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U(2)规范场的恰当形式(欧空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数学机械化方法研究欧氏空间中SU(2)规范场的正规化问题.首先对Yang-Mills方程的表述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一种具有物理和几何意义的YM-方程,称其为恰当的(exact)YM-方程.对于这种恰当的YM-方程,构造了一类线性微分变换,称之为SU(2)规范场的示性变换.经由示性变换,将非线性的恰当的YM-方程变为一组Laplace方程,实现了SU(2)规范场方程的线性化,即场方程的正规化.从而证明了SU(2)规范场存在3个独立的Yang-Mills规范场.  相似文献   

2.
SU(3) 规范场的恰当形式(欧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赫 《数学学报》2008,51(5):833-840
应用数学机械化方法讨论SU(3)规范场的规范化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具有明确几何意义的Yang-Mills方程,称其为恰当的Yang-Mills方程.然后构造了一类线性微分变换,称之为SU(3)规范场的示性变换,它具体给出联络和截面之间的微分关系.经由示性变换,将非线性的恰当的YM-方程变为一组线性Laplace方程,即实现了规范场YM-方程的线性化.从而证明了SU(3)规范场包括8个独立的Yang-Mills规范场.  相似文献   

3.
研究4维Artin空间中SU(3)规范场的线性化问题.首先对Yang-Mills方程的推导进行了讨论,给出了恰当的Yang-Mills方程的概念,其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其次,构造了一类线性微分变换,称之为Artin空间SU(3)规范场的示性变换.示性变换是应用数学机械化方法确定的.经由示性变换,将非线性的恰当的Yang-Mills方程变为一组线性方程,实现了SU(3)规范场的场方程的线性化.从而证明了,对于恰当的Yang-Mills方程,SU(3)规范场包括8个独立的规范场.  相似文献   

4.
高付清 《数学杂志》1989,9(2):129-140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正则树上一般状态的各向同性完全马氏场的存在性,研究了当马氏规范素∏~((m×φ))是吸引或排斥时M(∏~((m×φ)))的结构。 除特别说明外,文中出现的概念、符号的意义同[6].  相似文献   

5.
基于李群分解,讨论了控制不受限情况下SU(1,1)对称量子控制系统的时间最优控制问题.针对系统控制哈密顿项为椭圆型和抛物型这两种情形,分别给出了实现任意演化矩阵所需要的最短时间.针对系统控制哈密顿项为双曲型情形,给出了实现任意演化矩阵所需要最短时间的一个上界.  相似文献   

6.
本文我们引入了函数类B_δ(G//K)={φ一L~1(G//K||L~1(G//K)||φ(t)|≤Δ~(-1)(t)(1+t)~(1-δ),δ>0),对f∈L~p(G//K),1≤p≤∞,和极大算子M_δf(x)=sup|φ*f(x)|,证明了这类算子 >0 φ∈B_δ(G//K)是(H_∞~1,L~1)型的.  相似文献   

7.
李昂生  眭跃飞 《数学学报》1993,36(5):654-661
本文证明:对任 cappable r.e.度■,存在 r.e.度■和■使得■>■,■∧■=0且对任 r.e.度■,如果■且■,那么■∧■≠■.  相似文献   

8.
为刻画同一寿命分布类中两个不同分布的NBU(2)性的强弱,本文定义了一个新的偏序,即NBU(2)序,并证明NBU(2)序具有反身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另外,该偏序与超可加序、NBUE序,增凹序的关系也作了探讨.基于被比较分布是指数的情况,还建立了判定NBU(2)序的一个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计算了随机变量(2χ~2)~(1/2)的数学期望和方差,比较分析了随机变量(2χ~2)~(1/2)-2n~(1/2)与(2χ~2)~(1/2)-(2n-1)~(1/2)的近似分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且利用2χ2的近似分布的正态性,建立了多总体标准差的检验法.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研究了常利率下E rlang(2)的风险模型,得到了关于罚金折现期望满足的积分表达式、积分-微分方程以及L-S变换满足的微分方程,并且考虑了一些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1.
    
In four and higher dimensions, we show that any stationary admissible Yang-Mills field can be gauge transformed to a smooth field if the norm of the curvature is sufficiently small. There are three main ingredients. The first is Price's monotonicity formula, which allows us to assert that the curvature is small not only in the norm, but also in the Morrey norm . The second ingredient is a new inductive (averaged radial) gauge construction and truncation argument which allows us to approximate a singular gauge as a weak limit of smooth gauges with curvature small in the Morrey norm. The second ingredient is a variant of Uhlenbeck's lemma, allowing one to place a smooth connection into the Coulomb gauge whenever the Morrey norm of the curvature is small; This variant was also proved independently by Meyer and Rivière. It follows easily from this variant that a -connection can be placed in the Coulomb gauge if it can be approximated by smooth connections whose curvatures have small Morrey norm.

  相似文献   


12.
Two discrete models of Yang-Mill equations are constructed in the space ℝn for some matrix-valued Lie group. A gauge-invariant discrete model is examined. Translated fromMatematicheskie Zametki, Vol. 61, No. 5, pp. 742–754, May, 1997. Translated by O. V. Sipacheva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generalize a theorem of C. D. Frohman and E. P. Klassen ([FK91]) concerning deformations of abelian SU(2)-representations of knot groups into non-abelian representations. The proof of our main theorem makes use of a generalization of a result of X.-S. Lin ([Lin92]) which should be interesting in itself. Received: December 1, 1997  相似文献   

14.
双层规划及多层规划这一数学规划研究中的较新领域因其坚实的经济背景及丰富的数学内涵在二十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 在通常解双层规划问题时往往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 得到的解并不一定是全局最优解. 该文介绍了一个全新的解双层规划问题的方法,它与数值计算法不同, 采用的是符号计算, 依据了计算机代数与代数几何的理论. 作者通过对文献[1]中的几个双层规划问题的上机计算, 得出了与之不同的全面彻底的解答, 在比较过程中, 发现不仅所得的结果要比文献[1]中答案更进一步, 而且也证明了文章的新方法在解这一类问题时,是简明和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微分与差分方程机械化方法研究若干最新进展.主要结果包括: 微分、差分方程的特征列理论与算法,微分、差分方程系统的分解算法以及微分、差分方程解析解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16.
对于那些由代数微分方程描述的具有输入输出关系的非线性控制系统,本文采用两种方法讨论了其最小实现问题:一种方法是直接计算系统的特征列;另一种方法则采用了本原元定理.两种方法给出的最小实现所需的状态变量最小数目是相等的.文中的大量代数与微分运算则可利用数学机械化来完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利用特征多项式求矩阵广义逆AT,S(2)的一种计算方法,并由此得到了加权M-P逆AM,N+、M-P逆A+、Drazin逆Ad及群逆A9的相应计算方法,推广了文献[2]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对于半球面x2 + y2 + z2 =1,z ≧ 0上的四点 A,B,C,D ,其中 A,B,C 三点位于赤道上,本文证明了它们两两之间距离和的最大值为 4+4√2 .由于距离求和计算中存在根号相加, 无法直接用通常的微积分方法处理,因此, 本文将问题分成二步进行证明. 首先, 在一个局部极大值点的附近构造了一个小邻域,通过估计一个级数的展开式证明了此定理在这个小邻域上成立,然后在该邻域外通过分支定界和计算机数值计算, 证明了此定理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