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3-吲哚甲酸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为原料合成3-甲基-1-苯基吡唑-5-基-1H-吲哚-3-甲酸酯(3),用IR、1 H NMR、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晶体为斜方晶系,Pbca空间群,a=1.090 90(10)nm,b=1.618 93(14)nm,c=1.819 11(16)nm,α=β=γ=90.00°,V=3.212 7(5)nm3,Z=8,dC=1.312g/cm3,μ=0.088mm-1,F(000)=1 328.  相似文献   

2.
标题化合物(C30H35N3)以4-甲基苯甲醛、环十二酮和3-甲基-1-苯基-1 H-吡唑-5-胺,在三氟乙酸和醋酸的作用下,经微波辐射合成得到.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相对分子质量Mr=437.61,晶胞参数a=1.089 26(11)nm,b=2.192 7(2)nm,c=1.049 54(14)nm,V=2.464 1(5)nm3,Z=4,晶胞密度Dc=1.180g/m3,吸收系数μ=0.069mm-1,单胞中电子的数目F(000)=944.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为R=0.046 8,ωR=0.090 5.在晶体结构中新形成的吡啶环为共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3.
王志玲  李永 《化学通报》2021,84(9):977-980
以3-( 4-氟苯基) -1H-吡唑-5-甲酸乙酯为原料,与H2NNH2?H2O发生肼解生成3-( 4-氟苯基) -1H-吡唑-5-甲酰肼,再与CS2环化生成2-巯基噁二唑中间体,最后在巯基上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2-硫醚-5-吡唑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并利用IR、1H NMR、HRMS等波谱技术对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后处理简便,收率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3-二氯吡啶为起始原料,通过水合肼亲核取代、马来酸二乙酯环合制得2-(3-氯-2-吡啶基)-5-氧-3-吡唑烷甲酸乙酯(5);5经苯磺酰氯酯化、溴化氢溴化制得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1H-吡唑-5-甲酸乙酯(7);7经脱氢、水解合成了用于制备氯虫酰胺的关键中间体--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总收率39.5%,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5.
利用1-苯基-3-甲基/苯基-4-氯乙酰基-吡唑啉酮-5(PMCP/DPCP)与4-乙基氨基硫脲(ETSC)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了2个新的双杂环化合物2-乙氨基-6H-5-(1-苯基-3-甲基/苯基-5-吡唑啉酮-4-基)-1,3,4-噻二嗪(PMCP-ETSC/DPCP-ETSC),并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和晶体结构分析.PMCP-ETSC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m空间群,晶胞参数:a=0.7947(1)nm,b=0.8348(1)nm,c=1.1990(2)nm,β=106.07(1)°,V=0.77269(2)nm3,Z=2,Dc=1.356g/cm3,μ=0.219mm-1,F(000)=332,R=0.0298,wR=0.0704.该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沿c轴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DPCP-ETSC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478(2)nm,b=1.3545(2)nm,c=1.1994(2)nm,V=1.8646(4)nm3,Z=4,Dc=1.345g/cm3,μ=0.194mm-1,F(000)=792,R=0.0345,wR=0.0694,此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沿c轴成链状,沿ab平面成波浪状的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1-芳基-4-吡唑-5-酰基氨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新的吡唑先导化合物, 用4-氯-1-甲基-3-乙基-5-吡唑甲酰肼与取代苯基异氰酸酯反应得到了14个新的1-吡唑酰基-4-芳基氨基脲类化合物. 经IR, 1H NMR, 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在500 mg/mL浓度下, 化合物1-(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甲酰基)-4-(2-甲基苯基)氨基脲(4g), 1-(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甲酰基)-4-(2,4-二甲基苯基)氨基脲(4k)对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0%和80%; 在25 mg/mL浓度下, 化合物1-(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甲酰基)-4-苯基氨基脲(4c)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率达到70.1%; 化合物1-(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甲酰基)-4-苯基氨基脲(4c)和1-(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甲酰基)-4-(2-硝基苯基)氨基脲(4d)对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的抑制率均达到51.3%.  相似文献   

7.
不对称取代双(吡唑)甲烷VIB羰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苯基吡唑与二溴甲烷在相转移催化下反应,得到(3-苯基吡唑-5'-苯基吡唑)甲烷(1)和双(3-苯基吡唑)甲烷(2)的混合物.当该混合配体与M(CO)6(M=Cr,Mo,W)在光照下反应时,分离得到了不对称取代的(3-苯基吡唑-5'-苯基吡唑)甲烷四羰基铬(3),钼⑷和钨(5).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5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7976(7) rnn,b=1.3210(5) nm, c=1.8681(7) nm;β=98.293(8)°, V=4.390(3) nm3, Z=8,最终结构偏离因子[I>2σ(I)]=0.0516, Rw=0.0898, GOF=0.879.两个苯基分别处于两个吡唑的3位及5'位.  相似文献   

8.
安悦  牟萍萍  张英  张婷  吕建州  陈欣 《应用化学》2010,27(6):646-650
采用"一锅法"合成3-(4-甲氧基苯基)-1H-5-吡唑甲酸乙酯,分别将吡唑环上1-位甲基化、4-位氯代后水解,得到2种吡唑羧酸;以取代羧酸和氨基硫脲为原料,三氯氧磷为脱水剂,合成6种5-取代-2-氨基-1,3,4-噻二唑化合物;再将吡唑结构单元及1,3,4-噻二唑结构单元以酰胺键结合在一起,合成了12种新的酰胺化合物,目标产物最终收率可达50%以上。用元素分析、IR和1HNMR测试技术确定了其结构。用小麦芽鞘法测试其生长素活性均不高,有的对小麦芽鞘生长显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 4 (2′ 羟基苯甲酰肼 )苯亚甲基 5 甲基 2 苯基 2 ,4 二氢 -吡唑啉酮 3 (B1)和 4 (2′ 羟基苯甲酰肼 )亚乙基 5 甲基 2 苯基 2 ,4 二氢 -吡唑啉酮 3 (B2 )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分析 ,B1晶体属单斜晶系 ,C2 /c空间群 ,所得晶胞参数为 :a =1.42 0 1(2 )nm ,b =1.65 5 42 (2 )nm ,c =1.845 5 (3 )nm ,β =10 1.3 2 (1)° ,V =4.2 5 41(10 )nm3 ,Z =8,Dc=1.3 44g/cm3 ,μ =0 .0 94mm-1,F(0 0 0 ) =180 8,R =0 .0 44 2 ,wR =0 .10 3 7.该化合物由水分子通过氢键连接成沿ac面无限延伸的二维网络结构的超分子 .B2 晶体属三斜晶系 ,P 1空间群 ,a =1.2 12 0 (2 )nm ,b =1.2 2 2 3 (2 )nm ,c =1.415 9(3 )nm ,α =70 .3 8(1)° ,β =74.91(1)° ,γ =63 .64 (1)° ,V =1.75 49(5 )nm3 ,Z =4,Dc=1.3 2 6g/cm3 ,μ =0 .0 92mm-1,F(0 0 0 ) =73 6,R =0 0 43 6,wR =0 .10 76.此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沿a轴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的超分子 ,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其分子又沿b轴呈层状堆积  相似文献   

10.
将5-取代吡唑-3-甲酸乙酯1位甲基化,经水解反应得到3种中间体1-甲基-5-取代1H-吡唑-3-甲酸(2a~2c);以不同取代的羧酸为原料经一系列反应合成6种中间体3-取代4-氨基-5-巯基-1,2,4-均三唑(3a~3f);将中间体(2a~2c)和(3a~3f)在三氯氧磷条件下反应,合成出18种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类化合物(4a~4r),均未见文献报道。 通过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化合物结构。 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素活性和抑菌活性。 并选取抑菌活性较好的两个化合物进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