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0年代天体物理对物理学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祥 《大学物理》1997,16(8):1-4,8
论述了现代天体物理与物理学的密切关系,进而介绍了90年代天体物理的新望远镜和新观测设备,概要地论述了90年代天体物理的重要发现和重大事件,并重点讨论了宇宙学的新进展,最后论述了未来天体物理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
2003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Alexei A.Abrikosov,Vitaly L.Ginzburg和Anthony J.Leggett,以表彰他们对超导和超流理论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 William A.Fowler教授因创立元素起源的核生成理论,荣获了198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Fowler 1911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1933年,他从俄亥俄州立大学毕业以后,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凯洛格辐射实验室──当今世界核天体物理的研究中心的创始人C.C.Lauritsen.1946年,Fowler被任命为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并领导凯洛格实验室.1975年9月18日,美国总统福特亲自授予 Fowler 1974年度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天体如何演化,元素如何生成,这是千百年来人类力图探索…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本刊曾于2000 年第1 期至2001 年第5 期连载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回顾》的系列文章。如今,十个年头过去了,我们将2001 年至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情况汇总,再次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5.
John C.Mather和George F.Smoor因为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而分享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论文中从COBE卫星而来的详尽的观测报告推动了现代宇宙学的发展,使其成为一门精确科学.  相似文献   

6.
论文系统地阐述了从原子、原子核到基本粒子内部结构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讨论了微观物理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前景和展望.论文还阐述了微观物理与宏观物理(宇宙论和天体物理等)的结合与交叉,以无可争辨的实验事实阐明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无限性.  相似文献   

7.
微观世界探索(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系统地阐述了从原子、原子核到基本粒子内部结构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讨论了微观物理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前景和展望.论文还阐述了微观物理与宏观物理(宇宙论和天体物理等)的结合与交叉,以无可争辨的实验事实阐明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无限性.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天体物理中的强湍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卿 《物理学进展》1993,13(4):595-639
本文对等离子体天体物理中的强湍动进行了评述,并强调了等离子体的基本相互作用。分析了控制强湍动现象的查哈罗夫方程。讨论了一些天体物理中的重要问题,例如加速、爆发、双层、飞行体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自引力系统非线性结构以及自生磁场等。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物理学成就辉煌.诺贝尔物理学奖,从一个侧面纪录了当代最优秀物理学家奋斗的足迹.值此世纪交替之际,我们编写这篇文章,对诺贝尔物理学奖作百年回顾,以飨读者.1901年伦琴(WilhelmConradRontgen1845~1923)因发现伦琴射线(即通常所说的X射线)以及对伦琴射线性质的研究,获得了第一届(190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895年11月8日,当伦琴用克鲁克斯管做实验时,发现工作台上的氰亚铂酸钠纸屏能发出荧光.他分别用纸和书本遮住纸屏,纸屏仍然发光.使伦琴更为惊讶的是,当他把手放在纸屏前时,纸屏上留下了手骨的阴影.  相似文献   

10.
 在199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又有一名华裔科学家获此殊荣,他就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的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  相似文献   

11.
Frank Wilczek  黄娆  曹则贤 《物理》2005,34(2):93-95
力的概念早在Hamihonian力学的框架内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但它却一直贯穿于我们处理力学问题的思维并在教科书中快乐地存在着.本文(发表在Physics Today,Oct.2004.)中,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MIT物理学教授Frank Wilczek从科学发展史、科学方法论以及文化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这一悖论,读来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我们迅速翻译了这篇好文章,以飨国内的广大物理学爱好者。  相似文献   

12.
《现代物理知识》2011,(4):62-63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110年之际,《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举办“诺贝尔物理学奖110年知识竞答”活动,从2011年第3期起,杂志连续刊登竞答题目。希望本刊的新老读者积极参与,请将问题答案寄到: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邮编:100049),或发送电子邮件到mp@mail.ihep.ac.cn。答题同时,欢迎大家将自己在阅读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关资料时的体会(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事迹对个人工作、学习上的激励,个人对某个获奖学科领域的了解、认识等)一并发来,本刊将择优刊登。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刘战存 《物理》2005,34(3):232-232
封面人物为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从左到右依次为:David J.Gross,H.David Politzer,Frank Wilczek.关于获奖理论的详细介绍请看本期正文第185页.封面所有素材均来自瑞典皇家科学院(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of Sciences).  相似文献   

14.
戴闻 《物理》1998,27(9):574-575
超流4He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直接证据199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朱棣文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方面的贡献.这项技术导致了中性碱金属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1995年),以及以凝聚为基础的位相相干Na原子束(俗称原子激...  相似文献   

15.
这是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物理学家 Val L.Fitch教授在授奖典礼上的学术讲演.承作者惠寄预印本,并经诺贝尔基金会惠允译成中文.对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另一获奖者Cronin教授的讲演,见本刊今年第5期. ·编者·  相似文献   

16.
李晓卿 《物理学进展》2011,13(4):595-639
本文对等离子体天体物理中的强湍动进行了评述,并强调了等离子体的基本相互作用。 分析了控制强湍动现象的查哈罗夫方程。讨论了一些天体物理中的重要问题,例如加速、爆发、双层、飞行体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自引力系统非线性结构以及自生磁场等。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物理学奖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成就、水平、潮流和方向,面对如此丰富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资源,最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对它进行开发和利用,从而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8.
199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CliffordG.Shull(78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和BertramN.Brochkouse[76岁,加拿大麦克麦斯特(McMaster)大学教授].前者曾于40年代初完成了中子衍射实验....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训练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顺丰 《物理通报》2004,(10):23-25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物理教学的重点与趋势.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需要有创造力、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科学素质.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  相似文献   

20.
吴江滨 《物理通报》2007,(11):1-2,55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伯特·费尔(Albert Vert)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鲁伯格(Peter Grunberg),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的原因是这两位科学家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效应.这个发现引发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硬盘磁头的数据读取能力,使硬盘无论从容量还是体积上都产生了质的飞越.这个发现还导致了新一代磁传感器的出现,而且巨磁电阻被认为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