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乔金锁 《化学教育》2004,25(12):50-51
在大、中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中,讲到“酚的化学性质”时,经常听到有些老师讲:“苯酚的酸性极弱,弱到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一些较有影响的化学书刊,在讲到同样的问题时也这样认为。也有人认为苯酚能使石蕊变红,用蒸馏水做对照实验效果很好。苯酚水溶液与石蕊试剂反应显色情况到底如何呢?笔者做了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将嫁接後的龙葵菓实内的种籽取出时,给一种紫色的液汁染污了双手,擦上肥皂洗手却变成的绿色(其中还带点蓝色),这个无意中发现的反应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经过研究之後,现在我们已经证实了龙葵菓肉中紫色的色素可以代替石蕊色质。据我们所瞭解,各地都有野生的龙葵菓,特别是菜园和房屋附近最多,甚至院墙上或屋顶都能生长。如果全国各地的学校或化学斫究机关都采用这种不必用钱去买的自然色素来代替石蕊色质,是很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化学第六章水和溶液中第八节讲到“气体的溶解度随著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但书上对於这个压力影响气体溶解的重要作用没有演示,只是举了个“汽水”的例子。我校处於山区,学生从农村中来,谁也不知道啥是“汽水”,因而对“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瓶里就像在沸腾似的”这一现象当然不知道,在这里教者即使讲的再清楚学生也不会理解,我翻了其他杂志如化学通报、科学大众、科学画报及其他化学参考书也多是举“汽水”为例,求援不得,我只有自己想法解决。我想:“汽水”是把二氧化碳压入汽水瓶中,然後用盖子盖紧,以後一揭开盖子,二氧化碳受的压力小,结果就往外冒,形成“像在沸腾似的”现  相似文献   

4.
怎样配制紫色石蕊试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行 《化学教育》1980,1(1):44-44
用蒸馏水配制好的石蕊溶液滴入酸性溶液中,呈明显的红色,但滴入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时,两者的区别往往不明显,都有一定程度的蓝中略带紫色。因此,这样配制的石蕊溶液用于演示实验往往失败。  相似文献   

5.
(一)淀粉加水分解——①证明单醣产物(用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②证明有双醣中间产物“麦芽糖”。为了演示证明有灰醣(麦芽糖)这一实验,在很多书上是这样指导的,用淀粉加水在硫酸或盐酸的作用下,进行水解,在煮沸到一定程度不使碘酒变色时,用碳酸钙粉末以中和水解过程中的酸(有大量泡沫),然后过滤,除去硫酸钙(若CaCl_2不能去掉),再行蒸发掉糖浆中的水分,这一系列过程在课堂演示中因手续过繁,而浪费时间。最低需要一个多小时,我认为这祥演示可简化操作手续,时间只要3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过滤的方法来分离沉淀和溶液,但如果沉淀的晶粒细小,以致能穿过滤纸,这时操作就比较困难。为便于过滤,通常采取静置的方法,使小晶粒转化为大晶粒后再过滤,这是化学工作者熟知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我们做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以及固体和液体反应不用加热制取气体的实验。对于这两个实验,我在老师的帮助下作了改进。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锥形瓶中加入CuSO4溶液,而在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这样,我们把装有药品的试管放入锥形瓶里是比较困难的,稍有不慎就会将试管打破或将NaOH溶液倒入锥形瓶中与CuS04发生反应,达不到实验目的,而且浪费了药品。  相似文献   

8.
在讲“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一课时,配合初中教本87页49图“水受热时空气在水里的溶解度减小”的演示是很好的,因为仪器简单,直观性强,效果显著。不过,用烧瓶来做,它的容量稍大,盛水较多,在演示时必需要花较多的时间,才能看到气泡上升到试管里去。因此,要使这一课的教学任务按时完成,是有些困难的。如按高一课本66页10图的装置,顶部气泡不够多,后面的同学又不容易看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共同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小型的仪器装置来进行这一课的教学,利用这套仪器来做整个的演示,我们仅费了3—4分钟的时间而得到非常良好的结果。这样,时间少,效果  相似文献   

9.
石蕊试剂是化学和生物等实验中普遍使用的,用来检测溶液酸碱性的指示剂。本文介绍了石蕊试剂的变色机理,并从生物学角度阐述了石蕊试剂的制取,同时用翔实的资料陈述了科学家波意耳开始发现及推广使用石蕊这一化学指示剂的来龙去脉,以及石蕊地衣植物的广阔用途。  相似文献   

10.
大家都知道实验室内最常用的指示剂有两种——石蕊和酚酞。或者还有其它数种。可是那都是花钱买来的,我们自己能制造更多更便宜而适用的指示剂吗?能够的。我们用的材料是路旁的野花,山坡上的杂草或者是人们丢弃的蔬菜的叶子和花瓣。所有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自然财富,大都能制造指示剂。制造的过程是这样的:将采来的材料分别放在研钵里,把它们捣烂研细,然后倒入少许酒精或纯水,并用玻璃棒加以搅动,浸出色素,待两三分钟后,滤出液汁,这就制成了指示剂。要特别注意的是再制第二种、  相似文献   

11.
(一) 化学课和化学实验课,过去总是在教完化学课後再上实验课的,因此,上化学课时,总是使学生先死背教条,然後再用实验来证明,虽然理论和实际已有相当的联系,但是或多或少存在着教条的形式;倘若排实验课的时间上有困难的话,那末化学课和实验课之间就有了相当的间隔,倘若先上课後做实难,学生可能对理论部分的知识已经稍有忘记,那时用实验来证明理论,也就不能连到良好的效果;倘若先做实验後上课,那末学生还没有掌握好理论知识,因此,对化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第三册讲到硅的制法时,按照课本上所叙述的实验方法,我做过多次,结果在烧杯底部,总是看不到呈褐色粉末状的硅,同时四氢化硅自然的现象也不明显,学生不容易看清楚。现将我的改进意见写出来供同志们作参考,希望大家指正。首先制得较纯的二氧化硅来代替普通砂砾,制法是这样的:把硅酸钠约8克制备成饱和溶液,盛在小烧杯里,加入少许浓盐酸,到有冻胶状硅酸生成为止,用蒸馏水冲洗一、二次,再用漏斗过滤除去氯化钠,放在蒸发皿内,用酒精灯加热,使硅酸分解成二氧化硅,到快干时罩上漏斗,以免溅失,继续加热至干,就得较纯的二氧化硅约4克。然后就按课本上指示的方法进行(用量也可以减少1/3,若镁条表面被氧化有一薄层氧化  相似文献   

13.
有机微型实验──一种非常简单的过滤和重结晶方法(法国)A.Laporterie著劳琼编译(贵阳师专化学系550008)编者按:原文中洗涤晶体时是用注射器针头刺穿塞子和滤纸,这样会在抽滤时造成微细晶体的穿滤。若将盛晶体的试管改为带支管的试管,支管口用橡...  相似文献   

14.
2.1.2 GB 7731.1-1987 钨酸沉淀重量法测定钨铁中钨量适用范围:钨铁中钨的测定测定范围:钨量w(W)>65%方法提要:(1) 试样的溶解 称取通过 0.088 mm筛孔的试样1.000 0 g置于铂坩埚中,加入浓氢氟酸5 mL,滴加浓硝酸分解试样。加入硫酸(1+1) 15 mL,小心蒸发至冒浓三氧化硫白烟,冷却,加入浓盐酸10 mL及热水30 mL使可溶的盐类溶解。用紧密滤纸过滤,滤液接受于600 mL烧杯中,用盐酸(1+9)洗涤沉淀及滤纸。滴加适量氨水(1+1)将滤纸上的钨酸沉淀溶解,用 20 g·L-1 氯化铵溶液洗涤残渣及滤纸。以上的盐酸洗液、溶解钨酸的氨水及氯化铵洗液均与600 m…  相似文献   

15.
一、组织教材在集体备课时,对於教材内容与学生情况进行一般分析和研究,然後确定课时目的,我在组织教材上,常常花费更多的时间,进一步的,比较细致的分析教材和组织教材。结合所教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来考虑教学步骤与教学方法。最後,订出课时计划。例如,我讲高中化学第三册第六章§5.“酚”这一课时,课时  相似文献   

16.
陆英麟 《化学教育》1997,18(4):32-32
中学化学课本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试验,是用220V交流电源。这样做演示实验有不足之处:一是不安全。二是由于电压太高,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试验时,灯泡的亮度难以区别。三是教室里没有安装电源的农村学校不能做。若用干电池做电源,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微弱小电珠不亮。我通过多次试验,安装成微型电解质溶液导电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17.
在一個1升的三口燒瓶上,裝一攪拌器,一溫度計,一通室外之橡皮管,整個裝置都用橡皮塞。然後加氧磺酸36毫升(沸點147.5—149℃,0.55—0.58克分子),四氯化碳240毫升,在30分鐘內,逐漸加入研細而乾燥的正十六醇121克(0.50克分子),瓶內溫度保持在10℃左右,加完正十六醇後,繼續攪拌,枉10℃左右維持90分鐘,然後以無水乙醇—氫氧化鈉溶液滴定至微碱性(酚酞試劑變紅色)。濾去乙醇溶液,得到土黄色的沉澱,此沉澱以無水乙醇約  相似文献   

18.
耿传学 《化学教育》1997,18(8):33-34
改过化学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要优化课堂教学,但笔者在本地区初中学校进行教学视导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并不具有优化功能的“改进”,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一、只图形式不重效果改而不“进”改进演示实验必须增强实验效果,但有些教师改进的过程中却仅是着意求改而不管效果如何,有人曾这样“改进”木炭吸附色素的演示实验:用一支玻璃管装入一些木炭粉制成一个吸附柱,在柱的下端通过一个抽滤装置接上一个真空泵抽滤,结果倒入的红墨水因流速过快几乎毫不改色地迅速流到下面的烧坏中。像这样画蛇添足似的“改进”,不仅没有达到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按書作現象不够明顯,因为石灰水粘在上面的不多,混濁時看不清,我們是用乾而清潔的集气瓶代替它。首先看到的是瓶壁上生成水蒸气,然後用磨玻璃盖着拿下來,往瓶里倒石灰水,搖盪,現象非常明顯。 (見初中化学課本1955年4月版第126页)  相似文献   

20.
取铋矿石试样(0.500 0g),用抗坏血酸0.5g和1mol·L~(-1)盐酸溶液50mL,于25℃振荡提取30min,经致密滤纸过滤。取其滤液制成含20%(体积分数,下同)盐酸的试液100.0mL,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其中的氧化矿铋的含量。将上述过滤中的滤纸及其不溶物用盐酸羟胺0.5g和50%盐酸溶液25mL于100℃水浴中浸取1h后,加水25mL并过滤,取其滤液制成含20%盐酸的试液100.0mL,用ICP-AES测定其中的辉铋矿铋。将上述过滤后所得滤纸及其不溶物移入瓷坩埚中,升温至800℃灰化2h。冷却后,将坩埚中的不溶物用盐酸-硝酸-水(3+1+2)混合酸20mL加热溶解并蒸缩至约10mL,加入20%盐酸溶液10mL并定容至50.0mL,用原子荧光光度计(AFS)测定其中自然铋矿铋的含量。另取铋矿石样品0.500 0g,用上述混合酸20mL加热溶解并蒸缩至约10mL,加入20%盐酸溶液20mL,并定容至100.0mL,用ICP-AES测定其全铋量。ICP-AES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在10.00mg·L~(-1)以内,铋的检出限(3S/N)为3.0μg·g~(-1)。用所提出方法和常用的比色法对3个样品中的全铋、氧化矿铋和辉铋矿铋分别进行测定,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相互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