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若丹明B、若丹明6G和吖啶橙三种染料分子吸附于银表面上时的荧光变化规律,发现在银胶颗粒表面的吸附均造成了其荧光强度急剧而大幅度的淬灭,淬灭随时间呈双曲线型衰减。同时利用这一实验结果对分子在表面间的吸附系数与脱附系数——这些表征分子与表面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表达式进行了初步推导。  相似文献   

2.
SERS活性表面荧光增强或淬灭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银胶和银镜两种SERS活性表面,对吸附分子的荧光增强或淬灭机制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荧光增强或淬灭主要取决于局域电磁场增强和分子到金属表面无辐射能量转移过程的竞争效应.当满足吸收共振增强和辐射共振增强时,荧光被增强,反之荧光被淬灭.荧光增强最大一般只为10—102倍,远小于喇曼截面的增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银分子中电荷转移效应及其对喇曼信号的增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观察光的吸收谱变化觉察到分子吸附在银胶、银镜上所出现的电荷转移跃迁;同时测量了电荷转移对吸附分子喇曼信号的增强.并且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苯甲酸水溶液的pH值,电极外加电位对银电极表面吸附苯甲酸SERS光谱表面增强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酸以—COO~-根负离子吸附于银电极表面。通过改变溶液的pH值,使苯甲酸吸附于粗糙银电极表面,溶液pH值影响电极表面吸附苯甲酸的面密度,电极外加电位影响—COO~-根离子与银电极间的电荷迁移,电极外加电位也影响苯甲酸在粗糙银电极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5.
表面增强能量转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薛军 《光子学报》2004,33(2):195-199
通过分析2、2′菁染料水溶液、银胶体以及2、2′菁染料吸附于银胶表面时的吸收光谱得知,2、2′菁染料吸附于银胶表面时,有J聚集体出现,通过分析基频及高阶线性Raman光谱,证实了一些低波数的Raman信号是由J聚集体产生的,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吸附于银胶表面的2、2′菁染料以单体和J聚集体形式共存.同时,由吸收光谱还可以看出,2、2′菁染料分子及其J聚集体分子的吸收带都处于银胶吸收带的半高宽范围内,满足共振条件,当用不同激发波长(514.5 nm和488 nm)的光激发吸附于银胶表面的2、2′菁染料时,观察到了J聚集体的敏化荧光,而用此激发光激发2、2′菁染料水溶液时,就没有观察到J聚集体的敏化荧光,从而说明了银胶表面的存在,加速了单体2、2′菁染料分子与其J聚集体分子之间的能量转移速率.  相似文献   

6.
王亚利  于芳 《光子学报》1993,22(3):245-249
本文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着重研究了吖啶橙—银胶—吡啶体系;观察了吖啶橙荧光的两次瞬间增强的时间效应荧光谱;分析了吖啶橙与吡啶在银表面上共吸附竞争以及氯化钾在这一竞争中所起的作用。对于表面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这一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着重研究了吖啶橙—银胶—吡啶体系;观察了吖啶橙荧光的两次瞬间增强的时间效应荧光谱;分析了吖啶橙与吡啶在银表面上共吸附竞争以及氯化钾在这一竞争中所起的作用。对于表面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这一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潘多海  马永红 《光学学报》1996,16(6):81-884
研究了粗糙金属银表面对分子间能量转移效应的影响,实验观察到吸附分子增强的敏化荧光,结合表面局域电磁理论分析表明,吸附于银表面的分子间非辐射能量转移率被增强10^2倍,证实了表面增强的分子间能量转移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一种具有较强表面增强喇曼散射效应的纳米银粒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制备出一种新的纳米银溶胶,与传统银溶胶相比,不仅可见光透过率高,而且还有较强的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RS)效应.当阴、阳离子型分子分别吸附于其表面上时,喇曼与传统银胶相比表观增强分别约为400倍、70倍.  相似文献   

10.
利用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RS)在灰银胶体系中研究了KCl对尿嘧啶分子吸附状态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与Oh等人在黄银胶体系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比较.对这一实验现象进行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本利用吸附于Ag晶体微粒表面的罗丹明B分子的荧光强度随时间发生强烈淬灭效应研究了感光材料AgBr与显影材料对甲胺基酚硫酸盐,对苯二酚光引发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发现罗丹明B分子在571.2nm处荧光峰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与AgBr溶胶曝光时间有关,并与显影剂的性能有关,对甲胺基酚硫酸盐使AgBr中罗丹明B的荧光在约3s的曝光时间内迅速淬灭,对苯二酚使罗丹明B的荧光在AgBr溶胶中经约5min的曝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C60和C70分别在溶液,聚苯乙烯薄膜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60在聚苯乙烯薄膜中的吸收峰相对于在正己烷中峰位红移2~10nm,并且发现随着C60浓度的增大,薄膜中观察到有形状规则的针状固体物质出现,C70在聚苯乙烯薄膜中吸收峰同在甲苯中峰位基本重合,我们认为:C60在聚苯乙烯薄膜中是以“微晶”形式存在,而C70在聚苯乙烯薄膜中以比C60更小的颗粒存在或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同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体系中吸附在金电极表面吡啶的紫外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锐  方炎 《光散射学报》2004,16(2):144-148
观察到波长为325nm的紫外光激发下吸附在金电极表面的吡啶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结合其SERS谱随电位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其中的增强机制并表明随电位的负移吡啶的吸附方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银表面-分子体系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加入KCl对银胶,呲啶-银胶、以及苯甲酸-银胶三种体系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Cl~-离子对上述三种体系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郝艳玲  方炎 《光散射学报》2006,18(2):115-119
通过改进电极修饰方法,在粗糙银电极上沉积银纳米颗粒,得到了哌啶分子吸附在覆银银电极上的高质量SERS谱,并研究了电位对哌啶分子在这种覆银银电极上SERS光谱的影响。实验表明,沉积有银纳米颗粒的粗糙银电极是一种新的高效SERS活性基底,分析并解释了覆银银电极能产生极强的增强效应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6.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has undergon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particularly in th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xtremely low traces of explosives. The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and results generated by this increasing research mak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necessary. This work reviews in detail that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explosives by SERS, including TNT, DNT, RDX, PETN, TATP, HMTD, perchlorate, etc. either in bulk state, in solution or in vapor phase. In brief, TNT and DNT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by SERS due to its aromatic structure and LODs down to 5–10 zg and 10?17–10?13 M have been achieved. The other explosives have been quite less researched; therefore, few results are available to be compared and a bit more modest LODs have been reached such as 10?13 M for RDX, 10?4 M for TATP, 5 pg for PETN, or 10?9 M for perchlorate. In addition, the challenges of detecting both explosives vapors and perchlorate anion by SERS are thorough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单分子水平上银胶纳米体系中罗丹明B和罗丹明6G的拉曼光谱,研究结果显示单分子水平上罗丹明B的拉曼光谱作为探测试剂将可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分子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