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将G.E.Brown等研究π核散射的Isobar模型推广应用到中能(π,N)反应的描述上,用唯象近似方法处理多体效应, 探讨了非表态修正、核子关联波函数以及出射核子扭曲效应对反应微分截面的影响, 计算了100—300MeV3He(π,n)2H反应角分布, 所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π-核的Iso-elastic散射光学位框架,在纯核子机制下,考虑了核子关联,利用固定散射中心的场论方法微观地计算了二级光学位,并由此研究了到同位旋相似态的π-核双电荷交换(DIAS DCX)反应.本文计算的能区是:入射π介子的动能处于0~300MeV之间,在计算中同时考虑了π-核子散射振幅中s、p波分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用相对论输运模型模拟了束流动能为520MeV/u的238U+238U碰撞实验. 研究了在两种极端对撞方位的UU碰撞中, 末态核子和π介子椭圆流v2与碰撞参数、快度以及横动量的依赖关系. 研究表明, 由于挤压(squeeze-out)效应, 末态核子和π具有负的椭圆流; 体-体UU中心碰撞事件具有最大初始坐标空间形变, 因而具有最大的负的椭圆流, 约12%; 在最小无偏事件样本下, 体-体和头-头碰撞, 中央快度平台上的核子椭圆流大小相当, 而前者π椭圆流略大于后者; 在中央快度平台, 低横动量核子和π主要由反应后期Δ衰变得到, 而高横动量主要是参与核子再散射生成, 因而在低横动量区它们具有相似的流, 而在较高横动量区(>0.3GeV/c)由于旁观核子的再散射和吸收效应, 它们的椭圆流有明显压低.  相似文献   

4.
陈涛  苏汝铿 《中国物理 C》1988,12(1):140-144
利用虚时温度格林函数方法,通过对所有"泡泡图"求和,我们推广核子-核子间的单π交换势到有限温度.我们发现,在低温区下,单π交换势的温度效应不显著,但在高温区下,效应明显.在临界温度Tc=177MeV时,π介子的有效质量Mπ(T)变为虚数,吸引的单π交换势将消失,发生相变.  相似文献   

5.
πNN过程对Gottfried求和规则破坏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齐  刘春秀 《中国物理 C》2003,27(2):138-141
指出在计算πNN过程对核子结构函数的贡献时,将反冲核子视为物理核子更为合理.对Gottfried求和规则破坏、对质子中海夸克分布u和d不对称u(x)–d(x)等方面的贡献给出了详细的计算,与已有实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π介子交换不是导致这一破坏以及影响核子结构函数的效应的惟一来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BUU方程碰撞项中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分别采用有介质和无介质两种情况下的数据,系统地计算了重离子碰撞中介质效应对于集体流的影响.从有介质核碰撞截面和无介质核子碰撞截面随入射核子能量变化的规律合理地解释了介质效应对重离子碰撞横动量,流角等物理量的明显影响.分析这些影响可以看出在该能区和只考虑核子-核子弹性碰撞,π产生和π吸收的情况下介质效应与核物质状态方程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原子核是保持重子数守恒的若干核子和反核子的复合系统,在核内有过剩的π介子担负核子或反核子间交换作用.这些过剩π介子和反核子内的部分子带走一定动量分额,从而可解释x中间区EMC效应的主要特征.考虑到遮蔽-反遮蔽效应和费米运动后,计算了多种原子核的EMC效应,在0相似文献   

8.
对两对重离子中心碰撞系统40C 40ca和60ca 40Ca以及112Sn 112Sn和124Sn 124Sn反应中就同位素标度参数n对于核子一核子碰撞截面的同位旋效应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a对同位旋相关核子.核子碰撞截面amedNN(am)相对于同位旋无关核子一核子碰撞截面口aNN(am)的同位旋效应很明显,然而a对amedNN(am)相对于同化旋无关核子-核子碰撞截面a2nn(am)的同位旋效应是较小的.对以上两种条件下a同位旋效应的机理进行了仔细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描述荷电和中性π介子与核子-反核子强相互作用的同位旋SU(2)不变耦合模型,计算出在π0重整化混合圈链图传播下pp珋→pp珋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的"精确"解析结果;并且将此结果与在π0树图传播下的微分截面作了对比分析,得到相应的辐射修正重要信息.本文完成的工作对进一步深入研究π介子与核子-反核子强相互作用的同位旋SU(2)不变耦合模型以及深入理论探讨正反质子对撞实验,都将提供理论研究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吴科军  刘峰 《中国物理 C》2007,31(11):1022-1026
应用ART模型研究了Eb=520MeV/u的UU碰撞. 探讨了在两种极端方位UU碰撞下, 核子和π在反应平面内的横向流的时间演化以及对碰撞中心度的依赖关系. 研究表明, 流在高密区域发展并且在膨胀相稳定, 因而它是高密区域反应动力学的一个敏感探针. 对头头和体体UU碰撞, 末态π相对于核子的横向流分别在大约b=9fm和b=2fm处存在明显的正向到负向的改变. π的这种行为是重子共振态和旁观者的遮蔽效应(再散射和再吸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核子能量在40-60 MeV能区范围,对在两对重离子中心碰撞系统40Ca 48Ca和60Ca 48Ca以及112Sn 112Sn和124Sn 124Sn的反应中就同位素标度参数a对于核子.核子碰撞截面σmedNN(αm)的介质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核子一核子碰撞介质效应对同位素标度参数n具有明显的影响.就产生这种介质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πN作用的赝标 (PS)耦合和赝矢 (PV)耦合两种形式 ,计算了J/ ψ→NNπ衰变中核子极点图的贡献 ,并加入各种强子顶角形状因子 ,考察它们的离壳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在DWBA的框架下,利用包括多核子效应的等效跃迁矩阵元和扭曲光学势,在程函扭曲下计算165MeV的π+13C上引起的到达同位旋相似态的微分截面,13C(π+0)13N(IAS)反应的零度激发函数.讨论了朝前微分截面的A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利用介子云口袋模型, 本文计算了π场对核子-核子间相互作用势的贡献. 本文证明, 在核子之间距离较大的条件下由介子云口袋模型给出的结果与单π交换势相符. 此外, 为考虑矢量介子对核力的贡献, 我们推广了介子云口袋模型使包含矢量介子和夸克的相互作用. 利用这个推广的介子云口袋模型和两核子体系的Breit-Fermi方程, 通过Foldy-Wouthuysen变换, 在非相对论近似下, 本文计算的核子间相互作用势与通常核理论的结果相符, 但本文考虑了核子体积大小(形式因子)对核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波 《中国物理 C》1993,17(5):455-461
π介子与周围核子发生次级碰撞可以改变K++比.本文用Glauber模型计算在质子-核和核-核碰撞中的K++比.计算表明,末态相互作用对K++比的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mQMD)模型,模拟了~(136)Xe+~(208)Pb在质心系入射能量为E_(c.m.)=617MeV的多核子转移反应。为了研究这个特殊的反应体系,将不同核子数转移前后形成的类弹与类靶对应的Q值的指数概率分布引入模型中考虑Q值效应,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探测的总动能损失分布和质量分布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考虑Q值效应后的计算结果更好地再现了实验数据。在少于10个核子的转移过程中,核子的转移明显受到了Q值效应的驱动。在更多的核子转移过程中,Q值效应明显压低了反应产物的生成截面。这是因为大量的核子转移主要发生在小碰撞参数,对应的复合体系的寿命由于Q值效应明显减小。在ImQMD与ImQMD+Q的计算结果比较中,我们还发现,Q值效应明显增加了比208Pb更丰中子的中子数为126的初级碎块生成截面。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一个在较大能量范围内描述介质中核子-核子碰撞截面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微观修正的Glauber模型,研究了介质效应对原子核反应总截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π介子与周围核子发生次级碰撞可以改变K~+/π~+比.本文用Glauber模型计算在质子一核和核一核碰撞中的K~+/π~+比.计算表明,末态相互作用对K~+/π~+比的效应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J/Ψ→p pπ衰变过程中核子极点图的贡献 ,特别是由离壳效应带来的贡献 .发现衰变宽度对形状因子是敏感的 .在通过用J/Ψ→ p pπ衰变研究N 时 ,核子极点图作为背景道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在通过J/Ψ→ p pη和 p pη研究N 时 ,核子极点图的贡献可忽略不计 ;在通过J/Ψ→p pω研究N 时 ,核子极点图有明显的贡献 .  相似文献   

20.
关洪 《物理学报》1964,20(3):207-215
本文应用向前方向附近的定角色散关系推出了π介子-核子散射的s波和p波振幅的积分方程。方程中包含湮没过程的贡献,其中主要贡献来自二π介子中间态,为了检验ππ作用在π介子-核子散射过程中的效应,将散射相移观察值代入方程中作了数值计算。利用了核子电磁结构形式因子的实验知識,取共振能量平方tr=20,得到了I=J=1ππ散射共振宽度参数r≌0.1。此结果可同时符合三个低角动量分波振幅的实验材料,但共振宽度要比观察值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