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介绍了测定汽油中C_5—C_7馏分的28个单体烃的气液色谱方法.在最佳的操作条件下,用季戊四醇酯的色谱柱得到了23个色谱峯;用氯萘的色谱柱得到了21个色谱峯.综合两色谱柱所得结果,就可以得到28个单体烃的含量.文中列出了各单体烃在两柱上的相对保留时间及保留体积值,保留体积的对数值与碳原子数呈线性关系.用配制的已知组成试样验证本方法的绝对误差在1%左右,对直馏汽油及石油二次加工汽油平行测定差值为1%.文中还讨论了柱温对分离的影响及不同极性固定液的选择性.试验是在自制的气液色谱仪上进行的,采用热敏电阻热导池作鉴定器.本方法分析一个试样约需4小时.  相似文献   

2.
采用镍、钼催化剂,在实验室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温度对煤液化中油馏分加氢裂化转化率、产品分布和组成以及氢耗的影响。制取汽油产品的适宜反应温度为385℃,在此温度下,大于180℃馏分的转化率为90w%,汽油收率可达87w%,辛烷值为74.9,化学氢耗量为2.9w%。本文对加氢裂化产品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分析,产品C_6—145℃馏分中的芳烃潜含量高达77w%,是理想的重整原料。  相似文献   

3.
载钴ZSM-5沸石的程序升温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锁川 《催化学报》1993,14(3):239-242
ZSM-5沸石具有特殊孔直径(约55nm)的十元氧环结构,有对某些反应活性高和选择性好的优点.近年来它在石化工业中已被广泛应用.Chang等用它来研究甲醇转化为芳烃,控制C_(10)以下芳烃产物的分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低碳烃在ZSM-5沸石上聚合、异构、环化和芳构化,可以获得高辛烷值汽油,满足无铅汽油的要求.近来人们用Ⅷ族金属(Fe,Co,Ru…)负载在ZSM-5沸石上,催化一步转化为汽油馏分,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的特点.这种催化剂与制备方法、载体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CeO_2-W-Mn/SiO_2催化剂常压和加压条件下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 详细考察了反应条件对CeO_2-W-Mn/SiO_2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CeO_2-W-Mn/SiO_2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 常压下可得到29.7%的甲烷转化率和81.3%的C_2烃选择性, 低温活性高, 于710 ℃可得到甲烷转化率11.4%和C_2烃选择性86.7%的结果;该催化剂适宜于加压条件下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 0.6 MPa下可获得37.2%的甲烷转化率和73.8%的C_2烃选择性. 催化剂表征结果显示CeO_2的加入增强了W-Mn/SiO_2催化剂的储氧能力.  相似文献   

5.
色谱与色谱/质谱法相结合分析热裂解汽油C9馏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  刘文民  徐媛  关亚风 《色谱》2006,24(6):615-618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GC-FID)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热裂解汽油C9 馏分的组成。实验使用PONA毛细管气相色谱柱(100 m×0.25 mm i.d.×0.5 μm),根据烃类化合物在PONA柱上的保留规律,以正构烷烃标样保留值作为碳数分布依据,定量分析了裂解汽油C9 馏分中烃类化合物的碳数分布和单体烃含量;用GC/MS联用技术和CGC保留值定性法相结合对裂解汽油C9 馏分中相对含量大于0.2%的39种化合物进行了定性。  相似文献   

6.
废轮胎热解石脑油馏分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研究了废轮胎在回转窑中试反应器中进行中温段(450 ℃~650 ℃)热解所得产物油中石脑油馏分(i.b.p.~200 ℃)的品质。对原始热解油进行实沸点蒸馏,石脑油馏分的收率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在600 ℃取得最大值40.48%,之后又有所下降。采用GC和GC-MS对石脑油馏分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解石脑油具有很强的芳香性,而且芳烃含量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持续增加,热解温度在550 ℃以上的石脑油中的芳香烃含量超过80%。轻质单环芳烃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为其中的主要芳烃。热解石脑油中的脂肪烃多为不饱和烃。  相似文献   

7.
桦甸页岩油柴油馏分加氢精制生产清洁燃料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油馏分(200℃~360℃)在桦甸页岩油中约占41%。其中,硫、氮及不饱和烃含量较高,含硫化合物以苯并噻吩类及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为主,而氮化物中的碱性氮化物和非碱性氮化物的含量相当。实验中分别以硫化态的CoMo/Al2O3及NiW/Al2O3为催化剂,利用固定床小型加氢反应装置,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桦甸页岩油柴油馏分加氢脱硫及加氢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增大反应压力,降低体积空速,对脱硫、脱氮都是有利的,特别是对加氢脱氮影响最为明显,而氢油体积比的影响相对较小。两种催化剂活性比较发现,对于该页岩馏分油而言,两种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效果相差不大,而NiW/Al2O3的加氢脱氮效果却明显好于CoMo/Al2O3。在选择的工艺条件下,对桦甸页岩油柴油馏分进行加氢精制得到的产品油中杂原子和不饱和烃含量低,密度小,芳香烃含量少,可作为优质清洁柴油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撫順頁岩油残油的高速裂化。在沸点高于200°的裂化产品参加循环的情况下,可得到49.1%的气体(包括C_4),4.7%的五碳餾分和37.8%的汽油餾分。气体产品中含有70%的烯烴,其中乙烯和丙烯各为26%。五碳餾分基本上由烯烴所組成,其中有約10%的2-甲基丁二烯-1,3,正戊烯-1約33%,2-甲基丁烯約13%。汽油餾分經酸碱洗滌后的性貭为:d_4~(20)0.7728,n_D~(20)1.4444,磺化98%,碘价184,含芳香烴和烯烴各約40%。以硅酸鋁催化精制后的汽油餾分可用作馬达燃料的组分,或經精餾而得到芳香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可灵活配置不同分析方法、操作便利、评价结果重复性好的组合式脉冲微反色谱评价系统。该装置由微型反应系统、独立控温的连接管线和色谱分析系统三部分组成。微型反应系统采用两段式加热炉和石英玻璃管反应器,有效恒温区间为25~30 mm,催化剂装量为5~300 mg;能够独立控温的连接管线,最高使用温度可达480℃;微型反应系统的载气借用了分析系统进样口的载气系统,可方便地进行载气流量、流速的精确控制以及不同控制模式间的转换。配套开发的微反产物汽油馏分单体烃详细组成和快速模拟蒸馏在线分析方法,前者可以提供微反产物汽油馏分的单体烃数据和相应的物性数据,而后者可同时评价分子筛/催化剂的初活性及活性随累积进样量增加而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生物油酸性组分分离精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生物油因水分含量高和呈酸性未能作为高品位能源直接规模化应用。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将生物油水分与酸性组分作为整体对象进行分离,既得到生物油酸性组分富集馏分,又获得了水分含量低、酸性较弱与热值较高的精制生物油Ⅰ(蒸馏重质馏分)与精制生物油Ⅱ(常温冷凝馏分)。同时,具体考察了精制前后生物油的pH值、热值和水分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生物油的水分与酸性组分得到有效分离,精制生物油Ⅰ和Ⅱ的低级羧酸含量从原始生物油的18.85%分别降低至0.96%和2.2%  相似文献   

11.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无铅高辛烷值汽油的优良添加剂,也是甲醇汽油的增溶剂。为了合理利用C_4馏份,MTBE 的合成受到国内外的重视(1—9),但至今未见用流化床催化裂化(FCC)的C_4馏份作原料合成MTBE 的报道。1.原料及值化剂(1)原料含异丁烯约15—20w%的FCC C_4馏分(主要成分及含量见表1)和  相似文献   

12.
 催化裂化(FCC)汽油中的硫化物多以噻吩类硫化物的形式存在,而且相对集中在沸程较高的馏分中. 通过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噻吩类硫化物与烯烃的烷基化反应生成多烷基噻吩,可较大程度地提高其沸点,再经精馏将硫化物转移至FCC汽油的重馏分中,从而达到脱硫目的. 考察了AlCl3-CT175树脂催化剂催化模型硫化物如噻吩、2-甲基噻吩及2-乙基噻吩与异丁烯的烷基化反应性能,采用GC-FPD和GC-MS技术研究了AlCl3-CT175树脂催化剂的失活机理. 结果表明,原料中的二烯烃杂质在固体酸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结焦,覆盖在催化剂表面,堵塞孔道,从而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13.
抚顺页岩油除烃类外,含有相当量的非烃化合物,其中氮化合物含量最多.应用硅胶吸附剂的色谱分离可以分开无色至黄色的、以烃为主的部分和黑棕色的非烃化合物部分,粗孔硅胶作为吸附剂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冲洗剂用脱苯石油醚和洒精;用甲醛-芳烃反应以及欧氏试剂反应作为无氮烃浓缩部分和极性氮化合物部分的分离标志.试验证明抚顺页岩油中烃含量随着馏分变重而减少;抚顺页岩粗油中烃浓缩部分占59.4%,桦甸页岩粗油中烃浓缩部分占72.6%.  相似文献   

14.
武杰  张以珈 《色谱》1985,2(3):133-134
生油岩和石油中萃取分离出的饱和烃馏分,主要由碳数范围C_(11)~C_(50)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及环烷烃组成,饱和烃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碳数分布、主峰碳、成熟度等一系列重要地球化学指标数据,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最广的石油地球化学分析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多孔层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中烷烃及环烷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汽油中烷烃及环烷烃的分析,过去一般采用13x分子筛填充柱色谱法,虽能得到一定结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有人对方法作了改进。本文采用13x分子筛的多孔层毛细管柱,在160°~400℃之间程序升温,可将C_12前烷烃、环烷烃按碳数分离,同时还可以给出正构烷烃和某些单个烃的分析数据,对C_6—C_9混合芳烃各组分也能分离。 (一)仪器设备 2305-E型气相色谱仪(北京分析仪器厂)。恒温室体积改为255×260×100毫  相似文献   

16.
汽油样品类型的模式识别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颖荣  许育鹏  杨海鹰  王征 《色谱》2004,22(5):482-485
研究了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解决汽油单体烃的气相色谱分析中单体烃定性库的自动选择问题。通过提取汽油单体烃谱图中的29个组分及其含量信息作为特征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工艺得到的催化裂化汽油、焦化汽油、直馏汽油、重整汽油和烷基化汽油进行分类,结合相似分析方法(即SIMCA方法)建立了各类汽油样本的类模型,借助这些类模型可以实现对未知样本的类型判别。所提出的识别方法可方便快速地判别待分析样品所属的汽油类别,并据此推荐适合该样品的定性模型库,从而实现汽油单体烃的快速、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原油轻馏分(C_7前)组成,对油田资源普查具有实际意义。对此曾有过研究。将原油直接进入一个予切割装置,切掉C_7后的馏分,C_7前的馏分进行色谱分析。此方法与一般所用精馏法相比,方法简单,准确度高,轻组分损失少,分析时间缩短了十几倍(分柝一个样品只需要两个半小时)。油田应用实践证明,此法用于油田资源普查,可及时提供出 (C_7前)轻组分含量结果。  相似文献   

18.
Ⅲ.二烯烃;乙炔及其衍生物二烯烃是具有两个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双键是共轭的、有(?)C=C—C=C(?)基因。我们说两个双键是共轭的,那是因为它们在加成作用成为均一的反应。基本的碳氢化合物,同时也是这组最主要的代表,是1,3-丁二烯,它是合成橡胶含有的主要成分。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制备丁二烯。工业上最常使用的方法,系利用一定的石油馏分。从热裂气或再形成气(Reforming sas)的C_4-馏分经过萃取蒸馏可分出  相似文献   

19.
汽油中溶解气体烃的分析在应用分配色谱法之前采用低温分馏方法。馏出的馏分则用化学或色谱方法进行组分的分析。这些方法的缺点是需用较大量的样品和较复杂的仪器设备,操作时间较长以及操作手续比较复杂。D.H.Lichtenfels 等最近提出利用气-液分配色谱法来分析汽油中的轻质烃,并使用热传导仪测定每一馏分的组成。为了使这方法在不使用贵重仪器的情况下能适用于一般工厂  相似文献   

20.
《化学分析计量》2014,(1):94-94
<正>由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油固定床超深度催化吸附脱硫组合技术(YD–CADS),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该技术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吸附工艺路线,可应用于低硫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超深度脱硫处理,具有辛烷值损失低、产品收率高,吸附剂硫容量高、可多次再生、操作条件缓和、氢耗量低、操作费用低等优点。与现行的国外流化床吸附脱硫技术比,工艺简化、投资成本降低50%以上,所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