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评价织物表面的摩擦特性,表征织物和皮肤接触过程中摩擦力的动态变化信息,研制了一种能测试织物表面动态摩擦特性的机械测试装置,该装置集成了机械装置、传感器及控制系统,能一次性测试织物的静、动摩擦系数.基于测试过程中采集的原始数据,定义了摩擦功、静摩擦系数及动摩擦系数3个指标来评价织物表面的摩擦特性.试验采用12种典型的织物样本,对织物的表面摩擦特性进行了客观测试及主观评价,并在日本Kawabata KES-FB4系统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针对12种典型的织物样本,3个评价指标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牛仔布具有最大的静摩擦系数,经编网眼针织布具有最小的静摩擦系数,与常理相符.客观测试得到的动态指标摩擦功和主观评价的结果具有一致性.本测试装置得到的动态摩擦系数和KES-FB4测试得到的平均摩擦系数也具有一致性.该测试装置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2.
冲击加载条件下材料之间摩擦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尝试利用自制分离式霍普金森压剪装置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硅橡胶和MDF水泥材料与铝合金在冲击加载条件下的摩擦系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冲击加载条件下,聚氨酯泡沫塑料、硅橡胶和MDF水泥与铝杆之间的摩擦系数与材料的性质关系不大,其摩擦系数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分散性,摩擦曲线出现抖动,且与加载条件有关,摩擦系数比通常意义下所得到的摩擦系数小;不同加载条件对所测试材料与铝压杆之间的摩擦系数数值影响不大,只是曲线的走势稍有不同.在冲击加载条件下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与铝杆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29,动摩擦系数为0.25;硅橡胶与铝杆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285,动摩擦系数为0.24;MDF水泥与铝合金杆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28~0.29,动摩擦系数约0.23.  相似文献   

3.
破片聚焦战斗部威力设计通常针对静爆条件,但在实战条件下,由于弹目相对速度和战斗部沿轴线方向破片初速梯度的影响,破片动态飞散角将重新合成,导致聚焦破片散开,破片在靶面的分布密度大为降低(可降低到静态条件的1/2)。采用射击迹线法对破片聚焦战斗部在静爆和动态条件下的破片飞散过程和破片在靶面的分布密度进行了仿真研究,提出了破片聚焦战斗部的动态杀伤威力设计概念,以破片平行聚焦战斗部为例给出了动态杀伤威力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抄纸工艺制备碳质双层纸基摩擦材料,采用惯量摩擦试验方法研究双层纸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碳质层的摩擦力矩在制动初期上升较快,中间过渡区平稳,尾部翘起较小;在制动压力小于0.28 MPa时静摩擦系数小于动摩擦系数,且动、静摩擦系数均随制动压力增加而减小;相对纤维层而言,采用碳质层摩擦时摩擦力矩曲线形态更好,连续制动时摩擦系数波动较小,磨损率低且能够有效保护偶件,是1种静/动摩擦系数比较低且适用于高载荷工况条件下使用的摩擦材料.  相似文献   

5.
静态下分别于25℃,90℃及180℃下进行硫化异丁烯(SO)、亚磷酸二正丁酯(DBP)、SO+DBP的混合物(质量比20∶1)、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及十二酸(LA)5种添加剂均以质量分数为2%的比例添加到液体石蜡(LP)中与铝合金进行油浸试验.用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评价了在铝合金表面上所形成的静态反应膜的摩擦磨损行为,并考察了上述添加剂在LP中对铝合金-钢摩擦副的润滑作用.结果表明:静态反应膜的摩擦磨损行为与添加剂的化学活性密切相关,其中DBP最易与铝合金发生反应,故其反应膜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和最长的耐磨寿命;ZDDP在180℃下的静态反应膜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长的耐磨寿命;SO、SO与DBP的混合物及LA的静态反应膜则不具有减摩抗磨性能,预示这些添加剂在LP中不与铝合金发生较强的化学作用.含上述添加剂的LP润滑下的摩擦磨损试验显示,DBP与ZDDP具有较好的摩擦学性能.这表明添加剂在铝合金表面静态反应膜的摩擦磨损试验结果与其在常规润滑下的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静态下分别于25℃,90℃及180℃下进行硫化异丁烯,亚磷酸二正丁酯,SO+DBP的混合物(质量比20:1),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及十二酸(LA)5种添加剂均以质量分数为2%的比例添加到液体石蜡(LP)中与铝合金进行油浸试验。用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评价了在铝合金表面上所形成的静态反应膜的摩擦磨损行为,并考察了上述添加剂在LP中对铝合金-钢摩擦副的润滑作用。结果表明:静态反膜的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惯性系统三轴综合测试台的结构分析模型,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结构静动态特性计算。给出了外框架在实际载荷作用下的静动态特性和整机的动态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该三轴台外框架进行了静态变形的实际测量。实测表明,理论分析和实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轮胎与地面接触问题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考虑轮胎的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橡胶帘线复合材料各向异性、以及橡胶材料本身的不可压缩特性等,分析了9.00R20子午线轮胎静态下与地面的接触问题,考察了不同下沉量、不同内压及静摩擦系数与因素对轮胎静态接地面内应力应变场的影响,得出了对工程设计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高强低摩TS—70D型固体自润滑滑道的摩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三峡工程永久船闸事故检修闸门实际工况,研制出TS-70D钉板-塑料固体自润滑复合材料滑道,通过滑道模拟试验,测定了这种滑道的布氏硬度及其在干摩擦和水润滑2种条件下的动、静摩擦系数与承载力的关系,并考察了TS-70D型滑道摩擦的时间效应。试验结果表明,TS-70D型滑道承载力大,摩擦系数小而且稳定,可满足类似三峡工程工况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相对湿度对几种摩擦副静摩擦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制的试验台上考察了相对湿度对金属-金属摩擦副、金属-石墨摩擦副、金属-TiN涂层摩擦副及金属-WC涂层摩擦副的静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湿度对金属-石墨摩擦副和金属-WC涂层摩擦副的静摩擦系数没有影响,而对金属-金属摩擦副和金属-TiN涂层摩擦副的静摩擦系数有影响。利用分形接触模型推导并计算了由水膜的弯月面效应引起的附加静摩擦系数,计算结果与实际变化趋势相吻合,静摩擦系数的计算值比实际值稍偏大。  相似文献   

11.
新型皮肤摩擦特性测量装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出新型皮肤摩擦特性测量装置并用于测量人及动物体内、外皮肤的摩擦特性,在不同试验参数下测定了皮肤与假肢接受腔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结果表明:该装置法向加载精度高达99.59%;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测得猪体外皮肤摩擦系数的重复性较好;在人体上、下肢不同部位,只有手掌部位皮肤与其它部位的摩擦系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5);在控制法向载荷和往复移动频率2种模式下得到兔体内皮肤摩擦系数的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摩擦系数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往复移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用该装置摩擦前后其皮肤组织结构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活塞二阶运动及活塞裙部摩擦的瞬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不同工况下内燃机活塞-缸套系统的摩擦学和动力学行为,本文从内燃机系统动力学分析入手,结合流体润滑方程,建立了考虑系统变惯量影响的活塞二阶运动与摩擦学行为的瞬态分析模型.以某型号单缸机为例,计算和比较了整个启动过程中曲轴转速、二阶运动及摩擦功耗的变化;对比分析了启动时第一周期与稳定运行时某一周期内活塞二阶运动和活塞裙部摩擦学行为的差别.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内燃机动力学和摩擦学行为的稳态及瞬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炭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以自制炭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和45#钢为摩擦副,采用惯量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度对摩擦副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不仅影响其摩擦力矩曲线的形态,也影响动、静摩擦力矩和摩擦系数的大小;在较低温度下,摩擦力矩曲线形态较为对称,动、静摩擦系数较高,随着温度升高,摩擦力矩曲线尾部翘起程度增大,动、静摩擦系数减小,制动拖曳时间延长;试验结果对纸基摩擦材料的性能设计和自动变速器工作参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邱明  张永振  朱均 《摩擦学学报》2005,25(6):545-549
对4种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5种速度和4种压力条件下进行了销-盘摩擦磨损试验,运用遗传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铝基复合材料在高速干滑动过程中的摩擦行为预报模型,并用该模型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预报.结果表明,蓄热能力较大的铝基复合材料在服役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用遗传神经网络建立的铝基复合材料摩擦行为预测模型为服役条件下提供了简便、可靠的优选材料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钢球缺陷检测过程中,镜面钢球打滑引起的滑动摩擦导致展开轮磨损这一问题,以实现展开轮增摩降磨为目标,提出将微结构应用于钢球展开轮表面的方法.首先,应用激光微造型技术在T10A试件表面加工不同特征参数凹坑微结构,采用单因素法在MMW-1立式万能磨擦试验机上进行点接触干滑动摩擦试验;在综合考虑局部激光硬化和几何参数对磨损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结合试验数据建立基于Archard理论的微结构磨损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技术及磨损试验验证磨损模型的正确性,进而对微结构特征参数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在点接触干滑动摩擦工况下,提出的三种微结构表面均可以实现增摩降磨;建立的磨损模型能准确地计算磨损系数用以分析实际工况的磨损特性;优选了凹坑面积在S_2~S_4范围内的菱形微结构.提出的方法为钢球表面缺陷检测设备提供了技术支持,所建的磨损模型为干摩擦状态下凹坑微结构表面磨损程度的预测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速列车铁基烧结闸片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通过对材料组成和工艺等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一种铁基烧结闸片材料,对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等进行了分析测试,探讨了烧结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以及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与摩擦磨损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材料摩擦系数较高(0.31),磨损率低(0.022mm/次),摩擦稳定性优良;同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是一种潜在的高速列车制动闸片材料。烧结摩擦材料的摩擦机理归于啮合和粘着,而磨损机理归于磨粒磨损和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  相似文献   

17.
动态焦散线实验方法及其在断裂力学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给出了静、动态的焦散线方程,和确定裂纹尖端位置、动应力强度因子K_1~d的计算公式,并证明了在裂纹扩张速度较低时,可用静态公式计算,还研究了带预裂纹的三点弯曲梁和圆环在冲击载荷下的断裂问题,得到了系列动态焦散线照片、裂尖位置和动应力强度因子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8.
机械系统中摩擦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摩擦现象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合理地解决机械系统中摩擦环节尤其是非线性摩擦环节的制约问题 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由于摩擦的复杂性, 很难从机理上获得其准确唯一的数学模型, 迄今已提出的摩擦模 型有数十种. 鉴于目前机械系统中摩擦建模的发展状况, 首先描述了几种重要的摩擦现象, 如库仑摩擦、黏性 摩擦、Stribeck效应、预滑动摩擦、可变的静态摩擦力和摩擦记忆效应等. 其次, 系统地介绍了几种较为重要的、 常用的摩擦模型, 包括6种静态摩擦模型和7种动态摩擦模型, 并对每一种模型的构成, 特点和适用范围等 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 比较而言, 静态摩擦模型结构简单, 参数辨识容易, 但是无法描述摩擦的动态特性, 动态摩擦模型能够比较全面的描述摩擦现象, 但结构复杂, 参数辨识难度较大. 再次, 简要概述了摩擦建模 对机械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以及在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控制中的作用. 最后, 针对当前机械系统中摩擦建 模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几点展望. 为今后摩擦模型的选用和新摩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