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PCl3和季戊四醇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3,9$C二氯-2,4,8,10$C四氧代-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产率达99.6%.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反应条件为:PCl3和季戊四醇摩尔比为2.5∶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5h.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杂多酸 (盐 )为催化剂 ,合成双季戊四醇六正戊酸单己二酸酯的优化条件 :催化剂为反应物的 0 .8% ,季戊四醇∶己二酸∶正戊酸为1∶0 .3∶0 .5(mol) ,反应在回流温度下进行 3 .0h ,酯的产率在 93 %以上。  相似文献   

3.
季戊四醇四乙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硫酸、一水硫酸氢钠、六水三氯化铁和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在合成季戊四醇四乙酯酯中的催化活性。研究了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四乙酯酯的反应条件,在优化反应条件下酯收率达88%,并通过熔点、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何节玉  廖德仲 《合成化学》2006,14(5):536-538
以La2O3/TiOSO4催化合成油酸月桂酯,酯化率在96%以上。优化反应条件为:油酸100 mmol,n(月桂醇)∶n(油酸)=1.1∶1.0,w(La2O3/TiOSO4)=2%,甲苯15 mL,回流反应1.5 h。  相似文献   

5.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油酸和1,3-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1,3-丙二醇油酸双酯。最佳反应条件为:油酸60 mmol,n(油酸)∶n(丙二醇)=2.1,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为油酸质量的3.5%,带水剂甲苯20 mL,于160℃反应1 h。在优化反应条件下,酯化率98%,收率77%。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种用于季戊四醇和正辛酸酯化合成季戊四醇正辛酸酯的α-MoO3催化剂。采用XRD、SEM、XPS和FITR分析手段对α-MoO3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α-MoO3的晶相结构、表观形貌及催化性能的影响显著。当焙烧温度达到450℃时,催化剂为正交晶面结构(021)和(110)同时择优取向α-MoO3,样品表面光洁平整、大小均匀、分散性好,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在适宜的反应工艺条件下(T=200℃,t=4h,n(正辛酸)/n(季戊四醇)=1:4,n(α-MoO3-450℃)/n(PER)=0.005)下,PER转化率可达98.8%,季戊四醇正辛酸酯的选择性可达100%。  相似文献   

7.
二季戊四醇磷酸酯的合成、表征及阻燃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磷酸和季戊四醇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阻燃剂二季戊四醇磷酸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工艺及其在聚烯烃中的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二甲苯为带水剂;反应温度180-200℃;反应时间6-7h.将此阻燃剂与聚磷酸铵按40/60(质量比)复配添加到聚烯烃中,样品比重30%时阻燃级别可达UL94V-0级.  相似文献   

8.
对几种非水溶剂中脂肪酶催化合成油酸酯 (油酸乙酯、油酸正辛酯和油酸油酯 )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表明 ,在环己烷、正庚烷和甲苯等有机溶剂中 ,上述酯化反应都有很高的转化率 ;在所考察的实验条件下 ,超临界CO2 中反应的转化率略比上述有机溶剂中的低 ,但该结果已初步显示以超临界CO2 替代有机溶剂合成油酸酯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植物甾醇的脂溶性、降低熔点,提出了一种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利用纳米金杂化CRL脂肪酶为催化剂的植物甾醇油酸酯的合成方法.以植物甾醇的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合成植物甾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优条件进行了验证.微波强化纳米金杂化CRL脂肪酶催化植物甾醇油酸酯的最优条件为:AuNPs粒径为15 nm、AuNPs-CRL杂化酶的添加量为8%、微波功率为320 W、反应时间为64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测得植物甾醇的转化率为91.24%±0.42%,收率为83.73%,与预测值吻合度良好.  相似文献   

10.
Dawson型磷钨酸催化合成乳酸月桂醇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维 《广州化学》2002,27(1):32-33
用Dawson型磷钨酸催化合成乳酸月桂醇酯。实验结果表明:Dawson型磷钨酸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时间短,酯收率高,工艺简单。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0.3%,带水剂甲苯体积(mL)与反应物质量(g)之比为0.4:1~0.5:1,反应温度为115~140℃,反应时间30~50min。在此条件下,酯收率可超过93% 。  相似文献   

11.
金亮  徐岩  曹光群 《催化学报》2006,27(7):611-614
 比较了10种不同来源的脂肪酶催化油酸与油醇酯化合成油酸油醇酯的能力,其中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 CCTCC M201021全细胞脂肪酶的催化能力最强,其反应转化率可达到90%以上. 酯化反应的最佳油酸/油醇底物摩尔比为1.5, 最佳油酸浓度为0.3 mol/L, 细胞干粉含水量为3.0%~7.5%时对酯化反应最为有利. 以生物相容性指数logP值为指标选择不同的有机溶剂作为有机相进行酯化反应,发现logP值为3.5~4.5的有机溶剂促进酯化效果较好. 全细胞脂肪酶的pH适应范围很广,最佳pH在9.0左右; 最佳反应温度为30 ℃.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单、双季戊四醇油酸酯中单酯、双酯、三酯和四酯的含量。样品经正己烷-异丙醇(9+1)溶剂溶解后,以Lichrospher Si100-5色谱柱(4.6mm×250mm,5μm)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正己烷和异丙醇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淋洗。采用总离子流图的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单、双季戊四醇油酸酯中单酯、双酯、三酯和四酯的含量进行定量,用质谱法做鉴别。  相似文献   

13.
以季戊四醇(1),三氯化磷(2)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3)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和缚酸剂,经一锅法合成了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PEP-36),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ESI-MS确证。采用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反应最佳条件[三乙胺为催化剂和缚酸剂,1 100 mmol,n(1)∶n(2)∶n(3)=1.0∶2.4∶2.4,于110℃反应12 h后于125℃反应12 h]下,PEP-36的收率70.2%,纯度99.07%。  相似文献   

14.
巴明伟  王长松  梁兵 《合成化学》2017,25(6):515-519
分别以硼酸、二乙醇胺、三氯氧磷和季戊四醇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制得中间体二乙醇胺硼酸酯(DEAB, 1)和双季戊四醇二氯磷酸酯(SPDPC, 2); 1与2经缩聚反应合成新型集磷、氮、硼于一体的阻燃剂聚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二磷酰氯螺环二乙醇胺硼酸酯(PPSPSDB, 3),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FT-IR表征。考察了溶剂、物料比γ[n(2):n(1)]、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3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DMF为溶剂,γ=1 :1.2, 于120 ℃反应2 h后,于190 ℃反应2 h)下,产率93.26%。热重分析表明:3的初始分解温度为240.5 ℃, 800 ℃时残炭率为44.45%。  相似文献   

15.
探究了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单甘酯与油酸进行酯化反应制备1,3-甘油二酯的可能性,考察了溶剂、水活度、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以及溶剂用量对甘油二酯产率及脂肪酶1,3-位置选择性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45℃,1.5 g Lipozyme TL IM,油酸与单甘酯摩尔比1.5∶1,6.0 g三氯甲烷,水活度为0.33)下,反应6 h时,甘油二酯产率可达80%,其中1,3-甘油二酯产率高达92%以上.Lipozyme TL IM循环使用5次后,甘油二酯产率及脂肪酶选择性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受阻胺光稳定剂3-(2,2,6,6-四甲基哌啶-4-氨基)丙酸十二酯的合成工艺.以2,2,6,6-四甲基-4-哌啶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M ichael加成,生成的3-(2,2,6,6-四甲基哌啶-4-氨基)丙酸甲酯再与十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并对所涉及的酯交换反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四异丙基钛酸酯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在3-(2,2,6,6-四甲基哌啶-4-氨基)丙酸甲酯与十二醇的摩尔比为1∶1.10,四异丙基钛酸酯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30%,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8 h的条件下,酯交换反应收率为90.6%.该工艺总收率为86.3%.目标产物及中间体的结构通过M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蔗糖酯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蔗糖酯的合成方法及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蔗糖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四种:溶剂法、微乳化法、无溶剂法以及酶催化法.溶剂法采用DMF或DMSO为溶剂,但是这两种溶剂均有毒,限制了蔗糖酯在食品等行业的应用.微乳化法采用丙二醇或水代替溶剂法所使用的有毒溶剂,并加入乳化剂,使反应体系近似为均相体系.无溶剂法则是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乳化剂或表面活性剂等使熔融相成均一相,反应平稳.但是一般无溶剂法反应温度较高,反应不易进行,产率低,且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酶催化合成法是一种新的生物合成方法,采用生物酶代替传统的催化剂合成蔗糖酯,该法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强、产物易分离等优点.文中还对蔗糖酯粗品的纯化工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以双季戊四醇和丙烯酸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了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考察了原料配比、溶剂用量、催化剂、阻聚剂用量、温度、脱色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当双季戊四醇∶丙烯酸∶甲苯=1∶7.2∶3.77(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选用对甲苯磺酸,加入量为双季戊四醇质量的4%,采用复合阻聚剂,加入量为丙烯酸质量的4%,反应时间8 h,脱色剂TSJ-1用量为双季戊四醇用量的3%,产率较高可达75.0%,副反应少,产品色度较浅可达30号色.  相似文献   

19.
以磷酸、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酸醇直接酯化和烘焙中和两步反应合成膨胀型阻燃剂二季戊四醇磷酸酯三聚氰胺盐,并对烘焙中和反应条件及其在聚乙烯中的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合成条件:n (二季戊四醇磷酸酯):n (三聚氰胺)=1:1;反应温度130-140℃;反应时间3-4h.将此阻燃剂添加到聚乙烯中,样品重量35...  相似文献   

20.
以活性炭负载单质碘为催化剂,合成了7种季戊四醇单缩醛.以正戊醛与季戊四醇的缩合为模型反应进行优化,其优化反应条件为:催化剂负载量为14.3%,催化剂用量为0.5g,季戊四醇14.7mmol,正戊醛17 mmol,以25mL DMF为溶剂,反应4小时,单缩醛的产率达67.4%.产物经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