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玩也不轻松     
王宝琪 《数学大王》2010,(1):33-34,32
“啊,终于放假了,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玩.轻松轻松了。”乐乐高兴地说。“想得美!”明明说。“怎么啦?”“玩一定轻松吗?你跟我一起去,我包你玩不轻松。”乐乐满不在乎地说:“走,我倒要试试!看看怎么个不轻松。”  相似文献   

2.
小明和小宁是好朋友,小学毕业后考入了不同的中学.有一天,两人见面聊起来.小明问小宁:“你们班有多少同学?” “四十个.”小宁回答. “准有两个同学生日在同一天.”小明说. “你怎么知道的?”小宁奇怪地问. “我能未卜先知.不信,你去调查一下.”小明卖开了关子. 小宁将信将疑,还真的去问了全班每个同学的生日.过了一个星期,两人又见面了. “我们班小荣和小芳的生日是在同一天,可你不认识他们,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小宁问小明. “我有一天听我们学校初一的三个班主任说,他们各自的班里都发现有两个学生同一天生日的情况,所以我猜你们班也不例…  相似文献   

3.
1.要是我问你:“你们班上有几个小朋友?”你会先数一数。然后才告诉我正确的数字。如果我再问你:“你住的城市或小镇有多少人?”这次你可没办法一个个去数了。怎么办呢?你可以说一个大概的数字.也就是说。你可以估计你住的城市或小镇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4.
“金瑛,上不上实验班,学不学珠心算啊?”“不,不,不,我不!”这一幕至今仍在我脑海中浮现。那是幼儿园毕业后的一个暑假。爸爸问我:“金瑛,快上小学了,你上不上实验班,学不学珠心算?”我那时只是一个7岁的、无知的小孩子。唉,小孩子就是孩子,想法总是很幼稚。我心想:我上不上实验班呢?学不学珠心算呢?不,我不能上实验班,听说实验班是重点班,肯定又苦又累。而且我也看到过算盘,那么多的珠儿,看得我眼花缭乱,更别说去拨它了。于是,我斩钉截铁地向爸爸回答了四个“不”。那时,我甚至为自己明智的做法而彻夜未眠。  相似文献   

5.
种豆得豆     
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那满眼望去的绿色总是给我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看惯了爷爷奶奶下田干活的情景,不免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有着特殊的理解. 这天,奶奶扛着她的锄头又要出门了.“奶奶,你又去地里千活啊?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去?”我恳切地对奶奶说.奶奶惊奇地说:“怎么,我们家的小公主也想种田啦?看来奶奶可以退休了.”  相似文献   

6.
喂,你跑这么快,干吗去呀? “赶马”?还赶驴呢,我去买三角尺去。 你买三角尺,一定对三角尺很内行,我来考考你。  相似文献   

7.
杨婉露 《数学大王》2017,(18):30-31
不久就是中秋节了,妈妈准备去超市采购一些红酒,送给亲戚朋友. 我给妈妈提了个建议:“临近中秋,每个超市肯定都会有一些打折活动.不如我们多逛几家,货比三家不吃亏嘛!”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想不到,你还挺聪明!”  相似文献   

8.
克隆时代     
13.劫狱风波 贝贝和庄库看到另一个庄库出现在拘留所,一下子都傻了。 “不会是你妈生了双胞胎吧?”贝贝异想天开。 “无论如何,我要去看个究竟!”庄库起身向外走。 “等等,你这样子去,又会有人被当成疯子的。”贝贝指指电视里的李老师。  相似文献   

9.
黄家升是我的同班同学,物理课代表,他思维敏捷、机智过人.在我心目中,他是智者的化身. 一个星期天,我去他家串门.我们便海阔天空地聊起来. “阿林,前一阵子你写的那一篇文章《海伦公式拾贝》我看过了,很好.”“过奖.这只不过是我写的读书心得而已.”“阿林,为什么你不在上面提一提秦九韶公式呢?”“秦九韶公式我是知道的.它的内容是:‘在△ABC中,  相似文献   

10.
乡下外公家的院子里,有一棵高高的水杉树特别引人注目,尤其是炎热的夏天,那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就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暑假里我们每次去外公家,都会在树下乘凉、玩耍. 一个晴朗的中午,外公指着水杉树,神秘地问我:“你知道这棵树有多高吗?”我一下子愣住了,心想:这树这么高,我爬不上去,尺子也伸不上去,该怎么办呢?正当我着急得直跺脚时,我忽然想到了数学课上学过的知识,于是有了办法.我胸有成竹地对外公说:“外公,你给我一把卷尺,我能量出树高,不过你要配合我.”  相似文献   

11.
笨笨熊买了套新房子,他请来了著名设计师聪明兔的家装团队来帮他装修.大约过了半个月,一天,聪明兔对笨笨熊说:“熊熊,客厅需要铺地板砖了,你赶紧去买……”聪明兔还没说完,笨笨熊说了一声“我现在就去买”,就跑出门外了.  相似文献   

12.
一只乌龟被海水冲到岸边的一块礁石旁,乌龟好奇地问礁石:“你待在这里一动不动,不孤独吗?”礁石回答:“我已在这里待了几百万年了,习惯啦.”乌龟非常吃惊:“你竟然活了这么长时间,我却只能活1000年,真是不公平.”乌龟闷闷不乐地爬着,碰到一头大象,便问:“象兄弟,你能活多少年?”大象回答:“70年吧,你呢?”乌龟一听心理平衡了不少:“1000年,不过石头能活几百万年,还真有点不公平!”大象甩着长鼻子气愤地走了:“你还不满足?我多可怜!”  相似文献   

13.
漫画趣题     
第一题从前有一个财主,他特别贪心.有一次,他拿出一条银链子(注意,不是环形的链子,两头不相接),对雇工说:“我这条银链子共7个环,你给我做一周的工,每天给你一个银环.不过,这里有一个条件,你只能断开其中的一个银环.如果你做不到,我就不付你工钱啦!”雇工做了一周的工,居然把7个银环都拿走了。你知道雇工是怎样取走银环的吗?  相似文献   

14.
《数学大王》2016,(15):14-15
(一日,老叔和贝卡在办公室里闲来无事.) 贝卡,我们来玩个成语游戏,怎么样? 行啊!我们就来个成语“环环绕”吧,“我中有你,你中有他,他中有我”,谁也不单独存在. 我先来,我从“无独有偶”说起.无独有偶,独,独一无二,一,一无所有,无,无独有偶.怎么样,又绕回来了. 我发现你说的后一个成语都是用前一个成语的第二个字打头,现在我改成用前一个成语的第三个字打头.无,无独有偶,有,有条不紊,不,不学无术,无,无独有偶.与开头的成语一样,我这才是真的绕回来了.  相似文献   

15.
板车过桥     
卢声怡 《数学大王》2016,(20):28-33
一、山谷考察
  “大王叫我来巡山,太阳对我眨眼睛,鸟儿唱歌给我听,我是一个努力干活儿,还不黏人的小妖精……”一个“沙嘶劈哑”的粗嗓门,故意用怪腔怪调唱歌,此歌声回荡在山谷里,不少鸟儿都被吓飞了。  相似文献   

16.
甲:听说你最近研究数学很有成果.乙:不错,我最近研究猜学很有成果.甲:什么?猜学?你不是在研究数学吗?乙:对!数学就是猜学,猜学就是数学!甲:别开玩笑!数学考试一直在反对猜押题,你怎么会去研究猜题呢?乙:不,不是研究“猜题”,我是在研究“猜想”,就是猜想题目的解法和答案.甲:题目的答案本来要靠“解析”,怎么能靠“猜”呢?乙:解中含猜,猜中得解!数学解题,本来就靠两个字.第一字是“套”,套现成的公式,套已有的结论,这就是数学的“初级阶段”.甲:哦,套公式,只是初级阶段,那么“高级阶段”呢?乙:高级阶段是我要说的第二个字,就是“猜”字.在高…  相似文献   

17.
今天早上,我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来到了菜市场,心想:好久没有吃番茄了,买几个吧.我刚想上前去问价钱,可是腿不由自主地退了回来,我还真有点儿害羞.为了给自己壮胆,我自言自语地说:“钱森,你平时的胆量都到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18.
少年珠心算课外广场,根据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分年级安排专场活动,提示与答案在下期刊登,以免有的小同学想到一个办法或算出一个数来,连检验都不肯做,甚至看见题目就急着去查找提示与答案……。 有人说:“这期出题目,下期给答案,时间长了一点。”我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好处。它能留给你一个牵挂,让你念念不忘,‘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的踏实,记得牢靠。”再说,一个题目往往有几种不同的解法,先不给提示与答案,留给读者更多的空间,从不同视角、多条途径去分析、领悟、归纳、概括和运用知识,说不定你  相似文献   

19.
刘伟 《数学通报》2003,(6):7-7,3
近日读到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回忆其大学老师的一篇文章 ,引起我的一些思考 .文章说 ,老师让学生花了四个星期的时间自己去研究问题解决的办法 ,但学生们都找不到办法 .第五个星期 ,老师进入课室 ,“在五十分钟内 ,他如长江大河 ,滔滔不绝 ,使我听得呆了 .……”作者说 ,“假若没有经过那四个星期去想 ,我不会在五十分钟之内被老师说服的吧” .虽然故事讲的是大学教学 ,但是 ,我想我们的中学教学中 ,不也存在一个“讲”与“不讲” ,“多讲”与“少讲”的问题吗 ?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受到批评后 ,不少老师又都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口号下祭起了…  相似文献   

20.
学了用三角形全等证题,你会很感兴趣,激发你去探讨更深入的问题.此时,首先要对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认真作些分析,然后再研究综合应用例题.1.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分析三角形全等有三个判定定理与一个推论,有些同学不自觉地会自造一些“定理”,想当然地去“证明”,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澄清这些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