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2 0 0 3年的《现代物理知识》 ,继续设有物理知识、物理前沿、科技经纬、教学参考、中学园地、科学源流、科学随笔和科苑快讯共 8个栏目。欢迎大家向这些栏目踊跃投稿。恳请大家注意如下几点 :稿件请用方格稿纸誊写 ,用微机打印的则请单面打印并留 1.5倍的行距 ;请将作者姓名写在文章开头的显著位置 ;外国人名地名 ,请译成中文 ,有必要保留外文名称时则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将外文用括号括在中译名后面 ,图表中的外文也尽可能地译成中文 ;文稿无需附“参考文献”“摘要”“关键词”等 ,但务必附上英文题目和作者的英文姓名 ;…  相似文献   

2.
 2013年是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纪念,也是我从事高能物理研究50年。受《现代物理知识》之约,写一点我记忆中的琐事和趣事来表达心意以及对高能物理事业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物理知识》杂志隶属于中国物理学会,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物理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普性期刊。《现代物理知识》设有物理知识、物理前沿、科技经纬、教学参考、中学园地、科学源流、科学随笔和科苑快讯等栏目。  相似文献   

4.
<正>说实话,接到这篇让我向年轻人介绍"学物理能做什么?"的约稿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婉拒。当然不是怕"年轻人"三个字把自己衬老了,而是觉得以我已经转行了的身份来写这样的文章,恐怕会  相似文献   

5.
 问:您认为自己最满意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答:“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 --沙愚:《学部委员卢鹤绂教授 答本刊记者问》 大概是1990年吧,国庆刚过,一个秋高气爽的早上。我去上海江宁路一所公寓,拜访了我久想认识的卢鹤绂先生。那时,卢老大病刚愈,步履有些艰难,但清瘦的面颊却洋溢着慈祥的容光,使我刚来时的紧张心情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初次见面,却谈得很久、很深。过了几天我二次拜访卢老,我对卢老的印象更深了,使我萌发起要写先生事迹的念头。后来,我回到北京,写了一篇《驰骋在物理世界》的文章,在《自然杂志》1991年12期上发表。但先生的品德、为人,对晚辈的爱护、支持与帮助,却是无法在一篇篇幅有限的文章中描述尽的。尽管先生离我很远,又是几年未曾见面,但我们在彼此的通讯中不知不觉成了忘年交。  相似文献   

6.
<正>时间过得非常快,我已经是奔四的年纪了。我的原生家庭比较重视教育,我和弟弟都被默认先读完博士再说。父亲特别注意体育锻炼,高中时候曾亲自辅导我掷铅球。记得他还在某个暑假请了老师教我们弹风琴。家里长辈们字写得好,于是我们从小也被要求练习写字和毛笔字。总之我生长在相对自由、对小孩没有男女差别的家庭。很多从小的习惯和默认的价值观一  相似文献   

7.
《物理》2017,(11)
<正>卓益忠同志是我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时的大组长,他的逝世令人十分悲痛。虽然只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了短短两年多,但他渊博的学识、宽厚待人的长者风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们的友谊在我离开原子能所以后的几十年里一直维持。这里我把与他交往的一些往事写出来,作为对他的怀念。初次见到卓益忠同志是在1966年初,那时我和何汉新、张锡珍两位研究生同学正在彭桓武、黄祖洽先生的指导下一起学习等离子体理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Chinese Physics C(《中国物理C》)(以前称《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下面简称CPC)杂志创刊40周年,编辑部约我写一篇纪念文章。我想借此机会谈一谈我所了解的有关它的成长历程以及我所经历过的往事。创刊人朱洪元先生要谈CPC杂志,首先要提到其创刊人朱洪元先生(见图1)。朱洪元(1917~1992)是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粒子理论物理的开拓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  相似文献   

9.
小故事     
 1984年12月22日晚在“纪念扬-密尔斯规范理论30周年大会”的勺园晏会上,扬振宁即席讲了几个小故事: 泡利很有威望,但对人不算十分客气,我当初在一次会上报告规范理论的想法时,刚写出第一个式子,泡利就发问:“质量是什么?”我答曰-时说不清楚。待我写下第二个式子,泡利又问:“质量是什么?”我回答“目前还作不出明确的解释”。泡利说:“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借口”。这时,会议主持人奥本海默说让我讲完再议,我才得以讲完。次日早晨,我在寓所里收到泡利的一张字条,写着:“在昨天的情况下,我没法与你讨论。”后来,我与他当面讨论了。他建议我去看薛定谔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正>我于1964年北京大学毕业后成为黄祖洽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的研究生,和我同时考取的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的何汉新同学。1965年10月下放劳动锻炼回来,我们才第一次见到先生。那时我生病住院,先生来看我,给我开了一个书单,上面列了三本书:Conrad L Longmire写的Elementary Plasma Physics,L.D.  相似文献   

11.
<正>1982年我在英国访问工作期间,得到《实验的数学处理》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的消息后,给张文裕先生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50周年的前夕,《现代物理知识》杂志约我写一篇回顾性文章。今年也是邓稼先同志诞辰90周年,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与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院共同奋斗拼搏的26个年头的日日夜夜。他那高大的形象及特有的风格和品质展现在眼前。他的战友们会永远记住那火热激情的  相似文献   

13.
<正>1引言时光荏苒,逝者如斯。虞先生已经离开我们11年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眼前。今年是虞先生诞辰100周年,大家都纷纷准备纪念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前辈。我也希望能够为此做点什么。承蒙赵渭江老师推荐,《物理》编辑部要我为杂志写一篇纪念虞先生的文章。作为他晚年的学生,我对他在年富力强的时期为物理学和物理教育界所做的大量工作和重要贡献,了解并不全面,只鳞片甲的,大都是听他的学生我的老师们讲  相似文献   

14.
<正>1922年2月23日,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席团给列宁发来了一个通知书,说1 922年2月5日列宁被选为研究院院士。列宁看了这个通知书,并在下面写了复函,还注明:"誊在公文纸上,交我签字。"列宁复函写道:"非常感谢,遗憾的是,我因病根本无法履行社会主义研究院院士的哪怕最微小的职责。挂名的院士,我不想当。因此,请把我从院士名单中勾掉或不要列入名单。"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现在有人想要了解石墨烯美丽的物理内涵,他们可以从许多相关的学术综述,还有大众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中选择。在此我向读者推荐自己写的几篇相关的文章(1)~(3),希望大家能原谅我的"自卖自夸"。为了不重复这些文章的内容,在这次演讲里,我决定给大家讲一讲我自己曲折的科研道路,以及这条路最终是如何通向诺贝尔奖的。这其中大部分的内容我从未在别的地方讲述过。当然,各位可以放心,我不会从我的幼儿园时代开始讲  相似文献   

16.
《物理》创刊 2 0周年纪念时 ,我写了一篇“写在《物理》创刊 2 0周年” ,回忆了第二届主编任期内《物理》的二三件事 .转眼间《物理》和我们都大了 10岁 .这 10年可不寻常 ,祖国实现了小康 ,欣欣向荣 ;《物理》也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一等奖 .这 10年又让人类跨进了一个新的世纪 .在这喜庆《物理》创刊 30周年之际 ,我很想表示一下我由衷的祝贺 .却由于工作上学科分支不同 ,近年来和《物理》联系较少 ,除了热烈的祝愿之外 ,似乎写不出什么像样的内容 .勉强提一两点不成熟的想法吧 .2 0世纪是物理学凸显的世纪 ,《物理》2 0 0 1年第 30卷…  相似文献   

17.
管鹏飞 《物理》2023,(8):585-586
<正>在2022年初春的一次闲谈中,汪卫华老师告诉我,他在写一本关于非晶的书,有一千多页200多万字,且即将完成。我很是吃惊,遂问他日常工作如此繁忙,怎么还能完成这么大部头的书?汪老师说他这些年利用所有可能的时间,有灵感和想法就马上写下来,即便是在深夜也常披衣而起,更不用说在繁忙旅途中勤笔不辍。  相似文献   

18.
  《现代物理知识》杂志的编辑们计划在2010年刊载关于“学物理能做什么”的系列文章,指定我也写一篇凑热闹。这让我想起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的某期节目中,主持人也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不过问题的表述是:“学物理的人,如果日后不做专门的物理研究,能干什么?”我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这个问题应该换个问法:‘一个人,如果他学会了物理,还有什么他不能干的?’” 在试图回答“学物理能做什么”之前,我想回答一下“物理学是什么”也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在邓稼先诞辰80周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0周年的前夕,拜读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邓稼先文集》、许鹿希著《邓稼先图片传略》和杨振宁先生写的代序、许鹿希教授写的前言,深受教育和启迪,使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与邓稼先在核武器研究院共同奋斗拼搏的26个年头的日日夜夜。他那高大的形象及特有的风格和品质展现在眼前。他的战友们会永远记住那火热激情的岁月,永远不会忘记那夜以继日的光辉历史足迹。根据国防尖端技术研制的需要,我于1960年11月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核物理专业提前毕业,被分派到九院邓稼先领导的研究单位,并在他的指导下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现代物理知识》2006,18(3):28-28
她用物理的情趣,引我们科苑揽胜;她用知识的力量,助我们奋起攀登!2006年的《现代物理知识》,继续设有物理知识、物理前沿、科技经纬、教学参考、中学园地、科学源流、科学随笔和科苑快讯共8个栏目,欢迎大家向这些栏目踊跃投稿。恳请大家注意如下几点:本刊为科普杂志,旨在向公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