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作用自组装形成的一类新型多孔材料. MOFs具有独特的拓扑结构、丰富的孔隙结构、可调的孔道尺寸、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灵活的表面修饰等特征,是色谱分离领域颇受关注的一类新型固定相. 综述了近几年MOFs材料作为固定相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及手性拆分等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展现MOFs材料在色谱分离领域的优异性能和应用潜力,并对MOFs材料在色谱固定相领域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多孔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在近二十余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MOFs材料由无机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具有许多优于传统多孔材料的特性.超高的比表面积、较高的孔隙率、可调的孔道尺寸、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使得MOFs材料在多个领域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MOFs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反应、吸附分离、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并表现出了优异的效果.本文着力于近年来MOFs材料在吸附分离研究中的进展,重点介绍了这类材料在能源气体贮存、碳捕获、膜分离、液相吸附、色谱的分离净化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汤雯淇  孟莎莎  徐铭  古志远 《色谱》2021,39(1):57-68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一类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金属簇)自组装形成的新型多功能材料。MOFs具有孔隙度高、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化学和热稳定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催化等多个领域。近年来,MOFs作为新型气相色谱固定相用于分离异构体受到了广泛关注。与传统无机多孔材料相比,MOFs在结构和功能上展现出高度的可调性,通过合理地选择配体和金属中心,可以设计合成具有不同孔道大小和孔道环境的MOFs,从而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优化色谱分离效果,有效提高分离选择性。该文结合MOFs的结构,讨论了MOFs气相色谱固定相分离不同类型分析物的分离机理。分离机理主要包括MOFs孔道的分子筛效应或形状选择性,MOFs不饱和的金属位点与分析物中不同的官能团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分析物与MOFs孔道之间产生的不同范德华力、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此外,MOFs的手性分离可能主要依赖于外消旋体与手性MOFs中手性活性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该文也对不同分析目标物进行了归类,综述了多种MOFs气相色谱固定相对烷烃、二甲苯异构体和乙基甲苯、外消旋体、含氧有机物、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气相色谱分离效果。最后,该文还对MOFs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旨在为MOFs气相色谱高效分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金属中心或团簇与有机配体组装而成的一类新型晶体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径均匀以及结构多样等优良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吸附、传感、样品前处理以及色谱分离等领域。近年来MOFs在色谱分离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与传统色谱固定相材料(如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及多孔层等)相比,MOFs具备灵活可调控的孔道尺寸和结构,能够实现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精确控制。此外,种类丰富多样的功能配体和拓扑结构拓宽了MOFs在分离领域的应用范围,有望实现更多类型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MOFs的这些独特优势使其非常适用于构建各类新型色谱固定相。迄今为止MOFs色谱固定相已展现出优异的分离效能,在色谱分离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重点介绍了MOFs色谱固定相的构建方法及其在色谱分离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以及毛细管电色谱(CEC)领域;针对现有的MOFs色谱固定相制备方法进行了归类总结,并简要探讨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还总结了近年来MOFs色谱固定相的典型应用;最后,本文对MOFs色谱分离介质未来的研究重点及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官能团通过配位键形成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晶态多孔材料, 具有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结构及功能多样等特点, 是毛细管电色谱(CEC)领域研究较多且具有优异应用前景的一类新型纳米材料固定相.综述了近年来MOFs在CEC中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新型制柱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分离领域的应用, 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又称为多孔配位聚合物(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s,PCP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与多齿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组装形成的网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由于具有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和孔的可调性等特性,使其分析化学领域表现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所有有关金属-有机框架色谱柱的研究进展。主要从色谱柱的类型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了不同类型色谱柱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几种金属-有机框架色谱柱对芳香烃和烷烃的分析,并对MOFs色谱柱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李崇  李娜  常立美  谷志刚  张健 《化学学报》2022,80(3):340-358
发展高效、绿色且节能的物质分离与纯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气体分离更是在工业、能源、医疗及科技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聚合物膜在实现高效气体分离方面还面临许多挑战, 新型分离膜材料的开发是当前研究热点和难点.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材料作为一种新兴多孔配位聚合物, 由于其具有独特可设计的拓扑结构以及可调节的功能而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克服粉体或块体MOFs很难被高效用于气体分离的难题, 开发可用于分离的MOFs膜材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HKUST-1作为一种代表性的MOFs材料, 由于其结构稳定且原料经济并具有多级孔径的结构, 常被用作制备成膜材料用于气体分离的研究和实际应用. 总结了近十年HKUST-1膜的制备方法及其气体分离性能的研究进展, 并对这个方向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李雪  杨成雄 《分析测试学报》2021,40(7):1091-1097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是一类由轻质元素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孔径可调、功能多样、结构可修饰等特点,在分析化学领域如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COFs作为新颖色谱固定相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分离应用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色谱分离所用COFs均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但比表面积、孔径和性质各异,适用于分离不同类型的目标物如有机小分子、同分异构体和手性化合物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以COFs为固定相的色谱分离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基于COFs的色谱固定相/色谱柱的制备及其色谱分离应用,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张晓琼  汪彤  王培怡  姚伟  丁明玉 《色谱》2016,34(12):1176-1185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一类由无机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超高、结构多样、热稳定性良好、孔道尺寸和性质可调等优势,在分离领域表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采用传统方法制备的MOFs多为粒径在微米或亚微米尺度的晶体,且颗粒形貌不规则,因此限制了MOFs在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固定相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构建基于MOFs的复合材料是弥补MOFs应用缺陷的一项有效措施,有望在保留MOFs优越的分离特性的同时,引入基体材料的特定性能。该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MOFs及其复合材料在吸附、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固定相等分离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对MOFs在分离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朱鹏静  陶勇  章俊辉  字敏  袁黎明 《色谱》2016,34(12):1219-1227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因具有丰富的拓扑结构、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持久的孔结构以及可修饰的孔道表面等特点,在对映选择性催化和手性分离方面备受关注。该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3种具有手性的MOFs晶体,分别为Co2(D-cam)2(TMDPy)(简称为MOF 1)、[Cd(D-cam)(tmdpy)]·2H2O(简称为MOF 2)和[Co0.5Zn0.5(L-Tyr)]n(L-tyrCo/Zn)(简称为MOF 3),并把它们用作固定相分别制成MOFs手性柱进行开管毛细管电色谱(OT-CEC)研究。在磷酸二氢钠-乙腈的流动相体系下,考察了3根MOFs手性柱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MOFs手性毛细管柱对部分外消旋体具有较好的拆分效果。目前将手性MOFs作为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分离的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并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The unified form of retention equation of chromatography is suggested by adopting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 and lattice theor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retentionformulas of GC, LC and SFC can be obtained from this unified equation. Those formulashave been confirmed by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12.
色谱联用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色谱与质谱、红外、原子光谱、热分析仪等手段的联用技术以及这些联用技术的进展情况.并展望了色谱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色谱流出曲线的二阶中心矩μ2和三阶中心矩μ3以及描述峰形非对称程度的偏态系数∑k=μ3/μ1.52是反映色谱峰形的重要参数。从液相色谱过程动力学方程出发,运用电子计算机证明了在线性非理想条件下高效液相色谱体系中不同保留值组分在柱末端峰形的分布基本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半制备型柱与饼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翔  张养军  耿信笃 《色谱》2002,20(2):133-136
 通过比较具有相同柱几何体积的半制备柱和饼的性能 ,发现在同样的条件下 ,用液相方法分离生物大分子时 ,在分离效率和蛋白活性回收方面 ,饼和柱的差异不大 ;由于饼中的填料较柱中的装填更为紧密和均匀 ,当流动相流速增加时 ,饼不仅反向压力上升慢 ,而且质量和体积负载也比柱高。该结果表明使用饼的分离不仅具有可与高效液相 (HPLC)媲美的分离效率 ,而且还具有中、低压分离的高柱负载 ,这有利于蛋白保持高的生物活性 ,为饼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色谱动力学角度对新型微填充柱-毛细管柱二维色谱系统过程中双柱条件与流出曲线及柱效之间的依赖关系加以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双柱条件之间存在关联,双柱系统流出曲线特征与单柱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流出曲线一阶矩和二、三阶中心矩以及双柱系统的柱效皆由预柱和主柱条件综合确定。  相似文献   

16.
离子色谱不对称色谱峰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通过微分处理分辨离子色谱中不对称峰的方法。实验将F^-、Cl^-、Ac^-、NO2^-、NO3^-、PhCOO^-、SCN^-、柠檬酸根、水杨酸根、山梨酸根和葡萄糖酸根等常见离子按一定比例配合混合液,对出现的不对称峰进行微分处理,得到的导数谱图可进行峰高定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朱岩  蒋银土  胡正良  胡良富 《分析化学》2000,28(10):1237-1241
介绍通过信号微分处理分辨离子色谱中重叠峰的方法。实验将F^-、Cl^-、Ac^-、NO^-2、NO^-3、PhCOO^-、山梨酸根和葡萄糖酸根等常见离子分组按一定比例混合,对重叠峰进行微分处理,得到的微分谱图可由峰高定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Two reversed‐phase/anion‐exchange mixed‐mode stationary phases for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calixtriazines as chromatographic ligand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anaka test solutes, monosubstituted benzenes, aromatic positional isomers, and inorganic anions. Calixtriazine as a chromatographic ligand has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but the benzylated nitrogen‐bridged calixtriazine‐bonded silica gel reported in this study is new.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ed that the calixtriazine platform is a unique chromatographic selector because its multiple active sites are available for different solutes and its chromatographic selectivity could be tuned by introducing substituent on the bridging nitrogen atoms present in the calixtriazine matrix.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aromatic rings, nitrogen atoms, benzyl groups, and tunable cavity in the host molecule influenced the separation selectivity by multiple retention mechanisms. Such hybrid stationary phases provide more versatility and have great potential in the analysis of complex samples. Moreover, the synthetic protocols presented herein may provide an alternative understanding on macrocyclic host–guest chemistry, leading to new and selective separation media.  相似文献   

19.
Separation of some flavonoids using RP-HPLC-NP-TLC off-line coupled syste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mmary Methods of separating a test mixture of 10 flavonoid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isocratic RP-HPLC, gradient RP-HPLC and a coupled isocratic RP-HPLC-NP-TLC system. Flavonoid fractions partially separated on an RP column were collected, evaporated, applied to a silica TLC plate and developed using 3-step gradient elution with methanol-ethyl acetate mobile phase. Complete separation of the investigated compounds was by application of coupled RP-HPLC and NP-TLC.  相似文献   

20.
低压离子色谱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新申  蒋小萍 《色谱》1994,12(2):92-94
本文提出了低压离子色谱的设计思想,讨论了离子色谱分离柱的交换容量与分离检测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低压离子色谱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认为由于离子色谱柱填料的特殊性,低压在离子色谱这一领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