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纳米晶ZrO2:DY^3+的制备与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ZrO2:Dy3 发光粉体,对不同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的系列样品,均观测到Dy3 离子的室温强特征发射.样品的晶相与发射性质的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经600℃~950 ℃热处理后,晶相经历从四方相到以单斜相为主的变化;由于晶相的变化,发现有两个发光中心,分别位于四方相和单斜相.激发Dy3 的6P7/2能级,当稀土离子处在四方相(格位一)时有利于483 nm和583 nm的发射,当稀土离子处在单斜相(格位二)时有利于490 nm和577 nm的发射.基质ZrO2和Dy3 离子之间有能量传递,950℃时能量传递效果最好.荧光强度与掺Dy3 离子浓度关系表明,Dy3 在纳米晶ZrO2中的最适合掺杂浓度与ZrO2的晶相有关,四方相时,最适合掺杂浓度为0.5%,混合相时为1%.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ZrO2:Eu3+-Bi3+粉体,所制备的纳米晶粉体均能观测到Eu3+离子的室温特征发射.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结果表明:经600℃煅烧后得到的纳米晶ZrO2:Eu3+-Bi3+粉体的晶相为四方相,经800,950及1100℃煅烧后的样品为四方相和单斜相的混合晶相.Eu3+离子在四方相中的室温特征发射明显强于在混合相中的发射.Bi3+离子的掺入对Eu3+离子的室温特征发射有显著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兵  陈圆圆  王雪雷  杨骏 《光谱实验室》2013,30(4):1533-1536
采用溶液燃烧法一步快速合成尖晶石型纳米ZnCr2O4,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系统研究了不同燃料、燃料/氧化剂比对ZnCr2O4晶相组成,晶粒大小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料种类和燃料/氧化剂比对合成产物晶相组成,晶粒大小和微观形貌有显著影响。适宜的燃料/氧化剂比随燃料的不同而变化,甘氨酸为燃料,燃料/氧化剂比在富燃(+50%)可得到8.1nm纯相结构致密的ZnCr2O4纳米晶体;尿素为燃料,在化学计量比得到晶型良好块状多孔晶粒大小为10.2nm纳米晶体;乙醇胺为燃料,在化学计量比得到致密团聚晶粒大小为12.7nm的纳米晶体。  相似文献   

4.
周巍  吕树臣 《光子学报》2008,37(10):2018-2023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晶ZrO2∶Dy3+发光粉体,对不同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的系列样品,均观测到Dy3+离子的室温强特征发射.样品的晶相与发射性质的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经600℃~950 ℃热处理后,晶相经历从四方相到以单斜相为主的变化;由于晶相的变化,发现有两个发光中心,分别位于四方相和单斜相.激发Dy3+的6P7/2能级,当稀土离子处在四方相(格位一)时有利于483 nm和583 nm的发射,当稀土离子处在单斜相(格位二)时有利于490 nm和577 nm的发射.基质ZrO2和Dy3+离子之间有能量传递,950℃时能量传递效果最好.荧光强度与掺Dy3+离子浓度关系表明,Dy3+在纳米晶ZrO2中的最适合掺杂浓度与ZrO2的晶相有关,四方相时,最适合掺杂浓度为0.5%,混合相时为1%.  相似文献   

5.
高压能增加陶瓷烧结的致密驱动力和抑制陶瓷晶粒的长大。用高压辅助烧结的方法得到了晶粒尺寸约为60和30 nm的致密纳米BaTiO3陶瓷。BaTiO3陶瓷的晶体结构随温度的变化由变温Raman光谱来研究。在温度范围-190℃到200℃内,与粗晶的BaTiO3陶瓷相比,纳米BaTiO3陶瓷Raman散射结果表明,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Raman峰的强度变弱,相变越来越弥散,出现了相变峰的消失;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在纳米BaTiO3陶瓷甚至在30 nm BaTiO3陶瓷中都有与粗晶相同的从三方相到正交相到四方相到立方相的连续相变。变温Raman散射也表明,当晶粒大小减小到纳米尺寸时,纳米BaTiO3陶瓷表现出与粗晶不同的新颖性质。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存在多种铁电相的共存。  相似文献   

6.
Ce3+,Tb3+共掺BaYF5微晶玻璃的光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Ce3 +/Tb3+共掺BaYF5微晶玻璃.测试了微晶玻璃的X射线衍射图(XRD)谱、激发光普和发射光谱.研究发现:660℃热处理2h后的玻璃基质中析出BaYF5纳米晶相,根据XRD结果用Scherrer公式计算得到晶粒大小约为27 nm;在近紫外光(338 nm)激发下,观察到BaYF5...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了ZnFe2O4纳米晶体,系统考察了不同燃料,燃料/氧化剂的摩尔比对ZnFe2O4晶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对产物的晶相组成、晶粒大小、晶体形貌以及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燃料种类和燃料/氧化剂比对合成产物晶相组成影响显著。以丙氨酸和甘氨酸为燃料合成所得的纳米晶相较好;以丙氨酸和甘氨酸为燃料时,都是在贫燃(—50%)时得到最好ZnFe2O4纳米晶型,尺寸分别为34.4nm和29.7nm。  相似文献   

8.
纳米晶ZrO2:Er3+-Yb3+的制备及其室温上转换发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ZrO2:Er3+-Yb3+纳米晶粉体,所制备的纳米晶粉体具有较强的室温上转换发射和红外发射.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质随着Yb3+掺杂浓度和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通过X射线衍射谱分析发现,经800 ℃煅烧2 h后得到的ZrO2:Er3+-Yb3+纳米晶是四方相和单斜相的混合结构,经950 ℃煅烧2 h后得到的样品以单斜相为主,随着Yb3+浓度的增加四方相增多.对800 ℃煅烧下Er3+, Yb3+共掺的样品,随着Yb3+浓度的增加,绿光和红光上转换发射强度都增大,但是红光上转换发射谱发射强度的增长幅度明显要强于绿光上转换发射谱发射强度的增长幅度.对样品上转换发射谱的分析发现,上转换红光、绿光的发射都是双光子过程.  相似文献   

9.
张保花  郭福强  孙毅  王俊珺  李艳青  智丽丽 《物理学报》2012,61(13):138101-138101
采用两种不同的溶剂热路径合成出了不同形貌和尺寸的CdS纳米晶, 一种是以无水乙二胺(en) 为溶剂, CdCl2·2.5H2O和硫脲(H2NCSH2N) 为镉源和硫源, 在不同反应温度(160 ℃-220 ℃ 下制备出了CdS纳米晶, 讨论温度对CdS纳米晶生长的影响; 另一种是以en为溶剂, 将在160 ℃下合成的产物在200 ℃下原位再结晶生长2-8 h, 分析原位生长时间对CdS纳米晶生长的影响. 通过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电镜(SEM) 和透射电子电镜(TEM) 等表征产物的物相、 形貌和微结构, 分析可知: 两种路线合成的产物均为六方相CdS; 当温度为160 ℃时, 产物形貌为纳米颗粒状, 当温度高于160 ℃时, 产物为CdS纳米棒状; 同时, 在200 ℃下原位再结晶生长不同时间后发现产物形貌由纳米颗粒转变为纳米棒,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HRTEM) 分析可知: 纳米棒是由零维纳米颗粒自组装而成. 最后, 讨论了影响产物CdS纳米晶形貌转变的因素和纳米棒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自然氧化的单晶Si(100)衬底上制备了纳米结构的Fe53Pt47薄膜,并研究热处理后薄膜中的磁相互作用、晶粒尺寸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经400℃热处理后,FePt薄膜中有明显的面心四方相形成,薄膜表现出硬磁性,晶粒尺度在20 nm,薄膜内部存在软硬磁交换耦合作用;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硬磁相含量增加.同时由于FePt薄膜的晶粒长大,部分软硬磁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失效;600℃热处理后,FePt的面心立方相已经完全转变为面心四方相,薄膜矫顽力由硬磁相之间的静磁作用贡献. 关键词: 磁性薄膜 纳米晶 磁性能 热处理  相似文献   

11.
纳米氧化锌的IR及其薄膜的UV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薄膜。ZnO为六方晶系纤锌矿型,薄膜表面均匀致密,粒径尺寸约为10nm,400℃焙烧后的粉体在451cm-1处出现Zn-O伸缩振动,较体相材料向低波数移动了约29cm-1,膜中ZnO粒子的带边吸收位于363nm,其吸光度值与膜层数间的较好线性关系说明可以将氧化锌溶胶中的纳米粒子较好地转移到基片上。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与GaN薄膜晶格失配小的衬底材料,报道了利用气相传输平衡技术(VTE)在(100)-βGa2O3单晶衬底上制备高度[001]取向LiGaO2薄膜的方法。经过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得到的薄膜是由单相LiGaO2组成。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形貌,发现经气相传输平衡技术处理得到的薄膜表面形貌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表面晶粒尺寸随温度上升而增大。而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随着温度上升,所得到的薄膜也从多晶向单晶化转变。在经过退火处理后,通过观察吸收谱发现LiGaO2薄膜中产生色心,并且色心的种类与温度有关。表明可以通过气相传输平衡技术技术,在远低于LiGaO2熔点的温度制备外延GaN用(001)LiGaO2∥(100)β-Ga2O3复合衬底。  相似文献   

13.
Ba_(1-x)Sr_xTiO_3相结构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测定了不同Sr含量的钛酸锶钡(Ba1-xSrxTiO3)纳米晶的拉曼光谱,发现了随着Sr含量的增加,517cm-1[E(TO)与A1(TO)]光学声子模劈裂为双峰和相对低频声子模向低频漂移,而相对高频声子模向高频漂移现象。当x=0.4时,软模解冻,Ba1-xSrxTiO3铁电相不能维持而呈现顺电相结构。  相似文献   

14.
李璠  王立  戴江南  蒲勇  方文卿  江风益 《光学学报》2006,26(10):1585-1588
采用常压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APMOCVD),以二乙基锌(DEZn)为Zn源,去离子水(H2O)为氧源,N2作载气,在外延ZnO薄膜的反应气氛中通入少量氢气,在cAl2O3衬底上生长出了ZnO∶H薄膜。用X射线双晶衍射和光致发光谱对ZnO∶H薄膜的结晶性能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O∶H薄膜(002)和(102)面的Ω扫描半峰全宽分别为46.1 mrad和81.4 mrad,表明该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室温下,ZnO∶H薄膜具有较强的紫外光发射(380 nm),在低温10 K光致发光谱中观测到位于3.3630 eV处与氢相关的中性施主束缚激子峰(I4)及其位于3.331 eV处的双电子卫星峰(TES)。采用退火的方法,通过观测I4峰的强度变化,研究了氢在ZnO∶H薄膜中的热稳定性。发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I4峰的强度逐渐减弱,表明在高温下退火,氢会从ZnO薄膜中逸出。  相似文献   

15.
Highly crystalline, dense BaTiO3 nanoparticles in a size range from 30 to 360nm with 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g = 1.2–1.4) were prepared at various synthesis temperatures using a salt-assisted spray pyrolysis (SASP) method without the need for post-annealing. The effect of synthesis temperature on particle size, crystallinity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nature of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was analyzed by Rietveld refinement and Raman spectroscopy. The particle size decreased with decreasing operation temperature. The crystal phase was transformed from tetragonal to cubic at a particles size of about 50nm at room temperature. SASP can be used to produce high weight fraction of tetragonal BaTiO3 nanoparticles down to 64nm in a single step.  相似文献   

16.
用吡啶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嵌段共聚物PluronicF108胶团形成以及牛血清白蛋白(BSA)对嵌段共聚物胶团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BSA阻碍嵌段共聚物的胶团形成,BSA与嵌段共聚物疏水链段的疏水相互作用是其阻碍嵌段共聚物胶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氢键诱导液晶化合物中,针对做为质子给体的苯乙烯基吡啶类液晶化合物,通过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了链长对分子结构和相变行为的影响。末端链长的改变直接影响到相变次序和相转变温度,同时影响整个分子的排列方式。  相似文献   

18.
Na_2Si_2O_5·xFe_2O_3玻璃和熔体的Raman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取了Na2Si2O5·xFe2O3(x=1,3,5%)玻璃,其玻璃和熔体的Raman谱图表明随铁含量的增加920cm-1谱峰明显增强,而1000cm-1附近则出现一个小的尖峰。讨论了引起这些谱峰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Solutions of hydrated reversed micelles and mixtures of distillate cracking residue and light catalytic gas oil are studied by the methods of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of scattered light and polarized fluorescence, respectively.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s of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disperse phase are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increases with temperature in the range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which depends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 under investigation, at temperatures above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the particle size decreases. These dependenc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formation of clusters from particles of the disperse phase at temperatures below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and subsequent destruction of these clusters. Therefore, the structures of model (micellar) and natural (oil) disperse systems are compar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behavior upon heating is revealed.  相似文献   

20.
纳米金刚石在惰性气氛下的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不同分析手段(其中包括TEM、SEM、RS和DSC等)对纳米金刚石粉末在惰性气氛下的25 1200℃热处理效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发现经过热处理的纳米金刚石粉末在颗粒形貌和结构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Raman光谱和DSC分析还证实了纳米金刚石粉末在约751℃左右经历了石墨化的转变,该相变温度远低于体材料金刚石,原因在于粉末材料的纳米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