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椭圆是最常见的曲线之一,椭圆的教学活动是平面解析几何的重点内容.有关椭圆的教学研究也是我们经常关注的课题.在此,谈谈本人采用“实验为先导,猜想作主线”方式进行椭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敬请同行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2.
《数学通讯》2 0 0 1年第 2 3期、2 0 0 2年第7期先后刊登了张爱明老师和杨德兵、余咏梅老师用《几何画板》辅助圆锥曲线统一定义教学的文章 .《几何画板》和《平面解析几何教师版》都是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推出的制作数学课件的软件 .而在制作平面解析几何的课件时 ,《平面解析几何教师版》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和优势 .本人在此介绍自己用此软件制作圆锥曲线统一定义课件的方法 ,与同行共同探讨 .如图 1,设M (x ,y)为圆锥曲线上任意一点 ,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用数学式子可表示为 :|MF|d =e ,0 1,曲…  相似文献   

3.
关于圆锥曲线统一定义与统一方程的教学设计,有些书刊已提出了较好的参考意见。但就教材以及一些数学资料中对此问题的理解却仍有必要探究与商榷,部分教师和很多学生出现的一些模糊看法也有必要澄清。 1.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的严密性高中数学教材重点中学甲种本《平面解析几何》第174页给出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三种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即平面上“与一个定点(焦点(F))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准线(l))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的点的轨迹,当01是双曲线;e=1是抛物线。 (1)对抛物线来说,仅仅强调e=1是不够的,还应强调定点F一定不在定直线L上,  相似文献   

4.
现行《解析几何》教材中 ,给出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与一个定点 (焦点 )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 (准线 )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的点的轨迹 ,当 0 <e <1时是椭圆 ;e>1时是双曲线 ;e=1时是抛物线 .这一定义表明了三种圆锥曲线间的内在统一 .是对学生进行辩证法等素质教育的好素材 .教材是通过分别求出轨迹方程加以说明的 .实际教学中以传统教学手段较难体现其内在一致性 .更无法进行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 0 0 0年 2月出版 )所要求的“结合教学内容 ,进行运动、变化观点的教育” .若借助《几何画板》这一动态几何工具辅助教…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重点小学高中数学课本《解析几何》(平面)复习参考题二第23题是:“底面直径为12cm的圆柱被与底面成30°角的平面所截,截口是一个椭圆,求这个椭圆的方程”。关于这题的解法,教师中看法不一。争论的焦点是对于椭圆的长轴和短轴怎样确定?是否需要通过严密的推理证明?仅管在某些参考书中(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题解辞典》平面解析几何第652  相似文献   

6.
只有封闭曲线才有“内部”与“外部”之别。例如,椭圆是封闭曲线,故有椭圆的内部与椭圆的外部的概念。对于双曲线和抛物线,有些解析几何教材或参考资料也经常说“内部”与“外部”。例如《数学题解辞典·平面解析几何》(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P.464第761题和P.552第915题,就把双曲线x~2/a~2-y~2/b~2=1焦点所在的那个区域称为它的外部,把原点所在的那个区域称为它的内部;把抛物线y~2=2px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7.
教材《平面解析几何》有这样一道习题: 点p与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x=8的距离的比是1:2,求P点的轨迹方程。不少资料,以至不少的学生有这么一种解法: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可知点p的轨迹是一椭圆,由椭圆的性质得:于是点P的轨迹是椭圆x~2/16+y~2/12=1。这种解法靠得住吗?不妨再看一例。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1/3~(1/2)右焦点为(1,0),右准线为x=5,求其方程。解法1 由椭圆的性质得  相似文献   

8.
1 对新教材“圆锥曲线方程”一章的认识新教材“圆锥曲线方程”一章是在原教材《平面解析几何》的第二章“圆锥曲线”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 .原教材“圆锥曲线”一章包含了曲线与方程、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和坐标变换等六部分内容 .新教材把“曲线与方程”和“圆”两部分内容与“直线”合并成单独一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由于新教材“平面向量”一章已包含了“平移”,故“坐标变换”这一小节这里已被删除 .于是 ,新教材又把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另立一章为“圆锥曲线方程”,从而使得这一章的内容更独立、更系统、更统一、更与课题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曲线和方程》理论,在中学解析几何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在解析几何中具体的重要作用,却很少有专文系统介绍。从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以利教学的角度看,这确是一个缺陷。本文试从分析中学平面解析几何教材的结构出发,具体阐述《曲线和方程》理论,怎样主导着解析几何教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中平面解析几何教材中,在给出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统一定义以后,导出了它们的极坐标方程p=ep/1-(ecosθ)并且配上了已知e和p求方程,以及由方程画图形的练习,这给了学生研究圆锥曲线的  相似文献   

11.
《几何画板》是一个比较适用于研究解析几何的软件,它具备“能够动态地保持给定的几何关系”的强大功能.在圆锥曲线定义的学习中,若使用《几何画板》辅助设计,可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圆锥曲线的定义,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设计实例 1.椭圆 (1)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相似文献   

12.
王希平 《数学通报》2005,44(2):13-14
最近参加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教材《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必修模块2)》的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们立体几何中有许多椭圆问题,由于教材安排《立体几何》在前《解析几何》在后,所以,《立体几何》中的椭圆问题当时无法解决,但在高二学习了《解析几何》以后,返回来解决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下面考虑圆的正等测画法的直观图是椭圆的证明.  相似文献   

14.
张劲松 《数学通报》2005,44(6):11-1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必修课程·数学2包括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两大块内容.从标题上看,是传统内容,但从《标准》中数学2的前言、内容与要求、说明与建议三部分看,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式和教学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立体几何初步的内容,而解析几何的内容更多强调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从内容与要求上来看,本模块相对独立,而且起点较低.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对如何更好地理解《标准》,如何更好地贯彻《标准》提出的内容和要求、说明与建议,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下面做一简单的介绍.1对数学2主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15.
关治 《数学通报》2001,(1):20-21
“一一对应”这个词广泛出现在中学数学教材和教学之中 .例如 ,代数教材说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集合一一对应 ,又与复平面内所有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所成集合一一对应 .解析几何教材中说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和直线上所有点的集合一一对应 .在《曲线与方程》一段描述曲线C上的点与二元方程f(x ,y) =0的实数解的关系 ,其实也就是两个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但是 ,什么是两个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 ?似乎高中教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说明 .也许认为这是一个直观的、不需要多加说明的概念 ,学生很容易理解 .如果教材中不出现“一…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多是从直观到抽象 ,从感性到理性 ,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更是如此 .现行《解析几何》教材对椭圆 (双曲线 )几何性质的编排 ,缺乏感性的铺垫 ,一开始就严格遵循“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解析思想 ,这就不太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先后顺序 ,学生学起来感到“突然”,不能自然流畅 .从直观和感性的角度入手考虑问题时 ,多数同学首先注意到椭圆的对称性而不是它的范围 ,其次是椭圆的“扁圆”程度 ,最后在位置、大小的比较之下注意到椭圆的范围 .笔者按着这样的认知顺序设计了如下“观察——判断——证明 (或反驳 )、定义”的教学程…  相似文献   

17.
<正>1题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7年4月第二版(人教版)B版教材必修(2)"平面解析几何初步"这一章中,在《圆的一般方程》这一节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已知一曲线是与两个定点O(0,0),A(3,0)距离的比为1/2的点的轨迹,求这个曲线的方程.解在给定的坐标系中,设M (x,y)是曲线上的任一点,则|MO|/|MA|=1/2.由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上式用坐标表示为  相似文献   

18.
马国祥 《数学通报》2007,46(3):19-20
《新课程理念下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王学青《数学通报》2006年第2期)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途径和方法,笔者读后深有启发,特别是在利用教材内容、教材例题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的观点本人和作者有高度的一致,但对其中的有些内容和观点,笔者有不同的见解,在此提出来与其商榷,以求共同提高.1师生双向互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思考》一文在第一点思考中指出,“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的,课堂中学生…  相似文献   

19.
“椭圆的标准方程”是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的起始课,多次被选为国家、省、市评优课的课题.新教材的设计思路遵循了椭圆发展的历史:公元前3世纪,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约公元前262年~约公元前190年)在《圆锥曲线论》中采用平面截对顶的圆锥得到椭圆,并由多个命题导出椭圆的两个焦半径之和等于常数这一性质.17世纪荷兰数学家舒腾(F.van.Schooten,1615~1660)利用椭圆的两个焦半径之和等于常数这一性质,给出椭圆的画法.直到1822年比利时数学家旦德林(G.P. Dandelin,1794~1847)利用双球模型总结出椭圆的定义[1].新教材中第二节课才是椭圆的标准方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包括国家、省、市评优课),由于大部分老师不习惯新教材的设计思路,往往还是沿袭旧教材的做法,把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椭圆的定义安排在一节课上,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大多也是把二者放在一起.下面就谈一谈按照新教材的设计思路,旦德林双球模型定义后的“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教学的几点体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高中《平面解析几何》课本第125页有一个题目:圆x~2 y~2=4经变换后成为椭圆x'~2/4 y'~2=1。反之,这椭圆经上述变换的逆变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