn PTFE复合电极为阴极电合成频那醇 (2 ,3 二甲基 2 ,3 丁二醇 )。探讨了复合电极中PTFE含量、阴极电流密度、电解液温度、电解电量对频那醇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以Zn PTFE(PTFE 6 2 5 (wt) % )复合电极为阴极 ,当阴极电流密度为 2 5A·dm-2 、电解液温度为 1 5℃、电解至理论电量的 1 4 0 %时 ,电合成频那醇的产率可达 5 3 6% ,产品的红外谱图与标准谱图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