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亚硒酸钠诱导HeLa细胞凋亡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亚硒酸钠诱导人宫颈痛细胞(HeLa)凋亡进行了研究,分别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进行凋亡形态分析和DNA片断分析.研究发现Na2SeO3对HeLa细胞的凋亡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当Na2SeO2的浓度分别为21.42,63μmol/L时,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8.9%,33.0%,58.95.为了进一步说明凋亡过程的分子机理,分别使用Frua-2/AM和DCFH-DA两种荧光染料检测了用Na2SeO3诱导的细胞内游离Ca^2+含量和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发现在凋亡过程中伴随有明显的胞内Ca^2+和ROS水平丌高,且呈现Na2SeO3浓度卡相关性,这表明Ca^2+和ROS在Na2SeO3诱导的HeLa细胞捌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Cu2+和Zn2+对雨生红球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AV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重金属铜、锌离子对雨生红球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铜的毒性要比锌大,且对藻的抑制效应随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铜、锌对藻的24h、48h、72h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394mg/L、1.756mg/L、1.904mg/L和10.328mg/L、11.402mg/L、12.246mg/L.  相似文献   

3.
茉莉酸甲酯对杜氏盐藻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甲基茉莉酸(MeJA)对杜氏盐藻生长、β-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盐藻生长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500μmol.L-1、1 000μmol.L-1和2 000μmol.L-1 MeJA,每隔2 d取样,测定盐藻细胞生长、β-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低MeJA浓度(50~500μmol.L-1)对盐藻的生长无显著的影响,高MeJA浓度(1000~2000μmol.L-1)对盐藻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盐藻β-胡萝卜素及叶绿素含量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0μmol.L-1 MeJA处理盐藻时其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200μmol.L-1 MeJA处理盐藻时其叶绿素含量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MeJA对盐藻的生长、类胡萝卜素及叶绿素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MeJA是诱导盐藻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一个有效的诱导因子.  相似文献   

4.
以具有三维骨架结构的环氧树脂大孔聚合物为整体型模板,利用硅酸酯原位溶胶-凝胶过程和高温烧结法制备出大尺寸SiO2大孔材料,通过水热法用铝酸钠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得到铝掺杂SiO2大孔材料(Al-SiO2),并用SEM、FTIR和XPS对大孔材料进行了表征.以Cu^2+和Pb^2+为模拟污染物,研究改性大孔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大孔材料对Cu^2+和Pb^2+均具有良好吸附能力;Al-SiO2对Cu^2+和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mg·g^-1和138mg·g^-1,0.100gAl-SiO2对100mL50mg·L^-1水溶液中Pb^2+的去除率达到95.3%,重复使用3次后的去除率保持在89.8%.  相似文献   

5.
Hg2+对胡萝卜愈伤组织生长过程中POD和木质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不同浓度Hg^2+处理的胡萝卜直根,通过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g^2+对胡萝卜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同一处理样品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愈伤组织的生长进程而逐渐增强,且与Hg^2+浓度呈正相关;细胞壁中木质素沉积随着愈伤组织的生长而增加,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Hg^2+处理的愈伤组织中导管诱导率大于对照.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进而促进木质素合成,是Hg^2+抑制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等渗水分和盐胁迫对水稻幼苗叶片氨同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盐(NaCl)胁迫和等渗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引起的水分胁迫下,检测了水稻叶片NH4^+同化酶及其相关参数。结果表明,两种胁迫均对水稻叶片NH4^+的同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PEC-6000相比,在等渗条件下,NaCl更显著的抑制了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造成叶片中NH4^+的积累水平更高,与盐胁迫一样,NH4^+的积累同样也诱导了水分胁迫下依赖于NADH的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水平的上升,但与盐胁迫相比,上升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长、短日照条件下,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在光敏感期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的Mg^2 -ATPase,Ca^2 -APTase活性变化的研究及Ca^2 -ATPase同工酶图谱的分析,发现在不同发育时期,所研究细胞器的Ca^2 -APTase都是短日照处理植株的酶活性明显大于长日照处理株,其同工酶图谱也分别显示短日照条件下比长日照条件下多一条酶带.细胞核Mg^2 -APTase的活性也是长日照条件下较高,而线粒体Mg^2 -APTase在不同日照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不同.这表明不同细胞器的ATPase所起的作用不同,并且与农垦58S的育性转换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环境胁迫对微小卡罗藻溶血毒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溶血实验将培养于不同盐度、pH、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微小卡罗藻的培养液做溶血检测,探讨不同环境因子胁迫下微小卡罗藻溶血毒素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适宜盐度下该藻分泌少量溶血毒素(2hHs30=2.1%),高盐或低盐胁迫下分泌较多(2hHs50=134.7%,2 hHs20=38.8%).pH〈7及pH〉9时,分泌的溶血毒素较多(2 hHp5=101.7%,2 hHp10=107.4%);pH在7~9之间,分泌很少(2 hHp7=1.5%).高温胁迫能促进溶血毒素的分泌(2 hHt50=70.7%),适宜温度下不分泌溶血毒素.短时间内(48h),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0~20000lx),该藻的生长不受影响,溶血毒素分泌很少.因此,溶血毒素的分泌与该藻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一旦生长受到抑制,毒素分泌量就会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Ru(bpy)2PIP(IV)^2+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基于DNA对(Ru(bpy)2PiP(IV)^2+)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Ru(bpy)2PIP(Ⅳ)^2+在358nm处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与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16-4.0mg/L,检出限为10.5 μg/L。应用于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速离心、(NH4)2SO4沉淀、琼脂糖凝胶过滤和CaM-sepharose4B亲和层析,从HPGMR(58S)叶片中初步纯化出Ca^2 /CaM依赖性蛋白激酶.纯化的Ca^2 /CaM依赖性蛋白激酶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线性梯度电泳,亚基分子量约为55X10^3在Ca抖/CaM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标准反应体系中,存在过量的ATP,提取磷酸化反应剩余的ATP,用叶绿体Mg^2 -ATP酶分解ATP,最后用复合孔雀绿测定无机磷,从而来计算ca^2 /CaM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酶活性是依赖Ca^2 和CaM的,并且EGTA和TFP对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溶性壳聚糖浸种对小麦幼苗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0.5 g/L的5 种水溶性壳聚糖分别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在幼苗发育的5 个时期对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壳聚糖处理降低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初期酶活性较对照高,随幼苗发育先降后升.壳聚糖浸种处理显著提高叶内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5种分子量中以10×103的壳聚糖C浸种处理小麦幼苗叶内抗性相关酶活性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观察caspase依赖的脱氧核糖核酸酶(CAD)及其抑制剂ICAD对星形孢菌素(STS)诱导的C6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含有ICAD/DFF45和caspase抗性的ICAD/DFF45突变体ICAD DM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包装细胞,并用产生的病毒感染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株C6,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细胞.结果发现STS可显著诱导ICAD组的C6细胞出现DNA凋亡梯带,而ICAD DM组不出现DNA凋亡梯带;与ICAD DM组相比,STS对ICAD组MTT代谢的抑制作用更强(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ICAD DM组的细胞核形态改变弱于ICAD组.表明ICAD/DFF45的切割应在CAD/DFF40的激活中占主导地位,抑制ICAD/DFF45的切割并不能阻止凋亡的发生,但可延迟细胞死亡的速度,对染色质凝聚和核固缩的出现亦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脑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 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分子机理.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 采用夹闭颈总动脉和再通方法建立脑卒中模型. 7d后根据文献[1]方法建立PSD模型, 电针“百会”“大椎”穴, 留针20min, 1次·d-1共持续15d. 旷场试验观察其行为学表现,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脑谷氨酸类神经递质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行为学实验发现电针治疗组大鼠旷场穿线抬壁次数明显增多,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谷氨酸及其受体NMDA/AMPA积分光密度值明显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明电针可抑制脑卒中后抑郁大鼠脑NMDA/AMPA的表达, 这可能是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绘制出Ag-SO_3~(2-)-H_2O系电势—pH图,且对各种还原剂还原Ag(SO_3)_2~(3-)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静态法测试了甲醛、联氨、连二亚硫酸钠、抗坏血酸及硼氢化钾与Ag(SO_3)_2~(3-)溶液等当量混合以还原沉析银的得率,获得甲醛是最有效的还原剂。通过正交试验,得知甲醛和Ag(SO_3)_2~(3-)等当量反应沉析银的最佳条件是:pH=12.00,T=35℃±0.2,Ag~+∶SO_3~(2-)=1∶4(摩尔比)。经综合试验获得银的还原沉析率在9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碱式碳酸铜在空气中的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羞热分析(DTA)和热重分析(TG)测定了碱式碳酸铜Cu3(OH)2CO3在空气中的热分解曲线,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碱式碳酸铜热重分解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碱式碳酸铜在空气中分解生成粒径约为10nm的CuO,用Friedman法和Flynn-wall-Ozawa(FWO)法求取了Cu2(OH)2CO3热分解的活化能为175.53kJ/mol,并用多元线性回归给出了分解过程的可能机理函数。  相似文献   

16.
对 A F L P应用于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A F L P分析对m t D N A 质量要求高,m t D N A 应完整并反复抽提以达高纯度 m t D N A 不完全酶切所造成的假阳性可经第二次酶切排除选择引物一个选择碱基最适合水稻m t D N A A F L P分析 另外,研究表明从银染后未经烘烤的新鲜银染凝胶回收的 D N A 扩增效果好、产物经纯化可直接用于克隆以及探针标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Cu(I)-N_2H_4配合物,经含量测定,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能谱和差热分析研究表明,该配合物组成为:Na(N_2H_4)CuCl_2,其中N_2H_4及Cl~-配体均以桥键方式配位,并推定其构型为八面体网状结构,Na~+作夹心充填于层间。  相似文献   

18.
苯基荧光酮在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同时测定铜、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存在下同时测定了Cu^2 和Zn^2 ,找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对水样和健康人体的冻干血浆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两种新的重组人泡沫病毒载体pGPSNI—hGAD67和pGPSNI—hGAD65,分别携带人符氨酸脱羧酶(GAD)的两种同工酶GAD65和GAD67基因,并研究其在帕金森病(PD)模刭鼠丘脑底核中的表达及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RT—PCR结果表明,人泡沫病毒载体成功地介导了GAD65基因和GAD67基因在PD模型鼠丘脑底核中有效表达.动物行为检测表明,GAD65基因导入组PD模型鼠行为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的改善(n=12,由〈0.01).  相似文献   

20.
采用废铁屑(Fe°)为主要工具修复受污染水体中的六价铬,考察了腐殖酸(HA)对Fe°还原六价铬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HA存在时,Fe°还原降解水中Cr(VI)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HA对铁屑还原去除Cr(VI)存在一定的影响,提高HA浓度会导致Cr(VI)去除效率下降,但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较为接近,当HA浓度提高到80mg·L^-1时,抑制作用较为明显.HA存在时,Fe°还原去除Cr(VI)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加入80mg·L^-1的HA,铁屑去除Cr(VI)的反应速率常数相应由不加HA时的0.00481min^-1降低为0.00199min;随着溶液初始pH值由3.0,4.0,6.0增加到10.0,反应速率常数相应由0.02657,0.0091,0.00222min。下降到0.0003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