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一个综合化学实验——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磁化率测定及分析的实验教学方案。该实验以学习磁化率测试与分析为目的,通过对具有不同配位构型的镍(Ⅱ)配合物进行磁化率测定,结合单晶结构分析并通过晶体场理论解释其磁学性质,使学生既能掌握配合物合成的基本实验技术,又能了解配合物宏观磁化率与微观电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物质磁学性质是分子内部微观结构的宏观表现,用磁天平进行磁化率的测定,乃是一种常规的磁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项正在研发中的创新分析技术“电磁感应式磁化率化学定性分析方法”的原理和装置结构。采用该技术定性分析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分子-聚丙烯酰胺样品,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该技术利用不同单组分样品磁化率、磁导率性质不同的原理,采用电磁感应电动势方法检测样品在磁场中所产生的附加磁场变量强度,以进行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说明,磁化率定性分析技术可以分析800万相对分子质量以下的大分子-聚丙烯酰胺样品。  相似文献   

4.
磁化率和磁矩的数据对于配合物化学键型的研究和空间构型的分析有重要作用. 磁化率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其中以古埃法和据其原理而改进的永磁天平法较为常见.此法的缺点是实验步骤繁琐、样品用量大、精度欠佳.近来有人相继提出用激光摆法和NMR双谱仪法等新方法来进行测量,所得结果数据很好.本文介绍根据D.F.Evens所创立的方法,利用~1HNMR波谱来测量过渡元素离子化合物的磁化率和磁矩.  相似文献   

5.
金华市土壤磁化率与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对城市土壤产生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以浙江省金华市为典型区,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表层土壤的磁化率和Cr、Co、Ni、Cu、Pb等5种重金属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并从空间上寻找磁化率与重金属的关系。结果表明,(1)低频磁化率总体较低,频率磁化率总体偏高,都属于强变异,两者呈负相关。重金属Cu、Pb、Ni含量大多在土壤背景值之内,Cr、Co则有较多土样超过背景值。(2)从总体上看,磁化率与5种重金属相关性较弱。(3)低频磁化率、Pb、Co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频率磁化率、Ni、Cu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Cr的空间相关性较弱。(4)在空间上,低频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负相关明显;在城区西部和西北部,重金属Cr、Ni、Pb、Cu含量均相对较高,在城市中心,重金属Pb、Cu含量较高;Cr、Co与低频磁化率从空间上更多地表现出负相关,Co与频率磁化率在空间上正相关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根据经典电动力学推导出表征简单离子磁化率的磁性点价(gi).gi对简单离子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并与其摩尔磁化率(χm)显著相关.在分子图的邻接矩阵基础上,由gi建构新的连接性指数(mF),用于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磁化率.其中的0F,1F与45种碱金属化合物(含5种简单阴离子和9种复杂阴离子)的摩尔磁化率(χm)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数学模型为:χm=54.248-36.5500F-30.7721F,R=0.957.该模型在显著水平α=0.01下通过Fischer’s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明确.  相似文献   

7.
CuO2链的磁性     
(La, Sr)14Cu24O41的结构中包含一维的CuO2链和Cu2O3梯子, 在室温以下Cu2O3梯子对磁化率的贡献很小, 实验测量的磁化率反映了CuO2链的磁性, 是研究一维磁性的理想材料.研究了非磁性的Zn2+替代Cu2+和Sr2+替代La3+对La6Sr8Cu24O41中CuO2链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电渗是多孔性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利用它可以测定多孔性物质的ξ电位,现有的实验装置较多,但较复杂,普及较难。为此,笔者设计了三种简易电渗装置,用于教学实验,效果较为满意。现分述如下: 1.演示用的电渗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在2-300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REPS4系列化合物的磁化率,进而研究了各个化合物的磁化率和倒易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最后用50-300K温度范围的磁化率数据拟合得到各个顺磁稀土离子RE^3+的居里-外斯常数和有效顺磁磁矩μeff。  相似文献   

10.
对多核自旋偶合体系的研究是设计分子基铁磁体的基础犤1犦。在多核自旋偶合体系中,磁交换参数Jij值的评估对研究多核间的磁交换机理和研究多核自旋偶合体系的磁-构相关性是至关重要的。多核间的磁交换参数Jij值不能从实验直接得到,理论计算又有很大的困难和不准确性。目前,Jij值主要是通过多核自旋偶合体系的变温磁化率公式拟合实验数据来评估。因此,磁化率公式在磁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通常,磁化率公式是通过求解多核自旋偶合体系的自旋交换Hamiltonian算符的本征方程,求出体系的能量本征值,然后用Boltzmann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土壤磁化率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通过对全国166个现代表层土壤样品的磁化率分析,发现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土壤磁化率是随年均温、年均降水量的增高而增高的。而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土壤磁化率是随年均温、年均降水量的增高而降低的(其临界范围大致在年均温15℃左右、年均降水量1100 mm左右)。新疆及周边地区表层土壤磁化率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比较复杂。文中还建立了4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并对洛川坡头黄土剖面S_1—S_0的120个样品的磁化率值进行了古温度、古降水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12.
经典物理化学实验"磁化率测定实验"中,传统方法是使用Gouy磁天平,仪器笨重且操作复杂。本文提供一种新型台式磁天平,用于配合物磁化率的测定。文中通过测量三种亚铁化合物的磁化率,介绍该磁天平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和数据分析。通过比较测量值和标准值,得出该仪器的测量误差小、精确度高,适用于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金华市各功能区表层土壤磁化率与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华市不同功能区的59个表层土壤土样磁化率和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居住区、文教区、商业区、果园和荒地的磁化率与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2)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功能区磁化率与重金属的相关性较为显著.以城市的工业区、绿化区和菜园最为典型,工业区土壤磁化率与Cu、Pb呈正相关关系,农业区(菜园)土...  相似文献   

14.
结合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对古埃法测定物质磁化率实验中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误差的主要来源和消除方法。简要介绍了法拉第法测量磁化率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黄土磁颗粒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运用岩石磁学方法,对各地黄土和古土壤样品进行低温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和低温剩磁退磁的研究,证明了黄土中的磁颗以顺磁(单畴和多畴,即>0.03μm)为特点,而古土壤以超顺磁(<0.03μm)为主要特征.黄土中的磁铁矿相对含量(占天然剩磁强度的百分比)比古土壤高,黄土频率磁化率的波谷、波峰分别与剖面黄土和古土壤的风化或土壤化程度相关,说明在黄土形成古土壤的成土过程中,是由于许多细小铁磁性矿物(磁赤铁矿和磁铁矿)生成,使其磁化率增高.这些细小铁磁性矿物的含量反映了古气候温湿程度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大家知道,物质按其磁性通常可以分为逆磁体、顺磁体和铁磁体。逆磁体的磁化率是负值,数值通常在—13×10~(-6)至—0.8×10_(-6)的范围内,并且不依赖于温度和磁场强度。顺磁体的磁化率为正值,约在10~(-6)—10~(-3)数值范围内。磁化率大小反比于绝对温度,服从居里定律(x=1/(4KT)g~2β~2N),和磁场强度无关。铁磁体磁化率较大,其数值约在10~(-3)—10~3范围内,并和温度、磁场强度有关。铁磁体中有磁畴存在,居里点温度以上成为普通顺磁体。有机物质是共价键的化合物。而这些价键是由具有异向平行自旋的电子偶构成的,论其磁性应该是逆  相似文献   

17.
采用模板合成法在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孔道及膜面上原位生成磁性纳米Ni粒子,制得磁性复合膜。采用磁天平测定其磁化率,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该复合膜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镧系元素的钼钒磷杂多酸盐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制备了镧、铈、镨,钐的钼钒磷杂多酸盐,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粉末衍射及质子核磁共振分析,测定了磁化率和热稳定性。这些盐是具有Keggin结构的阴离子,其分子通式为LnH[PMo_11VO_40]·xH_2O。  相似文献   

19.
水热法合成了一个基于1,4-苯二硫乙酸(H2L)柔性配体的Mn(Ⅱ)配合物[Mn3L3(phen)2]n,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是一个包含三核锰结构单元的二维层面结构。对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在三核锰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角X射线散射法是研究亚微观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可用来研究聚合物的长周期。从小角X射线散射强度的分布可以定出亚微观粒子的大小、形状、取向及分布等。测定小角X射线散射强度的装置有照相式和记录式两种。由于采用了计数管直接记录X射线的强度,实验周期大大缩短,从而使此法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