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南瓜吸收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子吸收光普法研究了南瓜对铅的吸收特性, 结果表明:南瓜对铅的吸收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培养液pH 7时对铅的吸收量最大;这一结论与南瓜对重金属镉的吸收特性相似。  相似文献   

2.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皖景天对镉和锌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皖景天对镉和锌的吸收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皖景天对镉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皖景天对锌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经不同pH值不同时间酸处理的DNA溶液拉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牛胸腺DNA被配制成pH 3.0,pH 2.0,pH 1.0的酸性溶液,在其进行水合的过程中分别测试了样品经过1,2,12和24 h后的拉曼谱图。实验结果表明,DNA分子内部发生了明显的质子化作用,其拉曼特征频率和强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且随着不同的pH值和不同时间的酸处理它们的变化程度也不同。在pH 3.0的DNA溶液中仅在1 h处理后的拉曼谱图出现了微弱的A构型DNA的特征峰,溶液中主要以存在B构型为主,并有C构型特征峰的出现且随着水合时间的延长,该峰强增加。在pH 2.0的DNA溶液中仅见B构型和C构型特征峰,随着时间的增加,B型特征峰峰强逐渐减弱且伴随着C型特征峰峰强的增加。在pH 1.0的DNA溶液中B,C构型特征峰基本消失,出现了强度很大的891 cm-1峰以及1 265和1 418 cm-1峰,它们是Z构型的特征峰,891和1 265 cm-1峰随时间的延长峰强增加而1 418 cm-1随时间延长峰强减弱。从pH 3.0开始,随着酸性的增强和时间的延长,DNA溶液质子化程度逐渐加深,直到pH 1.0时其双螺旋结构遭到严重的修饰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LaPO4:Eu3+的PEG2000辅助水热法制备及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以聚乙二醇2000(PEG2000)为添加剂,成功制备了铕掺杂的磷酸镧纳米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所制得的纳米颗粒分散性较好,呈球形放射状结构。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LaPO4属单斜晶系,独居石结构,700℃煅烧2 h基本晶化完全。研究了不同合成条件、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及不同铕含量对材料发光性质的影响,荧光光谱(FS)数据表明:最佳制备条件是pH等于9的条件下180℃反应14 h;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激发峰及各个发射峰的强度都增大,850℃时,煅烧1 h发光强度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发光强度反而减小;随着铕含量的增加,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Eu3 的掺加量在4%(摩尔分数)时,纳米粒子的荧光强度最强,更高的掺杂浓度将导致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5.
FTIR研究热处理对RIM PUU的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PUU(聚氨酯脲)样品薄膜放入FTIR恒温池内进行原位扫描。FTIR红外谱图的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氢键化的脲键的吸收逐渐增加,达到一定时间后,吸收变化甚微。在热处理过程中,有序氢键化脲键基团吸收的变化率(反映微相分离动力学)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增加。PUU材料在热处理之前,羰基振动区内游离的氨酯键、无序氢键化的氨酯键、有序氢键化氨酯键、无序的氢键化脲键和有序的氢键化脲键等多种羰基并存,热处理后仅存游离的氨酯键、氢键化的氨酯键及有序的脲键3种吸收谱带。在100℃下,热处理时间(超过8h)越长,力学性能越差。而在相同的热处理时间(8h)内,热处理温度在100℃,PUU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配制不同浓度ZnO纳米流体的氨水溶液,研究了ZnO纳米流体氨溶液在降膜吸收器内定初始压力条件下对氨气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纳米流体体现出对氨水降膜吸收强化的效果有所不同,随着ZnO纳米流体浓度的增大,对氨水降膜吸收的强化影响先增大后减小,且在浓度为0.1wt%时强化效果最佳。从实验还可看出,氨水基液浓度的增加使氨气的吸收量逐渐减小,但纳米流体的添加均可使吸收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纳米流体的加入,还可放缓由于氨水基液浓度增高引起的吸收速率降低的速度,且强化吸收的最佳纳米流体浓度不随氨水基液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7.
带隙可调的CdS纳米晶薄膜的化学浴制备和光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CdS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室温下其禁带宽度约为2.4eV,是一种良好的太阳能电池窗口层材料和过渡层材料。分别以CdCl2和(NH2)2CS作为镉源和硫源,用化学淀积法在玻璃上生长CdS纳米薄膜,考察了Cd2 浓度、淀积温度、淀积时间以及溶液pH值对CdS成膜的影响。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和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如化学试剂的浓度、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来控制薄膜中颗粒的尺寸大小,随着反应温度的逐渐降低或反应时间的减少等可以使得到的CdS纳米晶薄膜中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带隙增加;镉离子浓度越小或氨水浓度越大,所得CdS纳米晶薄膜带隙越大。  相似文献   

8.
红外光谱研究Fenton试剂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纳米管经焙烧和稀硝酸纯化处理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采用Fenton试剂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化学改性,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化学处理后能够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羟基和羰基,且羰基峰的吸收强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碳纳米管的化学处理条件即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pH值和反应时间等因素能够影响碳纳米管的改性效果;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控制在10左右,pH保持在3,反应10h即能在碳纳米管表面产生较多的羰基.此外,根据Fenton试剂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机理和碳纳米管改性前后的FTIR变化,初步分析了Fenton试剂与碳纳米管作用的可能机理.机理分析表明,羟基和羰基的产生是由亲电性的HO·对碳纳米管上的不饱和键进行加成氧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顾惕人  盛泰成  郭元恆 《物理学报》1965,21(6):1170-1174
我们在二级玻璃汞扩散泵的真空系统上使用了室温的镉膜阱,证明镉膜阱能有效地捕集汞蒸气,使被抽容器达到气压力10-5—10-7毫米汞数量级的高真空。我们较系统地试验了镉膜的条件对于极限气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蒸发的镉膜效果最好;将镉膜在10-2毫米汞的气压下搁置10小时后对于极限气压的影响不大;但若将其在大气下搁置10小时,则极限气压约升高一个数量级;进一步延长在大气中的暴露时间(达300天),对极限气压无更大的影响。初步的寿命试验表明,扩散泵工作140小时之后,极限气压才较显著地上升。降低镉膜阱的温度、增加镉膜阱的数目和被抽容器的高温烘烤都是提高真空度的有效途径;在实验中考虑了这些因素,我们曾获得了气压低达10-9毫米汞数量级的超高真空。  相似文献   

10.
LED组合光谱对水培生菜矿物质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工厂全密闭环境中水培种植大速生生菜,以光谱比例可调节的LED灯板为植物生长光源,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ICP-AES),研究了红蓝LED组合光谱下生菜对K,P,Ca,Mg,Na,Fe,Mn,Zn,Cu,B,Mo等11种营养元素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1)与叶绿素生理吸收波峰(峰值450和660 nm)对应的单一或组合光谱均可增强水培生菜根对Na, Fe, Mn, Cu, Mo元素的吸收能力,且单一红光光谱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四种元素含量分别为荧光灯全光谱下的7.8, 4.2, 5.3, 11.0倍;(2)根对K和B元素的吸收量在荧光灯全光谱下达到最大分别为10.309 mg·g-1和32.6 μg·g-1,而在红、蓝单一或组合光谱下吸收能力降低;(3)单一蓝色光谱下根对Ca和Mg元素的吸收受到抑制,分别比荧光灯对照降低35%,33%;(4)生菜在30%蓝光+70%红光的光谱条件下生物量最高,而在20%蓝光+80%红光条件下对Ca, Mg, Na, Fe, Mn, Zn, B七种元素的累积量达到最大值。试验结果为水培生菜光源光谱选择及营养液配方调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原子捕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草药中痕量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考察了火焰条件、捕集管与燃烧器和光束的距离、冷却水流量、捕集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原子捕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的灵敏度的影响 ,实验优选出的最佳实验条件为 :乙炔流量 90L·h- 1 ,捕集管距离燃烧器缝口 5mm ,捕集管距离光束 2mm ,冷却水流量 1 5L·min- 1 ;采用 5 0ng·mL- 1 的镉标准溶液对吸光度与捕集时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 ,结果发现 ,在 0~ 6min的捕集时间内二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捕集时间为 2min时 ,镉的特征浓度为 1 8ng·mL- 1 ,检出限为 0 4 2ng·mL- 1 ,分别较常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征浓度和检出限改善了 16倍和 5倍 ,方法的精密度 (RSD)为 1 8%。利用所建立的原子捕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对人参、丹参、苦参和党参及其水煎液中的痕量镉进行了测定 ,样品的测定回收率在 89 5 %~ 10 4 %之间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半导体超晶格子带间跃迁光吸收理论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从理论上研究了半导体超晶格子带间跃迁的光吸收性质,以GaAs/AlxGa1-xAs超晶格为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该材料的吸收系数随入射光光子能量、光场强度和超晶格结构参量(阱宽,垒宽,势垒高)的变化关系计算表明:随着入射光光子能量的变化,出现非对称的吸收峰;光强只改变吸收系数大小;超晶格结构参量会改变吸收谱的谱宽和吸收峰所对应的入射光频率随着超晶格阱宽(垒宽)的增大,吸收谱由宽变窄,吸收峰红移;随着超晶格Al组分变大,吸收谱变窄.  相似文献   

13.
杨秋利 《光谱实验室》2007,24(5):918-920
采用干式灰化法对铁树叶进行灰化处理,将其残渣溶于HNO3溶液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铁树中的Cd、Co、Mn、Zn、Mg、Ca、Fe、Pb、Cu、Ni等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实验表明,铁树中Ca、Mg、Fe和Zn含量较丰富.  相似文献   

14.
常温下,用硫酸铝为改性剂制得改性粉煤灰,以此作为有机磷废水的吸附剂,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改性粉煤灰对有机磷的吸附性能,并通过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时,盐灰质量比为1∶12;吸附时,改性粉煤灰用量为35g/L、溶液的pH值为8、振荡时间为30min、吸附温度为30℃时,磷的去除率可达97.0%。  相似文献   

15.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盐试剂中的痕量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莹  彭茵 《光谱实验室》1999,16(6):671-673
采用巯基棉分离富集钙盐试剂中的前量镉,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满意。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81%。  相似文献   

16.
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记莲 《光谱实验室》2011,28(1):299-302
研究了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铅的新方法.利用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配合剂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吡喹啉酮-5(PMBP)对试样中的Pb(Ⅱ)进行浊点萃取.并详细探讨了溶液pH值、试剂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浊点萃取及测定灵敏度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铅的富集倍数为20,检出...  相似文献   

17.
研究建立了用盐酸-硝酸混酸捕集主流烟气中铅和镉,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对主流烟气中铅和镉的捕集条件和捕集液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并与常用的剑桥滤片法进行比较,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主流烟气中铅和镉含量的回收率、精确度进行了试验,同时选取了5个烤烟型和1个混合型卷烟样品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用10%盐酸+5%硝...  相似文献   

18.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晶石中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重晶石中微量镉的方法。利用本方法测定重晶石中的微量镉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回收率97.5% ̄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1.68% ̄4.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