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松籽中的油脂,得油率为42.9%;对油脂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其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油松籽油中含有7种脂肪酸,分别为肉豆蔻酸10.38%、硬脂酸3.05%、油酸21.98%、亚油酸(13,16-十八碳二烯酸)3.53%、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38.38%、亚麻酸20.06%和二十碳三烯酸2.62%,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  相似文献   

2.
研究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花椰菜种子油,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油脂萃取工艺,并分析花椰菜种子油脂肪酸构成。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从7个因素中筛选得到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花椰菜种子油提取率的3个主要因素,分别是萃取压强、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基于最陡爬坡试验设计,得到工艺参数最佳值区域。通过Box-Behnken试验开展响应面分析,得到提取率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该回归模型有效、可靠。确定最佳萃取条件是:萃取压强为34 MPa、萃取温度为44℃、萃取时间为91 min,预测提取率为92.17%,实际提取率为92.08±0.71%。采用GC-MS分析花椰菜种子油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其脂肪酸种类与萝卜种子油、菜籽油极为相似,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该油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3.8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65%。  相似文献   

3.
以市售大豆油、玉米油、椰子油、葵花籽油和鱼油为原料油脂,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其脂肪酸含量,并根据原料油脂的脂肪酸特点和GB 10765-2010的相关规定,通过Matlab软件和Excel线性规划求解,设计出6种人乳脂质替代品样品,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研究同步荧光技术结合传统化学试剂法(氧化指标:过氧化值、茴香胺值、总氧化值)监控6种样品的氧化过程,通过统计学分析数据,探索荧光强度和氧化指标之间的统计学关系。结果表明:椰子油的主要脂肪酸为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其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93.75%±0.06%);而其余油脂主要由棕榈酸、亚油酸等组成,其中鱼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最高。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逐渐减弱,氧化指标数值不断增大;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种样品的氧化指标与荧光强度的变化均呈负相关,R~2均大于0.9。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测定了8种云南植物油脂肪酸含量并对其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植物油经甲酯化处理后,用GC-MS方法测定其脂肪酸含量。通过与标准样品保留时间比较和检索NIST标准谱库定性,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山茶油和辣木籽油含油酸(C18:1)较高,油酸含量分别为80.47%和71.90%;核桃油和假酸浆籽油含亚油酸(C_(18:2))较高,含量分别为60.75%和70.78%;香薷油和藿香籽油含α-亚麻酸(C_(18:3))较高,含量分别为47.13%和55.08%。橡胶树籽油中硬脂酸(C_(18:0))含量9.22%,油酸(C_(18:1))24.07%,亚油酸(C_(18:2))37.17%,α-亚麻酸(C18:3)19.72%,几种脂肪酸分布较为均匀。藿香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最高为93.75%。辣木籽油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最高为23.29%;辣木籽油中花生酸(C_(20:0))、二十碳烯酸(C_(20:1))、榆树酸(C_(22:0))和木蜡酸(C_(24:0))含量分别为3.94%、2.73%、6.41%和1.10%,均远远高于其他7种植物油相对应的脂肪酸含量,可作为鉴定辣木籽油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质谱特征结合等效链长定性分析植物油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质谱特征结合等效链长快速定性植物油中脂肪酸的方法。首先根据质谱特征判断脂肪酸的类型并鉴定出其中的饱和脂肪酸甲酯,然后利用它们的保留时间信息计算得到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等效链长值,与已建立的脂肪酸甲酯数据库对照实现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结构鉴定。用NaOH-甲醇对5种常见植物油(花生调和油、茶籽调和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中的脂肪酸进行衍生和提取,采用DB-23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分离脂肪酸甲酯的同系物和异构体,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结果表明,5种样品油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本方法无需标准品即可快速定性检测脂肪酸同系物及异构体,适用于油脂、食品中脂肪酸的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一些食用油脂中的主要脂肪酸组份的量子化学参数进行计算,并与饲喂大鼠的相应生物学效应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各项大鼠血脂生化指标中,只有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脂肪酸各项量子化学参数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效果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MUFA还可有效降低机体丙二醛含量,增强生物膜的流动性(P<0.01).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烯键碳原子上量子化学参数的急剧变化是油脂产生显著生物学效应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
GC/MS 法测定超临界 CO2 萃取茼蒿籽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C/MS分析了超临界CO2萃取茼蒿籽油的成分组成,共检出32种成分。茼蒿籽油主要由亚油酸(含量68.32%)、棕榈酸(10.80%)、油酸(6.39%)和长碳链脂肪酸组成;茼蒿籽油还含甾类(4.76%)和丰富的维生素E(3.9mg/g);研究了茼蒿籽油的理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稻谷副产品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稻谷副产品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测定.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稻谷副产品中的脂肪油, 再进行甲酯化处理,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从稻糠、稻叶、稻秆中鉴定出的脂肪酸分别占其总检出量的96.72%、 71.77%和92.63%,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72.88%、 45.26%和66.96%.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酶法制备虹鳟鱼骨油,单因素分析法优化虹鳟鱼骨酶解的工艺条件,考察了料液比、pH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5个因素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 技术对鱼骨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在55℃、pH 7.5、酶解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1、加酶量为2000 U/g的条件下,利用碱性蛋白酶提取的虹鳟鱼骨油中的油脂含量最高.GC-MS分析结果表明,虹鳟鱼骨油中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脂肪酸总量的80.4% (w/w),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约占不饱和脂肪酸的76.9%和23.1% (w/w), DHA和EPA的总量为3.4% (w/w).本研究优化了虹鳟鱼油的提取技术,对虹鳟鱼油的主要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鉴定,初步确定了其中对鱼油风味起主要贡献的物质,对鱼油产品的分析与鉴别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牡丹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化学萃取法获得牡丹籽油,然后将样品进行皂化、甲酯化,以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牡丹籽油脂肪酸的组成,共鉴定出14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亚麻酸和亚油酸,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7.931%和28.121%。  相似文献   

11.
海棠果种子油脂肪酸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醚萃取海棠果种子油,油脂皂化后的脂肪酸采用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出7种主要脂肪酸,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脂肪酸,分别为肉豆蔻酸0.02%,软脂酸8.64%,硬脂酸8.96%,油酸37.7%,亚油酸20.1%,亚麻酸0.38%,二十碳酸0.85%.结果表明,海棠果种子油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58%,值得作为不饱和脂肪酸食用油来源开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高压液相色谱对海豹油的主要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分析了海豹油脂中的脂肪酸部分,并以硬脂酸为内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海豹油脂肪酸各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海豹油中油脂部分占92%,烯醛类气味物质占6%;海豹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2%以上,而且富含γ-亚麻酸。为开发海豹油,从海豹油中分离除去其中气味物质-烯醛类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扁桃油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正己烷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法提取油脂,经KOH-甲醇甲酯化处理后,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出陕西蒲城3个品种扁桃油中的脂肪酸主要组成为:油酸、亚油酸、9-十六碳烯酸、硬脂酸、棕榈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占91.4%以上,主要成分油酸占73.3%以上。  相似文献   

14.
深黄被孢霉催化转化十八醇合成不饱和脂肪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深黄被孢霉催化转化十八醇合成不饱和脂肪酸在优化转化条件下所得产物分析表明,干细胞中含油脂47.5%,蛋白质31.5%,碳水化合物28.9%.十八醇转化率为67.2%,油脂选择性为30.6%,产率20.6%.油脂中脂肪酸的选择性为:棕榈酸4.00%,棕榈油酸0.81%,硬脂酸0.95%,油酸20.75%,亚油酸1.95%,亚麻酸2.19%.催化转化条件下的研究表明,底物浓度越低,油脂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选择性越好,当十八醇质量分数为0.5%时,油脂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选择性达到最大值;培养基pH为中性时,获得了最大的油脂选择性和收率;33℃时醇转化率达最大值88%,23℃油脂产率达最大值9.7%.Mg2+对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有显著影响,当培养基中[Mg2+]=25mmol/L时,获得了最大的油脂选择性(25.7%)和产率(17.6%).  相似文献   

15.
野西瓜种子油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及索氏提取法,用正己烷和乙醚为提取剂从野西瓜种子中提取油脂,经浓H2SO4催化,甲醇甲酯化处理后,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野西瓜种子中的脂肪酸主要组成为:油酸、亚油酸、硬脂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占91.4%,主要成分油酸占73.3%。野西瓜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可为生物柴油提供良好的原料。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5种不同种类动物油(鸡油、牛油、鸭油、羊油和猪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探讨了利用动物油脂肪酸的指标对不同种类的动物油进行分类和判别的可能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5种动物油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5种动物油的脂肪酸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得出动物油的主要组成为C16∶0,C18∶0,C18∶1c-9,C18∶2c-9,12和C14∶0,这5种脂肪酸在鸡油、牛油、鸭油、羊油和猪油中的总含量分别为92.1%,93.5%,93.5%,90.6%和95.6%。5种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均小于1。主成分分析降维得到3个主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数据,依次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了3个动物油典则判别函数,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对于鸡油、牛油、鸭油、羊油和猪油的初始分类正确率和交叉验证正确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105℃和180℃氧化条件下葵花籽油理化指标(过氧化值、共轭二、三烯、茴香胺值、酸价、碘值和极性化合物)的变化规律,就理化指标对油脂总体品质变化的贡献度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建立了可有效表征葵花籽油在相应条件下品质变化的综合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共轭二、三烯、茴香胺值、酸价和极性化合物的升高趋于显著(P≤0.05),而碘值则均呈下降趋势;通过对各理化指标的总体变化率以及与油脂不饱和度和常用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过氧化值、共轭二烯、茴香胺值(105℃)或共轭二烯、茴香胺值、极性化合物(180℃)可有效表征葵花籽油的品质变化;成功建立了评判葵花籽油品质变化的综合指标,并确定其临界值分别为-0.189(105℃)和0.727(180℃);此外,可通过对共轭二烯和茴香胺值的主成分分析有效区分在105℃或180℃下氧化葵花籽油的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生物柴油树种油脂脂肪酸组成对燃料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目前中国主要开发或具有开发潜能的10种生物柴油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果实或种子油脂脂肪酸组成对合成生物柴油燃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本植物生物柴油产品十六烷值、碘值、氧化安定性等燃料特性主要由原料油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决定,脂肪酸不饱和度低于133.13,十六烷值(GB/T 20828-2007)和碘值(EN 14214)就可以达标。生物柴油产品冷滤点随着长碳链饱和脂肪酸的增加而升高,脂肪酸饱和碳链长度因子分别小于8.41和2.72时,可以满足冷滤点0℃和-10℃的要求。高品质生物柴油的原料中应该具有较高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通过油脂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组成绘制出生物柴油特性三角预测图,为预测生物柴油产品燃料特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薄海波  王霞  翟宗德  李永民  陈立仁 《色谱》2006,24(2):181-184
用碱催化法将青海湖裸鲤鱼油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鱼油中的脂肪酸。青海湖裸鲤可食用部分中鱼油含量为25.13%。从鱼油中共鉴定出47种脂肪酸,包括直链、单支链、多支链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环丙烷基、呋喃基脂肪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3.6%,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5.4%,以C18∶2(4.9%),C18∶3(3.1%),C20∶4(1.3%),C20∶5(二十碳五烯酸(EPA), 9.4%)和C22∶6(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6.7%)为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8.2%,主要由C16∶1(20.3%),C18∶1(25.9%)构成。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5.7%,主要有C14∶0(3.4%),C16∶0 (19.4%)和C18∶0(1.1%)。青海湖裸鲤鱼油中还存在不常见的环丙烷基和呋喃基脂肪酸及多种奇数碳链和支链脂肪酸。因此,青海湖裸鲤是功能性脂肪酸的重要膳食来源。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法对家兔视网膜脂质中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物膜的功能与生物膜脂质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密切相关。膜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改变会导致其功能的变化,并且是产生某些疾病的原因之一。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高,使膜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膜流动性增大。作者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健康家兔视网膜脂质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并测定了家兔眼球埋铅粒3、5、8周后,其膜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此研究对人体眼球受金属铅粒损伤后的治疗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