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细观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Mori-Tanaka平均场理论,从细观力学的角度讨论了建立复合材料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联系的方法.这方面的工作对复合材料的优化和设计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细观力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燕瑛 《力学学报》1997,29(4):429-438
提出了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分析的细观力学模型,这个力学模型考虑了实际编织结构中的纬向和经向纤维束的曲屈,相邻纤维束之间的间隙和纤维束的横截面尺寸对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在纤维束间纯树脂区内孔隙的含量和两种叠层结构对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比较,表明所提出的细观力学模型是合理的.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优化单层和叠层编织结构的结构参数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3.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醒 《力学季刊》1989,10(3):47-57
复合材料性能优异、应用广泛、种类繁多、还会有新的发展。复合材料的定义尚未统一,这里指纤维增强塑料(FRP)。 从宏观看,复合材料是各向异性的层合材料。从细观看,复合材料是纤维和基体组成的多相非均质材料。一般认为纤维起主要的承力作用,而基体起保护纤维和传力作用,然而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多数复合材料结构的工程问题,用复合材料宏观力学就能得到基本解决。在对复合  相似文献   

4.
弹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细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细观力学的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弹塑性问题.以铝基复合材料为例,建立了多轴载荷下复合材料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并且理论预报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分析了夹杂形状、体积分数及加载路径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热塑性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与工艺温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热残余应变对材料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三维多向编织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细观计算力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编织复合材料性能预报与材料优化设计研究是纺织复合材料研制开发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已建立的三维多向编程复合材料单胞几何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含多相介质单元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实例预报了碳/环氧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能并和实验结构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基于细观力学理论,提出了横观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弹性常数的分析模型,并给出了纵向(纤维长度方向) 与横向弹性模量、横截面内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等材料性能参数的理论推导和计算公式. 此方法简洁准确地反映了材料横观各向异性性能,改进了常规细观力学模型,也为工程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复合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复合材料细观分析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7.
细观力学:细观结构与力学的纽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ri.  GK 孔园波 《力学进展》1990,20(3):394-400
  相似文献   

8.
余寿文  冯西桥 《力学进展》2000,30(4):627-629
1会议概况 第三届国际细观力学会议(Mesomechanics2000;或简称“细观力学2000”)于2000年6月13日~16日在古城西安召开.有来自美国、俄罗斯、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德国、法国、英国、巴西、丹麦、意大利、希腊、以色列、日本、韩国、波兰、新加坡、瑞士、荷兰等20个国家的12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国外代表60余位,国内代表近60位.国内从事细观力学研究的多位院土以及国内从事细观力学的主要研究组织均有代表出席会议,或做邀请报告,或在分组会议上宣读论文。 国际细观力学系…  相似文献   

9.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岱宁  齐航 《力学学报》1996,28(4):475-482
将细观力学和计算力学方法相结合用以确定复合材料中的局部和平均应力-应变场.对旋转体和非旋转体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模量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数值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靠的.分析了颗粒的排列分布、颗粒取向和颗粒的几何形状对有效模量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颗粒的排列对有效轴向弹性模量影响较大.颗粒的取向和颗粒的形状对有效性能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材料细观结构与构件宏观响应间直接关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志远  傅志平 《力学季刊》1996,17(4):313-319
本文探讨一种用于材料细观结构与构件宏观响应之间的直接关联分析方法,该方法应用宏观计算,给出细观力学量,并可反映材料细观结构特征,适用于具有细观结构材料制成构件的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多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梁军  陈晓峰 《力学进展》1999,29(2):197-210
综述并评价了关于二维和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研究的代表性工作,并从材料设计的思想出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材料科学与力学相结合,对多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与细观织物结构、组分性能的关系及编织复合材料非线性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梁军 《力学学报》2002,34(6):984-988
通过高温环境下多种纤维材料的体积烧蚀机理的分析,利用细观力学的 Eshelby等效夹杂方法研究了材料烧蚀-相变特性和高温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假设材料体积烧蚀后热解相(真空)和氧化相(空气)介质统计均匀分布,考虑了热化学反应产生的气孔与固体相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报了不同纤维材料弹性模量随温度、加温速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与实验结果对照,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无阻尼或比例阻尼结构系统经粘弹阻尼修改后,可变为粘弹性阻尼系统。要获得其动特性,需求解复特征值问题。但是,随之带来了计算量大、费用高等问题。尤其是粘弹性材料特性随频率而变化,需求解高阶非线性复特征值问题,这对于一个自由度较大的结构,计算量太大,通常较难实现。本文在特征值修改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粘弹性阻尼局部动力修改方法,即仅需已知原结构系统的实模态参数,就可求出粘弹阻尼修改后系统的复模态参数。还发展了特征值和修改量同时迭代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粘弹材料复模量随频率变化引起的非线性复特征值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个细观力学模型,可用于预测高体积含量非线性黏弹复合材料有效性质.该模型基于广义割线模量法、双球法以及Laplace-Carson变换技术.所提出的模型对玻璃微珠填充高密度聚乙烯(GB/HDPE)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预测,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吻合;计算结果还表明在高体积百分比下文中所提出的方法比基于MT方法预测的粘性效应明显减弱;最后还将所提方法与线黏弹框架下的均质化模型做了比较,结果表明GB/HDPE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线黏弹本构无法描述应变率对其力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应变具有可加性条件下,本文分析表明Eshelby线性微力学理论,包括其等效包含体方法和相应的平均化方法可推广应用于研究高刚度微粒填充高聚物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性质分析方法eeeeee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建立复合材料的有效性质与微结构参数的关联,是复合材料优化设计的基础。本文具体针对有效弹性性质,重点介绍了建立有效性的基本思路 和主要分析方法。首先讨论了代表单元的概念,然后分别从复合材料有效性质的普适关系、界限理论和近似方法三个不同的视角较全面的介绍了建立非均质材料有效性质的方法、主要结果和最新进展。重点从构型的概念和微结构分布形式上分析了各种模型间及分析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差别。最后还就建立非均质材料有效性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热点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辜萍  王宇  李广海 《力学进展》2002,32(4):563-578
对碳纳米管力学行为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碳纳米管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包括理论模拟和实验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其在复合材料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然后,系统地总结了碳纳米管在增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方面的应用,指出外场力传递效应是值得关注的课题.最后,对该领域工作做了一些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多尺度方法在复合材料力学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简要介绍了多尺度方法的分类及各自的适用范围,重点阐述了主要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均匀化理论,详细论述了多尺度分析方法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黏弹性、塑性、失效退化、热力学等力学性能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多尺度分析方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A formul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parameters on the elastic moduli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rthogonally woven composites has been given. These parameter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properties, such as input design and material parameters, structural parameters etc. Some, by their nature, can be well controlled during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composite. The composite is assumed to be homogeneous and orthotropic macroscopically. With a selected representative unit cell and the stiffness model developed by author in 2000, the influence of all of these parameters can be determined. Results show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design geometric parameters are presented. They demonstrate that an optimal design is possible for the through-the-thickness stiffness of the composites. The methodology used can be generalized to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other kinds of 3D woven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