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径向电场调制毛细管电泳法用于神经递质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英  陈义 《分析化学》2001,29(6):661-663
利用双向电场控制毛细管电泳系统,考察了神经递质的分离。在pH2.5的0.01mol/L磷酸盐缓冲体系中,通过加入20%(V/V)正丙醇,改善了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分离效果,但仍不太理想。通过施加径向电场,可进一步提高分离度。本研究不仅拓宽了径向电场调控的样品分离范围,而且为生物活性物质的痕量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修饰微电极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电化学方法在铂微盘电极的表面沉积一层铁氰化镍薄膜修饰微电极,对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可有效地改善微电极伏安法检测的波形,提高分析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此法用于去甲肾上腺素针剂的样品检测,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聚中性红膜修饰电极上神经递质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孙元喜 《分析化学》1998,26(5):506-510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神经递质多巴胺、肾上腺素及云甲紧肾肯朱素在聚中性红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磷钼杂多酸修饰电极对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等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催化氧化作用,探讨了催化机理,并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离检测,NE、DA和E的线性范围(mol)依次为8.0×10-11~2.0×10-8、8.0×10-11~2.0×10-8、4.0×10-11~2.0×10-8;检测限(mol))依次为4.0×10-11、4.0×10-11、2.0×10-11.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1.6、2.0和4.5.将此法用于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用半导体激光诱导荧光结合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高灵敏分析方法。考察了青色素衍生物 ( Cy5 )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衍生条件。在优化条件下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 3× 1 0 - 8~ 5× 1 0 - 6 mol/L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检出限分别为 5 .9× 1 0 - 9、 5 .4× 1 0 - 9mol/L。方法简便、灵敏、样品用量少 ,可用于痕量单胺类神经递质分析  相似文献   

8.
建立人血浆中儿茶酚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检测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柱子,柱温25℃,流动相为V(乙腈)∶V(0.1%甲酸溶液)=10∶90,流速0.6 mL/min,进样量20μL;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最小检测限(LOD)在4.3,2.4和6.6ng/mL之间,浓度在0~5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21),平均回收率在85.8%~93.4%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RSD为9%(n=5)。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及准确,可以适用于人血浆儿茶酚胺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铁华 《分析化学》1998,26(6):748-751
报道了使用微柱色谱和电化学检测器测定鼠脑微透析液中神经传递物质的方法。儿茶酚胺,5-羟色胺和代谢物的检测限为 0. 1~0. 5 pg。含有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氧化酶的柱后反应器使分离后的乙酰胆碱和胆碱转化成过氧化氢.再用铂电极或过氧化物酶修饰过的玻碳电极检测过氧化氢。乙酰胆碱的检测限当使用怕电极时是50× 10-15mol,当使用酶修饰电极时是10×10-15mol。  相似文献   

10.
离子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童裳伦  朱岩  郭丹  项光宏  叶明立 《分析化学》2001,29(10):1237-1237
1引 言 多巴、多巴胺、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等统称为儿茶酚胺类物质,它们都是由酪氨酸衍生而来的系列物。儿茶酚胺作为神经递质和激素,与人们的健康与疾病有密切关系,它们不仅直接参与行为活动以及参与血压、心率、呼吸和睡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的调控,而且还与一些功能性疾病如神经分裂症、忧郁症以及器质性病变的出现有关。儿茶酚胺的分析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的测定方法主要是三羟基吲哚法和乙二胺缩合法。随着人们对儿茶酚胺研究的深入,又报道了许多测定方法,如放射酶学法、气相色谱法、色质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电泳安培法分析单个神经细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毛细管电泳安培法分析单个神经细胞胡深,庞代文,王宗礼,程介克(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李之望,樊友珍,胡宏镇(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医学研究中心,武汉,430030)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检测,单个细胞分析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单个水平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毛细管电泳柱端喷壁安培检测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刘志明 《分析化学》1998,26(6):786-791
提出一种新型毛细管电泳柱端喷壁安培检测池。它制作简单,操作容易,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灵敏度。用这种安培检测池,可以不使用微动平台很容易地将工作电极与分离毛细管出口对准。为评价该安培检测池的分析性能,用毛细管电泳柱端安培检测法分别检测了酚、儿茶酚胺和芳香胺。考察了电动进样时间、分离电压以及毛细管出口与电极的间距对响应电流和分离效能的影响。通过对酚和儿茶酚胺测定的重现性、浓度线性范围及检出限的考察,结果表明该安培池是精密可靠的。同时,用该安培池对标准加入于血浆样品中的多巴胺(DA)、去甲基肾上腺素(NE)和原儿茶醛(PA)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检测中的在柱场放大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深  胡涌刚 《分析化学》1996,24(9):1028-1031
本文首次报道用安培电化学检测器探讨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场放大进样效应,分析了系统峰的形成以及场放大进样对电泳分离检测的影响。采用25μm内径毛细管电泳分离,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儿茶酚(CAT)分别可达0.4nmol/L和1.5nmol/L的浓度检测限,有效提高了毛细管电泳安培法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电泳安培型电化学检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丹科  陈洪渊 《分析化学》1995,23(9):1087-1094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安培型电化学检测法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发展概况,归纳了二种检测方式及其装置的结构特点。阐述了金属电极、液膜电极和修饰电极等在电化学检测应用研究中的作用以及此方法在微区分析、活体分析中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高效毛细管电泳柱端安培检测异丙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慧君  刘志明 《分析化学》1997,25(5):555-558
本文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柱端安培检测了抗组胺药物特异丙嗪。讨论了缓冲溶液浓度,pH值对柱效的影响,为提高检测的重现性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处理条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异丙嗪的线性范围为1.×10^-7-1×10^-4mol/L,检测下限为3.5×10^-8mol/L,分离并检测了尿样中的1×10^-7mol/L的异丙嗪。  相似文献   

16.
烟草中糖类物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刘少民  宋立楠  张太森  方禹之 《分析化学》2000,28(10):1233-1236
将高效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技术(HPCE-AD)用于不同烟草样品中糖类物质的测定。在 1×10-6mol/L~1×10-3 mol/L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葡萄糖、果糖、蔗糖和麦牙糖的检测限均小于 5.0 ×10-7mol/L,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细管电泳离柱和柱端安培检测方式、不同形式电极在安培检测中的应用、安培检测在芯片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安培检测池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并预测了安培检测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电泳方波安培检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新型CE-ECD检测技术方波安培检测法(Squarewaveamperometricdetection,SWAD),并结合柱端检测方式应用于毛细管电泳中.SWAD采用在恒定电压上叠加一小振幅方波交流电压,测量方波后期通过电解池的交流电流而进行定量分析.以神经递质多巴胺和肾上腺素作为分离检测对象,详细讨论了方波频率、方波振幅、平衡电位、分离高压以及毛细管内径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WAD具有良好的抗分离高压影响的能力,同时对于微Pt和Au等金属工作电极表现了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CE-SWAD对多巴胺的检出限达到1.0×10-7mol/L(S/N=3).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一种高效快速检测抗癌药物巯嘌呤的方法——毛细管区带电泳柱端安培检测.考察了巯嘌呤的电化学行为.在最佳操作条件下,获得此药物的检测限为1×10~(-7)mol/L;线性范围为5×10~(-4)~5×10~(-6)mol/L;相关系数为0.995,重现性良好.并用该法检测了人尿样及牛血清蛋白中的巯嘌呤.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电泳-方波安培法分离检测滴鼻液中的麻黄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熔融石英毛细管 (75mm× 5 0cm )中 ,以 5mmol/L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 +5mmol/LH3 BO3(pH =6 .5 )为电泳介质 ,采用毛细管电泳 方波安培检测法 ,实现了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分离检测。探讨了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pH值、检测电位等因素对分离检测效果的影响。线性范围为 0 .8~ 2 0 2mg/L ,检出限为 0 .3mg/L ,回收率为 92 %~ 10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