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珠算是中华文明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1800多年前,《数术记遗》所载的"古算十三品",大部分被历史的潮流湮没,流传后世且广为世人所用者唯筹算与珠算。"五升十进制"是中华民族最早发明和使用——它是中国算学对世界数学的一大贡献。以"控带四时,经纬三才"的有梁有档的珠算盘为算具的中国珠算是完整意义上的"五升十进制"的最佳载体。据考证,珠算自  相似文献   

2.
“中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这一中华之光,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国学的一部分,融入主流文化,搭上时代列车走向世界。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珠算文化的尊重。这不仅对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民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将产生积极作用,也是丰富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国人为之自豪,为之振奋。  相似文献   

3.
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珠算在2013年12月4日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具有中华民族深厚底蕴的珠算文化已经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同时也印证了珠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由此唤醒人们对珠算历史与文化的再认识、再思考,提醒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对其加以保护、传承与发展,让中华民族这一特有的文化瑰宝更多地惠及人类、服务全球。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更是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国珠算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贡献巨大。珠算文化不仅代表着"另一类知识体系",是古代中国数学、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开启现代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弘扬珠算科学文化,推动珠算珠心算教育教学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需要广大珠算传承人刻苦钻研,坚守初心,为珠算文化传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珠算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堪称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珠算文化的认可。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二十一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改革,走出一条科学的珠心算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一、项目背景珠算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珠算在中国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一种活态的文化遗产,在传统珠算计算功能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启智、健脑、教育等功能,鲜明地体现了此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被不断的再创造",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力,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2015年上海市珠协申  相似文献   

7.
一、课题的立题背景 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的结晶。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珠算曾对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直到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珠算才渐渐退出了中国人民的主体生活。  相似文献   

8.
一、珠算历史发展的要求 中国是珠算的故乡,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珠算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保护珠算国粹,弘扬民族文化,成为珠算事业的当务之急。建设一座一流珠算博物馆,收藏珠算文物、宣传珠算文化、开展珠算教育,已是珠算历史发展所必须中国南通市从近代起对中国民族文化就极为重视,发展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经营民族文化是南通人固有的性格和特点,加之南通人对珠算文化又特别钟爱,所以才有南通人这一华夏文明的伟大之举。  相似文献   

9.
明代正值筹算、珠算交叉使用年代,王文素站在推广珠算的前沿,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本文只就其著作的一叶,观其为发展珠算事业的贡献。《算学宝鉴》成书之前,人们对珠算定位方法有所描述,但有两大缺陷:其一是定位方法太繁,不好操作;其二是写的不够完整,不好理解。王文素对定位方法的叙述,弥补了上述两个不足,并有所创新,特别是运用数学基本运算律,简化了定位步骤,加快了计算速度。王文素将"盘中定位法"、"掌中定位法"和"悬空定位法"三种定位法同写在一部书中,并对此三种定位法创出上述名称,这又是他对珠算事业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珠算这一古老的计算工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虽然承载着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但却日渐式微,亟需传承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所以准确把握传统文化包括珠算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一、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珠算文化的内在逻辑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  相似文献   

11.
珠算是中国于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四大发明"之外贡献于世界的第五大发明。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盛于元明、流传于海外、发展于当今,逾千年久盛而未衰"。其创造与运用,可以说历史久远,如果从以珠计算即称珠算,可上溯到西周(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十六世纪起,珠算又飘洋过海,流传到朝鲜、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珠算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和基础数学,对发展生产、适应生活需要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珠算内涵非常丰富,不但有良好的计算功能,而且更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智力和教育功能,它是中国应用数学。珠算是独立的学科,因而它  相似文献   

13.
<正>珠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珠心算是珠算的创新发展形式,在当代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珠算也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世界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算盘作为珠算文化和技术的承载物,它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计算工具,还是一份宝贵的社会财富。算盘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其本身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含义。在我们的日常语言表达中,和算盘、珠算有关的短语可真是不少,但直接带有“算盘”二字的短语好像就不多了。不过,没有关系,让我打打算盘,好好寻找。  相似文献   

14.
2013年珠算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全面考察从知识体系的角度高度评价了中国珠算,在对中国珠算的决议中提出了"珠算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显然珠算知识体系是相对于笔算知识体系而言的,在此从计数法、算具算法和数学思想方法等诸方面,对笔算知识体系与珠算知识体系的基本机制和思想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并阐述了珠算的独特优越性、发展前景和深远意义。以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认识和把握珠算数学—数学教育—算具算法体系,进一步探索珠算知识体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台湾同胞、国外珠算界友人: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是南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珠算协会联合兴建的、目前世界最大的珠算博物馆。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应邀参加开馆典礼仪式,我谨代表珠算界来宾、珠算界媒体向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落成开馆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建设珠算博物馆做出重要贡献的南通市委、市政府,中国珠算协会以及组织者、筹划者、建设者、贡献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远道而来的台湾同胞和日本、新加坡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中国珠算"世界非遗申报成功的消息传来,海内外欢呼雀跃的人们纷纷奔向江苏省南通市,这是因为世界上最大的珠算专题博物馆——中国珠算博物馆,就坐落在该市风光绮丽的濠河之畔。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共同兴建的中国珠算博物馆于2004年12月19日开馆,当时的暂用名为"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直到2007年12月底,才由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冠名"中国珠算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30项非遗项目。这不仅是珠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里程碑,更是世界对中国珠算的认可。中国珠算申遗成功,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不少媒体,对珠算进行了积极地宣传和热情地关注。国人也为我们有被称作"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18.
正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珠算是中华文化瑰宝,已被世界所认可。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在中国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改变世界中作出的重要贡献。珠心算是在珠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其开发少年儿童智力潜能的显著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所重视。随着珠心算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也必将对珠心算教练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珠心算教练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珠心算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珠心算选手的技能水平,决定着珠心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普及、发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珠心算教练师培养机制,才能保障珠心算教育健康、有序、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0.
珠算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国古代机械化数学最高成就和杰出代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文明成果。中国算盘被英国《独立报》和《印度时报》评选为改变世界作用最大的101项和50项发明之首。由珠算升华而成的珠心算更具有强大的开智、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