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中,除氦气外,迄今尚未见到有用其他气体作载气的报道。本实验对氢气替换氦气作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载气情况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
He H  Shi X  Chen J  Gao P  Lei Y  Xu G 《色谱》2012,30(3):245-251
口腔癌的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6位,正确区分正常状态与良性和恶性口腔肿瘤,是恰当选择治疗方案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中,首先利用液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别得到健康人、良性口腔肿瘤患者和恶性口腔肿瘤患者血浆、尿液和唾液的代谢轮廓,然后应用正交信号校正的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健康人、良性肿瘤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在血浆、尿液和唾液等3种体液代谢中都可以被区分开,而且找到和鉴定出19个重要差异代谢物。相关代谢通路分析显示,与健康人相比,良性和恶性口腔肿瘤患者都存在能量代谢紊乱和脂类代谢失衡的现象,但恶性口腔肿瘤患者还表现出三羧酸循环和肌醇代谢异常,这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野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菊花(Flos chrysanthemum indici)为菊科植物野菊((7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头状花序,临床应用广泛。它主要含挥发油、黄酮、倍半萜及其他成分,其中挥发油对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关于野菊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已有报道。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不同产地的野菊花药效差异较大,挥发油中各组分含量也有较大差异。我们采集江西产野菊花药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植物倍花为原料制备倍花挥发油和倍花提取液,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提取液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油中共检出五十个组分,主要成分是乙基异丙醚、己酸、N,N-二甲基苯胺、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7(Z),10(Z),13(Z)-十六碳三烯酮,其相对含量分别为17.94%、4.48%、3.43%、3.72%、14.89%、8.88%、23.8%。倍花提取液经甲酯化后共检出十八种物质,其中有十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分别为19.2%和51.7%;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含量达16.13%,饱和脂肪酸主要是肉豆蔻酸和棕榈酸,含量分别为26.88%和17.03%。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紫花苜蓿中硒蛋氨酸含量的方法。将紫花苜蓿中提取的叶蛋白样品在6 mol/L HCl溶液中,超声处理20 min。离心分离后,以丁醇及三氟乙酸酐为衍生化试剂对硒蛋氨酸进行衍生化,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对衍生物进行GC—MS测定。硒蛋氨酸的回收率为97.6%~105.2%,相对标准偏差为1.7%~3.6%,检出限为0.3 mg/L。该法样品前处理简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植物样品中硒蛋氨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陈朝方  李忠  郭建  罗玉玮 《色谱》2002,20(3):272-273
 建立了气相 质谱联用 (GC/MS)测定苯乙烯中阻聚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含量的方法。苯乙烯样品直接进样 ,通过毛细管柱 (HP 1,30m× 0 32mmi.d .× 0 2 5 μm)分离 ,由电子轰击 (EI)源于选择离子监测 (SIM)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含量在 5mg/kg~ 5 0mg/kg时线性关系良好 (r2 =0 9987) ,回收率高 ;与美国材料测试标准ASTMD4 5 90中的分光光度测量法比较具有操作简捷、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水中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油的技术进展。引用文献13篇。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污染猪油中的有机锡化合物进行丙基化衍生后,利用气相色谱- 火焰光度法(GC-FPD)及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它们作了全面的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猪油样品中均含有二甲基锡,多数样品中还含有三甲基锡和一甲基锡。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环境样品中三氯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自然水体中三氯生的方法,采用C(18)固相萃取柱处理水样.利用N-甲基-N(三甲基硅)-三氟乙酰胺(MSTFA)对目标物进行衍生化.GC-MS分析中以菲-D10为内标,利用内标法对三氯生进行定量.河水海水中不同浓度加标的三氯生回收率为73%~101%,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5%~11.3%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2 ng/L.该方法适用于河水海水水体中三氯生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蔬菜中的扑草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样品中扑草净的方法,比较了几种不同溶剂的微波萃取效率,从而选取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试验对溶剂体积、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分析了合成菠菜样品,对0.2μg/g和0.02μg/g的合成菠菜样品,回收率分别为99.5%和92.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0%和ll%,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400ng/g,检出限为0.22ng/g。方法适合于分析植物样品中的扑草净。  相似文献   

11.
用IR,NIR光谱法结合簇类的独立软模式(SIMCA)识别方法对植物油脂进行分类识别,建立了识别二元、三元植物调和油脂的测定方法。应用NIRCal5.2软件的SIMCA技术,分别为所制备的植物调和油脂建立了IR和NIR识别模型,并讨论了光谱处理和数据处理方法来提高模型的分类识别效果。分别以各种植物调和油脂的IR和NIR光谱为变量,随机抽取2/3的样本作训练集,建立了各个调和油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模型;1/3作验证集,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识别。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CLU-PCA)方法考察调和油的IR,NIR光谱信息与其纯油的主成分分布。结果显示,在4000~10000cm-1光谱范围内,SIMCA可以对15种二元调和油和2种三元调和油的NIR光谱分别聚类并识别;并对10种二元调和油和2种三元调和油的IR光谱分别聚类并识别。IR以4个波数1099,1119,1746与2855cm-1的吸收值作为分析基础,选择不同的主成分数及数据预处理方法。各种油脂的SIMCA分析的分类精度均为100%,调和油的验证识别准确率100%,最低识别比例为1%,且IR识别灵敏度高于NIR。  相似文献   

12.
乙烯-辛烯共聚物与聚乙烯性能、价格差别很大,但无鉴别二者的检验方法。我们采用裂解气相色谱一质谱(PGC-MS)方法研究这两种聚合物的热裂解产物的组成,发现两者裂解产物的成分相同,均为不同碳数的烷烃、烯烃化合物;但含量有区别,主要区别在辛烯。乙烯-辛烯共聚物裂解产物中辛烯(C8)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聚乙烯,C8峰可作为鉴别乙烯-辛烯共聚物的特征峰,据此建立了鉴别两种聚合物的方法,并在进出口商品检验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潲水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了潲水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了不同萃取头和不同色谱柱对潲水油中挥发性成分的萃取分离效果。结果表明,65μmPDMS/DVB萃取头和DM-5MS色谱柱能萃取出较多潲水油中所特有的香辛料成分,萃取效果较好。通过大量潲水油和正常食用植物油做对比,找出了潲水油和正常食用植物油的差别成分:茴香脑、丁香酚及二氢大茴香脑。  相似文献   

14.
务宗伟 《化学研究》2008,19(3):91-94
利用大体积进样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器,对二噁英的测定效果进行了研究.对进样量1,5,10,25,50μL和100μL的色谱图进行了分析,同时与传统分流/不分流进样技术进行了对比.对比和研究表明:使用大体积进样方式完全可以代替传统分流/不分流进样技术,并且不影响色谱分离度,又可以大幅度提高仪器分析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作为我国主要蔬菜,每年因其病虫害的发生,产量受到一定的制约。同时,化学农药的施用产生一系列问题如提高成本、污染环境、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危害消费者健康等。充分利用番茄属内丰富的野生抗虫、抗病资源,研究其中抗病虫害的化学活性物质,从而研究其机理,为培育抗虫抗病新品种具有非常重大意义。植物中的化学物质,特别是植物次生性代谢物质,在植物自身防御机制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有效利用植物中的化学物质防治害虫,探索新型生物合理性农药提供线索,与普通番茄相比,野生番茄[L.hirsutum]是番茄属中著名的抗虫野生种,对多种病害具有很强的抗性。美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番茄的抗虫资源,发现L.hirsutum的腺毛分泌物中含有多种天然抗虫物质,对白粉虱、红蜘蛛和蚜虫等有驱避抗性,在田间表现出显著的抗蚜虫、斑潜蝇的特性,本实验通过对引种的抗虫番茄[L.hirsutum]叶片提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出25种次级代谢产物及它们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6.
有机锡类化合物(OT)属于内分泌干扰物,可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国外报道,在TBT、TPT污染严重的海域,尤其是港湾等船运发达且流水不畅的水域,常会发现软体动物假雌雄同体的雄化现象、牡蛎壳的异常增厚现象等[3].  相似文献   

17.
乙嘧酚磺酸酯中杂质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嘧啶类化合物因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菌、除草、抗病毒等[1-2],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乙嘧酚磺酸酯(bupirimate)属于嘧啶类内吸性杀菌剂,具有用量少、高效、低毒、对白粉病有特效等优点,因此取代了乙嘧酚和二甲嘧酚等农药.目前乙嘧酚磺酸酯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已成为当今绿色农药创制的热点[3].  相似文献   

18.

We demonstrate a new pathway for the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horns (CNHs) in a reactor by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 and gaseous precursors. Thermal plasma synthesis allows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carbon allotropes such as carbon nanoflakes, hybrid forms of flakes and nanotubules, CNHs embryos, seed-like CNHs and onion-like polyhedral graphitic nanocapsules. In this study, pressure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selectivity of carbon nanostructures: pressure below 53.3 kPa favors the growth of carbon nanoflakes and higher pressures, 66.7 kPa and above,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CNHs. The ratio between methane and hydrogen as well as the global concentration of CH4?+?H2 inside the plasma flame are also crucial to the reaction. CNHs are formed preferentially by injection of a 1:2 ratio of H2 to CH4 at 82.7 kPa with a production rate of 20 g/h. The synthesis pathway is easily scalable and could be made continuous, which offers an interesting alternative compared to methods based on laser-, arc- or induction-based vaporization of graphite rods.

Graphical Abstract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分散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快速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新方法.对影响萃取和富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10种目标农药的富集倍数达738 ~895倍,检出限为0.005 ~0.06 mg/kg,线性范围为0.02 ~10 mg/kg,相关系数为0.991 2 ~0.998 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1% ~90%,相对标准偏差为3.1% ~6.9%.该方法已成功用于蔬菜中10种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应用加速溶剂萃取(ASE)/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建立了辐照肉类食品中2-十二烷基环丁酮(2-DCB)的检测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从辐照过的肉类样品中提脂,萃取液加入乙腈后冰箱冷冻去除脂肪,LC-Si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氮气吹干后加入内标定容,于GC-MS仪上测定,在0.1 ~0.4 μg/g(以脂肪计)范围内的回收率为78% ~92%,RSD小于11%,定量下限为0.1 μg/g(以脂肪计).同时采用该方法对辐照剂量为1 ~8 kGy的猪肉、鸡肉和鱼肉进行检测,再次证明了辐照剂量与脂肪中2-DCB含量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