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例题,作为巩固和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的载体,在课本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数学学习中,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例题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掌握,从而导致迥异的数学学习效果.从课本的一道例题中,除了从表面上的学习概念、公式与定理的运用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只有对此有了相对明确的答  相似文献   

2.
王丛萍 《数学之友》2022,(24):47-48
数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数学应用和发展等起着积极影响.学生有效形成良好数学思想方法,可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促进小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习,实际上就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概括,也是数学知识的本质所在.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层次性划分,使数学学习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从方法论角度提供了数学学习的方法.全面地掌握数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有效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对提高个体的整体素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概括和抽象 ,它蕴藏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中学数学的许多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课本的例题、习题中 ,蕴藏在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中 ,蕴含在概念、定义的形成过程中 ,而我们学生常会忽视蕴含在课本中的方法 ,从而不能灵活应用课本中方法解题 ,本文试着挖掘蕴含在课本中的一些方法 ,从而引起大家的共鸣 !一、本末倒置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可以变换思维视角 ,突破常规的做法 ,来个“本末倒置” .例 1 已知函数 f(x) =14 x+2  x1 ,x2 ∈R与x1+x2 =1时 ,f(x1 ) +f(x2 ) =12  设an=f(0 ) +…  相似文献   

5.
王贺 《数学之友》2022,(4):17-20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各知识间有着内在联系.数学的新知识是在人类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数学知识间结构严谨,系统性强.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理解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发展数学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兆洋 《数学通报》2012,51(1):41-44
1 数学理解型教学的涵义教学具有理解性,理解是数学教学的内在品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各种方法或手段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积极地、正确地理解.创设情境可以建立日常经验与课本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运用变式可以突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搭建脚手架能够创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理解的实现.举例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围绕某一主题列举各种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结,建立比较完善的认知结构.教育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使得有时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数学知识具体、直观、形象,能够促进和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为学生的理解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事实上,教学总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的,数学教学内在地包含理解.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知道,定义是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起点,对定义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对数学基础知识与方法技能内化与运用的水平.要加深对定义的理解掌握,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增强一种从定义的视角看问题的意识.如何才能强化定义的视角意识,本文拟就此向同学们提供几点建议,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8.
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是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基本技能的主要资源,传统教学中往往通过训练、强化来达到这一目的,但事实上,单纯用训练的方法来完成这个目标,不仅达不到掌握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效果,而且容易使包含丰富思想、富有智慧和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变成呆板、枯燥的机械化的训练.近年来的高考十分重视对课本例题、习题的“加工、简化和组合”以及对课本的“挖掘、吸取和引申”.这就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纲,引导学生利用课本沿纵向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重视课本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概括和提炼,沿横向加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及组合,把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并培养“回归课本、探究课本、应用课本”的意识和能力.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引导教师从“以本为本”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走向“以人为本”的教学发展天地.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被动地去依附教材,而是要更新原有的教学观、教材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习题教学资源,并根据学生特点积极主动地、灵活开放地、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9.
<正>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大都不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很少阅读课本,觉得课本上的例题简单,没啥看头.只有当某个概念、性质、定理或公式记忆模糊时或完成书上习题时"翻翻课本",课本成了"手册"、"习题集".其实,课本中每一个概念的引入、定理的证明、例题的配备、顺序的编排等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思路和方法.如果同学们在学习课本知识时,注重思考和从中汲取,那么对于学好数学,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是大有帮助和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微探究,是指在教学内容和题目的细节处进行的探究,目的是清除学生在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堵塞点,让学生在通俗易懂的方法中愉快学习.本文从课本性质内容、题目的结构、教学例题三个方面进行微探究,使学生爱上数学,喜欢探究数学问题,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华佳 《数学之友》2020,(4):56-58,60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理解并掌握数学内容,获得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然而在实际数学学习中,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学生只掌握结论,忽略结论背后隐藏丰富的数学思维活动;仅认识符号,不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只会解与例题相似的题目,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尝试分析学生数学思维“瓶颈”的成因,寻找突破“瓶颈”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思维方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更好地领会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2.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源于课本的题型占据了一定的份量,因此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课本例题和习题的充分挖掘.这样,我们才会真正从题海战术中脱身出来,同学们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愉悦.  相似文献   

13.
1 引言数学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数学知识教学的明线,一条是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暗线.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基础,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是基础知识的升华,是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引向深入.初中阶段学习数学,除了掌握必须的"双基",还要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背景和发生过程,深入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从有形的数学知识中探寻无形的数学思想方法,让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成"隐形的翅膀",完成数学学习中的智慧托举.  相似文献   

14.
刘昌宏 《中学数学》2012,(14):32-33
例题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例题的设计体现知识的运用,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传达数学解题方法与技能,对学生数学的学习起到导向的作用.例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例题的讲解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例题讲解效果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一、数学例题教学的作用1.示范、导向功能教材中的例题主要作用是起到示范、展示的功能.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讲解清楚知识要点内容,再对例题进行实际操  相似文献   

15.
教师应悉心研读教材,充分理解教材中例题和习题的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学习和拓展延伸.本文以新教材中一道课本复习参考题为例,通过一题多解与变式训练,挖掘其所蕴含的知识链、方法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算求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1引言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的灵魂.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揭示其内容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提高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是现代教学思想与传统教学思想的根本区别之一.数学思想方法是基于数学知识又高于数学知识的一种隐性的数学知识,而认识隐性知  相似文献   

17.
集合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集合的概念和思想方法已渗透到了各个数学分支.我们从课本中已经学习了一些集合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这有助于我们对初等数学中的某些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现代数学.这里,我们打算对课本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例题都反映了相关的数学本质,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对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中考复习中,将教材中典型的例题与其衍生出的中考试题联系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2012年中考  相似文献   

19.
例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教学则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理解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渠道。因此,没有一位数学教师会忽视例题的教学。但如何充分发挥教材中例题的功能与作用,例题教学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这里,我们就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实际,从六个方面提出例题教学应遵循的一些原则。一、例题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材中每一道例题都比较具体地反映了数学的有关内容及学生应掌握的程度,但各个例题的目的和作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中考,靠题海战术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考的要求,只有抓问题本质,悟解题通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从课本的例题出发,回归教材,返本溯源,找到知识的“本源点”;从素养出发,举一反三,找到知识的“关联点”;对教材例题进行改编、延伸,找到知识的“衍生点”.回归数学本质,回归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