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春藩 《物理》2003,32(12):823-826
1 求学生涯林兰英院士照片林兰英 1 91 8年 2月 7日出生在福建莆田的一个工商业者家庭 .莆田一带地少人多 ,素有“地瘦载松柏 ,家贫子读书”的遗风 .虽然当地念书风气甚浓 ,科举人才辈出 ,但与女子无缘 .林兰英自幼性格倔强 ,当她懂得两个姐姐被遗弃送人的根由之后 ,对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罪恶有所领悟 ,下定决心要上学、要读书 .为此 ,她和长辈们进行了坚决的抗争 .她不屈不挠的精神换来了求学的机会 ,6岁的小兰英终于上了小学 .1 930年 ,林兰英在砺青小学毕业 ,但母亲坚决反对她继续升学 ,要她跟堂姐、堂妹那样 ,在家绱鞋挣钱 .当时莆田私…  相似文献   

2.
 1987年,8月5日.在我国发射的又一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上,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熔体生长砷化镓单晶的科学试验.这一开创性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的倡导者和组织领导者,就是我国半导体材料物理学家林兰英教授.研制我国第一根锗单晶、硅单晶1957年春节过后,刚从美国归来的林兰英,在“向科学进军”这股大潮的席卷下,开始了祖国半导体材料科学事业的征程.  相似文献   

3.
全国发光二极管专业学术会议于1990年8月28日至31日在长春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主办,由长春物理研究所和长春半导体厂承办,得到著名科学家徐叙瑢、高鼎三和林兰英教授的支持,也得到全国发光二极管同行的积极响应。机电部各重点厂家的领导,一些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总工和技术人员亲自到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5名,来自全国十三个生产厂家,六所大专院校和七个科研单位。  相似文献   

4.
由北方交通大学佘守宪教授策划并主审、太原理工大学黄莹、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王云英编写的<电磁学原理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一书,已由兵器工业出版社于1998年10月出版.这对推动物理数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无疑是件很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致读者     
带着您的殊爱,艰难地耕耘着春天;播下您的希望,走向成熟的秋天!这一年,我们的发行量首次突破万份;这一年,中科院出版委来函称赞本刊改革有成绩;这一年,我们获得1992—1993年科学出版基金(全额资助);这一年,我们获得包括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邓昌黎、王淦昌、周光召、钱三强、张文裕、赵忠尧、何泽慧、黄昆、林兰英、朱洪元、冯端、谷超豪、钱临照、葛庭燧、王承书、余瑞璜、何祚庥、章综、李林、吴式枢、戴元本、唐孝威教授在内的近百名学者的签字、题词或评语…….  相似文献   

6.
 中科院半导体所云集着黄昆、林兰英等一流物理学家和一大批有作为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在半导体物理,特别是在半导体超晶格物理的理论研究、半导体超晶格的光谱物理、超晶格低维系统的输运特性、超晶格量子阱中杂质、深能级行为、超晶格、多层异质结构材料诸方面获得众多成果,在世界半导体物理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根据灰色文献的定义,我们将该所学者在国际会议报告和将发表的论文有选择地摘录发表.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沈联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5月6日15时20分在湖北省武汉市去世,享年83岁.沈联芳同志1930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1952年9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参加工作,195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2月调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原武汉物理研究所),于1986年12月被中国科学院聘为研究员.沈联芳同志曾于  相似文献   

8.
 翻开《现代物理知识》杂志,那许许多多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物理领域的科学家大名映入你的眼帘:吴有训、严济慈、王淦昌、钱三强、赵忠尧、张文裕、何泽慧、黄昆、谢希德、林兰英、王承书、朱洪元、谢家麟…….人们也许要问:他们是怎样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的?去年的金秋时节,正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拉姆齐、德默尔特和保罗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时侯,本刊编辑部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四位专家、教授研究员关于《使您成为物理学家的原因是什么?》的答卷.从这些言简意赅、语重心长的答案中,我们找到了他们成功的原因,从中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0
熊庆来,字迪之,云南省弥勒县人。1909年考入云南省高等学堂本科。1913年留学比利时包芒学院。1915年至1920年先后在巴黎大学、马赛大学、蒙柏里大学学习,获理科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南京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主任。1931年至1933年在巴黎专攻函数论,获理科博士学位。1937年至1949年任云南大学校长。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0.
 余瑞璜,1906年3月出生于江西省宜黄县.192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并获学士学位,1935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物理学,在诺贝尔奖获得者、X光晶体结构创始人布拉格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于1937年获博士学位.1938年在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英国伯明翰大学冶金系进行科学研究.1939年,他携妻室儿女回国,先后在昆明清华金属研究所、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48年,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49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11.
林志忠 《物理》2010,39(11)
201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由日本北海道大学Akira Suzuki(铃木章)、美国德拉瓦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Richard F.Heck,和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Ei-ichi Negishi(根岸英一)三位教授获得,其中Suzuki和Negishi二位为13裔学者.Negishi教授得知自己获奖后,于10月6日当天早上参加了普渡大学校长为他召开的记者会,他在记者会上的一席谈话,值得省思.  相似文献   

12.
<正>车世光先生1926年7月生于哈尔滨,1947年9月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建筑系学习,1949年9月转入北京大学建筑工程系,195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到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1961年晋升副教授,先后任建筑物理实验室主任,建筑物理教研组主任,1985年晋升教授,直到1988年退休。因病于2009年11月  相似文献   

13.
戴闻 《物理》2007,36(5):394-394
诺贝尔奖得主、公认的导电聚合物先驱、新西兰科学家麦克狄尔米德(Alan MacDiarmid)于2007年2月7日逝世,享年80岁.2000年他与黑格(A.J.Heeger)、白川英树(Hideki Shirakawa)共同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在获奖者自传中,他写道:我出生在一个相对节俭但充满爱心的Antipodean(地球另一  相似文献   

14.
孟新河  钱可  侯净敏 《物理》2001,30(2):123-125
新千年始,基础科学国际大会“数学和理论物理在21世纪的挑战”于2000年3月13—17日在新加坡举行.1 大会要点综述11 大会宗旨人类进入新千年,对基础科学:数学和理论物理的进展和取得的成就进行回顾,以激励后人不断奋进,取得更大的辉煌.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基础科研人员及其后备力量———求学于数学和理论物理的学生,大量流失于面向市场经济效益的高科技领域、IT业、金融业、生物工程业等,极大地影响了青年学子的择业观.作为高科技发展后劲基石的数学和理论物理何去何从,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科技政策时深入研讨的重点.在世纪之交,科教兴…  相似文献   

15.
《物理通报》2005,(9):6-8
彭桓武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我们那一时代的很多同学、朋友们的老师.彭先生于1949年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到现在已有56年了.自彭先生回国以来,可以说我一直是长期跟彭先生打交道的学生之一.如果说到我跟彭先生的渊源,还要早一些,早在1949年以前我已经听说过彭桓武先生的大名.  相似文献   

16.
尾崎幸洋1949年10月19日生于日本大阪.1973年学士,1975年硕士,1978年在大阪大学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7.
《物理》1977,(6)
题 目 作 者 期数 页数“四人帮”破坏基础理论研究用心何在……………周培源1 1深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林兰英 13“四人帮”插手科技界的险恶用心………………………………戴念祖14“理论无用”论可以休矣………………………柳树滋 傅愫和 李惠国 2 65鼓吹“哲学代替科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童天湘、林夏水3129不要如浮云一样——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恢复名誉……………………王 龙 4 193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够被“彻底打破”吗?——评李柯《论运动的守恒和不守恒》……师 量 5 257“…  相似文献   

18.
吴有训(1897~1977)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1897年4月2日生于江西省高安县.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随A.H.康普顿从事物理学研究,1926年获博士学位.1926年秋回国,先后在江西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1928年秋起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包括1938年以后在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1945年10月任中央大学校长.1948年底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49年任校务委员会主任.1950年夏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同  相似文献   

19.
 本篇系特约稿,由著名超导专家赵忠贤教授审阅,特表谢意.作者熊诗杰,46岁,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员.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3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1988-1990年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超导研究中心、美国休斯敦大学德克萨斯超导中心进行访问研究.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国家教委授于“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荣誉称号,还被美、英等国名人中心收入三个国际名人录.已在国内外有影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3
汤川秀澍因对亚原子粒子理论的研究获得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35年他提出了一种核力理论,正确预言了介子的存在。介子是质量处于电子和质子之间的瞬变粒子。汤川秀澍1929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后留校任教,1938年获大阪帝国大学博士学位。重返京都大学任理论物理学教授(1939-1950),他还曾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职,1953-1970年担任京都基础物理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