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于2002年4月至12月进行,采用国家旅游局提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即将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报批稿);整个普查工作包括技术培训、资料搜集、实地调查、结果统计和报告撰写等.在这次普查的基础上,对其中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概括了该类资源的特征,认为,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在杭州各类旅游资源中,数量虽不是很多,但价值极高;自身分布范围虽然有限,但牵连甚广,带动力强;自然、人文内涵相得益彰,以人文历史价值更显突出一些;类型多样,且各类中都有价值很高的单体;相关、组合资源多,且价值高;故应该处于枢纽的地位,可作为杭州市域整体区域旅游形象的代表.并提出若干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2.
考虑海洋旅游发展程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海域环境条件等因素,构建旅游用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官方渠道采集的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模型量化指标权重,根据TOPSIS法原理对沿海县(市、区)旅游海域质量进行排序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划分海域等级。结果表明:(1)人均海洋旅游总产值、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水质量指数3个评价因子对旅游用海质量影响显著,海水质量指数有反向影响。(2)2007―2016年,浙江省沿海18个县(市、区)旅游用海等级变动较大,“北强南弱”特征明显。(3)比较2007年标准,第二、三、四等级县(市、区)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五、六等级县(市、区)数量明显减少,旅游海域质量等级整体提高,等级数量变化与沿海县(市、区)海洋旅游发展态势和海洋生态环境变动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考虑海洋旅游发展程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海域环境条件等因素,构建旅游用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官方渠道采集的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模型量化指标权重,根据TOPSIS法原理对沿海县(市、区)旅游海域质量进行排序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划分海域等级。结果表明:(1)人均海洋旅游总产值、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水质量指数3个评价因子对旅游用海质量影响显著,海水质量指数有反向影响。(2)2007―2016年,浙江省沿海18个县(市、区)旅游用海等级变动较大,“北强南弱”特征明显。(3)比较2007年标准,第二、三、四等级县(市、区)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五、六等级县(市、区)数量明显减少,旅游海域质量等级整体提高,等级数量变化与沿海县(市、区)海洋旅游发展态势和海洋生态环境变动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国大力开展历史文化名镇的评选并推行相关保护利用工作已近18 a,但是历史文化名镇仍频频出现人口收缩现象。基于此,本文立足浙江省,依据多源数据,以全省所有乡镇作为比较样本,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人口收缩现象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比较分析,探索历史文化名镇人口收缩的特征并诠释相关因子。结果显示:(1)景区型历史文化名镇人口收缩率(16.67%)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3.04%);(2)人口变化动态分析显示,在收缩型乡镇中,离散收缩占比较高,收敛收缩占比较低;(3)人口收缩程度以轻微和中度为主,尚未发生极重度人口收缩现象;(4)人口收缩集聚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市交通便利地区和发达地市交通不便利地区;(5)从相关因子看,历史文化名镇人口收缩与镇区的教育设施数和从业人员数、工业总产值、建成区面积显著相关,与常住人口基数关联性不强。研究揭示了历史文化名镇可在文化保护、产业发展、区域战略空间的部署上与一般乡镇差异化施策,从而科学应对人口大幅收缩,为活化古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旅游地摄影是旅游者自身对目的地的视觉表征,通过潜在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影响其旅游决策.旅游地摄影被旅游企业视为旅游地视觉营销的重要策略.基于跨文化视角,以中美旅游者拍摄且上传网络的西藏旅游照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卡方检验、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借助NVivo11.0、SPSS22.0、Ucinet6和ArcGIS10.2软件,探寻中美游客摄影图片对西藏视觉表征的差异,以期为旅游目的地定向营销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1)从照片编码树状节点频数来看,雄壮瑰丽的自然景观、虔诚的佛教信徒、神秘的民族非物质文化是西藏旅游形象的核心要素和符号.(2)从照片树状节点类目间差异分析来看,两组照片在自然景观、民族非物质文化、户外活动、舞台化表演和衣饰6个类目上存在统计学差异.中国旅游者的照片更倾向于表征自然景观、当地人生活细节、户外活动和精心设计的舞台化表演.美国游客的照片则更侧重于对原真性的民族非物质文化和绚丽多彩、独特别致的民族服饰的表征.(3)从照片"聚合形象地图"来看,美国样本的聚合形象地图较为复杂和多样化,而中国样本则相对简单有条理.(4)从中美游客地理摄影偏好来看,游客最爱拉萨.除此之外,中国游客更为偏爱那曲地区,而美国游客却更倾向于山南和日喀则地区.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位已成为开发区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以浙江省杭州湾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为例,提出了基于开发区类型的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思路,并将其运用到规划实践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