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丙基磷酸酐催化条件下,由对甲基苯甲酸和取代苯甲酰肼通过环合反应得到含甲基的1,3,4-噁二唑单环,经高锰酸钾氧化反应得到单环1,3,4-噁二唑芳香酸;然后再次利用丙基磷酸酐的催化效应,实现芳香酸与邻羟基苯甲酰肼的环合反应,制备得到含双1,3,4-噁二唑结构的荧光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谱仪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并测定了产物的元素组成和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各合成产物的总收率为44%~49%;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大的Stokes位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羧酸酐和羟基芳磺酸盐为主要原料,丙酮为溶剂、无水碳酸钠为缚酸剂的烷酰氧基芳磺酸盐的清洁合成工艺,制备了4-壬酰氧基苯磺酸钠(NOBS)、壬酰氧基尼文酸钠、4-甲基丙烯酰氧基苯磺酸钠、甲基丙烯酰氧基尼文酸钠等4个化合物.考察了合成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对羟基苯磺酸钠和壬酸酐为原料合成4-壬酰氧基苯磺酸钠(N...  相似文献   

3.
氯化锡催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SnCl4·5H2 O为催化剂 ,由马来酸酐和正丁醇合成了马来酸二正丁酯。n(马来酸酐 )∶n(正丁醇 )∶n(SnCl4·5H2 O) =1∶4∶0 .0 86 ,回流分水 6 0min ,酯收率达 92 .1% ,并用类似方法合成了收率较高的马来酸二异丁酯、马来酸二正戊酯和马来酸二异戊酯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合成吡咯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以1,1-烯二胺类化合物(1)和顺丁烯二酸酐(2)为原料,以三乙胺为碱在1,4-二氧六环溶剂中,加热回流,简洁、快速地合成了一系列亚胺类吡咯酮类化合物.产率68%~90%.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合成路线简洁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2,3-位稠环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由于具有多种优良的生物和生理活性而广泛应用于药物领域,其合成方法是目前药物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包括以2-氨基苯甲酸类化合物、2-氨基苯甲酸甲酯类化合物、靛红酸酐类化合物、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等为原料合成2,3-位稠环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6.
红紫素-18酰亚胺衍生物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镁叶绿酸-a甲酯为原料, 通过对其3-位乙烯基的氧化, 得到了3-甲酰基脱镁叶绿酸甲酯, 利用Wittig反应合成了对应的3-(2-取代的乙烯基)脱镁叶绿酸甲酯. 结合E环的改造, 将其转变成酸酐环进而转变成N-取代的酰亚胺环. 目标化合物具有亲水区和疏水区两部分, 吸收波长明显向红位移. 合成得到的红紫素-18酰亚胺衍生物有可能成为光动力疗癌的理想光敏剂. 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质谱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麻远  殷巍  赵玉芬 《有机化学》2008,28(1):37-43
1-茚满酮类化合物是许多药物和天然产物合成中的中间体, 有关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仍然不断得到更新. 按照关环位点对于这些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 着重介绍了2000以来的合成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红紫素-18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脱镁叶绿酸甲酯为原料, 通过对其3-位乙烯基的氧化, 得到3-(2,2-二甲氧基乙基)-3-去乙烯基脱镁叶绿酸甲酯, 经过甲酸处理得到3-(2-氧代乙基)-3-去乙烯基脱镁叶绿酸甲酯, 选择适当的条件, 通过Grignard 反应合成了对应的3-(2-羟基烷基)-3-去乙烯基脱镁叶绿酸甲酯. 实验结果表明: 3-(2-氧代乙基)-3-去乙烯基脱美叶绿酸甲酯和Grignard试剂的反应, 只要反应条件控制得当, 132-位的甲氧甲酰基不会脱去. 结合E环的改造, 将其转变成酸酐环进而转变成N-取代的酰亚胺环.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也可以将3-(2,2-二甲氧基乙基)-去乙烯基脱镁叶绿酸甲酯转变成N-取代的酰亚胺后, 再和Grignard试剂反应, 完成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合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具有长波长的紫外吸收. 化合物的结构变化对紫外吸收的影响作了相应的讨论. 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将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有效基团(畸变阴离子基团)及有机共轭体系结合为一体的设想,用改进的Doak-Freedman法合成了一系列芳基膦(胂)酸及其盐共25个化合物,讨论了分子的电子性质及其在晶体中的排列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在这类化合物的分子内存在着一定的电荷转移;对甲苯膦酸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分子间存在着氢键作用,使分子呈二聚的排列方式.在所合成的化合物中,有6种表现出宏观倍频效应.  相似文献   

10.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具有抗HIV-1、抗肿瘤、抗细胞增殖、抗寄生虫、抗炎症、抗氧化和抗癫痫方面的生物活性,因此这类化合物的合成备受化学家们的关注.首次按照反应中间体将近5年合成这类化合物的方法分为以N-亚甲基邻苯二胺(或N-亚甲基邻硝基苯胺)为中间体,以N-酰基邻苯二胺为中间体和以芳基脒(胍)为中间体三类.通过从这个角度论述这些合成方法,期望能够为设计出更好的合成方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1.
魏荣宝  刘博  刘洋  郭金晶  张大为 《有机化学》2008,28(9):1501-1514
综述了近年来部分具有生理活性螺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和部分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展望了该类螺环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亚甲基双(膦酸二烷基酯)及其衍生物是一类能以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中1a、1b及1c、1d分别可视为丙二酸酯及乙酰乙酸酯的磷类似物,它们是重要有机合成试剂及金属配位体,但是这类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受到其合成方法的限制.本文报道基于甲基膦酸二乙酯(2)碳阴离子的磷(膦)酰化反应合成1的新方法.1的C-烷基化可得预期的3,后者也可由烷基膦酸二乙酯(4)的碳阴离子反应而得,或由二苯基膦酰氯经甲基化及相继的碳阴离子磷酰  相似文献   

13.
二烷基(芳基)二硫代磷(膦)酸是指结构式为的化合物(式中R_1和R_2为脂族烃基或芳基)。它们是合成有机磷农药、润滑油添加剂、浮选剂等的最重要的中间体。这类化合物与其他类含有巯基(—SH)的化合物,如硫化氢、硫醇、硫酚及硫羟酸等,在化学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极易和各类不饱和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目前这一反应已成为制备二硫代磷(膦)酸酯类的主要方法之一。近10余年来关于二烷基(芳基)二  相似文献   

14.
树形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  姚仲麒 《有机化学》1996,16(3):201-208
本文介绍了一类高度支化、带有很多末端官能团的新的大分子化合物-树形物。在这类化合物合成中, 可以控制分子形状和分子量。文中还分类介绍了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氢化钠和甲苯存在下, 1-苄基-3-甲基吲哚-2-甲醛与亚异丙基丁二酸二乙酯发生Stobbe缩合反应, 经过碱性水解和酸化得到二酸化合物, 接着在乙酰氯存在下脱水, 合成2-(1-苄基-3-甲基-2-吲哚亚甲基)-3-亚异丙基丁二酸酐. 研究了该俘精酸酐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16.
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合成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千福  范曲立  黄维 《有机化学》2007,26(2):175-187
由于具有多种潜在的应用价值, 光致变色化合物作为高级功能材料的研究在国内外广受关注. 在众多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中, 二芳基乙烯特别是二噻吩乙烯,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耐疲劳度而成为这类化合物的杰出代表. 近年来, 有关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各种合成及性能方面的报道已涉及到信息存储、分子开关、逻辑电路、液晶显示、磁性材料等众多领域. 主要是从有机合成的角度, 对这类材料的合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 对各种合成方法分别加以介绍和分析, 对其发展趋势予以探索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西红花有效成分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红花主要有效成分为西红花酸和西红花糖苷,论文综述西红花酸和西红花糖苷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方法.在生物合成中最关键的是用葡萄糖糖基转移酶作催化剂将西红花酸转化为西红花糖苷;共轭多烯链化合物是合成西红花有效成分的起始物,在论文中概述了几种通过Wittig和Wittig-Horner 反应合成共轭多烯链化合物的路线.  相似文献   

18.
双膦酸酯化合物在药物制备和有机合成中具有很广泛的应用,而其α-卤代衍生物在以上两方面的应用中显得更为突出[1,2],然而这类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受到其合成方法的限制[3].本文报道一种简单制备α-卤代双(膦酸二乙酯)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烷基锂试剂与氯磷酸二乙酯及卤素试剂在乙醚溶液中反应得相应的α-卤代双(膦酸二乙酯)化合物(Scheme 1),该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并"一锅"完成,实验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9.
光学纯的环状硝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天然多羟基的吡咯烷、哌啶、吡咯啉士啶以及吲哚啉士啶等生物碱的合成,因而这类硝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天然产物合成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状的羟胺、仲胺、亚胺、吡咯啉、异噁唑烷氧等化合物的氧化是这类硝酮化合物最方便的合成方法,本文就这类光学纯环状硝酮的氧化合成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0.
杂多化合物的衍生物由于具有潜在的多功能催化性能,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1~3].将有机或有机金属基团引入杂多化合物中以修饰杂多阴离子的部分外部骨架结构,对研究杂多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及新型催化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4,5].在杂多化合物表面引入适当的有机基团还可改善其溶解性能及其它物理性质,从而拓宽其应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还具有很好的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6,7].Klemperer等[8]合成的[(η5-C5H5)TiPW11O39]4-将多酸与金属有机化合物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开辟了多酸金属有机化学的新领域.此后,相继合成了许多多酸型金属有机化合物[9],然而缺位杂多阴离子的有机膦衍生物的研究却鲜见报道[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