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章演示实验有十几个,着重树立学生对“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概念。其中如溴的扩散、高锰酸钾的扩散都是给予学生“物质由分子构成”初步认识的重要演示。初中化学以原子分子论为中心,所以本章的演示实验要求教师们一定作得清楚正确,以便给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些演示都是初次给学生们看,所以应该在进行演示之先要把仪器的名称,使用的试剂以及演示的目的一一简单地告诉学生;并应对使用的仪器是否明亮光洁,试剂的质量是否合适课前加以检查,即使授课多年的教师也应仔细地准备。此外,对於演示实验的布置必须能达到在演示进行中,使学生们看得清楚;同时把观察的现象随时加以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课堂演示实验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直观性强,实验内容不应过於复杂。(二)要简而易行,不可占时间太长。(三)节省药品。根据这三个条件,我在做演示当中得到以下几点经检。(我所教课本是周芬王悦祖编的初中化学1953年北京版)。一、课本41页的图25和图26中,所画的烧杯内的水平面低於瓶内玻璃导管口的水平面;这样一来,瓶内的气压就要小於瓶外面的大气压力。因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义务教育教材第二章教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康贤 《化学教育》1997,18(2):19-20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第二章“分子和原子”,属于初中化学的基础理论,也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子、原子、元素等重要化学概念在本章同时出现,这些概念微观、抽象,对化学知识准备不足的初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存在着很大困难。要教好本章,必须根据教材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初中1955年課本129頁图66用浸湿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的濾紙实驗緩慢氧化,如果实驗室内沒有白磷,可用少量的紅磷裝入試管中,用單孔塞塞紧,並插一弯曲的小玻璃导管,然后用酒精对着有紅磷处加热,不久便有少量的白磷蒸气凝  相似文献   

5.
夏正盛 《化学教育》1996,17(4):27-28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重视加强化学实验,全书除安排10个学生实验、16个家庭实验、8个选做实验外,还安排了78个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P.129“可燃物的急速氧化常常引起爆炸”按北京市中、小学教学资料编辑委员会发行的初三化学授课计划纲要P.62用棉花蘸汽油在试管中一抹点火而爆炸,实际作起来爆炸现象不够显著。我们是用一腊纸筒来作这个实验的:在纸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讲分子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导出原子论,而全部化学变化又是以“原子”为基础的,很显然本章是全书开始的最重要的一章。所以教学大纲中指示说:“初中全部化学课程是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的。”前一章中曾经提到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这两个概念,并通过分子论将物理现象加以充分说明,因此,本章就紧接着研究化学现象。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研究分解反应,这不单是为了便於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区别出:在物理现象中,由於物质分子运动形式不同呈扩散、蒸发和凝固等现象但并不变成别种物质;而在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分裂,由於原子的重新组合和排列而变成新的物  相似文献   

8.
顾润瑛 《化学教育》1988,9(6):19-21
人们对物质是从两个角度去认识的。一是宏观的角度;二是微观的角度。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五节“原子”以及第二章第四—七节“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等内容就是为了使学生对物质的组成有一个初步的微观认识。这里首先是原子如何形成分子。  相似文献   

9.
牛钟峣 《化学教育》1984,5(2):41-41
对第169页[实验5—1]的改进。自制“简易溶液导电性测试器”1.材料积层电池(9V)一个双股电线玻璃导管(长约25cm内径0.5cm)直角灯座一个小灯泡(6—8V)一个2.做法双股电线放入玻璃导管内,两端各露出约2—3cm,剥去露出部分塑料外皮,用胶布缠好,将电池、导线、灯座接点串联起来,接点焊封(见图1)。3.优点演示在试管中进行,简化了仪器,尤其是在测定熔化状态物质的导电性时,可以节约时间。二、对第177页[实验5—10]的改进。盐酸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取50×100mm的光洁铁片,用棉花沾稀HNO3擦拭其表面,铁片上立即生成一层薄铁锈。把它在酒精灯上烘干备用。  相似文献   

10.
刘重阳 《化学教育》1983,4(3):34-35
当前,初三年级均已使用改编的新教材,由于在结构和内容上做了不少慎重的增、删、改。因之它比“试用本”有更强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更具体地体现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减轻学生负担,注重“双基”加强基本操做及定性实验,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化学课程的全部教学中广泛进行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获得清楚、正确和巩固的化学知识,同时也奠定了学生的辩证唯物观点。现在来谈谈我们对演示实验的几点体会。希望同志们给以批评和指正。 (一)作演示实验时,为了使学生清楚了解各种现象的发生,向学生交代关于仪器的使用、装置技巧、名称、性能是很必要的。例:在实验室作制取大量或少量氢气、氧化-还原反应、制取蒸馏水、演示灭火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实验时,我们为了使学生了解实验的装置和实验的全部过程,在实验室里放着同样的装置两套。一套是装配齐全,准备着演示实验用的;另一套是准备着向学生进行交代随时拆卸用的。这样作,能促使学生主动地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且为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演示箱(见图1)是体积为41.5×18.5×29cm3的双开门便携式箱体,主要供教师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演示实验使用。内装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所需仪器216件,药品45种。其上盖和前面板均可打开。箱内仪器、药品基本上分层排布。  相似文献   

13.
白福秦 《化学教育》1996,17(5):32-33
在本章之前,教材已经讲述了氧气、氢气和碳三种非金属单质,在这里再安排一章金属铁,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既有一定的非金属知识,又有一些金属知识,这样,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使学生对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内容就比较完整了。本章教材十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每一个性质都配了一组或一个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得出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完全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也便于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白福秦 《化学教育》1996,17(3):28-28
前三章的化学实验,均属于定性实验,本章要通过多种化学定量实验的观察与思考,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5.
这学期我在讲授初中化学第六章的时候,采取了在边讲边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对照的教学方法,效果很好。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把各类物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因而使学生对各类物质理解得更透彻,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加巩固。兹以我对硷类的教学法为例来加以说明:在讲“几种重要的硷”这一节时,我就利用边讲边实验积极地指导学生对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物质同时依次的进行观察和实验,接着将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对照,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能够彻底地理解和掌握。为了保证讲课的顺利,所以我在上课前先在小黑板上画下了为讲该节所需要的空白图表(见表1),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前七章的学习,学生对酸、碱、盐、氧化物的知识,已经有了一些初步认识,并且已具备了有关化学用语,溶液等初步知识,为本章系统地学习无机物分类知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白福秦 《化学教育》1996,17(6):30-32
溶液是物质共存的、一种状态,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分散体系.学生在以前已有一些粗潜的溶液知识,但尚未作过系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一)初中化学课本(1955年4月出版,下同)第41页,图17,燃磷前可在燃烧匙内放少许细沙,细砂上再放磷,以免燃烧匙损坏。 (二)第44页,用氯酸钾制氧气,要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的实验,可参考高中化学(1955年4月出版)第一册125页及180页中有关的实验,选作演示之用。 (三)教师演示44页图19制氧时,除用排气法收集氧气外,还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一瓶,给学生说明注意事项,为学生实验(第166页实验5)准备条件。 (四)如教师用氯酸钾及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演  相似文献   

19.
白福秦 《化学教育》1996,17(2):40-44
本章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所学内容的分子、原子、原子量、元素符号、化学式、式量等基本概念,用于水和氢气等具体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的教学上。  相似文献   

20.
白福秦 《化学教育》1996,17(1):34-36
“分子和原子”这一章,内容比较抽象,集中介绍了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以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等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