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对称磁探针测量了HL-1装置等离子体环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经微机数据处理系统即时给出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对装置的杂散场情况作了讨论。实验表明,平衡场和杂散垂直场的合成场能保证等离子体平衡在孔栏中心附近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HL—IM装置等离子体MHD平衡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论述了用二维轴对称平衡模型计算和分析带铁芯变压器的HL-1M装置等离子体MHD自洽平衡问题。对固定边界和自由边界的等离子体平衡分别作了计算,给出了等离子体平衡的计算结果和磁通量图的研究结果,为HL-1M装置极向场系统设计和建造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也为将来装置的运行提供了很好的数值编码。  相似文献   

3.
利用傅里叶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HL-1装置等离子体MHD不稳定性的特征和抑制不稳定性的若干方法及结果,给出了HL-1装置的稳定运行区域。  相似文献   

4.
研究反常输运一直是托卡马克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已经证明了这些反常输运主要是由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梯度驱动的湍流引起的。以前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具有内部输运垒的高参数等离子体中,离子的热扩散可以减小到新经典水平。这种输运的减小被认为是剪切流对离子温度梯度模的抑制作用。而电子的热输运目前是一个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ITER数据库是全世界聚变专家通过多年的努力,建立起来的一个旨在研究各种等离子体行为的数据库,并由此得到了一系列的定标律。在介绍了ITER约束数据库的构成和相应的能量约柬定标律之后,介绍了HL-1M托卡马克的数据特点,给出了欧姆加热条件下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的能量约束幂指数定标律,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HL-1M装置离子回旋共振频率加热实验中RF波对MHD的影响,软X射经观测结果表明,注入RF波会诱发锯齿。在有些放电中,也观察到RF波有抑制锯齿振荡和蛇形扰动的现象。RF波注入期间,观察到边缘等离子体密度和Dα辐射下降,中心密度增加,马赫探针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表明,RF波对等离子体的径向电场的增加和极向流速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中心的MHD现象可以用软X射线针孔相机进行观测。在HL-1M装置上我们建立了一套由3个软X射线针孔相机共60道探测弦组成的探测系统。奇异值分解(SVD)方法能将信号分解成正交的空间和时间两组本征向量,并且可以将复杂的时空成份分离开来,使各种不同成份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规律一一对应,从而便于了解MHD现象的重复时间和特征半径。  相似文献   

8.
总结HL-1和HL-IM装置等离子体的可见光谱实验,给出了各种放电条件下等离子体参数的可见光谱测量结果,讨论了杂质减少、加料、约束改善、等离子体旋转及边缘辐射特性等可见光谱实验结果,展望了HL2A装置上要开展的可见光谱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Lower-hybrid current drive (LHC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HL-1M hydrogen plasmas.The suppression of sawtooth instabilities by LHCD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sawtoothing discharges;an improvement in the global energy confinement time of up to 20% is observed.There is an optimal rf-power range for the complete suppression of the central MHD instabilities.Possible mechanisms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sawtooth instability are discussed from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nal inductance and current profile reconstruction using an equilibrium code.A large long-lived snake-like oscillation is newly observed at the end of the sawtooth-stabilization phase of the LHCD operation in the HL-1M tokamak.It is evident that such perturbation is due to a temperature depression caused by impurity accumulation during LHCD.  相似文献   

10.
首次用三道光纤探测器,伸入HL-1装置内真空室,采集活动石墨孔栏处等离子体光信号,用22m石英长光纤传输光信号至控制室进行观测。通过边界等离子体H_α和杂质辐射的时空分布,初步探讨了HL-1装置的脱离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GaN薄膜低温生长提供更多的活性氮,在一个腔耦合电子回旋共振(ECR)半导体加工装置上,用朗谬探针和二次微分理论,研究了氮ECR等离子体的实际电子能量分布。发现它们都是非麦克斯韦分布,含有高能电子,而且随着放电气压的下降和微波功率的增加,高能电子成分增加。  相似文献   

12.
HT-7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解决了二维轴对称近似下带铁芯的托卡马克中等离子体平衡问题,计算了HT-7托卡马克中的等离子体平衡位形以及极向场系统的非线性电感和垂直场系数。最后应用Kirchhoff方程组和平衡垂直场公式得到了一组等离子体、加热场和垂直场线圈的电流波形的自洽曲线。  相似文献   

13.
HL—1M装置欧姆等离子体实验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1994年10月24日开始,对HL-1M装置进行欧姆加热等离子体的调试实验,获得了Ip=310kA,qn<2.5,nc=3×10^13cm^-3,Tc(0)>1keV,Ti(0)>0.5keV和τE≈10ms的平衡稳定等离子体。本文简述了HL-1M装置及其诊断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一维圆柱等离子体输运编码(TRANPY),编制了模拟锯齿振荡的大型编码(SAWMOD)。对锯齿振荡的研究,我们选用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重联模型和湍流模型,后者特别适用于低qa放电的锯齿特性研究。重联模型的锯齿振荡是由于磁力线的完全重联引起的,而湍流模型的锯齿振荡是因为微观湍流或磁力线的随机化而产生的。最后,我们将HL─1装置的一次典型高密放电的参数代入(SAWMOD)编码,运算结果表明,重联模型和湍流模型均能解释实验观测的锯齿现象,理论模拟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HT-6M托卡马克成功地研制出1MW快响应等离子体平衡反馈控制系统。主电源采用GTO直流斩波器。主控采用带微分反馈环节的开关斩控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HCN激光多道干涉仪,首次在HL-1M装置上在低混杂电流驱动期间观测到密度锯齿现象。分析表明,密度锯齿不是通常的q=1锯齿,而是低混杂波与杂质共同作用下的产生的q〉1的锯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HL-1托卡马克边缘等离子体扰动特性做了详细的研究。在低频范围内(2πω≤200kHz《ω_(ci)),装置边缘扰动为湍流扰动。孔栏附近悬浮电位扰动的相对量和密度扰动的相对量分别为40%和30%。频率较低时(2πω≤75kHz),扰动的相关性较强;频率较高时(2πω≥125kHz),相关性下降或呈现下降趋势。实验中还发现,在等离子体刮削层的扰动频谱宽度要大于等离子体柱边缘的谱宽度。最后,文中给出了粒子输流Γ随径向的分布,其值约在1.0×10~(16)cm(-8)、s~(-1)量级。由Γ值可心得到扩散系数经为D≈1.2×10~4cm~2·s~(-1),可以同玻姆扩散系数D_Bohm ≈1.0×10~4cm~2·s~(-1)进行量级上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文内叙述了在HL-1M托卡马克脉冲分子束注入实验中观测到的等离子体和杂质行为。分子束注入减小了杂质辐射,有效地提高了电子密度,改善了等离子体的约束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我们建立的含有22道探测器阵列及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软X射线层析摄影诊断,并成功地应用于HL-1托卡马克装置,获得了软X射线辐射的二维层析图的时间分辨,初步观察了等离子体MHD不稳定性发展变化的局部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HT-6M托卡马克装置闭环反馈平衡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简化,得到了有效实用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了系统稳态和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并且,将等离子体环水平位移控制在2mm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