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性质、应用及晶体生长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x射线粉末衍射法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而被应用于该类材料的探索。本文试图以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发现的BBO、LBO及KBBF等国产晶体为例,探讨粉末衍射法在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中的一些应用。1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筛选及晶体生长 首先,x-射线粉末衍射法用于材料的筛选上。众所周知,一种材料,从粉末开始,到能否生长出一块供研究用的完美的单晶,需要相当长的周期。但我们可以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法结合其它测试手段(如SHG)确定该材料的空间群,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材料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例如,对真空紫外倍频晶体KBBF来说,通过对粉末衍射条纹的指标化,得到指标化值为(hkl:003、101、006、104、110、113、116、1010、119、21(1)。它们满足三方晶系的消光规律:-h+k+l=3n(n=0,1,2…)。SHG测试结果表明有2—3倍于 相似文献
2.
X-射线多晶结构分析表明,Ba-Ga二元系在Ga含量≥80at%区域,只存在BaGa_4一种金属间相,属四方晶系,I4/mm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b=4.5661(4)?,c=10.778(3)?.与文献上报导的BaGa_4多晶X-射线衍射谱比较,本文所得衍射谱与根据BaGa_4单晶结构参数计算所得的多晶粉未衍射谱吻合得更好,因此可以用作BaGa_4的标准粉未衍射谱 相似文献
3.
X射线衍射法研究Ni0在不同载体上的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i02、TiOz、y-Ai z0,、EDTA一Y-Al z0,、CH, INTO:一Y-A120同量的Ni0,用X射线衍射相定量方法和晶粒大小测定方法研究Ni0的溃负载不Ni0有晶态同非晶态二种状态,每100平方米表面积载体上非晶态Ni0的闭值:Ti0:上为。.038克,Si0:上为0.021克,y-Al 2o:上为0.129克,EDTA-y\"A120,上为0.1“克,CH,NO,-y-A1,0:上为。.080克.晶态Ni0的晶粒大小随晶态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大趋势又受载体的孔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变温X射线衍射技术,在预烧过程中分析了Nd掺杂Bi4Ti3O12后生成Bi3.15Nd0.85Ti3O12(BNT)相的形成过程以及微结构的变化.实验观察到以30℃/min的升温速率,BNT相在700℃时开始形成,其衍射峰强度随温度的继续升高而增强,衍射峰半高宽随烧结时间延长而减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900℃恒温条件下,烧结约2h,可形成单一的BNT相. 相似文献
5.
X一射线多晶结构分析表明,Ba-Ga二元系在Ga含量}80at%区域,只存在Bata,一种金属间相,属四方晶系,14/mm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b=4.5661(4)人,c=10.778(3)入.与文献上报导的Bata,多晶X一射线衍射谱比较,本文所得衍射谱与根据Bata。单晶结构参数计算所得的多晶粉未衍射谱吻合得更好,因此可以用作Bata,的标准粉未衍射谱. 相似文献
6.
碳式碳酸钴分解产物的微量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碱式碳酸钴的氮气中的热分解反应,测定了其热重分析曲线,并用微量粉末X射线衍射法(样品重量约6mg)对其热分解的固体残留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339-394℃温度范围内生成尺寸16-18nm的Co3O4与CoO纳米晶混合物,在700℃的最终产物为尖晶石型Co2O4.计算的晶胸参数为:α=0.8084nm,V=0.5283nm^3,Z=8,Dcalc=6.073g/cm^3,与常规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多晶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重稀土镝嫡在具有K_2NiF_4型结构A_2BO_4(A=Dy/Sr,B=Ni,Mn,Fe,Co)化合物中的掺杂,发现在空气气氛中,在1200°至1400℃温度范围内,Ni、Mn能与Dy~(3+)/Sr~(2+)形成Dy_(0.5) Sr_(1.5)MO_4(M=Ni,Mn)复合氧化物,四方晶系,空间群为D_(4h)~(17)—I_4/mmm;Fe、Co未能与Dy~(3+)/Sr~(2+)形成A_2BO_4型化合物,只能与Sr形成A_2BO_4或A_2B_2O_5型化合物.Co和Fe可以取代Dy_(0.5)Sr_(1.5)NiO_4化合物中最多约0.25%Ni(摩尔百分数)而保持四方相结构稳定.Dy~(3+)/Sr~(2+)与过渡金属元素能否形成A_2BO_4型化合物,决定Dy~(3+)与它们之间容纳因子t值.给出了Dy_(0.5)Sr_(1.5)MO_4(M=Mn,Ni,Ni_(0:75)Co_(0:25),Ni_(0:75)Fe_(0:25)的粉末衍射图和数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两种差热分析方法即“一步法”和“二步法”以及多晶X-射线衍射法对镓-镁二元系相图进行了研究.修正了前人的工作. 为了考察该二元体系的金属间化合物是否以镓原子多面体簇状结构存在,作者对富镓部分相图(镓原子百分含量大于71.4%)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在三种不同比例下(含镓量分别为85at.%、90at.%、95at.%)合成,分离得到了颗粒状晶体.对这些晶体进行了差热分析和多晶X-射线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从这三种不同比例的合金中分离得到的晶体为同一金属间化合物Mg_2Ga_5,也是该二元系镓含量最高的金属间化合物.考察Ga-Mg体系中存在的五种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未能发现镓原子以多面体簇状结构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对光波及电磁波衍射本性的认识和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明确指出: 边界衍射波具有 π位相跃变性质 ,它是物理存在. 当目前通用的基耳霍夫衍射积 分公式因限制条件不满足而碰到问题时 ,则以前种观点分析为准 . 相似文献
10.
用多重散射团簇方法对低温下凝聚态SiH-4进行了Si的1 s NEXAFS理论研究,对不同的模型研究表明,此时凝聚相SiH-4形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铝铬红颜料的相组成和合成条件关系,发现按NazCrO, \" 2HZ0 : NazMoOa : Pb(NO,)z=85 : 15 : 110mo1原料比,用共沉淀方法合成的颜料均由黄色铬酸铅和红色铝铬酸铅固溶体组成.二者比例受合成条件变化而有很大差别。指标化结果表明:红色相钥铬酸铅固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z/c.a:7. 250(8) } ,6:12. d4d ( 7 )人,c:5.119(5)人,夕=132. 58 (6 )0,化学式Pb (Cro. eeMoo. }z )U:每个单胞由四个分子组成所得粉末衍射的数据可以代替)CPDS19-685号卡片.可以用定量PbCrO,相含量的方法来表征颜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反应离化簇团束制备氮化镓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离化簇团束的基本性质与原理,运用反应离化簇团束技术在低衬底温度下制备了氮化镓薄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出该薄膜为多晶薄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结果表明,已经形成了Ga—N 化学键,氮、镓原子比接近1∶1,说明反应气体离化簇团技术是一条在较低温度下制备氮化镓薄膜的可行的技术途径.薄膜中含有少量氧化镓,通过多组数据的比较发现,增加氮气的离化率有助于减少薄膜中的氧含量. 相似文献
13.
黄锡文;徐鹏根;鲁述;方振民;陈赤钢;陈建平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88,(1):73-80
本文在严格导出圆锥上微分几何参数前提下推导了计算导电圆锥上天线空间方向图的UTD公式,编制了通用计算程序(含EEC法计算边缘绕射的程序),计算了半无限导电圆锥上天线的方向图,与精确解苻合很好。对实用的截锥上单槽及多槽天线进行了大量计算,与实测结合苻合较好,可提供工程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飞雁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19(1):95-97
分析用传统的马赫-曾德干涉光路拍摄全息光栅时所得光栅质量不高的原因.对全息光栅的拍摄光路提出了改进方法,并对光栅的像差进行分析和理论推导. 相似文献
15.
王仁卉;刘达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87,(1):39-44
把中心入射束方向略不同但有一定关系的若干普通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适当地组合起来,可得到微区大角范围的实验摇摆曲线。本文讨论了这一方法的原理,并给出用这方法得到的奥氏体不锈钢(111)系列反射条件下微区大角范围实验摇摆曲线及其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 相似文献
16.
艾书伦;程巳雪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63(1):1-8
作为一类重要的非病毒基因载体,钙类纳米粒子如磷酸钙、碳酸钙等因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而备受关注.本文根据近年来钙类纳米粒子基因传递体系的研究进展,着重评述了通过钙类纳米粒子基因传递体系形貌和结构优化、组分调控及其功能化等来提高基因传递效率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