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负离子模式的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FTICR-MS)对3个合成的肝素类化合物DHα、THα和THβ进行了全扫描一级谱和持续非共振辐照碰撞诱导解离(SORI-CID)串联质谱分析。样品浓度10μmol/L,流动泵注射直接进样。化合物中的磺酸胺和磺酸酯结构容易在一般电喷雾条件下发生分解,失去一个或者多个SO3,一级全扫描谱图中得到的谱峰均是带有单电荷或者双电荷的准分子离子峰。在串联质谱中,部分双电荷离子发生解离时,其二级谱图中子离子由单电荷子离子和双电荷子离子共同组成。通过对谱峰的局部放大,利用同位素峰的峰间距,能直接给出子离子的带电荷情况。同时,结合FTICRMS提供的高质量精度质谱数据,能够对所选取母离子的碎裂途径进行确认。离子质荷比测量的平均误差小于3.0×10-6。为结构复杂的类肝素化合物的质谱分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邱丰和  刘淑莹 《化学学报》1992,50(2):180-185
本文研究了联苯取代物双电荷离子2E谱及其取代基效应和靶气压力影响。离子源中产生的双电荷离子的解离反应主要有丢失H原子、C~2H~2、C~2H~4、HR(R为取代基)等反应通道。产物离子中[C~1~2H~8]^2^+、[C~1~2H~6]^2^+、[C~1~0H~6]^2^+等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取代基对不同的反应有不同的影响, 主要取决于产物离子的相对稳定性。取代基对分子离子的稳定性的贡献有以下顺序: NH~2>OH>Ph>F>H>Br>NO~2。升高靶气压力, 2E谱的总离子流迅速升高, 而样品离子流的百分数却直线降低。靶气压力影响样品的检测灵敏度, 但不影响离子的碎裂途径。  相似文献   

3.
质谱技术用于区分异构体已有不少有意义的工作,Beynon等利用亚稳离子谱鉴别异构体,提出离子动能谱具有化合物独特的“指纹”作用,是鉴别EI谱图相似的同分异构体的有效方法,苏克曼等用EI-B/E联动扫描技术研究了常规EI谱极为相似的二元取代苯位置异构体的谱图,讨论了用EI-B/E联动扫描亚稳离子谱鉴别二元取代苯位置异构体的作用,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N-(1,3,2-二氧杂环己烷磷酸酯-2-取代亚甲基)硫代磷酰胺,利用核磁共振谱、阳离子ESI质谱和ESI多级质谱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对质谱的碎裂规律进行了解释,结果显示ESI多级质谱可以用于N-(1,3,2-二氧杂环己烷磷酸酯-2-取代亚甲基)硫代磷酰胺的结构解析。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双(2-取代-3-羟基-4-吡喃酮)合铜(II)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表征了它们为平面正方型配合物,中心离子和配体的物质的量比为1∶2.在STZ-糖尿病小鼠模型上,其中双(2-乙基-3-羟基-4-吡喃酮)合铜(II)在10mg/kg的剂量下灌胃给药,能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显示出良好的抗糖尿病的作用.该配合物毒性低,对正常小鼠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855.9mg/kg.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双(2-取代-3-羟基-4-吡喃酮)合铜(II)配合物, 采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表征了它们为平面正方型配合物, 中心离子和配体的物质的量比为1∶2. 在STZ-糖尿病小鼠模型上, 其中双(2-乙基-3-羟基-4-吡喃酮)合铜(II)在10 mg/kg的剂量下灌胃给药, 能增加血清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显示出良好的抗糖尿病的作用. 该配合物毒性低, 对正常小鼠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855.9 mg/kg.  相似文献   

7.
以硫代氨基脲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环化、取代等反应合成了1-叔丁胺基-3-[(5-苯基-1,3,4-噻二唑-2-基)氧]-2-丙醇顺丁烯二酸盐.所得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结构经测定熔点、热重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6种新的丙烯酰胺衍生物的EI谱。在精确质量测量和B/E,B~2/E联动扫描亚稳离子测定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该类化合物的共同质谱特征:如分子离子失去H_2O的成环反应;产物离子的开环反应;分子内的氢重排反应等。同时,利用Hammett方程讨论了化合物中N-苯基端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特定碎片离子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18种内-α-取代-α-甲基双环[2,2,1]庚烷-2-基甲醇(Ⅰ)。测定了所有化合物的折光率(或熔点)、质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气相色谱的保留时间和薄层色谱的比移值。评定了它们的香气,并与相应的内-α-取代-α-甲基双环[2,2,1]-5-庚烯-2-基甲醇(Ⅱ)系列化合物的香气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结构与香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一系列2-氨基-5-取代基-4-噻唑基膦酸酯进行了质谱研究,发现2-氨基-5-取代基-4-噻唑基膦酸酯的膦酰基中的烷基在碎裂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γ-烷基重排反应,并且讨论了这类化合物的质谱碎裂行为,用电子轰击碰撞活化质量分析离子动能谱(EI-CA-MIKES)和高分辨精确质量测量技术(AMMT)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质量分析离子动能谱和碰撞诱导解离技采研究了邻、间、对二甲苯分子在电子轰击质谱中产生的双电荷离子[C8H10]2+、[C8H9]2+和单电荷离子[C8H10]+。根据测定的电荷分离反应的释放动能T和由此估算的双电荷离子电荷分离反应过渡态两电荷间距R,推测出过渡态的结构,利用单电荷离子[C8H10]+的MIKES/CID谱可区分邻二甲苯与间、对二甲苯异构体.  相似文献   

12.
高文涛  符鑫博  李阳 《化学通报》2016,79(7):630-639,644
以6-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1)与芳香醛类化合物3a-f′为起始化合物,通过简便有效的“一锅法”反应,合成了(E)-6-氯-2-芳乙烯基-3-喹啉甲酸衍生物4a-f′。所合成的32个化合物4a-f′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高分辨质谱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13.
1-苯基-5-芳基-1,2-二氢-1,2,4-三唑-3-硫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宝  彭艳芬  邹建平 《有机化学》2008,28(10):1813-1815
将取代苯甲酰氯1a~1f与硫氰酸钾反应, 得到的中间体不需纯化直接与苯肼反应, 成功地合成了1-苯基-5-芳 基-1,2-二氢-1,2,4-三唑-3-硫酮(2a~2f). 化合物2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9,10-环氧十八酸(9,10-Epoxyoctadecanoic Acid,9,10-EODE)和9,10-邻二羟基十八酸(9,10-Dihydroxyoctadecanoic Acid,9,10-(OH)2-18∶0)是油酸的两种氧化产物。基于碰撞诱导解离,利用离子阱多级质谱对9,10-(OH)2-18∶0和9,10-EODE进行碎裂研究,并对其子离子进行分析。远离电荷中心均裂、电荷附近均裂及协同电荷引导重排反应可以解释其碎裂机理及具有结构指示意义的离子。同时研究了在负模式下各碎片离子的相对强度大小和同毛细管出口电压的关系。对碎片离子的解释有助于理解他们的结构。对9,10-(OH)2-18∶0的碎裂进行了详细的解释。9,10-EODE的碎裂机理有助于在更复杂的样品中通过碎片离子来确认9,10-EODE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15种新合成的-2-硫-1,3,2-氧氮磷杂环戊烷衍生物的EI谱。在质量分析离子动能谱、碰撞诱导分解谱、B/E联动扫描及高分辨精确质量测量的基础上,讨论了这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机理及特征。着重讨论了上述化合物的氧硫异构现象及几种重排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15种新合成的-2-硫-1,3,2-氧氮磷杂环戊烷衍生物的EI谱。在质量分析离子动能谱、碰撞诱导分解谱、B/E联动扫描及高分辨精确质量测量的基础上,讨论了这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机理及特征。着重讨论了上述化合物的氧硫异构现象及几种重排反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15种新合成的2-硫-1,3,2-氧氮磷杂环戊烷衍生物的 EI 谱.在质量分析离子动能谱、碰撞诱导分解谱、B/E 联动扫描及高分辨精确质量测量的基础上,讨论了这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机理及特征.着重讨论上述化合物的氧硫异构现象及几种重排反应.  相似文献   

18.
以双炔酰菌胺为模板, 利用"基团反转"原理将酰胺中的羰基和氮原子交换位置, 设计了一系列苯乙酰儿茶酚胺类化合物. 从取代苯乙酮出发, 经过溴代、 胺化、 还原制备2-氨基-1-取代苯乙醇(6), 然后与取代苯乙酸反应制备酰胺(7), 最后经烷基化得到一系列保持氮原子位置不变的N-(2-烷氧基-2-取代苯基乙基)苯乙酰胺类化合物(8). 所有目标化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元素分析或高分辨质谱确认, 并测试了其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活性, 化合物8k在浓度为100 μg/mL时对黄瓜霜霉防效可达75%. 研究还发现, 该类化合物均对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4R-cis)-6-[2-[2-(4-氟苯基)-5-(1-异丙基)-3-苯基-4-[苯胺(羰基)]-^1H-吡咯-1-基]乙基]-2,2-二甲基-1,3-二氧己环-4-乙酸叔丁酯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以及^1H同核位移相关谱(^1H-^1HCOSY)、检出^1H的异核多量子相干谱(HMQC)和^1H检测的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报道并进行解析。确定了^1H谱、^13C谱中各谱峰的归属,研究了其六元环部分的立体构象,并就空间效应对其化学位移的影响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计合成了用于识别汞离子的ICT荧光传感分子N-(2-羟基-1-萘甲酰胺基)-N’-苯基硫脲(1),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表征了其结构。利用其荧光性质研究了该物质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质,初步探讨了其结合模式。实验表明:在50%水-乙腈介质中主体分子1表现出对Hg2+良好的选择性,其结合比为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