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绍璞  杨睿 《分析化学》1998,26(12):1432-1436
研究了铬(Ⅵ)-碘化物-维多利亚蓝4R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和二级散射光谱,考察了它们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确定了共振瑞利散散强度和二级散射强度与铬(Ⅵ)的浓度的关系,提出了用RRS光谱间接测定痕量铬(Ⅵ)的新和高灵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铬(Ⅵ)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酸性介质中,重铬酸钾和某些白蛋白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均十分微弱,但当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结合产物时,将导致共振瑞利散射显著增强并出现新的RRS光谱。本研究考察了反应体系的RR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分析化学性质。不同蛋白质分别在0.2~50mg/L(HSA),0.5~60ms/L(OVA)和2.0~80ms/L(BSA)的浓度范围内与散射强度(Ⅳ)成正比。铬(Ⅵ)对人血清白蛋白的检出限为54.0μg/L,并且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由此建立了一种用铬(Ⅵ)RRS法测定蛋白质的简便、快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钼(V)与硫氰酸盐和结晶紫,乙基紫,孔雀石绿,亮绿及碘绿等5种碱性三苯甲烷染料形成离子缔合配合物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考察了它们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确定了共振瑞利散射强度与钼(V)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灵敏度高,不同体系对钼的检出限在2.1~12.0μg/L之间,提出了用共振瑞利散射测定钼的新分析方法,将其用于钢铁中痕量钼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铬(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铬(Ⅵ)-碘化钾-吖啶橙(AO)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考察了它们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确定了散射光强度与溶液中Cr(Ⅵ)浓度的关系,提出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Cr(Ⅵ)的新方法;该法在室温下进行,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选择性;线性范围为0.008~0.48mg/L Cr(Ⅵ),方法的检出限为3.8μg/L Cr(Ⅵ);用于环境水样中Cr(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1引言我们曾报道了席夫碱类荧光试剂1-(3-甲氧基水杨醛编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钠荧光辞灭法测定铬(Ⅵ)、钒(Ⅴ).最近我们合成的席夫碱类化学物1-(4-羟基水杨醛缩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纳(HSHND)水溶性较好,其水溶液有强烈的荧光,痕量铬(Ⅵ)的存在可使荧光强度减弱,故可用作水相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铬(Ⅵ).该法无需加热,操作体系简单,快速,重视性好,用于环境煤飞灰中痕量总钻的测定,结果满意。2实验部分2.1仪器及主要试剂岛律RF-54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240C元素分析仪(美国Perkin…  相似文献   

6.
光度法在铬(Ⅵ)测定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2006~2009年光度法在铬(Ⅵ)测定中的研究进展.现今测定铬(Ⅵ)的光度法主要包括吸光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流动注射光度法和共振光散射光谱法.这2种光度法在铬(Ⅵ)的测定分析中克服了传统方法的试剂稳定性差、选择性较差等缺点.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试剂消耗量少和分析速度快等优点.随着分析方法的改进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铬(Ⅵ)光度分析方法将逐步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5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与四苯硼钠(NaTPB)反应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考察了其光谱特征、影响因素、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发现5种CS与NaTPB形成离子缔合物时,均使RRS强度显著增强,并具有相似的RRS光谱特征,最大散射波长均位于284nm左右。在一定范围内,cs的浓度与散射强度成正比。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对于不同CS检出限在2.23~5.62μg/L;用于水样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曙红Y的共振光散射与共振荧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曙红Y(EY)的共振散射光谱、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讨论了共振光散射与共振荧光的区别与联系。在EY水溶液三维荧光等高线光谱图中,瑞利散射线与荧光等高线有部分相交。EY的共振散射峰(525nm)介于荧光激发峰(514nm)和发射峰(536nm)之间。由光偏振实验,测得EY共振散射光谱525nm处的偏振度P=0.20。上述实验结果证明,EY的共振散射峰主要是共振荧光。在改变pH的实验中发现,EY共振光散射增强是由于酸碱平衡的移动导致荧光型体的形成。由于自吸收的影响,共振散射光强度与EY浓度之间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内装活性氧化铝(碱式)和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微型柱流动注射在线富集分离水体中的铬(Ⅲ)和铬(Ⅵ),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检测。微型住可同时富集两种价态的离子,分别用1mol/L的NH4NO3和HNO3洗脱Cr(Ⅵ)和Cr(Ⅲ)于喷雾器中。进样时间25s,铬(Ⅵ)和铬(Ⅲ)的富集倍数分别为11倍和20倍,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90%~106%之间;分析速率为50个样/h;铬(Ⅵ)、铬(Ⅲ)的检出限(3δ)分别为1.5μg/L和0.7μg/L;相对标准偏差(50μg/L)分别为1.9%和2.6%。  相似文献   

10.
在稀硫酸介质中,在加热条件下.铬(Ⅵ)氧化硫脲的产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峰电位为-0.33V(vs.SCE),检出限为0.1μg/L.铬(Ⅵ)浓度在0.2~200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本法用于土壤中总铬和有效铬(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Hg(SCN)4)配阴离子与维多利亚蓝4R(VB4R)离子缔合反应体系的共振发光(RL)、二级散射(DS)和反二级散射(ADS)光谱,考察了它们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和适宜的反应条件,研究了RL,ADS和DS强度与汞(II)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用RL,ADS光谱测定痕量汞的方法,对汞(II)的检测限分别为1.33ng/mL和1.83ng/mL,可用于水中μg/L级汞的测定,并对有关机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荧光试剂邻苯二胺缩双吡哆醛的分析应用。在稀硫酸(pH1.7-1.8)溶液中,铬(Ⅵ)能氧化邻苯二胺缩双吡哆醛,使其荧光熄灭,其熄灭程度与铬(Ⅵ)量成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荧光熄灭测定水中微量铬(Ⅵ)的方法,铬(Ⅵ)的检出限为6.11μg/L。  相似文献   

13.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痕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乙烯醇存在的硫酸介质中,银与过量的I^-形成配阴离子,并进一步与罗丹明B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AgI2]^-时,共振瑞利散射(RRS)强度明显增强并与银离子含量成正比,其最大RRS波长位于331.5nm处。研究了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和反应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银离子质量浓度在0.06-2.0μg/mL范围内与RRS增强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3)。方法检出限为0.05仙g/mL,RSD4.78%,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0%-102.0%。该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操作简便,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银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健那绿共振光散射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铬(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铬(Ⅵ)-碘化钾-健那绿(JG)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考察了它们的光谱特征;在优化条件下,确定了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加值与溶液中Cr(Ⅵ)浓度的关系,提出了RLS法测定Cr(Ⅵ)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2 mg/L,检出限为2.00μg/L。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选择性。用于合成水样中Cr(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硒(Ⅳ)-碘化物-结晶紫体系的共振发光和二级散射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硒(Ⅳ)-碘化物-结晶紫体系的共振发光和二级散射光谱刘绍璞,刘忠芳(西南师范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重庆,630715)关键词共振发光,二级散射,反二级散射,硒(Ⅳ)-碘化物-结晶紫体系,硒的测定长期以来,溶液体系的共振发光和二级散射现象常常被人们忽略。...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蛋白质与玫瑰桃红R的反应及共振瑞利散射的光谱特征。实验发现,在酸性(pH3.7)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一盐酸缓冲溶液中,玫瑰桃红R染料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时能使共振瑞利散射急剧增强,在300~450nm的范围内呈现高的散射强度,其最大散射波长均位于320nm处,体系在室温下反应30min后稳定,并且散射强度与牛血清白蛋白(BAS)、人血清白蛋白(HSA)、卵蛋白(AE)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均成正比,实验测得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6.5、0~14.0、0~22.0mg/L。对BSA、HSA、AE的检出限分别为2.72、35.58、6.55μg/L。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用于测定正常人尿液、奶粉和牛血清中的微量蛋白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速差动力学同时测定铬(Ⅵ)和铬(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铬(Ⅵ)和铬(Ⅲ)与5′-硝基水杨基芝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的显色反应速度差异,在pH5.7~6.2和65℃加热条件下用速差动力学比例方程法同时光度测定铬(Ⅵ)和铬(Ⅲ),两配合物均为假一级动力学形成反应,表观活化能量分别为49.09kJ/mol和103.68kJ/mol,测定铬(Ⅵ)和铬(Ⅲ)的线性范围为分别为0~0.20mg/L和0~0.65mg/L。方法用于废铬酸洗液中铬(Ⅵ)和铬(Ⅲ  相似文献   

18.
盐酸普鲁卡因水溶液的共振非线性散射较弱,当β环糊精加人溶液中并与盐酸 普鲁片因形成包合物时,共振非线散射强度明显增强,且随着β-环糊精的浓度增 加,体系的共振非线性散射逐渐增强,利用共振非线性散射技术研究糊精与盐酸普 鲁卡因的相互作用,并发展了一种用二级散射、二倍频散射、三倍频散射和3/2倍 频散射技术测定β-包合物包结常数的新方法,测定结果与用分光光度法、荧光法 和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得结果一致,从而建立起测定环糊精包结常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盐酸普鲁卡因水溶液的共振非线性散射较弱,当β环糊精加人溶液中并与盐酸 普鲁片因形成包合物时,共振非线散射强度明显增强,且随着β-环糊精的浓度增 加,体系的共振非线性散射逐渐增强,利用共振非线性散射技术研究糊精与盐酸普 鲁卡因的相互作用,并发展了一种用二级散射、二倍频散射、三倍频散射和3/2倍 频散射技术测定β-包合物包结常数的新方法,测定结果与用分光光度法、荧光法 和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得结果一致,从而建立起测定环糊精包结常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聚酰胺富集分离环境水中铬(Ⅵ)和铬(Ⅲ)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刘海玲  刘树深 《分析化学》1998,26(8):963-966
提出以聚酰胺树脂为吸附剂,在弱酸和中性介质中,静态和动态操作条件下,对环境水中铬(Ⅵ)和铬(Ⅲ)的选择性吸附分离方法。在选定条件下,树脂对铬(Ⅵ)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饱和吸附容量为10.6mg/g和12.8mg/g,而铬(Ⅲ)几乎不被吸附,当铬(Ⅵ)和铬(Ⅲ)含量比在1:5-5:1范围变化时均可得到满意分离。用0.02mol/L硫酸-0.025mol/L抗坏血酸混合液解脱树脂上吸附的铬(Ⅵ),再以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