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观察等资料,对川西坳陷蓬莱镇组储层成岩相类型进行划分,建立成岩相测井识别标准,研究区蓬莱镇组成岩相展布、不同成岩相物性、成岩相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溶蚀孔隙成岩相、斑状溶蚀孔隙成岩相、致密胶结成岩相和致密压实成岩相四种成岩相类型;选取深浅侧向、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密度和补偿中子6条测井曲线,建立了四种成岩相的测井识别标准。以MJ102井为例实现成岩相的剖面划分;并以蓬三段三砂组的成岩相平面展布与沉积相图对比研究。揭示成岩相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且溶蚀孔隙成岩相和斑状溶蚀孔隙成岩相物性最好,主要发育在分流河道微相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等资料观察分析,认为川西坳陷各地区蓬莱镇组储层砂岩特征及成岩相类型略有不同,蓬莱镇组成岩相展布有所差异,其中马井地区储层岩石类型以细粒岩屑砂岩为主,为钙质、伊利石、石英胶结次生孔发育相;新都地区岩石粒度较细主要为粗粉砂-细粒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钙质、石英胶结次生孔发育相,而钙质胶结次生孔发育相,主要在丰谷、中江地区及马井地区发育。  相似文献   

3.
4.
川西坳陷蓬莱镇组沉积体系时空配置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4条露头剖面和部分钻井岩芯、测井及地震剖面资料,从川西坳陷蓬莱镇组中划分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和湖底扇6种沉积体系,并对各沉积体系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分析和总结、归纳了各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规律及其与湖泊扩张、收缩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6.
上侏罗统碎屑岩为成熟度低的岩屑砂岩,岩石经历了多种成岩变化,降低孔隙度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和方解石、沸石、伊利石及绿泥石的胶结作用,增大孔隙度的成岩作用为溶蚀作用。储层有5种成岩演化序列,相应的有5种成岩相,以绿泥石胶结成岩相储层物性最好。成岩相与沉积相、成岩作用阶段及最大埋深有关。成岩相分布决定了储层分布,从而可利用成岩相较准确预测储层发育带。  相似文献   

7.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储层的纳米孔隙结构对页岩含气性评价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国内沉积盆地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的研究相对不足。利用低温氮气吸附和扫描电镜,对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页岩纳米级孔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川西坳陷须家河组页岩比表面积主要由过渡孔和微孔提供,比表面积范围6.588~9.476 m2/g,平均为7.949 m2/g,远大于致密砂岩储层比表面积;2页岩孔径平均为4.319~7.821 nm,孔径范围具有从微孔到中孔等一系列连续性孔径。孔隙形状有多种类型,微孔以单边封闭型孔和墨水瓶型孔为主,过渡孔和中孔具有一定数量的两端开口型孔;3页岩广泛发育的有机质纳米孔、黏土矿物粒间孔主要提供了天然气吸附场所;矿物粒内孔隙和微裂隙为游离气主要赋存场所并提供了天然气渗流通道。  相似文献   

8.
川西坳陷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气藏成藏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彭县须家河组地表剖面、岩芯观察和常规物性、压汞参数、铸体薄片等测试资料 ,统计约 2 0 0 0多个数据及油气显示资料 ,确认该区天然气属非常规致密储层气藏领域。针对成藏条件较为复杂和气藏特征零乱的特点 ,对储集、圈闭条件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等过程中相互配置的独特成藏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须家河组气藏属于高压 -超高压气藏 ;气藏发育在油气主要生成期时运移条件良好的储集体中 ;须下组合为一具活跃地层水的似层状气藏 ,局部显示不规则特征 ;须上组合则表现为区域上不太规则的非层状储集体 ,局部仍属含水似层状气藏。总体看 ,气藏强烈依赖于裂缝的存在 ;气藏形态不受现今构造形态的严格控制 ;地腹储集体含气规模与砂体发育规模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五段气藏气水关系复杂,地层水矿化度高,均不同程度的产水。通过川西坳陷600多个地层水化学数据的系统分析,探讨了研究区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气水产出控制因素。须五段地层水主要为CaCl_2型,少量NaHCO_3型,矿化度较高,平均为68 920.3 mg/L,长期处于高度封闭状态,总体处于交替停滞带,钠氯系数介于钠氯系数介于0.69~0.95,平均为0.8,属于变质的沉积水;脱硫酸系数低,还原彻底,碱交换指数低,地层水不活跃,保存条件较好。地层水开采一定时间后,水型发生转变,Na~+/Mg~(2+)比值降低,气藏开发过程中在岩石变形、水的膨胀以及压差的综合作用下,束缚水转化为可动水进入流动通道并随气体产出,导致地层含水饱和度较高。单井地层水产能与河口坝和水下砂坝厚度百分比、压力和压力系数、断层正相关,与分流河道和浅湖泥厚度百分比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致密砂岩的油气预测是国内外油气勘探的重大难题,由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砂岩储层的致密性,形成并发展了以裂缝预测为主的诸多油气预测方法和技术,但实际效果仍然欠佳,作者以丰谷构造为例,以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为基础,通过构造恢复,油气水及四史(沉积史、生烃史,热史,孔隙演化史)研究,剖析聚集期古构造的成藏过程,指出以聚集期隆起为主要线索的早期圈闭是须二气藏最有效的勘探目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地震多参数预测,压力预测等地震油气识别技术,预测有利储集区域,提供建议井位,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研究成果已用于勘探和开发部署中。  相似文献   

11.
探讨川西拗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物源问题。采用地球化学示踪方法,通过岩石薄片、痕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综合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蓬莱镇组源区背景属性和物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蓬莱镇组砂岩碎屑组分以石英为主,其次是长石及各种岩屑;REE配分模式与大陆上地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一致,轻稀土元素富集,Eu负异常较为明显。其源区的构造环境是从海相过渡到陆相,最后演化成复杂的源区。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有龙门山、大巴山-米仓山多个物源区,北部的主要物源区为大巴山-米仓山,南部的物源区为龙门山,中部则为混源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酸性矿井水入渗过程中水岩作用机制,采用淋溶实验方法,对入渗过程中主要污染物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酸性矿井水入渗过程中岩体与溶质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矿物溶解使渗滤液内溶质(如Ca2+、Mg2+)质量浓度升高,同时使pH升高;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使铁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明显改变,铁离子向下迁移的速度非常缓慢;水文地球化学反应使介质渗透性增强,溶液渗流速度加快;酸性条件下,由于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地下水及土壤均会受到严污染。  相似文献   

13.
水—岩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现在是一个国际性的课题,其反应过程非常复杂,包含了许多物理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有机化学作用等。论述了地球化学模拟的一些基本参数和研究进展,展望了地球化学模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依据岩石薄片分析,利用成岩作用定量分析及成岩演化等技术,对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砂岩储层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须二段储层普遍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但亦存在孔隙发育的优质储层段;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具有较高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粒度较粗,岩屑含量相对较低的砂岩中,在成岩过程中优质砂岩储层抗压实能力强;早期绿泥石与自生石英共同起到了抗压实的作用,保存较多的原生孔隙,提供了有利的渗流通道,有利于后期溶解作用形成大量次生孔隙.  相似文献   

15.
什邡-德阳-广金区块主体位于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构造位置位于成都凹陷北、北东部。综合地震、地质、钻井、测井、岩心、测试等资料。研究了蓬莱镇组致密气藏的来源、性质、分布特征、与沉积相的关系、成藏时间、排烃时间以及成藏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蓬莱镇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其下伏的须五段烃源岩,属于正常地温、异常高压环境下形成的不含硫化氢的优质干气;主成藏期大致为K2中期-E1早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末为主要排烃期。蓬莱镇组气藏可能是早期深部或中部气藏经构造运动改造后形成的气藏。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洛带气田蓬莱镇组储层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浅层气藏为多层系的岩性圈闭气藏类型,气藏的分布及气井产能严格受储层沉积微相制约,建立沉积微相与储集性之间的关系对气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储层的钻井岩心、录井及测井沉积微相特征分析,认为主要存在11种岩性相类型及其Ⅰ~Ⅲ类岩相序列组合.蓬莱镇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由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决口河道和决口扇、水下分流河道间、前缘河口砂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及前三角洲7个沉积微相组成.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气藏主要储层的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17.
四川前陆盆地中西部须家河组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前陆盆地由于构造相对复杂,探讨不同构造带上成岩作用和成岩相差异对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沉积相、铸体薄片观察和岩矿分析数据基础上,对各构造带上须家河组砂岩的成岩作用进行系统研究.得出逆冲推覆带前缘以压实作用和破裂作用为主;川西前渊坳陷带以压实和压溶作用为主;前陆斜坡和前陆隆起带压实作用相对较弱,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和...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与川中隆起过渡带是一个斜坡地带。通过对绵阳丰谷—中江回龙地区以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目标层的勘探目标优选评价研究,证实了在该过渡带及其两侧具备有利的沉积和构造背景;存在有效的储集层和储集体;烃源岩生烃强度高,天然气资源潜力大;储盖组合配置良好;有多种类型的有效而适时的圈闭;天然气输导条件和保存条件有利。探讨了地层压力流体封存箱成藏可能是该过渡带的主要成藏模式,认为川西坳陷与川中隆起过渡带的须家河组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探讨川东地区石炭系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并运用成岩矿物包体研究,论述了该区的油气成藏规律,表明天然气聚集于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之后,气藏富集程度受“生、储、圈、聚”史的配套关系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