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经中国化学会批准的全国第二届动力学分析法学术交流会议于1987年10月23日至2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有关高等学校,科研、出版,厂矿企业共101个单位132人。收到论文112篇,经审稿有92篇入选会议论文集(上、下两册)。分三个学术组进行交流。会议特邀了北大慈云祥教授、福大张帆教授,云大田宝籍教授,江大阮大文教授、浙大叶率官付教授,杭大戚文彬教授作专题报告,会上还展示了北大慈云祥教授及其研究生制作的流动注射停留分析装置。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引起与会代表广泛兴趣。本届会议交流内容反映了国内动力学分析法的基本情况,与上届会议相比,论文数量增多,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化学会分析专业委员会委托江西大学阮大文副教授负责主办的全国第一次动力学分析法讨论会,于1985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江西庐山召开。出席代表130余名,代表们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会议上代表们共宣读了55篇研究论文,还特邀了有关专家作了六个专题报告,这些论文和报告反映了我国分析化学工作者近几年来在动力学分析方  相似文献   

3.
会议由四川大学首先倡议、发起,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化工学院联办,1991年11月1~5日在四川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中心议题是:根据共存组份间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的差异,利用分孑吸收和分子发射光谱法,不经分离同时测定混合物中多组份(含多波长、导数光谱、化学计量学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速差动力学光度法、光化学-荧光分析法、光度滴定法及其他)。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应征稿件近180篇,经审稿小组审定,录用129篇,(后经一定加工、修改,并出版了《中国化学会全国首届现代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已于1990年6月5日至7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到会代表120名,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40多篇,其中包括李远哲教授的题为“环己烯与环己二烯  相似文献   

5.
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动力学分析法学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72人,分别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36个单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委托江西大学主办的全国第一次动力学分析法讨论会于1985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江西庐山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主要来自大专院校,也有部份来自研究单位、工厂和地质矿产、环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化学会委托中国科技大学筹办的第一届全国化学反应动力学会议于1986年5月16日至18日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20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世界著名的化学动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8.
《色谱》1990,(1)
1989年10月8日至12日于广西省桂林市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石油化工色谱学术报告会。来自全国石油化工系统及有关研究所、高等院校等代表1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录用近150篇论文。气相色谱方面80篇,液相色谱19篇,其他为色谱理论方面及仪器、技术等,部分在  相似文献   

9.
会议报道     
其一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持的《全国第二届动力学分析法学术论文报告会》于1987年10月24日至29日在合肥市安徽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生产厂矿的专家、学者123人。在会上交流的学术论文共90篇。北京大学慈云样教授、福州大学张帆教授、武汉大学曾云鹗教授、江西大学阮大文教授、杭州大学戚文彬教授及云南大学田宝籍教授等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代表们反映,这次学术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全国稀土萃取化学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四局主持下,于1979年6月16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大会收到报告133篇,其中专题综述报告17篇,萃取工艺方面28篇,萃取化学方面65篇,数学模拟、串级理论和萃取设备方面23篇,分别以大会、专题组以及大字报形式进行了交流。大会还组织“关于萃取化学中的一些名词和符号的建议”的专题座谈会。这次会议是继1963年第一次全国萃取化学会议和1976年第一次全国稀土萃取化学会议以来的又一  相似文献   

11.
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情报网发射光谱分析学术交流会于1984年10月20日至26日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厂矿企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仪器生产厂家共154个单位,18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西藏代表首次参加了情报网的发射光谱分析交流会。此次会议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主办。在大会上共交流了学术论文115篇,其中,矿石、矿物、金属与合金的分析45篇、高频等离子体光源光谱分析31篇、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14篇、其它21篇。这次会议的显著特点是生产第一线的分析工作者提出了很多很好的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化学会天然有机化学专业组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于1984年10月23日至27日在长沙召开。来自全国近30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11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专题报告8篇和研究论文80余篇,在会上宣读的论文有54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物理有机化学讨论会由杭州大学化学系和黄岩市城关镇政府联合承办在黄岩举行,自1993年10月27日到10月30日,历时四天的学术交流获得圆满成功。 本届会议录用论文165篇,内容包括:有机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结构、环境对有机反应的影响,分子动态学、分子间的作用和反应中间体80篇。有机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结构和各种谱学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48篇。理论和计算化学在研究有机反应机理、分子结构中  相似文献   

14.
与会代表116人,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84个单位。会议共征集论文121篇,其中化学分析法47篇,仪器分析法47篇。会议特邀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王馨泽、北京大学慈云祥分别作了“国外有色金属检测技术考察报告”和“贵金属溶液化学”的专题报告,受到与会代表欢迎。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贵金属分析学术会议。代表们就我国贵金属分析测试的发展方向、如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化学会组织的全国第一次胶体与界面化学讨论会于1983年7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等五十多个单位的二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97篇,在会上宣读70篇。论文涉及固体表面化学、气体吸附、溶液吸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6.
1984年9月4日至9日,由山东大学筹办,在济南召开了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多元络合物光度分析法学术会议。分析化学界的学者、专家和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等15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印发了(?)23篇论文报告和资料,充分反映出我国多元络合物光度分析法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进展情况。会上梁树权和俞汝勤两位教授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会议期间还按排了专业课题讨论。会议建议1986年的第三届会议由福州大学等单位筹办,在福州或广州举行  相似文献   

17.
全国“第二届稀土在钢中应用学术会议”于1984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福建漳州召开,来自全国34个单位计9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6篇,大会按“加入方法”、“物理化学”、“基础及  相似文献   

18.
会议消息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多元络合物光度分析法学术会议于1987年9月15—21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会议共录用论文208篇。本次会议论文内容涉及:1.出现了许多新的多元络合物光度显色体系,在灵敏度的提高和选择性的改善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2.多元络合物的机理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深化;3.多元络合物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如发光分析,色谱,原子吸收,电分析,分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在河南省科学院、河南化学研究所及全国裂解色谱专业联络组的积极支持和共同筹备组织下,于1984年3月19日至23日在郑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裂解色谱学术交流会。20个省市、自治区的工厂、科研、高等院校和公安部门等54个单位6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文章46篇,其中综合报告6篇,分别从国外裂解色谱发展的趋势和动向、裂解色谱在生物  相似文献   

20.
《色谱》1990,(1)
1988年10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昌平召开了第七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会议录用了365篇论文,其中气相色谱143篇;液相色谱153篇,与历届会议相比,液相色谱论文数第一次超过了气相色谱;理论与基础39篇;仪器与其他30篇。部分论文在大会及分组会上宣读;其他均在各分组会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