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分析法研究聚全氟乙丙烯非等温裂解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研究聚(?)氟乙丙烯(FEP)在空气中热裂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的机制及其微分动力学方程。利用峰形指数确定的两个阶段的裂解反应级数,用多项式回归了相应的裂解活化能,指前因子随裂解率变化的规律及其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辐射裂解和消旋的空间立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空间立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辐射效应,提出裂解过程是一种裂解与重合的动态平衡过程。分子量降低和消旋作用对温度的依赖性,是由于分子运动和笼罩效应以及重合的空间位阻效应所致。辐照温度愈高,裂解产额愈大。相同条件下辐照,全同立构比无规立构试样的裂解产额更大。 全同立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辐照后,不仅分子链断裂,而且空间立构也发生很大变化。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全同立构含量逐渐减少,而无规立构含量和间同立构含量却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在4.1型示差精密热天平上装配了微分单元,组成热重-微商热重(TG-DTG)联用装置用于研究聚三氟氯乙烯在空气中的热裂解动力学过程,并运用几种不同的动力学处理方法所求得的结果来评价各种动力学理论的优缺点和说明聚三氟氯乙烯反应程度在5—95%的整个过程中活化能的变化情况。同时根据裂解程度与能量、裂解速率的关系以及裂解产物结构的鉴定,提出了聚合物无规热裂解机理,解释了迄今文献上所报道的裂解产物的结构。结果还证明了Errede提出的键离解能经验公式不适用于聚三氟氯乙烯的裂解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分析方法对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中非光气法合成异氰酸酯过程,即氨基甲酸酯热裂解过程进行了系统评价.利用热重分析(TGA)快速简单的特点,对1,6-己二氨基甲酸甲酯(MHDC)热裂解过程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离子液体及催化剂类型筛选,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同时,发展了Bi_2O_3/Fe_2O_3和HTi_xO_y两种高活性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表征.此外,合成的HTi_xO_y催化剂不仅具有催化热裂解的作用,而且具有抑制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差热分析法测定分解反应活化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许多科学研究的领域里都应用了差热分析的方法,特别在冶金、地质、硅酸盐、希有元素、络合物等方面应用得更多。目前更已和X射线衍射,显微结构等相分析方法配合起来,不仅可以进行物相的定性及定量分析,而且可以探索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确定某些反应的机构,为研究物质的性能和制取具有一定特性的材料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是极易为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的塑料,虽然它们在氮气等惰性气氛中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优于一般通用塑料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但当暴露在大气中,特别是受到光和热的作用时,它们的性质就逐渐变坏。一克聚合物只要吸收1~2毫升的氧,就足以破坏它的许多有用的物理机械性质。因此,通常需要在聚烯烃树脂及其制品中加入抗氧剂等稳定剂,以提高其热氧化稳定性,防止在加工过程中氧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对聚烯烃树脂及其制品的热稳定性的要求随用途而异。一般包装薄膜,民用塑料制品,  相似文献   

8.
聚碳硅烷/纳米镍粉的热裂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军  宋永才 《应用化学》1997,14(2):90-92
聚碳硅烷/纳米镍粉的热裂解王军*宋永才冯春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材料工程与应用化学系长沙410073)关键词聚碳硅烷,纳米材料,镍,热解,碳化硅纤维1996-09-17收稿,1996-12-13修回国家攻关计划和“863”高技术资助项目聚碳硅烷(PCS...  相似文献   

9.
差热分析法测定化工品、药品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差热分析(DSC)法测定化工品、药品纯度的条件,测定的最佳条件为升温速度0.7℃/min,样品量2-3mg,保护气流速20-40mL/min。测定结果的RSD为0.02%,F检验及t检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容量法无显著差异。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化工品、药品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由于热重量法及热差分析法的实驗方法較为簡便,应用它們于研究固态或液态的反应动力学日漸增多。这些方法通常是当样品以恆定的升溫速度加热时,連續測定反应体系中的一种物理量如重量、热容的改变,然后可由簡单的实驗曲綫上計算出反应速度参数。这种在不断增加温度的情况下研究反应动力学的方法,比起經典的等温法所需的实驗数据要少得多。 (一) 热重量法热重量法在动力学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研究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弗里曼(Freeman)认为,用等温法研究化合物的热分解反应时,往往当温度升至指定的实驗温度以前,化合物已有显著的分解,使得結果往往  相似文献   

11.
徐正炎  刘淑莹  杨振华  杨玲 《色谱》1988,6(4):205-208
]本文用裂解色谱(PGC)、裂解-色谱质谱(PY-GC/MS)和裂解质谱(PY/MS)等方法对异戊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进行了裂解研究,分离鉴定了主要裂解产物,检测出了特征裂解产物——杂二聚体和杂三聚体,以及异戊二烯的三聚体。考察了某些主要裂解产物同无规共聚物的组分含量和裂解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用裂解色谱鉴别不同共聚物和均聚混合物以及分析无规共聚物组分含量的方法。定量方法的精确度为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对用均聚混合物作标样的定量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于高聚物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对高聚物热稳定性问题的研究也有了相应的发展。近年来,在高聚物热裂解动力学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如等速升温热重分析法,差热分析法等。前者允许在一较宽的温度范围内观察热分解现象,计算裂解活化能。后者可以发现高聚物在加热过程中,体系的相变、异构化、氧化等现象。而利用不同等速升温条件下的差热分析法,使我们有可能对整个裂解过程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某个确定反应的动力学数据进行计算。然而仅有的一些工作大部分只涉及热塑性树脂。本工作利用等速升温条件下的热重分析法和差热分析法以及恒温下的失重法来研究固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核磁氢谱、DSC和分子量测定,研究了结晶对等规立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辐射消旋和辐射裂解的影响.分子量测定的结果表明,等规立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晶后,其辐射裂解反应减弱,裂解G值减小将近一半.核磁氢谱测定辐照试样的空间立构变化结果为: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等规立构逐渐变为无规立构和间规立构,其变化规律相似于非晶试样.结果还表明,晶区的消旋反应比裂解反应更为显著.DSC测得的试样熔点,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由Flory结晶熔化理论计算得晶区的辐射破坏G值为8.8.该值远大于聚乙烯晶区的破坏G值.  相似文献   

1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聚合物的分子链结构、聚集态结构和表面三个层次分别介绍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的各种改性研究途径及进展  相似文献   

15.
徐正炎  张蕾 《色谱》1992,10(5):293-294
聚萘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掺杂后具有导电性能,是一种导电聚合物。本文用裂解色谱法(PGC)研究了它的热裂解行为,分离鉴定了主要和特征裂解产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分子链结构和裂解机理进行了讨论。 实验部分 (一)样品 聚萘(PN):由本实验室直接从萘合成,使用前在100℃下真空热处理48小时加以提纯。 (二)仪器和实验条件 裂解器:美同CDS Py-ro-Probe 190型(丝式);裂解温度300-800℃,裂解时间5s。色谱仪:北分厂-2305E型,氢火焰离子化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核磁氢谱、DSC和分子量测定,研究了结晶对等规立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辐射消旋和辐射裂解的影响.分子量测定的结果表明,等规立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晶后,其辐射裂解反应减弱,裂解G值减小将近一半.核磁氢谱测定辐照试样的空间立构变化结果为: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等规立构逐渐变为无规立构和间规立构,其变化规律相似于非晶试样.结果还表明,晶区的消旋反应比裂解反应更为显著.DSC测得的试样熔点,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由Flory结晶熔化理论计算得晶区的辐射破坏G值为8.8.该值远大于聚乙烯晶区的破坏G值.  相似文献   

17.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聚醋酸乙烯酯共混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醋酸乙烯酯(PVAc)共混体系相容性,在160℃以上共混体系发生相分离;分相体系与非分相体系的FTIR谱明显不同;共混体系的FTIR谱不能从两统组分红外光谱简单加和得到;结果表明大分子构象发生了变化,PMMA/PVAc体系相容可能是大分子构象熵变所致。  相似文献   

18.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不同品种的大叶、小叶延胡索及非正品延胡索进行了直接测定,并用FTIR聚类分析并结合差热分析法(DTA)对延胡索正品的不同品种及与非正品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FTIR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样品分为4组,大叶、小叶延胡索为一组,齿瓣元胡、东北元胡和土元胡各为一组;差热分析结果显示正品延胡索品种与非正品延胡索的DTA曲线有很明显的区别。所提出方法可有效地鉴别亲缘关系相近的中药材植物。  相似文献   

19.
纳米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激光轰击浸于流动液相中固体靶的方法,直接连续制备了纳米碳/PMMA的乙酸乙酯溶液,经浇膜法得到了纳米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光谱分析表明复合体系中存在某种作用,导致该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下降.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纳米碳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形成核/壳结构,使得纳米碳均匀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热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碳的加入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分解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氧化降解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质谱、热分析手段研究了PMMA热解反应.结果表明,在氮气中,PMMA-CH=CH2有两个失重阶段,分别对应于主链末端双键引发的断链和主链无规则断链反应,转折点的失重率约为26%.其中,第一阶段的失重速率受扩散过程控制,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158.5 kJ/mol, lnA为27.69;第二失重阶段为1.5级化学反应,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214.79 kJ/mol, lnA为40.46.在空气中, PMMA也有两个失重阶段,反应机理为1级化学反应,转折点处的失重率约为70%.其中在第一失重阶段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130.32 kJ/mol, lnA为24.81,在此阶段中, 过氧化基团的分解反应对PMMA的失重速率有重要影响; 在空气中第二失重阶段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 78.25 kJ/mol, lnA为13.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