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ZnS:Mn/Polyvinylpyrrolidone复合纳米纤维.使用的溶剂为水、乙醇及DMF(N,N-Dimediylfommnide),的使用有助于制备较细的纤维,电纺溶液中随着聚合物PVP浓度降低,纤维的直径变小,当PVP质量分数为6.6%时,纤维的直径是80 nm,通过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的测试可以知道,该纤维能够发光.基于纤维的发光及直径较小的特性,该纤维在一维纳米光电子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熔融纺丝法成功制备了聚乳酸荧光防伪纤维。分别采用DSC、XRD、纤维强度仪、荧光光谱仪、荧光显微镜等探讨了荧光粉含量对聚乳酸荧光防伪纤维的结晶结构、力学性能与荧光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防伪纤维进行了3D荧光分布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聚乳酸荧光防伪纤维在紫外光激发下,在530nm处出现最强发射峰,纤维呈黄绿色荧光;随着荧光粉含量的增加,纤维的荧光强度增加,但荧光粉在基体中的团聚现象逐渐加剧,纤维的断裂强度逐渐降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较好地模拟荧光防伪纤维中荧光粉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ZnS:Mn/Polyvinylpyrrolidone复合纳米纤维.使用的溶剂为水、乙醇及DMF(N,N-Dimediylfommnide),的使用有助于制备较细的纤维,电纺溶液中随着聚合物PVP浓度降低,纤维的直径变小,当PVP质量分数为6.6%时,纤维的直径是80 nm,通过荧光显微镜和荧光...  相似文献   

4.
利用熔融纺丝相分离行为制备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EVOH)纳米纤维,并利用湿法成网的方法制备EVOH纳米纤维膜,分析表征了EVOH纳米纤维的形态、结构、结晶性能及纤维膜的形态、孔隙率、孔径大小和分布、比表面积等。结果表明:乙烯-乙烯醇共聚树脂/乙酸丁酸纤维素酯(EVOH/CAB)经双螺杆熔融挤出去除CAB后所制备的EVOH纳米纤维平均直径为162~260nm,加工条件和方法对EVOH的结构和结晶性能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纤维膜厚度增加,EVOH纳米纤维膜的孔径减小、孔径分布变窄;随着纳米纤维制备过程中EVOH/CAB体系中EVOH含量增大,EVOH纳米纤维直径增大,其功能膜的孔隙率增大、比表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5.
以多氨羧酸为配体,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两个同时含Bi3+和Eu3+两种金属的晶态配合物BiEu(edta)(NO3)2·6.5H2O和非晶态配合物BiEu(dtpa)(NO3)·4(H2O).采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采用热分析仪对产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室温下采用紫外可见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对固态产物的光学性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产物既发Eu3+的线状特征荧光,又发Bi3+的带状荧光.  相似文献   

6.
用5-硝基水杨醛与硫脲缩合制备出一种Schiff碱配体,将其分别与Cu(Ⅱ),Zn(Ⅱ)和Ni(Ⅱ)作用合成出了Schiff碱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率、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和测试,并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及其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性质稳定的CdHgTe纳米晶, 将其与聚乙烯醇水溶液共混, 通过静电纺丝方法获得了CdHgTe纳米晶/聚乙烯醇纳米纤维. 改变聚乙烯醇水溶液的浓度可以使纤维的直径在200~400 nm范围内可调. 所制备的纳米纤维在近红外区域具有很强的荧光, 而且发光峰位与原水相纳米晶的峰位基本一致, 这是采用其它方法制备纳米晶与聚合物的复合材料难以实现的. 通过与聚乙烯醇的复合, 纳米晶的热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在120 ℃下将纳米纤维加热2 h, 其形貌和发光性质都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豆奶粉为碳源, 以有机硅烷为钝化剂, 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碳点,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 以碳点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共混溶液为纺丝液, 制备了含碳点的纳米纤维.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表征了碳点性质. 结果显示, 所得碳点纳米纤维直径分布均匀, 形貌良好, 碳点分散溶液在340~540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出强青绿色荧光, 荧光发射峰出现在550 nm处, 并且随着激发波长增加有微弱的红移.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孔氧化铝作模板采用熔融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定向有序排列的有机小分子(NPB)纳米管,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X射线能量损失谱(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发现该纳米管具有整齐的形貌和规整的尺寸.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多孔氧化铝模板的亲油亲水处理对能否成功地大量获得纳米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不同尺寸纳米管材荧光光谱的测定中,可明确观察到材料光学性质的尺寸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孔氧化铝作模板采用熔融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定向有序排列的有机小分子 (NPB)纳米管 ,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 (FESEM)、X射线能量损失谱 (EDX)、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和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 .发现该纳米管具有整齐的形貌和规整的尺寸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多孔氧化铝模板的亲油亲水处理对能否成功地大量获得纳米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在对不同尺寸纳米管材荧光光谱的测定中 ,可明确观察到材料光学性质的尺寸依赖性 .  相似文献   

11.
具有手性侧链的卟啉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骆开均  谢明贵  蒋青  邹德春 《化学学报》2004,62(24):2425-2430
通过在卟啉环上引入手性侧链的方法合成了两类(4个)卟啉液晶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UV-vis, FT-IR, 1H NMR, MS, DSC,圆二色谱(CD)和偏光显微镜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液晶性质,固体荧光和电致发光性质,其中两个卟啉配体有较强的CD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12.
速溶电纺载药PVP纳米纤维膜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纺工艺制备载豆腐果苷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纳米纤维膜.通过偏光显微镜确定电纺条件,利用扫描电镜对纤维膜表面形态进行观察;采用X-射线晶体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检测纤维膜中药物的存在状态,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药物与纤维基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载药纤维直径分布均匀(400~600 nm)、表面光滑无药物颗粒,药物与聚合物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XRD和DSC结果表明药物以无定形态高度分散于纳米纤维中,纤维膜中药物以"聚合物控释"机制在13.7 s左右完全溶解.  相似文献   

13.
碲化镉量子点自组装膜的构建及其对溶菌酶的界面传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自组装膜(SAMs)技术在石英片表面构建了碲化镉量子点SAMs.考察了组装液浓度、组装时间和聚电解质组装层数等组装条件对膜发光性能的影响,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基于溶菌酶对该SAMs的荧光具有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测定痕量溶菌酶的界面荧光分析法,线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不同链长的脂肪酸为配体,1,10-邻菲啰啉为第二配体,通过与发光稀土铕离子进行配位,合成了铕-脂肪酸相变和发光配合物;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PAN)为载体基质,铕-脂肪酸为相变和发光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相变和发光纳米纤维.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荧光光谱仪(FL)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相变和发光纳米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在285~600 nm,在280 nm紫外光激发下,复合纳米纤维发射出主峰位于580,593和614 nm的红光,对应Eu3+的5D0-7F0,5D0-7F1及5D0-7F2跃迁.相变和发光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及相变功能,纳米纤维的直径随着铕含量和脂肪酸碳链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导电聚苯胺(PANI)和铕/铽稀土配合物掺杂到高分子基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制备出荧光导电复合纳米纤维。用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仪(FL)、宽频介电松驰谱仪对荧光导电复合纳米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70nm紫外光激发下,铕系列与铽系列复合纳米纤维分别发出红光和绿光。同时,复合纳米纤维的电导率可以达到1.18×10~(-6) S/cm,两种复合纳米纤维同时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及良好的导电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田林  沃恒选  王翔  陈艳 《化学教育》2018,39(24):44-48
为了让学生了解纳米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开发了一个研究型综合性实验——隐形荧光墨水的制备。通过微波反应快速地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克服了碳量子点制备繁琐的难题,使碳点的制备能够在实验教学中得以实现,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能谱对碳点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研究碳点的稳定性和光化学性能;并将该碳点制作成隐形荧光墨水,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实验证明该综合性实验适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7.
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方块菁染料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的光谱性质的变化,并利用LB膜技术、Brewster角显微镜及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极性的铺展溶剂对染料的铺展形态及制备的LB膜样品的光谱性能的影响,说明了分子组装在形成功能薄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静电纺丝法和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聚砜纳米纤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电纺法制备了聚砜纳米纤维.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气流静电纺丝装置,其特点是在喷丝头上添加了喷气组件.电纺过程中所用聚砜的特性粘数为0.97dLg,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载气为氮气.研究了聚砜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与过程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影响聚砜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的主要因素为电压、纺丝液的流速、喷丝头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操作温度以及纺丝液的性质(如粘度、表面张力和电导率).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和直径分布用扫描电镜表征.应用这种气流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的直径范围是50~500nm.所得纳米纤维的直径依赖于电压、喷丝头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以及喷丝液的浓度.结果表明,采用气流静电纺丝不仅能制备较细而且均匀的纳米纤维,而且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稳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对寡聚酰胺分子PyPyPy(Dp(简称PPP)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 发现PPP的激发态性质受溶剂环境影响较大, 在TKMC缓冲液中, PPP有较弱的荧光, 其荧光寿命为16 ps; 随着溶剂极性逐渐降低, 荧光光谱蓝移, 荧光强度增加, 相应荧光寿命增长. 通过对PPP与DNA双螺旋分子相互作用的荧光动力学研究表明, PPP与DNA相互作用后, 荧光强度增强, 荧光寿命从16 ps增加到32 ps, 证实了存在PPP与双螺旋DNA的结合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有机荧光染料嵌合的核壳荧光纳米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油包水的反相微乳液方法,首次以羊抗人免疫球蛋白(IgG)标记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为核材料,成功地制备了FITC的核壳荧光纳米颗粒,克服了采用传统方法制备核壳荧光纳米颗粒中存在的荧光染料泄露的问题.制备的这种核壳荧光纳米颗粒比细胞小很多,且具有生物亲和性,可为纳米生物传感器件提供新型材料.基于该核壳荧光纳米颗粒的标记方法也为生物医学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非同位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